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最远的我们——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四)

时间:2008-12-14

妻子扈艳作为医务人员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同样坚守岗位至今

提示:本文共有 21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抗“疫”最美家庭

最远的我们

雷勇扈艳

雷勇扈艳夫妻俩10多天守护在高速路口疫情监测点 相距二三米每天说不上一句话

雷勇(左)对车辆进行检查

扈艳(右)给驾驶员测量体温从今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云枫大队大队长雷勇一直在高速路开州收费站疫情监测点坚守到现在。妻子扈艳作为医务人员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同样坚守岗位至今。虽在同一地点,夫妻俩因为工作忙碌,几乎没有时间交流,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偶尔空闲时,互相用眼睛注视对方,一切的鼓励和安慰都在目光中驻足。 作为父母,孩子需要他们照顾;作为子女,父母需要他们关爱。但是,在今年春节,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夫妻俩奋战在疫情一线,舍小家顾大家。 雷勇:“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做护航生命的逆行者”2月5日,清晨,东方已现鱼肚白,灯光在白雾中若隐若现。雷勇已经坚守了一整夜。来不及休息,一辆车驶来,雷勇立即对驾驶人进行检查。他已记不清检查了多少过往车辆,尽管手上戴着手套,但伸出手时,一股寒气逼来,还是令他打了个哆嗦。 春运开始以来,雷勇一直负责城区交通安全秩序,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他又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按照一级勤务安排,他们交巡警每日分三个班次轮转,作为负责人,他每天坚守在现场,检查证件,劝返外地车辆。 团年饭是同事送来的一份快餐,没有餐桌,他们就在警车上狼吞虎咽地吃完。 “每个班次有4名警察执勤,因过往车辆流量太大,我们没有时间休息。我们必须做到逐车逐人都要排查,决不遗漏一人。”雷勇说,他总是提醒大家不要有任何懈怠,在疫情防控面前,决不能有任何闪失,要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旦发现有发热人员,为避免当事人和家属因情绪激动而发生意外,我们会用警车将发热人员护送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雷勇介绍。 为方便工作,雷勇和同事一日三餐都吃方便面。直到有位爱心市民给他们免费提供快餐,让他们心里感到十分温暖,这也让他更感身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做护航生命的逆行者,我无尚光荣!”雷勇说。 扈艳:“对每一个人进行体温检测,是对大家负责”2月5日,凌晨1点,夜晚归于宁静,人们沉浸在温情的梦乡。扈艳在疫情监测点已经坚持了好几个小时。寒风中,她瘦弱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单薄而刚毅。长期佩戴护目镜导致雾气往脸上冲影响视线,她只好把护目镜推向头顶,右手拿出电子体温计为驾驶人员测量体温。 “对每一个人进行体温检测,是对大家负责。个人事小,群众事大。”对极个别不理解的人,扈艳总是这样向他们解释。 扈艳是汉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人员。自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扈艳所在的医院要负责社区里所有小区和楼院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观察人员,他们要进入家中测量体温两次,并做好记录。同时,向他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个体诊所、门诊部、医务室因防控疫情暂停营业而不理解的人员,扈艳还要和同事一起去宣传劝导。 “每一个个体诊所、门诊部、医务室都要宣传到位,不能遗漏一家。我们街道一共有90多个。”扈艳如数家珍。 为阻击疫情蔓延,扈艳体现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2月2日晚上,扈艳主动申请到疫情防控一线。 为保证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安全,扈艳等一线医务人员只配发了口罩、手套等简易防护设备。为做好防护工作,扈艳灵机一动,发动值班同事利用雨衣作为防护服,没有帽子,她们就把鞋套戴在头上作防护帽,没有防护镜,他们就用游泳镜充当。 “‘雨衣天使’,你们辛苦了!”检测现场,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扈艳和同事们感到阵阵温暖。 愿望:“希望疫情赶快结束,群众的生活走上正轨,再苦再累都值得” “您好,请您出示证件!”2月5日,上午8点,已经坚持24小时的雷勇对一辆车的驾驶人进行检查。此时,妻子扈艳走过来,等雷勇检查完后,开始用电子体温计为驾驶人测体温。 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夫妻俩在同一地点,为同一人检查,却没说一句话。检查结束后,两人各自返回指定位置,等候下一次工作。 短短20分钟,夫妻俩检查了300多辆车及乘坐人员。 偶尔短暂休息时,夫妻俩只是用眼睛注视着对方,一切的关爱就在对视的目光中凝聚。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也有传染,危险随时伴随着雷勇夫妻,由于驾驶人和乘坐人员无法确定是否被感染,为避免给家人带来风险,他们总是花很长时间消毒后,才敢进家门。 2月3日,检测点一名交通执法人员出现疑似感染症状,被医学隔离观察,雷勇以及家人被通知接触排查,心里压力极大。到2月5日,疑似感染症状的同事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才解除危险,着实让他们虚惊一场。 “每天早出晚归,日复一日,身体的确有点吃不消,但是职责所在,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冰冷的饭粒,和着辣椒的鲜香,刺激着味蕾,加上5个多小时滴水未进,雷勇很快吃完了盒饭。 “起初只能吃方便面,后来有爱心人士免费赠送快餐。不能吃稀饭,更不能喝水,这样能减少上厕所的机会。岗位不能离人,为了方便群众要把时间留在工作上。”雷勇说。 雷勇和扈艳已经坚持10多天了,只要疫情没有控制下来,夫妻俩便会一直坚守。 “希望疫情赶快结束,群众的生活走上正轨,再苦再累都值得。”寒冷的深夜,在检查站,雷勇和扈艳奋战了数小时后,夫妻俩略显疲惫,眼神却坚毅,单薄的身影在微风中显得伟岸。

