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地名大会》热播 地理人文相映辉!

时间:2008-12-30

通过对地名文化的了解,人们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更好继承与传递

提示:本文共有 5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在它的背后蕴含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历史进程以及生产方式。通过对地名文化的了解,人们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更好继承与传递。

《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共12期,每周播出一期,首播时间为周六19:00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重播时间为周日22:30央视综合频道(CCTV1)。节目第一期于11月16日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12月14日晚播出的是第五期,这期来自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的黄伟获得了单期冠军。

节目播出以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的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和参与性,迅速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节目由鲁健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担任嘉宾,他们与选手一起,带领观众从地理、历史、诗词、民俗等各个角度,全面巡礼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

激发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作为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高度切合日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节目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内容和形态,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营造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中国地名大会》从不同角度呈现天南海北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以及非遗、民俗、名人等等,同时展示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强调地名文化的当下价值。“当我们对内心、对地名文化有了这样一份亲近和敬畏时,必然会升腾出自信和自豪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说:“《中国地名大会》用一个全新的切口,激发了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我想,这就是节目最为深层的意义吧。”

期待国家版图意识植根每个人的心田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为载体,不仅勾勒出中国文化地图,生动展现中华大地的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同时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融入比赛中,进一步弘扬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地图象征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体现了国家的主权意志和政治外交立场,稍有疏漏就会出现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之许多个人、单位尚未形成规范使用地图的意识与习惯,导致互联网中“问题地图”不断出现。

对此现象,《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表示:“我们对国家版图非常重视,不允许有任何失误,整个过程也十分谨慎小心。”首先,节目组从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选取标准地图,然后将地图送到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由专业人员制作地图。地图制作完成后,节目组将绘制的地图送到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图中心进行审核。之后,再将审核通过后的地图送到节目包装,包装后的地图送到审图中心进行二次审核。所有地图后期剪辑后再去送审一次,最终审核通过后才在节目中进行使用。“节目设置中第二个环节,专门为观众展示中国各个省份的地图,选手们据此答题。”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表示,希望通过《中国地名大会》,呼吁全社会规范使用地图,期待国家版图意识能够植根每个人的心田。

选手共同的特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根据节目设置,《中国地名大会》通过“一举成名”“实至名归”“闻名不如见面”“名扬天下”“地名天梯”五个环节,各路地名高手展开闯关+淘汰式答题,最终决出单期冠军。这其中设置了选择题、版图题、视频题、线索题、阵列题等诸多形式。但节目最吸引眼球的,是在终极挑战环节出现的“天梯”。34级红色台阶一路通向高处,每一级台阶关联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百科知识。当期冠军每答对一题,台阶即可点亮一层。登顶天梯的过程既有象征性,又容易激发选手“会当凌绝顶”般的挑战欲。

节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不同年龄段的70位“地名高手”,其中有两位来自自然资源系统。一位是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的黄伟,一位是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吴非洋。

目前从事外国地名翻译工作的黄伟,其实是一名理工生,之前从事海外通信工程的技术工作。从小就是地理地图爱好者的黄伟喜欢看地图,看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名字总能产生无限遐想,想要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后来随着知识积累越来越多,他发现地图上的一些错误或疏漏,通过网络跟地图编辑进行探讨。后来,碰到招聘编辑的机会,黄伟凭借扎实的地理地图知识功底顺利通过了考核。目前他所在部门负责全球测图项目,每年承担当年任务区数十个国家100多万条外文地名的翻译工作。可以说,世界地图地理知识是他的强项。

“黄伟的表现非常不错,他在节目组的前期测试当中排名一直都很靠前。他在节目当中表现也非常沉稳,在第5期取得了单场冠军,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水平和地名知识。”据《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介绍,吴非洋是和妻子一起来参加比赛的,二人在节目中携手共战非常努力,但由于高手重重很遗憾一直没有冲上舞台。不过二人的奋斗精神和对地名的热爱,给选手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目中,康震教授对出场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有选手都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质:第一,他们都读了万卷书,非常热爱祖国的山河地理、山川大地和这些地名;第二,他们都行走过万里路,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就更加热爱这些地名,地名背后的文化,文化背后的中国。”

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了五期,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截至12月14日,前五期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微博话题内容阅读量达2.7亿。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中国地名大会》其实就是一种传播地名文化的有效的方式,也是彰显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

选手说 热爱地名,热爱地理

我从小就是地理地图爱好者,参加《中国地名大会》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到《中国地名大会》的录制现场后,我发现这真是一场地名爱好者的盛会,选手中既有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又有曾在各档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展露风采的青年才俊,更多的则是热爱地名文化的普通人。三位点评专家康震、葛剑雄和胡阿祥都是学术大咖,他们的精彩讲解让大家认识到地名背后丰厚的文化底蕴。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第三期节目中的一位特别出题人,退伍边防战士杜江南。他曾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詹娘舍哨所坚守8年。5年是他的服役期,另外3年则是他替在雪崩中牺牲的战友们站的最后一班岗。他在现场讲述这段动人的故事时,我和很多参赛选手都潸然泪下。我们不但更深刻地理解了詹娘舍这个地名里“雪山孤岛”的含义,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平凡岗位的伟大。

