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如何读懂哲学?四:是否能看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反驳。

时间:2009-01-16

如何读懂哲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发过了三篇文章,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走到哪里了呢?距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多远呢?为了能够更顺畅地继续下去,先让我们

提示:本文共有 23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个简短的回顾。

“如何读懂哲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发过了三篇文章,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走到哪里了呢?距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多远呢?为了能够更顺畅地继续下去,先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为了找出读不懂的原因,我们选择从能够读懂的小说开始分析。我们发现,所谓读懂小说,就是“看透”文字,而将目光放在故事情节上,这些故事情节就是小说的意义。随后我们发现,哲学著作也像小说一样,是有意义的。而且这一点给了我们读懂哲学的信心,因为它毕竟不是胡言乱语,总是有所述说的。但在通达哲学著述的意义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障碍物,就是术语。为了弄懂术语的意思,我们需要解释。从对“什么样的解释我们才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追问中,我们最终得到了能够理解哲学著作的通道,那就是:需要事先对其所论述的事情有所体验。所以我们的问题就从如何“读”哲学转移到了向何处去观看事情本身。

回顾来时的路

两个问题。

那么,如果我们看到了意义或是事情本身,这样就会对阅读有所帮助吗?让我们再做一个与读小说的对比:只要我们已经看到了意义与事情本身,对实情已经有了体验,即使不是那么清晰,我们再读起相关的哲学理论著作,将会像阅读小说一样,立即进入文字的里面,而不再撞在这些障碍物上。但是,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眼下摆在我们眼前的还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如何才能不借助文字,在将眼睛从书籍文字上移开的情况下,而直接地观看到事情本身?难道我们要凭空地向虚空中瞎寻找吗?另一个问题是:在我们阅读哲学著作,或者更广泛地说,在我们读任何文字,甚至是在听故事时,从不懂,到最终的彻底明白,完全地亲身寓于事情本身(也许这只是理想状态)之间,就没有等级的区分吗?只是不懂与懂这两个极端吗?

两个问题

观看的前提:事物已经显现。

让我们先来着手考察第一个问题:如何直接地看到事情本身?这件事并不是凭借我们的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这倒不是说要找几个人来帮忙,大家伙儿一块儿瞪眼睛观看。找几个人不行,甚至我们整个人类都不行,人类最好不要以人力贪天功。要做到这件事首先需要的是:事情本身已经在那儿了,它已经向我们显现了。举例来说,这就像是说,只有自然界已将形成了金子,金子已经藏在了矿中,人类才能经过费力地开矿找到金子。而所谓的观看事情本身,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消极地说,我们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聚焦,直接“接受”事情本身的显现就可以了;(其实,事物的显现本身就需要着我们的观看,或说是理解。或者直接说,事物显现之抵达,就是我们的观看。)二是积极地说,我们的观看就是促使事物本身显现(这也就是我们努力思考的意义)。

金的晶体

哥白尼革命。

但事情本身会向我们显现吗?事情本身,这个词在哲学界里会让人想到“物自体”。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用语,我们简单的来介绍下康德的看法。让我们从“哥白尼革命”说起,这是康德对在人类认识领域实行的一场变革的称呼,这场变革将以前人们对认识与所认识之物的关系进行了一种倒转,而此名称来自天文学。对于下面这件事,诸位读者一定并不陌生。在天文学上,哥白尼之前,欧洲人普遍认可的天文体系是托勒密天文学,在这个体系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但哥白尼提出来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地月系统的中心,地球同其他五大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这个不动的中心运行。但有一点,哥白尼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而只是将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上。

哥白尼

我们认识不到物自体。

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笛卡尔以“怀疑”一扫中世纪的阴霾,以“我思故我在”将“主体”转变为对人类认识的称呼,从此使认识论成为了近代哲学的主题。当时无论是大陆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普遍的理论都认为,人类的认识需要从外物上取得规则,但这最终导致了休谟的怀疑主义。而正是休谟的著作惊醒了康德的独断主义的迷梦,提出来自己的先验哲学,或称为批判哲学。康德以“哥白尼革命”为对比,认为是我们人类认识本有的形式在规整着被给予的感性材料,所以,不是认识向事物取则,而是认识赋予感性材料以范式,这才形成了我们眼前的对象。这就是康德的知性的范畴学说。所以,康德认为,凡是向我们显现的对象都是经过知性范畴规整过的,都是被认识过滤过的,而那个我们永远都认识不到的事物本身,就是物自体。

