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点燃创意 管理创意 创造伟大的文化产品——《创新公司》笔记

时间:2009-01-17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作者:Edwin Carmull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总裁

提示:本文共有 42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几位创始人的成长史也多么像他们创造的动画人物,这也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作者:Edwin Carmull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总裁。 2006年皮克斯加入迪士尼后,同时担任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和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总裁。荣获过5次奥斯卡奖,其中包括戈登索伊尔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

Edwin Carmull是犹他大学1964年本科和1969年博士毕业生。1972年他创作的4分钟电脑动画短片,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科技水平,投入了6万分钟的制作时间。

乔布斯曾称赞艾德卡特姆极为明智“, ”极具自知之明“, ”思想深邃“, ”非常、非常聪明“并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Edwin写这本书的时候,希望总结皮克斯过去的一些成果,借此让自己对创意的定义、维护以及延续等方面的思考更加清晰,两年后,艾德完成了任务,但是认为理念尚不能用清晰来形容,究其原因,艾德不相信成功有捷径和范例,因此所谓的“清晰”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认识到创意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玄机。

创意和真正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好在本书涉及了大部分环节的问题解决的分享,作为一家创意公司,皮克斯需要理解观众,作为皮克斯的老板,艾德在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度的去了解了自己的员工,确保皮克斯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动力。

皮克斯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创意的不稳定产出风险对单个IP的长线运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迪士尼强大的渠道和衍生开发能力恰好满足了这一点,对迪士尼来说,通过并购获得IP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丰富自身的内容和风格。

皮克斯的崛起分为几个阶段,

a) Edwin加入卢卡斯影业,成为计算机部门的主管,当时卢卡斯影业以及工业光膜也仅在视觉特效和声效技术的研发商拔得头筹(但是那个时候电影界没有任何人对电脑科技表现出一丁点儿的投资意向),卢卡斯希望找的人,坚信电脑和电影不仅可以共存,更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个计算机部门是皮克斯前身

b) 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花了1000万美元买下了卢卡斯影业的计算机部门,成立了皮克斯;在初创阶段,乔布斯强势的领导方式帮助皮克斯都出困境(高瞻远瞩、一丝不苟);1995年,把世界动画电影带入3D时代的《玩具总动员》上映,乔布斯推动皮克斯上市,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同时也能在和迪士尼的谈判中占据主动权。

c) 2006年,皮克斯被华特迪士尼公司以74亿美元收购。

本文是基于书中内容所作的梳理和发散,分为五个部分,欢迎批评讨论:

1、皮克斯电影品质

2、一家创新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舵手

3、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为创意设定边界

5、乔布斯与皮克斯的相互影响

1、皮克斯品质

通常皮克斯电影是什么样子的?诙谐幽默、不落俗套同时又涉及意义深远、让人感同身受的问题。当然皮克斯皮克斯生产电影的质量也足够稳定,即便偶有失手,被迪士尼合并之后,也能保证,加上衍生品授权、主题乐园等的收入,整体收入可观。

在大获成功的玩具总动员之后,皮克斯总结出两条座右铭,一个是“故事为王”一个是“信赖过程”,虽然这样说,但是即便烂片的导演也依然会强调“故事为王”,这并不能让创作者避免犯错,信赖过程,但是不能假设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过程中被自动解决,而是应该信赖人,去关注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玩具总动员2》逃难样的制作过程也说明要锻造一个企业的个性,不但是要把顶尖的人才聚到一起,更需要他们能够精诚合作。

国内的媒体有过一段时间会经常问一类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的内容,如何去把控,而我们(自媒体)在内部讨论,比如又有一部烂片被吐槽,我们会说难道哪些有经验的导演、制片人都不知道自己拍出来的东西是个烂片吗?还是觉得观众对烂片还有很好的接受度,自己依然能够赚钱呢? 我觉得还是还是缺乏对市场的尊重,对消费者和故事本身的尊重和挖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训,这个现象正在有所改观。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皮克斯早期的确饱受现金流的困扰,但是随着第一部电影的成功以及乔布斯的加入和本身优秀的创作团队,公司逐步走上正轨。

2、一家创新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舵手

Edwin是一个计算机方面的人才,John是讲故事的高手,曾因为太过超前的提案被迪士尼开除,而乔布斯是重要的战略决策人。他们三个组成了核心管理团队。

如何仔细阅读这本书,还是可以发现这些人的角色演变和成长,从一家创意的初创公司到成为一家赫赫有名的动画厂牌公司,加入迪士尼之后,还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更多的项目当中,管理者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位置。

有评论说,乔布斯基本上没有怎么介入皮克斯的管理,是一帮天才在搞,其实不如说,几位创始人对自己的职责都比较明确。对于动画创作重要的“智囊团”乔布斯就没有介入,但是乔布斯最终说服两位创始人无论是之前的上市还是之后的卖给迪士尼,解决了公司在不同阶段的钱、资源和战略方面的很多问题。

--为什么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交易能够达成?

