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铁楼藏族乡白马姑娘直言:若在以前 这会是个“稀罕事”

时间:2009-01-25

经历了长期贫困之后,铁楼人抱团发展,助乡镇转型步入旅游优胜地

提示:本文共有 2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02:36

中新网兰州9月26日电(记者 殷春永 闫姣 高莹)提及少数民族村寨,很多甘肃人印象里会映出“铁楼白马藏族乡”,它位于陇南市文县境内,坐落在白马河畔,是一个藏汉同在的古老边寨,当地人自称“铁楼人”。经历了长期贫困之后,铁楼人抱团发展,助乡镇转型步入旅游优胜地。虽遭受较严重的洪涝灾害,但“借绿生财”的这一长远目标却未变更。

航拍雨中的甘肃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阳尕山村。(资料图) 高莹 摄

在此前一个多月时间里,整个陇南市受持续的强降雨影响而普遍受灾,其中文县是重灾区,铁楼乡亦未能幸免。该乡乡长杨岁荣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该乡各景区内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正在逐步恢复,将来还是要走“旅游扶贫的路子”。

铁楼景区受损,这也成为兰州学子王婷的一大憾事,喜爱民族风村寨的她,原本计划于国庆期间和同学自驾去铁楼游玩,如今却只能更改计划。那么,被不少游客“惦念”的铁楼乡究竟是怎样一个乡镇?

铁楼藏族乡,因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双重优势”,这几年受益于国家的政策,在乡村居民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精神面貌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山民“灵活脱贫”不再“抱着金饭碗讨饭吃”。

图为进入甘肃文县铁楼藏族乡的第一个村寨旧寨村一角。(资料图) 闫姣 摄

藏于“深闺”的白马藏族“自信”示人

沿着白马河往上走,旧寨是整个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的第一个传统民族村落。一碗糍粑、一碗浆水面、一盘特色杂粮卷饼……白马姑娘备好美食,为自驾而来的远方客人接风洗尘。

铁楼是文县唯一一个民族乡,距县城20多公里。多年以前,因立地条件、自然条件差,成了文县最穷的地方之一。部分乡村脏乱差,没有外人愿意踏足,加之村民思想传统,一般“藏在深闺”,不会主动与外人接触。

该乡乡长杨岁荣说,精准扶贫以来,借助各项国家政策,开展各类专项活动,加快了少数民族乡村发展,也慢慢兴起了乡村旅游,“游人多了,白马人渐渐开化,‘敞开大门’迎接各族朋友探秘、了解白马文化。”

进入旧寨,绿植和山花遍布,石板路、木制秋千架点缀其中,不远处是一座传统木式小屋。进入旅游旺季,白马姑娘田圆头戴沙嘎帽,身着传统服饰,进出小木屋引导纷至沓来的游客就餐,她直言,“若在以前,这会是个‘稀罕事’。”

沿着白马河继续驾车行驶,柏油路平坦整洁。在白马山寨,年逾六旬的白马藏族阿妈在门口手工缝制沙嘎帽,一旁摆放了若干成品,供游人观赏、购买。好奇的游人不时走近探头细看,老阿妈便停下手中活计,自信地展示帽子细节。

图为文县阳尕山村一名号为“归园田居”的民宿内,景象宛如南方小院。(资料图) 殷春永 摄

铁楼深处的民族村寨:邻里“授经”携手脱贫

草坝村地处铁楼乡深处,是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民族村寨。借此机会,白马人曹辉把自家房子改成客栈,院子里添置了桌椅办了农家乐。旅游旺季时,他让亲戚们穿上白马服饰,为吃饭的游客唱歌敬酒,十分热闹。

曹辉已积攒了丰富的开店经验,常有其他村的村民前来“取经”。他建议,有想法开设民宿的乡邻,可挖掘白马文化,借助民族元素,差异化吸引游客,“一人富不算富,希望大家都能挣到钱。”

阳尕山是铁楼乡最深处的村寨,开发最晚。不远处是邱家坝生态旅游公园,正在修建大熊猫养殖基地,也属该乡旅游“极具潜力”的村寨之一。当地政府及负责景区建设的文县景顺旅游公司在该村“下了很大功夫”,保留了民族村的“最原始味道”。

盛夏时节,记者走访阳尕山时正下着小雨,周围山体雾气氤氲,村里传统的白马人住宅在此时显得更加静谧。虽然部分农舍尚在改造中,但仍成为了不少游客赏景、小聚的场所。

从外省专程驱车而来的张庆平夫妻二人,退休后每年都来铁楼小住几天,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民族风情。今年他们慕名来到阳尕山,为当地的原生态景观而倾倒,称“以后会常来”。

阳尕山村民强润香,在一名号为“归园田居”的农家小院打临工,负责烹饪农家饭。提及变化,她说,以前村子破烂,村民只种地没有其他收入,自家屋子经常在雨天成了“水帘洞”。如今,她拿锄头的手开始摆弄花草,穿着也颇讲究,“环境好了,每月有稳定收入,非常满意。”

