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凤山古镇的胡同文化

时间:2008-12-20

前后做过五六百年老县城的丰宁凤山古镇,风光早已是旧事,自民国后县城这个桂冠是摘了戴,戴了摘,折腾来去,颇蹂躏凤山人的情感,而老凤山足够淡定了

提示:本文共有 65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凤山古镇的胡同文化

有历史的小镇都有伤痕。前后做过五六百年老县城的丰宁凤山古镇,风光早已是旧事,自民国后县城这个桂冠是摘了戴,戴了摘,折腾来去,颇蹂躏凤山人的情感,而老凤山足够淡定了。繁华逝去,向隅蜷身,由着混沌的虚土遮住眉眼,藏住光,管外界喧嚣几度,她循着自己的脉落缓缓行。人们从来没忘记诗人郭小川,也就不会忽视他的出生地。古旧的凤山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辉煌与伤痕都能揭开来看,一折苍檐就让你慢下来,嗅一嗅它的长街短巷。

1.古楼胡同的历史遗味

我不能忘怀八九十年代的凤山古镇,初秋,庄稼尚未开镰,一年一度物资牲畜交流大会,历时半月,那人,海了。百多个村庄倾村而动,布兜小筐,牵牛赶驴,从沟沟岔岔挪将出来,淌进镇子的曲巷胡同,又花红柳绿蔓延到大河上下。

河东最下游是牲畜交流地,驴嘶马鸣,腥膻浓重。挨着是来自吴桥、河间的马戏团,开辟两个大园场子,各自派出骑着高头大马的俊男靓女,到主街上游行,忽然狭路相逢了,初时绝不相让,唇枪舌战,人越发多了,才绅士起来,一队退到西边茶馆胡同,一队侧身上了石桥东。上游是林立的家常饭馆,村姑水灵灵地择菜擀面。旁边是著名的东河套小树林,郭小川幼时没少玩过,他记着“那西大河的的血色的流,那东河套的一片树林。”我上学时常去那里背书,度过许多美好的黄昏。

搭了三五块石板过河西,小商铺有两排长龙,卖衣卖布,农具山货,还有摆个碧水荷花假船的照相馆。顶头搭起大戏台子,紫幔拉开,挑长枪的男人和身上插满旗帜的女人对打,女人顺势来个《铁弓缘》里的十八转,一群雁呆了!

样长卷轴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抻不出来了,人与集都分散到乡下,原地盖了商铺会馆。但是往前推,民国与清代古镇盛会连连,长卷长展。最盛大当属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农家静等庄稼出穗灌浆,以关帝庙和古戏楼为中心的大型庙会铿锵开锣了。

关帝庙

我愿意倚着关帝庙牌楼前的老石狮子,越过空旷的广场,看夕阳下的古戏楼,远一点凝视,淡了雕梁画栋,就现出朴素情味。它们同时建于雍正年间,一直承受小镇的沧桑喜乐,八方戏班子来到,各地的文化风俗也跟着就来了。而凤山是块盆地,天性懂得纳入与包容。

文庙前狮子

戏台底下八口大水缸,壮汉“呀~呆”那么一叫板,青衣“呜~哇~”一声悲调,十里开外人家的瓦片也颤动了。台上那都是名角,谭鑫培,杨小楼,筱白玉霜,高玉倩,叫得响。天兵天将真是从天上踏云而下,下地狱真是地陷七尺,杀奸臣铡刀口就按在脑袋上,真真的血流。穿绫罗绸缎的摇扇公子,提笼驾鸟的富豪商贾,坐小轿的官家小姐,骑毛驴的绾髻村妇,南来北往的商号,背筐握篓的百姓,杂耍卖艺的老江湖,人擦人,整条街巷那是曲水流觞,密不透风了。