节目的赛制非常激烈,需要在第一环节的10道选择题比拼中成绩冲进前三名,才能获得上台比赛的机会。通过前几期的观察,我发现后面几关的题目对我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上台,我就有信心冲击单场冠军。第五期比赛第一环节前9道题结束时,我仍离第三名有一定的差距,但第10题很有迷惑性,排在我前面的选手纷纷答错,我终于进入第二环节。随后的比赛我发挥稳定,以较大的优势获得冠军,但我的目标是在冠军天梯挑战中创造佳绩。最后止步在不熟悉的民歌领域,这也让我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永远都有新的知识等待自己去学习。

我与很多选手早在赛前就认识,节目录制间隙经常一起交流比赛心得,互相学习。节目中获得单场冠军的选手有5人在北京工作生活,现在我们经常聚会,并且在饭桌上玩地名“飞花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地图上获得的知识,要在实地探索后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目前我已经去过中国的28个省份和五大洲20多个国家,计划在近几年走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和更多的地级行政区,在广阔天地中体会中国地名的独特魅力,并且向更多的人宣传地名文化,吸引他们热爱地名,热爱地理。

黄伟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选手说 地名里有家国情怀

2017年和2018年,我先后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节目,在录制的过程中得知了《中国地名大会》的相关信息,我与一些老朋友结伴报名参加。为此,我购买并快速学习了《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徐兆奎著)和《中华地名史话》(华林甫著)两本书,对中国的地名文化和沿革有了更多的认识。

节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赛制的激烈。70名选手,只有在第一关成绩排在前3名的选手才有继续参加比赛的资格。来之前就知道,我可能是全场极少数毫无历史地理专业背景的选手,所以为了上台,我真是拼尽了全力。我希望能够上台为大家讲讲我的家乡、讲讲我的工作、讲讲海水淡化的意义。然而,正如韩寒所讲: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来挑战别人的饭碗。虽然没有登上舞台,但是我在节目中介绍了我的家乡文化以及我的工作。

这次来参加节目更多的是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了解了很多从地名背后挖掘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比如:“闻喜”和“获嘉”都是古代皇帝巡视时听闻前线捷报而临时赐名的地方;福建简称“闽”和四川简称“蜀”这两个字里的“虫”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蛇,后者是蚕……诸如此类,是不是听着就很有意思?

由于工作关系,我不仅走遍了中国的海岸线,还在许许多多的内陆城市和海岛上留下了足迹。作为一名自然资源工作者,尤其是到过中国边境城市和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偏远海岛之后,对于地名文化的普及我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认为,了解地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更应该从地名中体会其传达出的家国情怀。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又称“雄鸡”,因为我国的轮廓就像一只大公鸡。但是在我的眼里,中国应该是一把熊熊燃烧的大火炬,因为中国还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西沙群岛古称“九乳螺洲”,源于先秦时代形似九个海螺而得名;南沙群岛自唐代开始名“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些史实到今天依然是诸多争端中保障我国权益的有力支持。这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小城、小岛,它们本来的名字不应该被埋没,其地名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家国之责,我想正是地名文化的现实意义,也是其需要被传播和普及的价值所在。

吴非洋 (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

顾问说 我们这样出题

地名承载着世世代代延绵而来的民生、民情、民意,是我们国家珍贵的文化化石和文献资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地名大会》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更是让人心头一振。《中国地名大会》跟《中国诗词大会》一样有趣、有味、有情、有泪、有美、有画,甚至在故乡情怀、地理特征等文化表达方面更深刻、更浓烈、更有文化内涵。

自2018年下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就开始策划《中国地名大会》的意义目标、出题内容和普及方式,并组建了出题专家团队和工作团队。2019年3月正式组建出题专家团队,我很荣幸加入其中到顺义封闭出题。出题专家由全国知名的地名学家、已退休的和在岗的知名地名工作者、大学历史教授、地理和语言学资深教授组成。经过8天的封闭出题和讨论,确定了不同题型的样题,包括问答题、选择题、连线题、版图题、视频题等。按照难易结合、以易为主的原则,出题专家还要说明考题目的和考题要点。让枯燥难懂的地名知识以深入浅出轻松活泼的方式吸引观众,还能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民族历史和中国核心价值观,是出题的重点。专家组经过讨论磨合,都顺利完成了出题定额指标,第一批出题任务顺利完成。

之后还号召社会的地名爱好者通过网络参与出题,专家团队对这些题目进行了补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出题工作在8月初顺利完成。随后,节目组又组织相关地名专家,用了5天时间分别对12场不同主题所出的全部题型和内容集中进行了两遍审题。全部审题结束后,8月下旬摄制组进入录制现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封闭录制。

