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怎样谋杀奸相董卓?

时间:2009-01-29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更加激烈,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七月,大将军何进令并州刺史董卓进京诛杀宦官,酿造了董卓专制朝政,关东各州郡牧守联兵讨伐董卓等

提示:本文共有 16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强部壮大了力量,他们拥有武装,发展成了半割据的势力。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更加激烈,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七月,大将军何进令并州刺史董卓进京诛杀宦官,酿造了董卓专制朝政,关东各州郡牧守联兵讨伐董卓等一系列事件。

八月,董卓率军未至洛阳而何进已被杀,皇宫大乱,宦官张让劫持少帝刘辩外逃。董卓闻讯,乘机引军护驾,途中遇见少帝,下马叩拜后,保护少帝还都。董卓进京后,强逼汉廷将司空刘弘罢免,自任司空。九月,又胁迫何太后与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废立的那天,众臣都悲切惶恐,却无人敢进言。随后董卓又毒杀何太后,从此开始专制朝廷。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带封上殿,入朝不跪,没有一点做臣子的礼节。同时,董卓在京师纵兵劫掠财物,残害百姓,将京师弄得人心惶惶。董卓还征召社会各界名土,拉拢人才为己所用,用来巩固自己地位。

总之,这时的董卓虽未登帝位,却完全控制了中央大权。董卓在各牧守联兵讨伐下,被迫迁都长安,杀戮百姓,祸害天下,引起了共怒。

汉灵帝本来是准备立小儿子刘协当皇帝的,未能如愿,后来重草还是把刘协推上了皇位,这刘协还是有当皇帝的命。刘协就是汉献帝,他实际上只是个孤儿,空有个名义,皇帝的权力,他最多只占1%,都被董卓霸占了。

董卓把废掉的少帝监控起来,又把何太后害死了,何太后是被扯住双手,从楼上直惯而下摔死的。自此,董卓每夜入言,夜宿龙床,奸淫宫女公主。这是侵犯的皇权,不过,此时的皇家已经成为了少数人,都拿他没办法。董卓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遇村民男女。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这是侵犯的民权,不过,老百姓手无寸铁,也都斗不过他。

在当时的朝廷官员中,童卓的爪牙甚多,这就足以保证他的位置能坐稳。一日,大臣王允在家中设下宴席,邀请过去的旧臣们都来喝酒。酒过数巡,王允道:“重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呈秦灭楚,方有了大汉天下;谁想传到今日,竟丧于董卓之手也。”王允经过一番试探,发现众官都不表态,只有曹操一人有意。雷侯高声道:操虽不才,原身入虎穴,斩下董卓之头,悬于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问他:“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说:近日我屈身以事重卓,实欲乘间图之。现在颜得董卓信任。听说司徒府上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曹操,入相府刺杀董贼,虽死不恨!”王允我道:“孟德果有此心,天下幸甚!”便亲自盏酒,敬了曹操一杯。曹操一饮而下,当庭盟誓,王允便取出宝刀,交给曹操。曹操藏了宝刀,转身而去了。

为什么在那么多的旧臣里,只有王允和曹操要害董卓呢?这是因为新秩序下的分配,对王允和曹操最不公平。王允是司徒,三公之一,排司徒前面的是太尉,太尉也是董卓在担任。扳倒董卓后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王允和袁魄等三公级别的高级官员。袁氏兄弟逃出了京城后,旧臣中带兵的官员属曹操最高,但他不是重卓的人,不可能被董卓重用。因此,王允和曹操共同板倒董卓之后,就建立下一个重新分配的新秩序,在这个新秩下,王允和曹操都会成为受益最大的人。

当然,他们不会说得这么直接,而是说为了国家,为了皇帝。王允和曹操联合,是旧臣中最强的组合了,但和董卓的势力相比,还是差得远,根本没办法比,因此,暗杀就是优选策略,成本最低,胜算最高。

