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鲁迅最荒诞离奇惊世骇俗的小说作品 被波兰导演改编成了话剧

时间:2008-12-14

波兰当红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将鲁迅的铸剑搬上了话剧舞台,并在中国进行了世界首演

提示:本文共有 38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新年伊始,书评君在2018年第一个星期的福利社,分享的是一场重量级的演出。

波兰当红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将鲁迅的《铸剑》搬上了话剧舞台,并在中国进行了世界首演。我们为大家送上的,是1月北京场的观剧票。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不是单纯的赠票,而希望到场观剧的读者能够在演出结束后交一份短评,可以是讨论这场话剧本身,也可以是关于鲁迅的原著与改编之关系,我们将在书评周刊公号上予以推送。想试试嘛?快往下看吧。

本周福利

话剧《铸剑》门票

想了解更多,就往下看吧

在观看亚日那版话剧《铸剑》之前,我们先来重温一下鲁迅的原著小说都讲了些啥——

鲁迅小说《铸剑》根据干宝《搜神记》中的《三王墓》改写,最初发表于1927年《莽原》半月刊上,原题为《眉间尺》,1933年编入鲁迅自选集时将小说题目改为《铸剑》,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中,是鲁迅自认为这一集子中写得最尽心力的一篇小说。

剧中周宣王时代的楚王嗜杀,找来天下第一铸剑名师干将及其妻子莫邪为他铸剑,剑成之日就斩杀了干将。16年后,莫邪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眉间尺。莫邪把其父遇害情景告诉了他,他决心以雄剑为父报仇。

在路上,眉间尺遇见了一个全身黑色的人——宴之敖,宴之敖告诉他,自己可以替其报仇。而他需要两样东西:这把具有魔力的剑,与眉间尺的头颅。

面对这个令人惊骇的要求,眉间尺却仅仅是“有些狐疑,但并不吃惊”。他只问了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你认识我的父亲么?”

黑衣人宴之敖这样回答: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话音还未停,眉间尺自已是手起剑落,头颅滚在青苔。宴之敖在狼群咻咻的喘息和闪烁着绿光的凝视中,背挎青剑,拿着眉间尺的头颅,直“向王城走去”。

原作中最令人惊骇的是,侠士宴之敖以献眉间尺之头为由晋见楚王,并设计在煮头的鼎边用雄剑砍下了楚王的头,眉间尺和楚王两颗头在鼎中进行殊死搏斗,互相咬住而难分胜负。

眼见眉间尺体力渐虚,宴之敖不发一言,兀自拔剑自刎,头颅入鼎助战眉间尺,两人头颅终于把楚王头咬得无声无息。

△徐克导演的电影《眉间尺》

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对着国王嬉笑、唱歌。三个头都煮成了白骨,无法分出彼此,楚国王公大臣出于无奈,只好将三个头颅均以王礼分而葬之。

这篇想象飞扬的神话传奇,情节荒诞,大胆离奇,豪气冲天,充满着后现代表现主义冷峻奇瑰惊世骇俗的风格。

表面来看,《铸剑》讲述的是眉间尺为父亲复仇,宴之敖助眉间尺复仇的故事,出走与侠义,悲壮与崇高,鲁迅用剑与火淬炼出英雄主义的人格力量。

而在深层,人生悖论的荒谬感却又扑面而来。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同归于尽,尸骨同处一鼎而且难舍难分,大复仇演变成号歌哀舞的“狂欢节”,留下无尽的看客,虚妄而荒诞的“处理”着复仇之后的结局,此时那些欢呼与膜拜,将复仇本身、复仇的神圣与诗意消解为“无”。很难说,这场轰轰烈烈的复仇仪式,到底是胜利了,还是最终指向无效。

这一个意义,是本篇的独特主旨,亦是鲁迅长久以来“以笔从戎”对彼时社会乱象深入的哲学思索。

和“出走”一样,“复仇”也是鲁迅小说很重要的一个母题,《铸剑》里有关复仇的双层表意,正是体现了鲁迅复仇哲学的多样与丰富。

本次话剧版《铸剑》的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说,之所以选择了这篇小说来改造,是因为他读到了鲁迅小说的象征性。“他吸引我的不只是具体情节,而在于更深远的象征意义。铸剑小说第一个情节,是眉间尺在与老鼠交流。更多的比较诡异的一些情节,其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更像是以他的形式所展示的一些画面。这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抽象的感觉。对我而言鲁迅的小说,《铸剑》的意义在于探索到了人的人性,人们在所追求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之间做出了衡量,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候甚至毫不犹豫的牺牲生命去保护,发出自己的声音来体现价值,有的时候是需要持续的生命。”