散场后去寻声名在外的小吃,宫里传出来的手艺。芝麻油酥烧饼一层一层的揭着吃,糖稀可别烫着舌头,再来一碗嫩滑清香的豆腐汤;千张道道手工青石压制瓷实有味,撕一片边走边细细咂去;糖瓜一咬一粘牙,就爱那个咬劲儿;要吃驴打滚,你可不能说“来块驴打滚”,要说豆面糕,否则直接找骂;坝上的莜面窝子是纯拇指一窝一窑捻出来的,吃的是温度和耐心;木制的饸饹床子机枪一样架在沸腾的水锅上,饸饹面,经典的酸菜卤,那股酸香抛出三寸长信子,叼出你的根根馋虫来。这一角正熏猪头肉,刷一层蜂蜜再来一层熬好的红糖汁,放入熏炉,熏料可是秘密,丁香、陈皮、肉桂外,特别又加了柏木的锯沫,出炉了,好家伙,香,红,油,烂,切一盘下酒;石桥东胡同口突然甩出一嗓子“羊肚羊肝儿”,馋虫又振翅儿高飞了。

消化食儿看庙会去,南佛爷庙起会,路过大商号就停下来,舞狮弄幡,二跶子摔跤,二姑娘骑驴,小车会,吵子会,落子舞,抖中幡,细听“十不闲”小词儿十分有趣:

一阵狂风真叫大,碾子碌碡飞上天

一口井刮到庙沟里,两头牛刮到北京边

庙里老槐树

衣食未必饱暖,惯会穷欢乐,这是苍生的活法。待戏听足了,茶喝透了,买卖一宗又一宗谈得妥妥的,也有街头偶遇结下怅然的暗胎,这厢一月已过,鸣锣收兵。骆驼大队、骡马队逶迤出城,驼铃声声,路漫漫水纵横的绰约。

偏僻塞外,好大的关帝庙,好棒的古戏楼,千年古镇凤山有担承。秦汉时期,凤山做过290年古县城,开四门,以土夯墙,叫土城子。清代设四旗厅,属察哈尔镶白旗。乾隆爷一高兴,特赐土城子“丰阜康宁”,丰宁就叫响了。20万人心中的老县城,300年基业无可撼动,上达塞上高原,下接热河,沿古北口入京,皇老爷一大家子木兰行围狩猎的必经之路。

凤凰山下,牤牛河畔,养名满天下的诗人郭小川,也养好姑娘。史上真有一位水灵灵的村姑,做了康熙的塞外妃子。一日大酒良宵后,康熙爷慨然题诗:“烟沙一片塞天围,旧说秋高苜蓿肥。今日边屯皆乐土,茅檐松火接金微。”怀柔天下,气魄东来,概关外四大名镇除了承德,康熙最爱凤山了。热河米,八沟面,要拉骆驼去喇庙,凤山的姑娘不用看。这一来,小镇有了京城的阔亲戚,腿肚子都粗了。

晚清最后一任知县王文瀚也赞道:“丰宁旺气四川收,众水通归岸口流。”我听见他们的骄傲之心,端祥寂静的古楼,风吹过,惊雀铃簌簌响动,好像在问:谁的舞榭谁的台?

记起我读书时,五四青年节,少男少女在戏台上舞起了大红绸子,红彤彤一片暖流,顿感时光错落。戏台是个风流台,唱假戏也唱真戏,战乱让一切变化。军阀击杀有志青年,小日本残害无辜百姓,英雄热血喷溅,恶人脑壳同着檐角的风铃摆荡,红卫兵尖利号叫,严打公审大会,一惊一乍好些年。尤其诗人县长郭小川那一声迫切而正义的高呼,多年后我听到了,感觉到了。那一刻,我挥舞绸缎的手,在北方绵延的青纱帐里,触摸到了古镇的两枚琥珀:郭小川和古戏楼。他们都已度过了劫难,精神不死,是古镇凤山的象征。他们何时再铿锵亮一嗓子,震醒凤山、承德乃至整个中国呢?