图文作者:李 泉

图文编辑:袁 可

推文审核:胡相静

推选单位:区公安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最远的我们——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疫第一线 最美夫妻兵——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七)

抗疫第一线 最美夫妻兵——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七)

工作,发热门诊,卫生院,病人,彭恩,孩子,夫妻俩,疫情,父母,金峰镇,诗琪,检查,家庭,夫妻,第一线,筛查,区人民医院,人员,实际行动,妻子,家属,小家,患者,病毒,时间,武汉,科长,科室,老家,费用

2020-08-23 #小故事

离家出走 为的是使命担当——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七)

离家出走 为的是使命担当——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七)

丈夫,疫情,用户,程建国,家人,孩子,工作,广电网络,广电,一线,电视,第一时间,家庭,一家,分公司,从早到晚,图文,妻子,重庆,回家,隔离,工作中,没有一个,大爱,应是,王倩,胡相,袁可,工作人员,一间房

2010-03-06 #小故事

社工夫妻档 携手抗疫情——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二)

社工夫妻档 携手抗疫情——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二)

一线,疫情,吴生,雷云,工作,防控,丈夫,单位,口罩,社工,区总工会,人员,办公室,民政,伤残,执勤,刘丰,是一名,社工人,人武部,军人,夫妻,孩子,父母,社区,请战书,关就,日中,胡相,工作人员

2013-03-19 #短篇故事

“警医夫妻档” 理应守护群众健康——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三)

“警医夫妻档” 理应守护群众健康——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三)

赵瑞,李璐,患者,夫妻俩,孩子,疫情,肺炎,女儿,微信,新型冠状病毒,医务人员,发热门诊,区人民医院,一线,医院,妻子,家长,父母,民警,职责,老百姓,不放假,区公安局,特警支队,家庭,人员,图文,坚守岗位,就诊人,小时

2007-06-05 #短篇故事

基层夫妻显担当 抗疫一线担使命——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九)

基层夫妻显担当 抗疫一线担使命——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九)

人员,疫情,防控,夫妻,家庭,工作,大进镇,使命,时候,疑似病例,余人,基层,妻子,责任,重点,资料,检测,疑似病人,公卫科,小儿子,武涉,胡相,袁可,基层干部,丽的,冲上,发热门诊,回家看看,好时,还记得

2012-02-16 #小故事

80后夫妻档 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八)

80后夫妻档 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八)

疫情,陈良,防控,市场,监管所,家庭,妻子,夫妻档,副所长,夫妻俩,守门员,市场监管,长沙市,郭家,药店,工作,80后,各大,胡相,袁可,督察员,监管局,吻别,儿子,丈夫,一线,乡镇,人口,交通,价格

2009-08-03 #故事大全

重庆市开州区:这场展演 很赞!“巾帼最美奋斗者”“最美家庭”故事展演线上活动好评

重庆市开州区:这场展演 很赞!“巾帼最美奋斗者”“最美家庭”故事展演线上活动好评

家庭,故事,全区,女性,奋斗者,疫情,新时代,一线,志愿者,活动,大爱,胡相,妇联,基层干部,讲述了,先锋,妇女,战友,榜样,民警,好评如潮,刘明,南丁格尔,宣美,徐芬,方安,朱成,李娇,秋妈,肖萌

2011-07-02 #小故事

重庆市开州区:分镜头中的志愿者(八)

重庆市开州区:分镜头中的志愿者(八)

志愿者,高速路口,疫情,图文,工作,赵家,执勤,冯艳,测体温,一线,何鸿,周鑫,张馨月,邓宇,母子,力量,时候,社会,美军,服务,周国勇,周渝,大爱,张光,张承,胡祥,妇联,不一样,人生,儿子

2013-02-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