图为阳尕山村村民在厨房收拾碗筷,窗外是栽花种树的院子。(资料图) 闫姣 摄

同是“铁楼人”,共盼家乡好

位于白马河下游村寨的白马藏族小伙扎西,生于大山,走出大山,又重新回归大山。扎西说,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他所在的草坝村修缮了房屋,既保留古韵又增新景;通了水泥路,村民可驾车直接开进自家院落;添置了民俗博物馆,展示白马人的历史文化……

白马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也重视起来,尤其先后任职铁楼藏族乡乡镇干部、文县统战部部长的曹斌,为保护挖掘家乡文化作出了很多贡献。扎西“拜师”曹斌,师徒俩共同弘扬白马文化,致力于将族人原生态的劳作、生活场景,用歌舞的形式演绎成为“打墙舞”“耕地舞”“火把歌”等。

白马文化能“走”出去,除了白马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其他干部及民众的帮助。该乡人大主席路新杰虽不是白马人,但在职期间,通过学习白马人的歌舞及语言,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游客。

路新杰说,虽然他们民族不同,但大家同在一个乡,都是“铁楼人”,都希望更多游客来游玩,感受民族风情,居民以此吃上“旅游饭”,“来到这儿,大伙都是一家人,都盼望‘家乡’越来越好。”

铁楼乡的规划是尽快通过旅游业让更多居民吃上“山水饭”。目前,该乡旧寨、草河坝、石门沟等村,旅游带贫已初显成效。杨岁荣表示,其他旅游稍弱的村落,在发展花椒、中药材、茶叶等产业,保证大家持续稳定增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铁楼藏族乡白马姑娘直言:若在以前 这会是个“稀罕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日报社携手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战“疫”——用暖新闻汇聚强大正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日报社携手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战“疫”——用暖新闻汇聚强大正

疫情,甘肃,防控,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融媒体,中心,全省,记者,宣传,广电报,产品,内容,客户端,版面,肺炎,舆论,工作,调整,中国新闻,张女士,新型冠状病毒,一线,专题,专栏,兰州,掌上,游客,社会,阻击战

2012-03-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以笔为枪 战“疫”为民?中央驻甘和省属媒体在抗击疫情中书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以笔为枪 战“疫”为民?中央驻甘和省属媒体在抗击疫情中书

疫情,甘肃,防控,记者,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肺炎,一线,新媒体,编辑,新型冠状病毒,融媒体,信心,媒体,新闻,集团,宣传,工作,李欣,秦娜,中心,产品,全省,力量,客户端,省委,舆论,群众,责任,领导小组

2019-05-08 #故事会

积极适应新形势 讲好甘肃政法故事

积极适应新形势 讲好甘肃政法故事

公安,政法,工作,宣传,胡焯,甘肃,媒体,新闻媒体,大提,兰州,政法系统,影响力,我省,省内,宣传工作,活动中,习近平,次大,中央政法委,见证,中央,一线,主题,临夏,亮点,全国,公安局,吸引力,反响,嘉峪关

2017-02-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绵阳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让“白羽毛”的故事流传更久远

绵阳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让“白羽毛”的故事流传更久远

白马,加古,发展,文化,文化传承,行动,绵阳,平武,方案,文字,普查,文化资源,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张伟,诸葛亮,慢生活,演唱的歌曲,藏族乡,市委宣传部,生活方式,一箭之地,公鸡,内容,如梦令,政事,战士,族群,旋律,毡帽

2011-03-01 #小故事

春雨工程 “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开进绚丽甘肃

春雨工程 “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开进绚丽甘肃

文化,直播,活动,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旅游部,中央文明办,扶贫,中央,专列,愿者,火车,资源,文化志,方式,甘肃,贫困县,文化旅游,新媒体,融媒体,全国,优势,农产品,嘉宾,平台,总台,惠民,贫困地区,甘肃省,院团

2017-02-22 #故事阅读

胡焯:讲好甘肃政法故事 传播政法正能量

胡焯:讲好甘肃政法故事 传播政法正能量

政法,胡焯,宣传,成果,习近平,宣传工作,新闻单位,省委,思想,政法队伍,甘肃,工作,建设,政法委,新媒体,政法机关,新时代,甘肃省公安厅,兰州,主持会议,中央,丰硕成果,举措,全国,交响乐,全省,座谈会,制度,各级党委,媒体

2013-06-19 #故事会

甘肃文县:白马民俗点燃文旅热

甘肃文县:白马民俗点燃文旅热

白马,文县,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国家,天池,活动,旅游景区,产品,古镇,景区,深度,节会,甘肃省,电商,陇南,协作,发展,中青在线,文化旅游,文县天池,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让更多,男女老少,周海,成果展,马富春,北京联合大学

2007-05-26 #故事大全

甘肃陇南重磅推荐“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图

甘肃陇南重磅推荐“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图

民俗文化,陇南,文县,白马,旅游节,特色文化,文化,陇南市,陈青,中国,传统,印记,大市,歌舞剧,标志,民俗,甘肃省,发展,建设,生活,中共,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甘肃文县,丰富多彩,卓玛,古歌,吕军,哲思,董义,南文化

2007-09-2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