2.衙门胡同的文化脉络

这里是凤山文脉的渊源。凤山一中是由县衙大院改造,方正宽阔,青砖瓦房,虽拆了县衙大堂,朱红大门和砖石结构的门房还在,穹顶门楣上写“丰宁县凤山中学”,门口一对昂首啸天的石狮子,确是厚重庄严。郭小川任县长时也在此办公,或许我上课的教室就是他的大堂,我靠窗的课桌就是他朱笔批文的台案,他和杜惠在后院打球,我们追逐玩耍也和着杜惠的笑声。老师的教鞭没有变成惊堂木,倒是春天的柳条,抽在调皮捣蛋的男生屁股上。

校长张儒三乃饱学儒雅之士,幼时在县衙书史书法绘画艺术家秦敏清门下读过私塾,身板高挺,面堂红润,行事利落,有板有眼。先生太忙,直到我们高考前才有幸得其赐教三二堂作文课,印象最深一句话是“你们要做干柴,一点就着,不能做湿柴,还等着烘干。”态度温和,词章隽永,真是不软。另一位教务处付主任赐教数学,脸沉得像独木舟,吓煞了,堂堂课冒一身汗,但先生思维严谨,点拨得当,实在不孬。是读书人的福气。

胡同门廊嵌字“康宁”

住宿在衙门东南五十步,凤山文庙。道光八年绅士朱予德捐资修建,红墙青瓦,门口两座状态含蓄的老石狮子,内设魁星楼,春秋两次行祭祀大礼,凤山就有了头等文化大事。这个朱予德了不起。灾荒年,朱予德见街头卖女儿的,立马掏光钱,把女孩领家养去,等人家过好了又把女儿还给亲娘。这事儿办得漂亮不?说凤山人杰地灵,我信,有人杰,地才灵。

而上天又给书院送来一位人杰。八国联军入京,慈禧逃跑,翰林院的谢先生就此回乡避难,主持凤山书院,小镇的文化艺术上了大台阶。我特地到衙门西墙外寻谢翰林故居,果真有一所经常看到而忽视的宽阔老房院,蒿草丛生,残破的清式雕花木窗门廊,似有幽幽书声。

文庙和牤牛河西岸的文笔塔遥相呼应,一群参加科考的书生,令塞外古镇飘出浓郁的书卷气。光绪年间生员白仁玉留下《秋叶读书记》文,辞韵清澈,读之甚爱。录几句:“惟时一灯如鹭,千里音书,万家砧杵,追怀往哲,忆复自伤。且念宋玉何以悲,欧阳何以赋,古人人固别有怀抱也。学生当此长夜漫漫,甘心梦梦,弃可大可久之事业而不为,掷易纵易逝之光阴而不惜,玩愒酣嘻,将一生虚度,亦有如一夜一秋也。”有前辈暗中叮嘱亦是幸事。

日本占领凤山时,学堂里只教日语,学农学,控制极严。有民族气节的老师偷着教学生唱《苏武牧羊》,学生也编顺口溜表达憎恨。“小日本,喝凉水,扳倒缸,砸断腿。”“西葫芦,大海茄,日本鬼子过不了八月节。”甭说,还就没过去。清醒的不愿被奴役的师生,令文庙的文化种子清气内生,不为污淖。

但我读一中时文昌祠魁星楼不在了,书院大殿改为食堂,“凤山书院南窗下”那么风雅的地方,是我们打饭的窗口,口福还是耳福?住宿在配殿,对铺大炕,二十人一屋,因无知,梦中亦没有听见书生的子曰诗云。老瓦草萧萧,一晃二十多年了。一中的朱红大门没了,文庙大殿也没了。我们冒然失去了古镇的坐标,是不折不扣的劫数。集体的懵懂只能说是时代作祟,古镇在人们心头一片荒漠。退一步,懂了就能保住吗?是因为存在才要记得吗?幸好四座老石狮子恒在。

千年古镇必要有文化浸润,方得灵气,老而不朽,但是一中也将面临拆掉合并县城,如果重修衙门和文庙,甚好,做小学亦好,如果划成商业区,让老狮子们去守私财,凤山成排的牙根儿都疼,凤山的文化魂魄也就散了。

3.当铺胡同的砖雕艺术

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民居,旧时做当铺生意,二进三进大院,街面清静,木门半掩,仿佛刚有长衫马褂的先生掩门而进,兑换宝贝儿,一眼望到尽处,仍觉深深的。

