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复工后外出要做好哪些自我防护?疾控专家的提醒一定要看

时间:2009-02-14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告

提示:本文共有 2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近日,从新的疫情“五色图”和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我省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市民开始出现松懈状态:马路上不戴口罩的人又多了起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久违的扎堆场面……

在此,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再次提醒:目前,疫情尚未结束,警报尚未解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外出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远距离、不集聚的良好习惯。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告。

戴口罩、少聚集 彼此见面少说话

疫情防控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并不意味着病毒已被战胜。

在这个特殊时期,防疫重任不仅在政府、广大一线防疫人员的肩头,也在复工企业、广大市民的身上。

那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在防疫工作上,我们可以做好哪些工作呢?

省疾控专家建议:

1、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能不去就不去。如果一定要去,比如超市、菜场等,一定要佩戴口罩,尽量和其他人保持至少一米距离,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

2、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公园、广场、景区、超市等处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3、暂缓与亲人朋友聚会,可采取视频、电话、信息等方式联络感情。

4、做好手卫生。触摸过公共场所设施,如公用健身器材、公共座椅、公共设施按钮/触摸屏等后不要揉搓眼鼻,在流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洗。

5、如有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主动减少与家人接触,如症状无缓解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病毒感染及时开展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

戴口罩的“讲究”:佩戴不超4小时?

如何正确戴口罩?

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层,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可两面轮流戴。

医院内高风险的医务人员,一般佩戴口罩不超过四个小时。而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如果口罩没有被明显污染,或者是内层不潮湿,可以适当延长使用时间,不用“一用一换”。

那么,如何判断口罩是否被污染呢?

专家表示,假如一天之内或者使用口罩的时间段内,没有跟旁人有过2米之内近距离接触,口罩基本没有被污染的风险,可以重复使用。或者,戴口罩去快递柜取个快递,办公室内工位相隔距离比较远,这些情况,也可以重复使用。如果担心口罩储备不够,最好的做法是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与其他人有近距离接触。

如何选择口罩?

1、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居民日常防护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如医务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2、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棉布口罩、网红口罩等不属于医疗产品,不能用于传染病个人防护。带呼吸阀的N95口罩适用于防尘雾霾,不适用于传染病个人防护。

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戴法:

1、将折面完全展开,注意动作轻柔。

2、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如果为系带式,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下方带系于颈后;如果为挂耳式,直接挂于耳际。

3、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4、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

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相应垃圾桶内,摘掉口罩后洗手。

口罩更换需注意些什么?

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年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

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什么时候戴口罩?

1、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2、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商场、影院等,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时;同一时间、工作区域内有人感冒时,与患者或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建议戴口罩。

3、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先后多起聚集性案例 防疫之弦要绷紧

钟南山院士多次强调,现在说“拐点”依然“言之过早”;从去年12月底至今一直在与死神抢夺新冠病人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夏剑则明确表示,“这是一场持久战”。

以下这些案例,都在提醒各位赶紧停下这些错误行为:

案例1

2月16日,北京市通报,北京某单位一工作人员发病后,与其一起聊天的人员未戴口罩,被检测为阳性,同时导致该单位几十人隔离。

案例2

2月14日,山东省济南市通报,山东济南银座商城燕山店发现多起关联病例。经调查,该商场一名员工发病后竟然连续12天带病上班未被发现,每天违规召开晨会,人员密集,多人被感染。

案例3

2月16日,黑龙江省通报:黑龙江齐齐哈尔建华区运建园小区圣水湖老年公寓发生聚集性疫情,已有2人确诊,46人隔离,目前圣水湖老年公寓已关闭,疾控人员对老年公寓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复工后外出要做好哪些自我防护?疾控专家的提醒一定要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小学生居家防疫的日子该怎么安排?看看疾控专家怎么说

中小学生居家防疫的日子该怎么安排?看看疾控专家怎么说

家长,疫情,亲子,状态,保持健康,专家,同学们,兴趣爱好,孩子,时间,空中课堂,眼睛,老师,能力,交流,生活,活动,调整,山东商报,电子设备,刘庆,和兴,吕晓萌,翟翔,人和居,居家生活,生活方式,还可以,那一天,亲友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蚊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疾控专家权威解答:不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

蚊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疾控专家权威解答:不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

疫情,病毒,北京,传播,蚊子,专家,全球,毒株,武汉,能力,肺炎,蚊蝇,证据,对外,不具备,中国疾控中心,曾说过,病例数,张文宏,钟南山,世界卫生组织,会上,中国,中东地区,人类,亚洲,今年冬天,传播媒介,传染病,保护措施

2010-01-25 #长篇故事

12月26日出现天狗食日现象 一定要看!|百家故事

12月26日出现天狗食日现象 一定要看!|百家故事

太阳,日食,月球,日偏食,现象,小伙伴们,初亏,月亮,比例,观测,天文现象,百家号,日中,越惊艳,百味人生,文章,中国史,专家,名言,中地,关系,中心,全境,单选,外切,墨镜,城市,天文,天狗,小伙伴

2020-04-15 #小故事

杭州11名疾控专家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杭州11名疾控专家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公筷,专家,咸菜,样本,餐馆,餐具,实验,不使用,八爪鱼,凉拌黄瓜,一道菜,香辣牛蛙,媒体,习惯,无菌,样品,细菌,结果显示,结果,茶树菇,芦笋,道菜,测试,48小时,了一场,做不到,参与人员,浙江杭州,整个过程,盐水虾

2015-10-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10月份淄博市将逐步进入流感高发季节 疾控专家提醒注意防范秋冬季传染病

10月份淄博市将逐步进入流感高发季节 疾控专家提醒注意防范秋冬季传染病

...博市,传染病,流感,疾控中心,季节,猩红热,秋冬季节,气温,专家,个人,流感疫苗,环境卫生,疫苗,肺炎,活动,呼吸道传染病,广大市民,流行性出血热,诺如病毒,范佩,预防接种门诊,淄博,主体,临床表现,个人卫生,中心,传染源,人群,既往,儿...

2016-06-20 #故事会

疫情结束后 学生开学要做好哪些个人防护?专家来给你支招

疫情结束后 学生开学要做好哪些个人防护?专家来给你支招

学校,学生,全省,同学,山西,建议,时间,报备,方面,纸巾,陕西,问题,个人防护,不少于,去上学,高三年级,了学,卡顿,地拉,在寝室,管理人员,疫情,专家,东西,云南,体育课,体育锻炼,做法,充分利用,分区

2012-09-08 #小故事

会计人一定要看的“沃尔玛故事”你看懂了吗?读懂就离涨薪不远了

会计人一定要看的“沃尔玛故事”你看懂了吗?读懂就离涨薪不远了

百安居,费用,企业,员工,沃尔玛,成本控制,中国,总经理,问题,管理者,营运,小问题,四季,文化,签字笔,部分,部门,预算,管理,理中,成一种,大连店,专家,人人,办公室,团队,地位,成本,手段,效益

2017-10-04 #经典故事

爱撒谎是孩子的特性?专家:这是孩子的成长试探 家长要做好引导

爱撒谎是孩子的特性?专家:这是孩子的成长试探 家长要做好引导

孩子,家长,行为,承认错误,原因,后果,父母,看电视,都会,七宝,意识,方式,错误,妈妈,时候,道德,陌生人,分析,什么是,发现孩子,对自己,对孩子,自我保护,让孩子,不难看出,何洁,来静,和家,成人世界,长大了

2011-04-0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