地名是人类文化的密码,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密码,希望《中国地名大会》的播出,使人们更多关注中国地名,关注中国文化。

牛汝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地图说 地图保障任务的“火线志愿者”

《中国地名大会》在社会各界引发共鸣,其中出镜频率较高的地图为节目增色不少,这些地图是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编辑人员火线突击完成的。

8月2日中午,中图集团接到《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的求援电话。节目组之前找人完成的地图因无法满足公开展示要求,而此时距离录制只有10天左右时间。在了解大会用图的具体需求后,为确保最终地图内容准备无误,一次性通过地图审查,我们建议放弃前期工作图件,改由中图集团全部重新编制。当天17时44分,我们就赶制出了一幅安徽省样图,发给大会执行组转审图中心确认通过。为确保视频技术处理及播放效果,当晚22时10分我们与节目视频处理技术人员进一步确认了地图图形处理要求。节目组导演称我们为“火线志愿者”,希望我们尽快帮他们完成34幅图件编制。

8月3日至11日为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员工期盼已久的暑期集中休假时间,编辑人员也是早早地计划好了各自的休假活动。集团地图应急保障服务中心启动应急响应流程,联系相关编辑人员,临时调整其休假计划,全力完成这项地图保障任务。考虑此次图件编制使用环节:地图编制——内容审核——视频加工处理——地图审查,经与节目组商量,确定了分批提供、统筹推进的工作方式,34幅地图分三批提供。

8月3日完成了首批难度稍低的10幅地图,8月5日完成了第二批10幅地图,8月8日完成第三批14幅地图,8月9日完成全部图件修改完毕并提交。8月20日,节目视频技术组来我们应急保障服务中心,由我们的资深地图专家当面指导视频地图修改。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应急保障服务中心

本版图片与地名题库由《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提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岛晓霞

编辑:吴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地名大会》热播 地理人文相映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地名大会》带火“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中国地名大会》带火“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地名,大会,中国地名,中国,信息库,民政部,节目,国家地名,文化,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全民,知识,刘涛,地名文化,名的,和家,中华,人文,信息,历史,国家,地理,情怀,日刊,包括地,央视,时间为,党中央,国务院,地名信息

2018-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公基备考」《中国地名大会》 考点在这里!

「公基备考」《中国地名大会》 考点在这里!

地名,考点,城市,知识,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大会,传统,人文,代称,兴衰,典故,历史,古都,取向,地理,电视台,教育课,故乡,得分,故事,方言,民族融合,民俗风情,热点,省情,经济,谚语,考生,风物

2019-02-25 #经典故事

中国地名大会“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地名里藏着怎样的故事?

中国地名大会“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地名里藏着怎样的故事?

节目,人们,地名,文化,名称,历史,全方位,华彩,类别,大会,地理,家乡,情怀,知识,文学,民俗,热土,综艺节目,语言,角度,中国地名,中华大地,为载体,人文底蕴,人生百态,弘扬民族,根植于

2020-06-26 #小故事

“地名”浅谈:观《中国地名大会》节目有感

“地名”浅谈:观《中国地名大会》节目有感

地名,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专名,研究,北京地名,定义,文化,知识,现实意义,社会,自然地理,选手,蒙语,热播,答题,北京昌平,中来,康震,库勒,胡阿祥,鲁健,葛剑,专家学者,名的,好的,广大观众,文化类,诺尔

2019-11-09 #长篇故事

中国地名大会地名背后是文化与历史的沉积 你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后的典故吗?

中国地名大会地名背后是文化与历史的沉积 你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后的典故吗?

节目,人们,地名,文化,名称,历史,全方位,华彩,类别,大会,地理,家乡,情怀,知识,文学,民俗,热土,综艺节目,语言,角度,中国地名,中华大地,为载体,人文底蕴,人生百态,弘扬民族,根植于

2009-10-18 #故事大全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

传统文化,地名,创作者,观众,乡愁,文化,时空,荧屏,纪录片,传播,历史,大会,维度,节目,共鸣,中国地名,和民,我是谁,中华文明,中华,个体,中华民族,互动性,人们,价值,内容,入口,内涵,受众,古城

2020-06-25 #故事会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

传统文化,地名,创作者,观众,乡愁,文化,时空,荧屏,纪录片,传播,历史,大会,维度,节目,共鸣,中国地名,和民,我是谁,中华文明,中华,个体,中华民族,互动性,人们,价值,内容,入口,内涵,受众,古城

2007-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

传统文化,地名,创作者,观众,乡愁,文化,时空,荧屏,纪录片,传播,历史,大会,维度,节目,共鸣,中国地名,和民,我是谁,中华文明,中华,个体,中华民族,互动性,人们,价值,内容,入口,内涵,受众,古城

2016-01-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