当铺胡同砖雕门楼

我细致研究了其中一家大门楼,竟是十分繁复。从高到低看下去,清水脊,蝎子尾,饰雕花卉,檐头瓦当(勾头)滴水。房檐有六层方、圆砖椽干摆冰盘檐,另一家门楼是七层方、圆砖椽连珠混(一溜圆珠)冰盘檐。层数多少是级别的象征。方椽万字,圆椽栀子花。门罩为方砖雕饰的花板,雕有花卉、小鹿榆树、凤凰牡丹。板间折柱,帘笼枋,两端垂帘柱。门楣上有门簪,六角柱形木雕,角上做梅花线,雕四季花草或平安吉祥图案字样。取柱形有重男丁子孙旺盛美意,实为悬灯结彩之用,二支或四支,因于门户之上,亦称“户对”。

有家大门槛框部位,木装修几尽清代官式,朴素大方,上中下三槛,槛、框,余塞腰枋,上、中槛间设置走马板,两门框间有余塞板,二门簪,实榻门,六角门钹,上下门轴称寿山福海。下槛两端还应置门鼓石,须弥座兽面石狮,可能丢失了。民间多称“门当”,即所谓“门当户对”之说。

有的门楼为一殿一卷式,上有二层小阁楼,菱花木窗,高壮精美。有的家门罩雕刻大叶牡丹,两旁各一寿字,之外一对盘长(吉祥结,永恒之意),美好的几乎可以触摸。一家大门外让人吃惊,高阔的廊心墙,从上到下层次一丝不苟:灯笼框,穿插当(三环相扣,半月,花卉),小脊子,小脊子象鼻,卧八字,搭脑,立八字,线枋子,方砖心,海棠池,嵌入大号篆字:福寿,康宁。岔角雕花,下碱墙青砖干摆。角角落落都那么精致大气,二门以里,花朵深开,老奶奶无事此静坐,真应了福寿康宁二字。

砖雕的戗檐,有松、竹、万、福字,有花卉为主,向日葵,荷花,兰花,马蹄莲,细腻明亮如生,见生欢喜。门是多么重要,主一门子的富贵荣华,真不可马虎。

凤山一家普通民居的门楼建筑尚且如此繁复庄重,整个古镇的建筑艺术可想而知。比如古戏楼与关帝庙;清真寺群,据说原楼大有岳阳楼之风生水起态势;南佛爷庙,曾有大小72殿堂。一勾一搭,一探一隐,无处不和谐稳妥,意韵流动。我贪恋繁复创意里的每一个小构件,都有郑重贴心的名字,竟无一是应付。壮观起于微末,万象在旁,你在这里。

4.城子里胡同的私塾年代

城子里胡同入镇,走了许多年。只知道胡同口有个著名的“老头商店”,定是全国独有,65岁以上“八个老头”一字排开,木讷温和,风情极了。却不知,这个胡同里还有两个老私塾四合院,一家辛先生,以严厉著称,另一家就是秦敏清老先生了。从民国到解放,乱世流离,正是这两个四合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夹缝里生存,艰难培植了老凤山文化的麦芽,凤山没有变成废墟,众多弟子一旦成长起来,就是郁郁葱葱的小镇了。

秦先生家贫,早年在“聚源有”当帐房先生,自习书法绘画,书法师承赵孟,又以《芥子园画谱》等学习水墨丹青,后到县衙门当课房书吏,衙门解散,回家办私塾,号“德兴书斋”。弟子张儒三校长这样描述那所小院:院外有石镌刻“泰山石敢当”,二门过影壁墙为里院,正房三间,西间卧室,中间厨房,东间为学习室。西厢房夏天读书用,东边辟有小花园,种名贵白芍药,端午前后开放,幽香四溢,秋季施鸡血肥。尚有桂花,无花果,石榴,丁香,海棠,花丛中有两个大鱼缸,龙睛,红鲤,自行繁衍。早里,星未落,灯亮读声起,晚上灯亮星出,读声不绝。

腊月登门求春联者颇多,学生可以代先生出头露面写大字,也骄傲。待大商铺求写宽大长幅烫金对联时,秦先生亲自动手了,郑重思忖,内容字体决不重复,大年初一展现在凤山街头,老门鲜字,赏者众多。

当年诗人小川有神童之号,年前为了弄点钱分担家事,也曾去街头挥毫写春联。小川家在街南,秦先生家在街北,一老一小,墨宝联香,古镇大风景!

