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华魏晋南北朝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上

时间:2008-12-30

它是我国一占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店,为日后隋唐农业生产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提示:本文共有 1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家好,这里是叶瀠潞聊一聊,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它是我国一占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店,为日后隋唐农业生产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铁制农具在两汉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普及、推广和提高。它与这一时期冶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冶铁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中取得突出发展的部门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和经济开发加速,兵器、农具的需求大增,因而推动了冶铁业的长足发展。汉末大乱,冶铁生产遭受破坏,“是时乏铁”,曹操不得不将刑具由铁器而“易以木焉”。在戎马控惚之际,曹操已留意于冶铁业的复兴,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平定冀州,以王修行司金中郎将。后又以韩暨“徙监冶渴者……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刘备定益州后即“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王连为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人甚多,有裨国用”。)。又以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孙权在黄武五年(公元226年)“采武昌山铜铁”制作刀剑,“皆是南钢越炭作之”。后来“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置冶令,或置承”,而它们“多是吴所置”。

西晋统一以后,冶铁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卫尉兼管冶铁,“领冶令三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当时,“冶皆在江北”。江南主要有属扬州管辖的梅根、冶塘二冶。永嘉之乱以后,北方的冶铁业遭到破坏,南方的冶铁业继续得到发展。南局诸冶所属,除铜官大冶(即梅根冶)之外,尚有许多“都邑小冶”。南朝时扬州有健康的东、西二冶,梅根冶、铁观山(今漂阳西南)冶、六安冶等。荆州有新兴冶。萧梁在益州“兴冶铸,以应赡南梁”。,所产铁器可以供应外州。

北方从北魏建国以后,冶铁业日渐得到恢复,拓跋珪天赐元年(公元404年)“置山东诸冶”。此后铁冶日益普遍,“西至长安,东尽即墨”,“其铸铁为农器、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今河南浚县)为工……”。北齐时,太府寺属官有“诸冶东西道署”,其中“诸冶东道,又别领晋阳(今河北磁县境)、武安(今河北武安境)、白间三局垂。诸冶西道,又别领晋阳(今山西太原)冶、泉部、大邓、原仇(今山西孟县)四局丞。

从上所述,可见这一时期不论南北方冶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尤以江南地区的发展为显著。这些均属官营铁冶,以制造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武器为主,但它们也往往兼造农器,如北魏“铸铁为农具”的铁冶,“在所有之”。有的数量很大,如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为筑浮山堰(今安徽嘉山北),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帚,小则v锄,数千万斤,沉于延所”。

除了官营铁冶外,也有民间私冶。刘宋时刘道济任益州刺史,“一段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商旅吁磋,百姓咸欲为乱。”可见原来民间私铸不在少数。魏晋时嵇康“好锻,家有盛柳树,乃激水圜之,夏天甚凉,恒居其下自锻,有人就者,康不受其直”。这是个体手工业者以成品铁独力锻造工具。民间铁器交易也在进行,如魏明帝青龙(公元233年一237年)年间,“石苞鬻铁于长安”。曹魏时,弘农太守刘类“多市犁鎋,载所部贸丝”。北魏时有人送给赵柔“桦数百枚者,柔宇善明豁之于市”。赵琰,遣人买耙刃,得剩六耙,即令送还刃主”。可见民间铁农具交易的普遍。

水冶的普遍推行,改进了冶铸业的鼓风动力,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冶铁业的发展。东汉杜诗已在南阳使用水排冶铁。但是水排并未推广,马排、人排还在应用。汉末魏初,“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韩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白超垒(今河南新安)侧有冶官所在,“魏晋之日,引谷水为水冶,以经国川”。在安阳,“后魏时,引水鼓炉,名水冶”。可见水冶得到了推广。新兴冶原来也是水冶,刘宋时“冶令颜茂以塘数破坏,难为功力,茂因废水冶,以人鼓排,谓之步冶”。在不能使用水力时,仍然不得不使用人力。