如何改编?在话剧《铸剑》的每一个细微处,都寄托着亚日那导演的想象。

相比于平铺直叙,亚日那导演用电影化的手法安排了这部话剧,最明显的就是序幕——频繁黑场中间的一幅幅画面,一群不露脸的红人复述了《铸剑》的背景——干将铸剑,献给楚王后被杀,莫邪怀孕,独自带大孩子眉间尺。其中一幕不禁让人联想起马蒂斯的油画——

最大的改编,是眉间尺的角色由4位演员分别扮演。

为什么有四个眉间尺?软弱、挣扎、情窦初开以及以命相搏,四个角色诠释了眉间尺成长中的四种性格。那件青衣,是莫邪送给眉间尺的生日礼物,而在角色转换中,青衣一直跟随眉间尺,从未改变。

鲁迅原著中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过于义士宴之敖,是一个“黑色的人”,有着“两点磷火一般的眼光”,而在这一部《铸剑》里,他的形象是这样的——

导演亚日那在遵循原有的故事线的基础上,把故事背景移至未来。在作品里,眉间尺仍然为父报仇,仍然在宴之敖面前割下头颅献上雄剑,最后三个头颅仍然同棺埋葬。为什么放在未来?因为这个故事从来不只是过去。环顾周围,是不是有疑心深重的楚王,是不是有义无反顾的眉间尺呢?

作为波兰影像运用的先驱,十年前亚日那还会受到评论家的各种批评,但现在没有人批评了。影像大量运用在《铸剑》中,成为一种“想象空间的延展”。导演一再强调,他不是照搬原著,“我更注重于看到代表所有的人的眉间尺的内心的挣扎,我是在观察自己,将自己看成了眉间尺”。导演想表达的是:“人人都是眉间尺”。

如果非要总结观感,《铸剑》主要是一个是视觉剧,而且是故事新编的故事新编,其实与鲁迅的文本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戏剧不止有台词,表演、布景、音乐都是一场演出的一部分,不妨当做一次难得的现场体验,在此请您来现场感受一位波兰导演,对一个中国古老神话的解读和复刻。

演简介

Synopsis

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

(Grzegorz Jarzyna)

/他是当代波兰最炙手可热的戏剧导演之一/

/他的作品为波兰戏剧的突破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格热戈日·亚日那,1968年生于波兰西部城市霍茹夫,当代波兰最炙手可热的戏剧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为波兰戏剧的突破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亚日那毕业于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哲学院,并在克拉科夫卢德维克·索尔斯基国立戏剧学院学习导演。1998年,他成为华沙多样剧场TR Warszawa(前身是Teatr Rozmaitoci)的艺术总监。

亚日那在《铸剑》排练现场

亚日那曾获得大量奖项和荣誉,如:

▲2002年获国内事务部颁发的为波兰在全球做出特别贡献的表彰

▲2004年获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黄金勋章

▲2007年他在维也纳城堡剧院上演的《美狄亚》(2006)被授予欧洲德语地区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the Nestroy-Preis

▲2013年被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亲自授予骑士十字勋章

▲两度获得康拉德斯维纳尔斯基奖的最佳导演大奖(1999年和2009年)

其作品曾登上第六届、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舞台

亚日那的作品《殉道者》和《4.48精神崩溃》曾两次受邀参加“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分别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演出,引起中国戏剧界高度关注。

演简介

Synopsis

莱赫·洛托茨基

(饰演国王)

功勋卓著的波兰国宝级表演艺术家。表演功力雄厚,舞台杰作繁多与波兰多位当代著名戏剧导演合作密切。2012年与克里斯蒂安陆帕合作《梦中之城》;2014年与格热戈日·亚日那合作出演《第二个女人》。2015年,因在表演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获得波兰Restituta骑士十字勋章。2017年5月在北京和天津演出华沙多样剧场的《4.48精神崩溃》为中国戏剧观众所熟悉。

史可

(饰演母亲莫邪)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校期间主演电影《杀手情》《摇滚青年》出道,一直活跃在电影、电视及舞台上,主演多部影视剧,以《她眼中的UFO》获得2012年罗马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从《骆驼祥子》《如梦之梦》到《银锭桥》《榆树下的欲望》,入行将近30载,史可始终不忘初心活跃话剧舞台,并保持一年至少一部话剧作品的频率,迄今已演绎数十部优秀作品。每一场表演中都为观众呈现无与伦比的表演、无可挑剔的演技。于2017年11月以话剧《银锭桥》获得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

史威夫特·华盛顿

(饰演宴之敖)

