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传统节日|元宵节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时间:2009-01-03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提示:本文共有 30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节日渊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习俗习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典故传说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春来冬去 万象更新

最美不过世俗灯火

家中团圆

值此月圆之夜

愿您阖家安康

幸福美满

平安喜乐

事事顺利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统节日|元宵节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元宵,朱元璋,猜灯谜,中国,仪式,天气,彩灯,汉文帝,灯火,燃灯,谜语,食品,一直到,吃元宵,节日气氛,又称,周勃,包成圆,平诸吕,宫游,夜天,齐飞,民族风,都会,与民同乐,佳人,人间,人众,人间天上,元宝

2012-06-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元宵,灯火,花灯,和尚,男女,百姓,唐玄宗,圆子,天子,司寇,灯上,人行,汉武帝,内容,历代,周礼,地方,大事,夜禁,天地,孝宗,朝廷,歌舞,燃灯,焰火,王朝,诸侯,秋官,精奇,道士

2007-09-10 #经典故事

2020春节打开方式:隔离疫情与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2020春节打开方式:隔离疫情与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奶奶,人间,水雾,爷爷,长辈,个人,叔叔,家人,时候,疫情,烟火,爷爷奶奶,视野,当我们,从武,伏于山,会明,方霞,汪曾祺,不一样,家有,有家,人们,一家人,个性,世界,人性,人生,人才,客厅

2017-08-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外动画片用一个包子的成长故事告诉你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

国外动画片用一个包子的成长故事告诉你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18-03-11 #故事会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本浪漫恬淡的书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本浪漫恬淡的书

生活,作者,汪曾祺,西南联大,老家,经历过,这本书,一杯清茶,老巷,还记得,里一,小学,一生,世界,人才,人间,咸鸭蛋,出发点,倒苦水,全书,四方,如沐春风,塔山,学生,导游,时候,庭院,小摊,小贩,所感

2017-05-24 #小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元宵节的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元宵节的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故事,印度,姓氏,尼泊尔,越南,中国,手机,妇女,来历,缅甸,非洲,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扫一扫,尼泊尔人,多中,西大山,多牛,就是不一样,上门服务,功能,全村人,中文,习俗,传统,人人,仅存,全家人,俗语,农村

2020-09-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元宵节传统文化启蒙入门必读图书:元宵节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元宵节传统文化启蒙入门必读图书:元宵节

传统文化,中央美院,中央美术学院,让孩子,故事,艺术,中国,精华,力量,名人,台湾,国家,孩子,圣人,精髓,繁体版,美术,连环画,课题,香港,十一五课题,了解中国,司马光,吕克,夏加尔,孟子,李白,王羲之,诸葛亮,阿凡提

2009-1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元宵节传统文化启蒙入门必读图书:元宵节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元宵节传统文化启蒙入门必读图书:元宵节

传统文化,中央美院,中央美术学院,让孩子,故事,艺术,中国,精华,力量,名人,台湾,国家,孩子,圣人,精髓,繁体版,美术,连环画,课题,香港,十一五课题,了解中国,司马光,吕克,夏加尔,孟子,李白,王羲之,诸葛亮,阿凡提

2009-08-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