当时迪士尼的发展:iger刚刚上台并与乔布斯联系,两人签订合同,将美国广播公司最受欢迎的节目放在iTunes上,当时将娱乐行业放在互联网上是一片反对的声音,但是iger却逆势而为。

乔布斯如何却说服两位合伙人接受这个现实:一个在市场营销和影片发行方面提供帮助的合伙人,第二,迪士尼可以为皮克斯提供一个更大更坚实的平台,来拓展皮克斯的创意影响力

iger喜欢提问,而不是自顾自地看看而言,他的问题一针见血、开门见山,他的方案非常明确,一面重振迪士尼动画,一面捍卫皮克斯的自治权,这也符合了迪士尼的需求。

--皮克斯为迪士尼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皮克斯给迪士尼带来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帮助迪士尼动画成立了自己的“智囊团”和信息反馈机制。

当时迪士尼动画处境艰难,圈七动画(迪士尼动画的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在总结迪士尼存在的问题时表示,电影制作者失去自己的声音,不是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制作团队的势力失衡造成的,这失衡不仅存在于制作团队之内,还存在于制作团队与整个公司之间。失衡的丧失,真是让创意失声的罪魁祸首。

迪士尼的每部电影都需要为了抢占资源而彼此竞争,因此各位导演无法结成一个团队,皮克斯为迪士尼建立了一个更完善的信息返回机制,营造一个健康的创意环境,增强了迪士尼动画对故事节奏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启《青蛙和公主》,是想复兴迪士尼二维动画的辉煌,但其实3D动画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而且迪士尼动画也需要尝试更新鲜的东西来突破自身的局限这部电影并没有取得预期当中的成功,但是也收获了很多,影片质量不仅包括视觉冲击和剧本的演艺,还包括市场定位和宣传,要都做到位才可以。

timg (1).jpg

3、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Edwin早年的工作经历对他最终管理皮克斯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对创新的追求,对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探索,以及坚持自身的某些理念。

皮克斯尝试了各种方式来营造企业创新的氛围,比如坦然应对变化、呵护创意,保持诚信和坦诚,就像创造一个产品一样不断迭代公司的管理方式。当然,从更长远的未来,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注意去挖掘那些表面上看不到的问题,比如从当前的一些表面想象发现管理上的一些更为本质的疏漏,这里甚至提到了确认偏见,就是人倾向于接受那些对自己的既成理念有着确定作用的信息,而看不到这些信息的真假,尊重他人的观点,比想象中的更难。

如何保持创新的能力?

一方面是保持开放的心态,高速上的爆胎事件给了我们几点启发,第一我们的思维模式严重扭曲了我们看社会的角度,优势我们看不到摆在面前的现实。第二,我们往往无法区分由外界而来的新信息以及我们老旧的集成观念,而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第三,如果我们在无意之间沉溺于自己对事物的解读,就很容易钻进固执己见的死胡同,对摆在面前的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第四,由于距离的拉近以及共同经历的增加,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也会彼此紧密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压制住内心的不安和疑惑,更多的朝着创意和未知的未来出发。

4、为创意设定边界

对于创意行业来说,其实边界无处不在,时间、预算都是,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些边界之中做到最好,对皮克斯来说,保证质量并不意味着为了并不引人注意的细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当时摆在皮克斯面前的危机其中两个就是,制作成本正在节节升高,需要加以控制,另外外界的经济形势给了他们的经营带来压力,设定限制不但能改进皮克斯的工作方式,也能控制皮克斯的胃口——即为了精益求精,只能投入更多的资源。

处理问题要循序渐进的理念,挑战永无终结,失败无法避免,开诚布公永远是鼓舞人心的不败利器,为了解决成本的问题,在“不断验证 不断提升”这部分中,Edwin提到了设置点评日让大家一起参与到讨论中来。

皮克斯的制片团队负责人,汤姆·皮特对制片成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表示,电影的发行途径瞬息万变,所处的行业也是日新月异,不停下冒险的脚步同时也应该控制成本。

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制作经费比较低的电影,制作人员也比较少,大家也恰好一致认为,制作团队的成员越少,工作体验就越愉快。小规模的项目也更容易让大家感受到自己所做的贡献。在短短4个月内,个人项目就为部门重新注入了活力,比如拿出一天的时间去商议如何削减10%的成本。

