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她30岁才开始练绘画 为梦想去央美端盘子 奋斗历程获法国大奖

时间:2009-02-13

很难想象,这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位初中还未毕业且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绘画教育,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食堂工作的一位阿姨,她叫汪化,30岁才在租住的地下室里

提示:本文共有 23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个长卷轴、一支签字笔,让一根根细密而奔放的线条在纸上舒展开来,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绘画作品。

很难想象,这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位初中还未毕业且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绘画教育,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食堂工作的一位阿姨,她叫汪化,30岁才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开始画画。

然而,凭借着对艺术梦想的执著追求,这个出身低微的食堂阿姨汪化通过绘画实现了人生逆袭,中央电视台为她制作的纪录片还获得了法国纪录片大奖。

不是读书料而辍学打工的女孩

汪化,1981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蒲城县的一个小山村,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自幼学习成绩不好,上到初一时,她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便辍学回家,16岁开始辗转在国内一些城市打工谋生。

2011年,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打工妹进入了大城市,心中经常会产生苦闷的感觉。有一次,她在地摊看到了一本名为《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的书,书上的图片立刻吸引了她,她买下这本书,回去之后就按照上面的人物和景色开始绘画。

在此之前,汪化从来没有进行过绘画的专业训练,但是当她画画时,笔在她的手中仿佛如行云流水,顺畅而自然,她感觉自己画的比书上拍的照片还要好,她的画更有生命力。

这一年,汪化30岁,从此,这位打工妹便用线条开始作画,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绘画的世界里,汪化可以忘掉一切烦恼,沉醉在其中的她很享受画画所带来的这份宁静和快乐。

汪化画画的方式很独特,她用疏密有致的线条来表达脑海中的想象空间,她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看成了一条线,风景、人物、舞蹈、音乐等等,她都可以用条线来表现。

自从画画后,汪化就经常去看画展,从而也认识了几位搞艺术的朋友,一位朋友看她如此沉醉于绘画之中,就建议她去北京,因为在那里更适合艺术创作。

2012年,汪化来到了首都,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旁边的书店里,各类艺术方面的书籍才让她真正感受到绘画的魅力,此刻,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留在这里。

央美食堂阿姨的画作被央美教授高度认可

汪化为了更有学习氛围,想在中央美院找一份工作,但是她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去食堂问问。她告诉食堂负责人,自己可以不要工资,有吃有住就行,但只上半天班,她需要留半天时间画画。

好心的餐厅经理同意了,因为只上半天班,每月给她1000元工资,但是能得到这份工作,汪化已经非常开心了。为了省钱,她就在央美附近,租住了一个每月200元租金、不到10平米的地下室。房间门正对着厕所,经常会有一阵阵难闻的气味时不时飘来,但汪化只要埋头画画,就忽略了周边的一切。

每天,汪化在食堂工作完就回到地下室,开始一天的画画。她说,自己的画作就是生命的一种自然呈现,在画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总体构思,或者考虑一个主题,就是很自然地趴在小桌前,拿起画笔,随心所欲地在画卷上不停地用线条来表达当时的思绪。

她经常一画就是大半天,不吃不喝,也感觉不到困意和饥饿,她喜欢画长卷的,比如30米,因为汪化觉得小幅的画根本不过瘾,无法表达想说的话和内心的情感。

正因为汪化没有受过美术方面的正规训练,所以她的画作也就没有循规蹈矩的约束,她将自己内心的东西直接用线条表现出来,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

她用自己的方法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结合在一起,再用线条来展现。

在中央美院的良好环境中,汪化不仅可以学习艺术,她还认识了这里的学生,让她有机会去蹭课和听讲座,还可以在图书馆里浏览各类的艺术书籍。她说,虽然一个人在北京漂泊,但是她的内心却很满足。在这里,有学生带这位“食堂会画画的阿姨”去参观画展,还有的学生介绍专业老师给她认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学生帮她引荐了中央美院油画系的袁运生教授。当袁教授看到汪化的作品时,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些画作非常独特,汪化这样的才华不是靠专业教育可以训练出来的,他教了这么多年,还没有遇到这么独特的学生。袁教授对汪化画作的高度认可,让她在绘画的道路上更增加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一条微博让央美食堂阿姨走红,以她为主题的纪录片获国外大奖

2013年,中央美院的一位学生看见汪化在食堂的餐桌上画画,便用手机拍下了这一瞬间,发在微博上,并配上简单的评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食堂二楼的服务生汪化,初中学历,没上过任何美术班,但是每天画画,她买来纸卷和签字笔作为载体,已经画了好多卷。

这条微博很快就被转发了3000多次,汪化也因此成为走红网络的“央美励志食堂阿姨”。

次日,《新京报》记者来到了中央美院食堂,对汪化进行采访,将她画画的故事做了报道。随后,中央电视台9套纪录片导演张楠也关注了汪化的事情,他用了2年多时间,以汪化为题材拍摄了一个名为《我的生命线》的纪录片。