康德

海德格尔的反驳。

但是,经过一百多年之后,同样是德国的另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此进行了历史性的解读。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那个被我们认识所设定的“对象”概念,只是近代的产物,是经过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人类意识设为主体之后才产生的看法。以海德格尔的观点,在古希腊,那个哲学诞生的地方,当时的语言中甚至根本就没有“对象”这个词。对于古希腊人(不仅是哲学家)来说,事物始终是“从自身而来的在场者”,就是说,在这个更古老,也就是更本原的看法中,事物就是本身在这里,像其所是地那样向我们显现着自己,在我们与事物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隔阂。在这种意义上,认识,人的意识,只是作为与事物的显现相协调的接受者。

海德格尔

事物的显现召唤着我们的观看。

看来,那时的人们与自然更协调一致,而少了些近代才发展出来的智谋、强权与霸道。而到了现代,在现代技术的逼促下,情况比近代更有甚之。以海德格尔的观点,在现代,存在之天命向我们发送的已经不再是像近代一样的“对象”了,而是只有在生产与消耗中的消耗品。那么,如果我们能够以古希腊人的眼光,或者至少是接近古希腊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那么事物就会从自身而来向我们显现自己吗?如此,自身显现的事物也就邀请着、召唤着我们的观看,或者说,事物的存在召唤着我们对它的思考。可是,我们的问题依然还在,等待着我们的解决:哲学著作中所要表达的那些意义与实事在哪儿呢?如果它已向我们发出召唤,那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呢?我们的目光要寻向何处,才能够看到它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读懂哲学?四:是否能看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反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守时的哲学家康德

守时的哲学家康德

康德,农夫,守时,朋友,车夫,房子,马车,时间,朋友家,亲爱的朋友,看了看,事情,品格,婚礼,影响,不会有,就因为,讲诚信,是不能,在路上,好的,家有,旧房子,迟到了,哲学家,人们,个人,价钱,代价,修桥

2008-05-15 #长篇故事

康德是谁?康德哲学主要讲的是什么?

康德是谁?康德哲学主要讲的是什么?

康德,唯理论,科学知识,康德哲学,经验论,经验,哲学,科学,中国,先验,概念,问题,爱因斯坦,体系,哲学史,哲学思想,德国人,思想,汉语,知识,词汇,中国人,中提,在西方,小城市,上和,你念,一生,二次世界大战,世界

2010-06-02 #故事阅读

康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

康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

目的,理性,良心,国王,上帝,哲学,哲学家,时候,东西中,现世,唯一无二,一大,东西,个体,原理,事业,人们,内心,后果,头顶,概念,孩子,心灵,智谋,本能,法律,生命,理由,能力,空气

2012-04-19 #经典故事

类似康德的哲学家/人物

类似康德的哲学家/人物

康德,人物,哲学家,作品,名人,名句,系统,用户,文字,经典语录,风格,和康德,作品风格,人物简介,类似于

2008-04-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哲学的故事》~伊曼努尔·康德

《哲学的故事》~伊曼努尔·康德

经验,哲学家,康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这本书,事物,感官,理性,著作,赫尔兹,专业,原则,哲学,思想,宗教,心灵,感觉,普遍真理,本质,美的,观念,统一,设计,告诉我们,亚里士多德,但康德,其学,哥尼斯堡

2009-04-10 #故事阅读

国外哲学家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国外哲学家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学家,东西,意义,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弗洛伊德,柏拉图,海德格尔,约翰·洛克,苏格拉底,维特根斯坦,萨特,黑格尔,古希腊哲学家,英国哲学家,事情,价值,叔本华,尼采,心灵,玩笑,一种是,什么事,只有在,经典名句

2007-07-30 #故事大全

康德:从未离开家乡的哲学家

康德:从未离开家乡的哲学家

康德,教授,请帖,克劳斯,吃午餐,出生于,东普鲁,康民,格斯,斯堡,哲学家,人们,作息,仆人,同事,大学,家乡,德国,未娶,时间表,早餐,终身,起居,钟表,工作,影响,他总是,如果我,近代西方哲学,有规律

2020-04-23 #短篇故事

哲学家名人故事: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

哲学家名人故事: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

康德,威廉,先生,房子,小镇,农场,农妇,老朋友,车夫,哲学家,时间,马车,名人故事,亲爱的朋友,达威,肯不肯,好的,对车,主人,儿子,农舍,回信,多长时间,地段,守时,时候,房门,故事,木头,河水

2020-08-0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