5、乔布斯和皮克斯的相互影响

image

Edwin很了解乔布斯,也很懂和乔布斯沟通的技巧,比如乔布斯喜欢眼见为实,在设计皮克斯总部的时候起了争执,Edwin带着乔布斯参观迪士尼工作人员所在的“北区工作室”,最终说服了他。

乔布斯和导演接下的情谊是很深远的,两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导演有时会预感到自己的构想到最后有可能完全行不通,但他们在宣传自己的构想时仍然会全情投入,宣传不失为一种测试构想的方法,通过观察观众的反应,不仅可以衡量出构想的价值,还可以让构想更加充实。如果这个构想没能博得人气,那么导演便可以潇洒放手,然后继续寻找别的灵感,这种能力非常罕见,而乔布斯恰巧具备。他们成了同道中人。

大家往往不会将乔布斯描述为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但是他明白明白构思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他能和皮克斯的导演结下友谊的原因。他在苹果公司发表演讲时用到一个诀窍,在为面前的挺重介绍某款新产品时,恰当的叙述方法往往能让沟通变得更为有效。乔布斯曾说,若有来世,乔布斯希望能当皮克斯的导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点燃创意 管理创意 创造伟大的文化产品——《创新公司》笔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用文化创意产品讲述湖南故事

用文化创意产品讲述湖南故事

产品,湘绣,系列产品,创意,文博,文物,土家织锦,创意产品,文化创意,出土文物,创意设计,博物馆,带回家,张家界,服装,湖南,织锦,旅游,余人,杨国利,毛主席,毛泽东,额达,大球泥,文化资源,锦绣潇湘,马王堆汉墓,马王堆,主席,公众

2020-05-30 #故事大全

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讲好沈阳故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讲好沈阳故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作品,沈阳,设计,大赛,和实,市委宣传部,文化创意,特色文化,产品,作者,创意设计,形式,知识产权,获奖作品,征集,评定,侯老,获奖证书,主办方,元素,实物,市委,故事,报名表,照片,资源,联系电话,联系人,观赏性,邮箱

2013-02-02 #长篇故事

长春首届非遗文化创意作品暨旅游文化产品创作展示大赛启幕

长春首届非遗文化创意作品暨旅游文化产品创作展示大赛启幕

遗文,故事,大赛,酒店,产品,艺术,传统文化,创意作品,作品,文化旅游,创意,文化,长春,相结合,百姓,记者,长春市,陈设,创作,发展,文化产品,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崔佳,萨满,钟东,名人艺术,名人酒店,巴蜀,一家

2010-12-12 #短篇故事

创新故事:一条创意10万美元 最后的结果竟意想不到

创新故事:一条创意10万美元 最后的结果竟意想不到

创意,牙膏,默克尔,公司,年轻人,销售额,优点,故事,很多人,价值,一毫,总裁,翻一番,万美,事物,原因,口径,常规,思考问题,缺点,后续,奖励,生产,停滞不前,翻了一番,企业,一家,习惯,两面性,使用者

2012-09-04 #小故事

有创意的科技有限公司名字大全

有创意的科技有限公司名字大全

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名字,有限公司,有创意,语汇,公司名字,不一样,时候,淘宝,公司,就必须,有内涵,科技有限,起名字,自主创新,通过联想,信拓,宝宸,富贵,德茂,泰斯,立扬,信源科技,信达科技,大有,拾联,科技,一家,依据

2020-03-22 #长篇故事

创意+实用 让传统文化“潮”起来市民自制文创产品向身边人讲述孝亲故事

创意+实用 让传统文化“潮”起来市民自制文创产品向身边人讲述孝亲故事

刘先生,父母,传统文化,李海洋,记者,创作,新二十四孝,产品,文化,画稿,衍生品,刘先,传统,关中,创意设计,子女,李疯子,中国传统文化,朋友们,一直以来,生和,元素,内容,当代人,哲理,台历,挂历,手机壳,想法,抱枕

2011-07-11 #故事会

“脑洞大开”的机会来了!齐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推广大赛启动……

“脑洞大开”的机会来了!齐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推广大赛启动……

...游商品,青岛大学,创意,临淄,中华文化,全市,全国,创造性,创新性,博物馆,动力,开幕式,总书记,新鲜血液,精神,淄博市,淄博,理念,艺术院校,发展,升级,活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产品创意设计

2020-06-08 #长篇故事

中信重工: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中信重工: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中信重工,焦裕禄,精神,公司,产业升级,刘新安,产品质量,发展,企业文化,精益求精,产业,企业,产品,工匠,战略,精髓,俞章法,学习贯彻,生产工人,一线,业务,传统,传统产业,厂区,机器人,竞争力,精品,记者,责任,工作

2017-12-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