这一时期冶炼技术亦有所发展,蜀汉名工蒲元“铭金造器,特异常法”,尤精于淬火技术,“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蹂作刀镰者。”这是把生铁与蹂(熟)铁掺合冶炼的“灌钢”工艺,此法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工效和质量,对于冶铁业的发展有极大意义。北齐綦母怀文的炼钢术更为突出,他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鍒铤,数宿则成刚”。这也是一种“灌钢”工艺。他的制刀方法是“以柔铁为刀脊”,将熟铁用于刀背,钢铁用于刀刃。淬火方法是“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用牲畜的尿和油脂作为淬火剂,大大提高了钢铁的质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华魏晋南北朝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魏晋南北朝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下

中华魏晋南北朝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下

牛牵,时期,农具,公元,工具,发展,魏晋南北朝,作用,技术,画像砖,耕犁,齐民要术,加工,耕作,进步,魏晋,新城,水力,水碓,结构,行距,平土,杜预,牛挽犁,牛力,牛耕图,贾思,农业生产,保墒,原理

2017-03-26 #长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 佛教对中华文明有什么影响?

魏晋南北朝 佛教对中华文明有什么影响?

佛教,道教,时期,道家,挑战,中华文明,六朝,五斗米教,人生,做法,华北,北魏,印度,土地,因果,地位,天师,思潮,文明,文化,民间,西域,道士,威胁,南朝四百八十寺,道家思想,鲜卑族,于译经,出生于,和政

2013-10-19 #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中国历史故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鬼神,魏晋南北朝,故事,宗教迷信,文人,民间,发展,佛道,人民,传说,六朝,原因,内容,灵异,规模,玩笑,社会,神鬼,细事,风气,加工,创作,影响,进步,两汉,而且也,刘义庆,多智,尤善

2015-01-24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烽烟遍布 战争频发 为何还能兴起饮茶之风?

魏晋南北朝烽烟遍布 战争频发 为何还能兴起饮茶之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陆羽,影响,文化,风尚,魏晋,作用,推动了,这一个,饮料,历史,名仕,文化交流,发展起来,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学者,时代,朝代,民间,社会,艺术,茶艺,研究,进步,发展到,这个时候,在经历

2017-08-05 #经典故事

两汉 魏晋南北朝 是书法艺术字体演变中的重要时期

两汉 魏晋南北朝 是书法艺术字体演变中的重要时期

时期,草书,楷书,书法,魏晋南北朝,发展,书法艺术,隶书,字体,篆书,行书,两汉,人们,社会,王羲,书法字体,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家,书论,发端,文人,文字,文艺,秦篆,流派,秦隶,需求,创作,进步

2016-05-23 #长篇故事

民族迁徙融合:饮食交融 魏晋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

民族迁徙融合:饮食交融 魏晋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

民族,魏晋南北朝,饮食,乳制品,少数民族,面食,人民,局面,饮食文化,交流,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生活,时代,汉族,历史,民间,特色,游牧民族,馒头,区的,进步,十分重要,战争年代,特色饮食,中原地区,人们,农作物,国家

2008-10-18 #长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朝局动荡 政权更替 民间为何“遍地”都是书法家?

魏晋南北朝朝局动荡 政权更替 民间为何“遍地”都是书法家?

书法,时期,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发展,书体,人们,钟繇,官职,楷书,纸张,隶书,书博,进步,善书,情感,时代,玄学,理论,社会,皇帝,行书,阶层,胡昭,民间书法家,有意识地,中国书法,和发,促进了,书法家

2017-12-04 #故事大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东晋南朝,时期,青瓷,进步,丝织业,商业,手工业,扬州,江南,作者,产量,丝织品,丝绸,人们,全国,冶炼业,冶铁,建康,工艺,瓷器,纺织业,纸张,统治者,荆州,蜀锦,造纸业,生产,制瓷业,生产规模

2012-01-0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