甲、最大势力,丞相:童卓

乙、高级官员,司徒:王允

丙、下级军官,校尉:曹操

乙方必须联合丙方,因为王允没有单独接近重卓的机会,必须要依赖可以单独接近董卓的人,方能行刺。丙方的曹操也必须联合乙方的高级官员,方能行刺。如果曹操不联合乙方,单方面采取行动,则存在如下变数:

1、存在成功或不成功这两个变数。最好的结局是暗杀成功。

2、在暗杀成功的情况下,又存在变数:乙方有可能以暗杀大臣的罪名杀掉曹操。

因此,曹操要暗杀董卓,必须先得到乙方的认可。乙方即使口头上保证了,丙方仍不可全

信。这样就导致了丙方在履行合同的时候,不卖力,才是优选策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怎样谋杀奸相董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董卓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导致董卓快速灭亡?

三国演义:董卓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导致董卓快速灭亡?

董卓,西凉军,洛阳,好处,吕布,快治,名门,士大夫,并州,老百姓,西凉,主人,头子,政治,朝廷,退路,长安,分析,军纪败坏,开始考虑,富贵,得考,时东,没有了,三国演义,价值,习惯,事业,关中,军队

2007-09-24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追讨董卓 为何只有曹操去杀兵败的董卓?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追讨董卓 为何只有曹操去杀兵败的董卓?

袁绍,公孙瓒,董卓,曹操,孙坚,刘表,诸侯,冀州,吕公,这个时候,文丑,部将,长安,袁术,麴义,太守,百姓,洛阳城,洛阳,荆州,吕布,李儒,程普,韩当,黄祖,书袋,俘虏,号炮,士兵,大事

2009-05-06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第三回07我们都错了袁绍根本不反董卓 袁绍和董卓是同党

三国演义第三回07我们都错了袁绍根本不反董卓 袁绍和董卓是同党

董卓,袁绍,皇帝,曹操,同党,汉献帝,诸侯,废立,诏书,吕布,袁隗,大将军,小伙伴们,义父,区别,干爹,丁原,伊尹,刘虞,封袁绍,袁术,霍光,太尉,三国演义,京城,兄弟,同伙,故事,盟主,逃出

2007-08-13 #故事会

真实的董卓真如《三国演义》所说?

真实的董卓真如《三国演义》所说?

董卓,一面,百姓,韩遂,三国演义,势力,朝廷,洛阳,吕布,京城,中央,军阀,全国,军事,官员,性格,收买人心,才能,时候,武力,皇帝,部下,部队,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为帝,何苗,刘协,吴匡,李世民

2008-02-04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里董卓的废帝真相!

三国演义里董卓的废帝真相!

董卓,少帝,宦官,何太后,陈留王,废立,献帝,精心策划,何进,刘辩,和建,立威,董卓立,贾诩,在一旁,好的,水沟里,开篇,外戚,双方,善言,大规,大难,孩子,天下,宫闱,杀机,朝臣,惊变,战栗

2012-05-18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乱党董卓是因何进京的!

三国演义——乱党董卓是因何进京的!

何进,董卓,曹操,宦官,袁绍,董后,才得以,唐妃,吕布,段珪,正应,大将军,三国演义,奸淫掳掠,决断,古今,大军,四方,大事,少帝,忠臣,无功,护驾,朝廷,朝贵,流言,英雄,狱吏,黄巾,西凉

2012-05-23 #故事大全

求三国演义董卓人物故事200字

求三国演义董卓人物故事200字

董卓,何进,皇甫嵩,部队,韩遂,并州,长安,何苗,吕布,招董卓,汉少帝,车骑将军,中郎将,兵权,宦官,弟弟,朝廷,汉灵帝,王国,洛阳,前将军,左将军,找借口,任军,丁原,于河东,司马,卢植,张奂,尉典兵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中董卓为何废帝?文中揭晓

三国演义中董卓为何废帝?文中揭晓

董卓,刘辩,刘协,陈留王,宦官,少帝,丁原,大臣,朝廷,何进,吕布,下子,事情,势力,才能,时间,百官,皇权,皇帝,结果,毕竟是,为帝,多大,袁绍,就达,新帝,立威,董卓立,言召,袁绍弃

2015-01-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