史威夫特·华盛顿出生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自2005年作为专业舞者与休斯顿火箭队合作开始职业生涯。史威夫特作为公众人物在休斯顿建立了显著的声誉,于2009年创立自己的专业舞蹈公司。之后,公司逐步融入模特经纪,个人时尚品牌,微电影短片制作等。史威夫特曾特别受邀与碧昂斯、舞者Chris Grant、碧昂斯创意总监Frank Gaston 等合作。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

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展演剧目

天桥·新经典艺术节

原创大戏《铸剑》

Drama Two Swords

演出时间

2018年1月20日-21日

14:00&19:30(共四场)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票价:580(VIP)/480/380/280/99元

点击上方海报即可直接购票

注:本文内容根据出品方提供素材综合整理

如何

参加

1

4

我们不支持私下转票的行为,如果有小伙伴在获得福利后临时不能观剧,请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鲁迅最荒诞离奇惊世骇俗的小说作品 被波兰导演改编成了话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送!100张大剧院话剧票|鲁迅作品被波兰导演搬到未来时空 史可主演

送!100张大剧院话剧票|鲁迅作品被波兰导演搬到未来时空 史可主演

干将,波兰,亚日,莫邪,史可,鲁迅,导演,眉间尺,格热戈,女演员,中国,俄罗斯,剧场,小说,夫妇,投影,日亚,楚王,艺术家,故事新编,鲁迅先生,三王,中合,出生于,伊万,周宣王,安娜,尼科夫,斯卡,格涅

2008-09-20 #故事会

民国时期大IP“再续前缘” 中国首部推理小说搬上话剧舞台

民国时期大IP“再续前缘” 中国首部推理小说搬上话剧舞台

霍桑,话剧,神探,程小青,陶海,中国,上海,人物,康玉,福尔摩斯,老上海,剧组,侦探,媒体,导演,推理小说,记者,舞台,创作,华伯,海派文化,共舞台,中新网,作品,大众,实景,年代,探案集,探案,悬疑

2010-08-07 #长篇故事

话剧《老人与海之双勇士》将上演 经典故事话“勇气”

话剧《老人与海之双勇士》将上演 经典故事话“勇气”

作品,剧场,老人与海,作家,海明威,双勇,柯鲁,美国著名,老渔夫,戏剧,导演,小说,海明,社会,科学,编剧,老人,话剧,北京大,经典文学,保利剧院,小渔村,管理公司,保利,人们,世界,事物,主题,丰碑,人生

2007-04-22 #短篇故事

鲁迅作品特点

鲁迅作品特点

鲁迅,杂文,小说,文学史,思想,散文,创作,影响,特点,研究,中国,巨人,朝花夕拾,绍兴,精神,一生中,20世纪,中国小说史略,旧文化,青少年时期,郭沫若,中国翻译,古典文学,侠盗,人生,一生,专著,作者,位置,农民

2020-07-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话剧《牛天赐》对谈 愿每个少年都在爱中成长 并去爱这个世界

话剧《牛天赐》对谈 愿每个少年都在爱中成长 并去爱这个世界

老舍,牛天赐,先生,方旭,作品,话剧,人物,少年,原著,小说,问题,阎鹤祥,孩子,戏剧,时候,父母,过程,郭麒麟,唐大年,世界,导演,交流,史宁,这个问题,专业,剧本,大林,想法,理想,观众

2013-03-16 #故事会

鲁迅小说中的人性

鲁迅小说中的人性

鲁迅,人性,小说,作者,故乡,人们,辛亥革命,孔乙己,作品,中国,农村,封建礼教,小说集,形象,旧社会,看客,社会,华老栓,夏瑜,被放大,表现了,作家,农民,制度,善恶,夫妇,少年时代,文学家,本质,狂人

2007-03-01 #小故事

鲁迅小说篇目篇目有哪些?

鲁迅小说篇目篇目有哪些?

鲁迅,小说,小说集,短篇小说,作品,中国,传统观念,制度,忧患意识,回响,深层次,新潮,正传,狂人日记,辛亥革命,创作,变革,故事新编,五四时期,出版社出版,对社会,强烈愿望,真实地,民族生存,由北京,社会生活,社会矛盾,表现出对,集中...

2020-08-16 #长篇故事

关于鲁迅作品的评论

关于鲁迅作品的评论

鲁迅,孔乙己,小说,鲁迅先生,人生,人物,故事,散文,方向,社会,野草,创作,生活,鲁镇,有时如,世界,人民,态度,心理,意义,情绪,意境,骨头,最硬,整体,朝花夕拾,正传,样式,爱心,滋养

2017-04-0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