2015年3月,《我的生命线》获得第6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最佳中国提案”奖;同年6月,在第26届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上,赢得了国际评委的普遍好评,获得最佳提名奖。

出名之后,汪化的生活依然跟从前一样,每天长时间画画,然后看书、看画册、听音乐。她说,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对人生还没有考虑过长期的规划,就想坚持“画一幅好画”的简单梦想。不过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2016年4月,汪化从中央美院食堂辞职,成为北京单向空间的签约画家,由这家艺术馆为她提供画室、举办画展及进行其他一些艺术活动,同时她也搬出了地下室,从此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较好的创作环境,可以让她在绘画的道路上更好地深耕。

汪化,30岁开始在地下室画画,从中央美院食堂服务生到签约画家的人生逆袭,她的故事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以她为主题的纪录片获法国大奖,对于所有这些,她并没有归结为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是认为只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到了极致而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她30岁才开始练绘画 为梦想去央美端盘子 奋斗历程获法国大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央美美术加盟:清代画家石涛 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小央美美术加盟:清代画家石涛 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石涛,作品,册页,笔墨,罗汉,方士庶,人物,山水,崔如琢,南京,康熙,所作,扬州,时期,画家,苦瓜和尚,尊者,画风,老人,莲社,于康熙,朱亨嘉,董其昌,别号,广西,日本,绘画,苦瓜,风格,安徽宣城

2018-02-21 #故事大全

被服务员耽误的画家:央美这个餐厅服务员 真了不得!

被服务员耽误的画家:央美这个餐厅服务员 真了不得!

服务员,艺术馆,画展,艺术,女孩儿,教授,被服,画家,梦想,清洁工,纪录片,艺术品,李清照,袁运生,国际大奖,地下室,典型,事情,人生,作品,女孩,小学,寓意,机会,时候,线条,艺术展,艺名,一次偶然,些什么

2017-07-08 #小故事

小央美美术:立体主义画家 费尔南·莱热 喜欢用几何体绘画

小央美美术:立体主义画家 费尔南·莱热 喜欢用几何体绘画

莱热,塞尚,形象,机械,画家,影响,巴黎,机器,空间,立体派,出生于,费尔南,阿尔,里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和,发现了,圆柱体,女工,女神,工厂,工人,应征入伍,建筑,形状,感觉,物象,现实,画风,简史

2013-10-22 #故事阅读

央美所藏明清书画中 何以人物画最多 山水画次之

央美所藏明清书画中 何以人物画最多 山水画次之

画家,山水,作品,题材,沈周,人物,风格,佚名,影响,条屏,画风,画法,苏州,陈洪绶,人物画,山水画,绘画,作品中,南京,笔墨,所画,文人,杭州,冷枚,吴彬,张路,罗汉,董其昌,研究,作者

2013-10-08 #经典故事

央美教授一幅老鼠图售价36万 却被斥构图幼稚 专家:不懂艺术

央美教授一幅老鼠图售价36万 却被斥构图幼稚 专家:不懂艺术

老鼠,黄永玉,老先生,绘画,艺术,画作,画家,人们,价值,捕鼠,景象,照片,捕鼠夹,画家们,世人,信念,图案,命运,常识,意境,神仙,老人,血液,诱饵,题字,陷阱,九旬老人,就需要,吴道子,吴带当风

2007-04-26 #故事会

央美“高精尖中心”讲述“通州视觉记忆”故事

央美“高精尖中心”讲述“通州视觉记忆”故事

通州,课题,视觉记忆,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城镇,历史,视觉,展览,创新中心,中心,图像,视觉艺术,王川,素采,范迪安,应用平台,结题,汇报展,云端,全因,全景,北京,城乡,地区,手段,文化,景观,深度,空间

2015-12-25 #小故事

小央美未来国学馆:弟子规 拼音加译文

小央美未来国学馆:弟子规 拼音加译文

父母,长辈,时候,dào,尊长,饮食,不应该,弟子规,事情,德行,晚辈,兄长,尊者,态度,当面,房间,泛爱,长者,入则孝,不要去,名声,学文,学问,生气,物品,衣服,过错,错误,有仁德,更不要

2009-11-14 #短篇故事

央美教授苏百钧真情雅趣绘丹青 作家妻子讲述其创作背后小故事

央美教授苏百钧真情雅趣绘丹青 作家妻子讲述其创作背后小故事

创作,姜花,苏百钧,作品,艺术,钢筋,和平颂,中国,人生,凤凰花,寓意,房子,素材,老屋,荷叶,鸭子,鸽子,展览,生活,木图,工笔花鸟画,中国美术馆,金色大厅,个人,工笔画,先生,事物,人民大会堂,作者,倾情

2017-01-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