老凤山出好文人,我一点不惊诧。单看秦先生一段关于剪纸窗花的日记就见可爱:“忆做童年期所见窗花熏样,咸丰年以形见长,花味不挑筋,人面不开脸。同治年间功夫日深,花蕊劈毛密细,垂柳千条镂空,吕祖鼻眼分明,衣纹粗细相宜。”在朴素深宅,名花异草间,男孩念书做画,女儿家随小师姐描龙绣凤,是一方清平小乐世,和了他的自喻对联:“性癖自娱养鱼乐,心闲每为种花忙。”

这样的乡村古镇就有丰子恺的缘缘堂画意,才有郭小川笔下“瑰丽的春天,暖和的金黄色的太阳光,照着我童年的香甜而安宁的梦。”那梦还在吗?

5.石桥东胡同的小川故居

“远远的我望见那光秃秃的北山,那文庙的红墙。”小川回家乡任县长写下一段《老家》的诗。他离家时,“对面的南山还是那么乌蓝,罂粟花开得一片粉红色,天空飞翔着稳重的风筝。”13年后,他已成为诗人战士县长,老家呢:“大烟鬼铁青色的脸,在势力面前驯服得像狗似的眼睛。”形势异常复杂,他必须全力以赴,没有时间写诗,吃住在县衙,只有过年时,才与杜惠回到老家。

小川故居

家在古镇石桥东胡同。确有石桥暂时埋在地下,且是一座汉代石拱桥,能走四匹马拉动的铁车,名曰“万载桥”,桥墩马莲垛形,类同赵州桥。震撼了,有桥就有水,小川故居遥远的过去一准是权贵重地,或大家庭院,果然好风水。据说文庙魁星的笔尖分毫不差正对郭小川家的四合院,钦点文曲星小川下凡了。

郭小川家正门

我的小表姐误打误撞嫁进了郭家大院,很荣光。我刻意宿在表姐家,先路过小川家门口,蒿草微瑟,阳光朗照也有些清冷。小川父母虽然是民国教育局长和小学校长,算是镇上有头脸的人物,可家境只能算维持,故房院就是普通的民居,但大门二门影壁墙都齐全。家里雇佣了一个听差,一个大师傅,亲友往来不断,小川七八岁上见过这种派头。“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小川进家门时可流下杜甫一样的苍泪?如今他的名字真刻上大门了,配有好联:

小院朗魁星,享文苑千年清誉。

川流归大海,领诗坛一代风骚。

表姐公公郭叔那里收藏几幅当年大院老照片,十分珍贵。说他们目前所在院落,才是老郭家当年的正门大院。由小川家向东转个弯,进胡同,正门立在胡同右侧,果然,此处大门青砖卧顶,门楼是七层方、圆砖椽干摆冰盘檐,很是阔绰。进门青砖影壁墙,三间外宅,听差、师傅所住。隔墙建二重门楼,里面内宅。这两个大门文革时要遭强拆,是郭叔拚死守住的,但影壁墙还是拆走了。

因分家时一子一处院,小川故居也许不够阔大,重要的在人心。绍兴铺天盖地的鲁迅,也不能阻止他的文章被踢出教材,青藤书屋只在深深的胡同小院,三两间小屋几幅字画,就通向徐渭的心灵。小川本不讲享受,当年住老县衙门冰天冻地,缺柴少米,杜惠又怀孕,二叔请他们回家热炕暖窝都不去享受,如今断不肯侵占老人和旧忆。就让老家人继续在那无妨,来看小川的人转到前院,和小川的家人说说话叙叙旧,有多亲切。钗于奁内的古镇凤山,感念小川之余,更要思考的是,怎么能真正接过那把秋风中柔韧的梳子,梳理古镇的发展脉络,“喝三瓢雪水,放万朵花蕾。”

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咱们今儿晚上哟,杯对杯。晚上喝二锅头聊古镇聊小川,我们都有些醉意。廊前飞舞着大红灯笼,月亮斜挂高天,瓦房,窗花,老杏树,石阶,这样的夜色,小川当年在厢房读书写字时,抬头就是。小川也定然在念:“房前那与祖父同年的杏树呀,你四伸的枝叶可又该,染上春天的新绿?”

当然,有诗人的召唤,整个古镇都将铺上新绿,它们在春天及时苏醒了。工业园一个个开进了青纱帐,高速路修到家门口,岌岌可危的老胡同,也将直起腰身呼吸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凤山古镇的胡同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古镇文祖」

“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古镇文祖」

文祖,胡同,山东,大街,文化,老屋,山东省,保存完好,家乡,我家,石狮子,街道,重镇,文祖镇,千年古镇,乡愁,南郭,故事,文物,章丘,于文祖,舜帝,名的,大狮子,九龙山,东村,中心,人们,关帝庙,农村

2009-01-17 #短篇故事

凤山镇:抗击疫情面前 凤山“90后”的风采与担当!

凤山镇:抗击疫情面前 凤山“90后”的风采与担当!

疫情,防控,群众,一线,青年,吴彦,工作,肺炎,居家隔离,河南南阳,不计报酬,传染源,值守,凤山镇,力量,干部,村民,理工学院,畲族,真情,病魔,组织,青春,辖区,宣传,活动,感人故事,习近平,医护人员,三根树

2007-04-01 #长篇故事

鲁西大地上著名古镇鲜为人知的那些遗迹和民间传说

鲁西大地上著名古镇鲜为人知的那些遗迹和民间传说

铜城,古镇,胡同,官道,官路,民间传说,交通,遗迹,驿站,鲁西,名师,中心,人品,十字,历史,地名,大街,武林,民间文化,溶洞,皇家,大地上,就是现在,明清时期,有一条,刘道人,堂子,师才会,非常明显,马飞

2017-08-01 #故事大全

淮安河下古镇的清晨 生活气息扑面来 像不像你梦中的外婆家?

淮安河下古镇的清晨 生活气息扑面来 像不像你梦中的外婆家?

古镇,淮安,一面,历史,北门,城市,扬州,年轻人,老奶奶,吃早饭,河下古镇,这样的生活,小玩,程公,丽的,胡同里,老街里,专人,世界,人情,人家,交情,兴衰,内敛,文章,原生态,名片,文化底蕴,富商,垃圾清运

2015-04-17 #故事阅读

陈凤山:寓言两则

陈凤山:寓言两则

蚯蚓,壁虎,蝙蝠,飞虫,母鸡,墙壁上,声音,大公鸡,洞穴,小花,尾巴,癞蛤蟆,蛤蟆,身子,食物,咕咕咕,次大,发现了,伸舌头,命运,历史,动作,前爪,嘴唇,地面,地动,夜幕降临,声波,家门口,大伙

2020-07-27 #故事会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垃圾,垃圾分类,再使用,中国,可回收,分类法,四大,堆肥,综合利用,分类,资源化,可分为,厨余垃圾,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每天都,有害垃圾,处理方法,那你们,进行分类,生活垃圾,在制

2020-04-20 #长篇故事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垃圾,垃圾分类,再使用,中国,可回收,分类法,四大,堆肥,综合利用,分类,资源化,可分为,厨余垃圾,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每天都,有害垃圾,处理方法,那你们,进行分类,生活垃圾,在制

2020-04-25 #短篇故事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凤山幼儿园垃圾分类公开课

垃圾,垃圾分类,再使用,中国,可回收,分类法,四大,堆肥,综合利用,分类,资源化,可分为,厨余垃圾,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每天都,有害垃圾,处理方法,那你们,进行分类,生活垃圾,在制

2020-05-0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