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奉旨填词” 谁家夺魁?

时间:2009-02-15

由于七位导演水平不一,对电影的理解也不同,观感上就有明显的参差不齐

提示:本文共有 27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我和我的祖国》并不是一部完整的长片,它严格来说是由七部短片拼贴而成的命题作文。由于七位导演水平不一,对电影的理解也不同,观感上就有明显的参差不齐。尽管电影试图用字幕和画外音弥补拼凑感,但影片的断裂仍比较明显,所以,评价《我和我的祖国》,更准确来说是分别评价七位导演在这次命题作文里的表现。

管虎登场,定调很高

七部短片中,管虎的《前夜》最先登场,也是完成度和视听语言最好的。如豆瓣网友“似水流年”所说:“《前夜》采取了‘定时锁’的技巧,限定了时间和目标,然后设置障碍,最终制造出‘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效果,对于张力的制造来说,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况且,抓住开国大典这个如此宏伟的仪式中的一个微小环节,讲‘一发’不讲‘全身’,天然地就使其带有十足的紧张感。”

历来反映开国大典的戏,像《前夜》这样聚焦于小人物和升国旗的作品是很少的,管虎不仅展现了他匠心独具的一面,在镜头调度上也游刃有余。

临时援助、深夜疾行、开国大典,北京城各色人等,被管虎安排地明明白白,黄渤和王千源饰演的角色都显得鲜活而真实,两位演员的出色发挥,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旋律电影常有的脸谱化表达。《前夜》最后,电影与历史影像的融合,毛泽东的庄严宣布,将情绪推到高潮,黄渤这张平民脸融入其中,形成了大历史与小人物的一次捏合。

《前夜》也有局限,但这局限主要不是管虎造成的,而是“样板戏”本身固有的不足。因为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夸张的戏剧矛盾表现一个宏大主题,所以,导演不得不牺牲一下戏剧逻辑,制造一些巧合和冲突,比如《前夜》里王千源一度关押黄渤,还有黄渤等人最后一天才把天安门广场旗杆顶部用来稳定国旗的生锈钢球换掉,都属于这种情况。

相比之下,同样是“定时锁”,薛晓路的《回归》就没那么有紧张感。她虽然也用了时间(香港回归,必须准时升国旗、奏国歌,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这个道具,但并没能很好地表现出中英双方明暗交锋的焦灼感。

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英方本来还想耍点小心思,但王洛勇饰演的外交官一表示态度,念了几句交涉套话,英方就妥协了。薛晓路是有叙事野心的导演,对香港环境的还原也比较到位,但这个故事严格来说太平了,缺少“定时锁”应有的戏剧魅力。

宁浩徐峥,各有千秋

管虎之后,发挥最靠谱的是宁浩和徐峥。把这俩放一起讲,也是因为他们的小品气质最接近。有点贫、有点市井,放到主旋律里,反倒显得有趣。主旋律最泛滥的是说教,宁浩和徐峥恰恰是最忌讳说教的导演,他们不讲道理,而是把玩趣味。

女排三连冠,振奋人心,徐峥把镜头对准了上海弄堂。北京奥运会,前无古人,宁浩把主角给了嘴贫好面子的出租车司机。宏大叙事的说教瞬间被冲淡,幽默和轻松扑面而来。戏剧结构是老三样,但导演知道观众想要什么,很聪明地给了。

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宁浩的《北京,你好》、徐峥的《夺冠》都很陈旧,放到他们自己的电影谱系里,都是自我重复——徐峥重复了“囧系列”的幽默方法,宁浩重复和借鉴了葛大爷的经典作品,但在《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题材里,他们对自我的重复反而不是问题,而是优点了。

张一白、文牧野,划水而过

七个人里最乏善可陈的,一个是张一白的《相遇》,另一个是文牧野的《护航》。

张一白过去拍的主要是青春片,对军工了解甚少,要他拍摄两弹一星,更是难为了他,所以在《相遇》这个故事里,张一白并没有深入拍摄我国研发原子弹的困难,而是回到他最熟悉的青春片的路数,呈现一对恋人三年后的相遇,反映大时代对个人的影响。

但是,即便张一白回避了有关科研的技术细节,把叙事重点转移到情感表达上,影片的叙事和内涵仍显得平庸和无力。

公交车内以任素汐为焦点的长镜头调度如同大学生作业,张一白也根本不懂怎么用任素汐,只是让她成为念大段台词的机器。

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恋人重逢,男主隐瞒自己消失的原因,女主在偶然重逢后,又偶然得知了男主消失的原因,最终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谅解了男主,甚至被他感动。影片所有的感染力都是由事件本身和煽情配乐填补的,张一白编的故事则显得充满巧合、缺乏细节,更谈不上叙事和思想的创新。

文牧野的《护航》,也是用春晚小品式的思路完成一个命题作文。这毕竟不是《我不是药神》这样的场合,文牧野也不是如同管虎、徐峥、宁浩这般拍商业片的老手。他很规矩地用了一个双线叙事完成命题作文,女护航做主角的设定稍有新意,但即便是最细心的女性主义评论家,也找不到太多解读空间。

叙事语言和镜头调度是献礼片常用的,女主的观念转变也是受集体主义的感召,甚至,女主可以在爱国热情和证明自我的双重激励下克服身体局限,这个表达在献礼片中可以理解,但缺乏创新。

陈凯歌和王菲,一言难尽

陈凯歌是七位导演里最让人一言难尽的。他不是像文牧野一样只是做个中规中矩的小品交差,也不像张一白,放眼望去都是视听语言的平庸,他有很高的立意、最富有文学性的镜头语言,但他的剧本撑不起他的立意。

那颗白昼流星是极好的,大漠戈壁,群山苍茫,神话意境与现实对照,现代科技对野孩子的感召,犹如科幻电影中人类念兹在兹的天外文明,两相对比,尽显尴尬。

这时候,如果致敬库布里克放上一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兴许就成了魔幻现实……

但这毕竟是爱国献礼,容不得少年凯歌放肆,所以电影拍了田壮壮和野孩子一路,最后仍回到宏大价值,用神舟飞船宇航员平稳落地,点了“白昼流星”的题,又借幡然醒悟的野孩子之口,说明一心扶贫、以德报怨的老李(田壮壮饰演),才是他们心中的“白昼流星”,指引他们洗心革面、建设故乡。

这曲陈凯歌的《感动中国》,最大问题出在剧作逻辑上。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两个野孩子,前一天还去老李家偷东西(一个偷,一个劝,被警察抓了个正着),第二天,老李骑马带他们去看宇航员落地,他们就仿佛受到神明感召,忏悔自己的罪行。

这些都是非常符号化的表达,它并没有充分呈现人物的弧光转变,也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宇航员落地,就能让那个偷窃恩人财产的野孩子一下子改变本性。固然,导演可以用“爱国力量的感染”、“白昼流星的意象”牵强地找补,但从文本而言,剧作逻辑的牵强仍是无法回避的。

多年前,陈凯歌用《孩子王》《荆轲刺秦王》反讽宏大叙事。今天,当陈凯歌成为宏大叙事的一部分,他显得尴尬和乏力。和《孩子王》时期相比,如今的陈凯歌在视听语言上依然高超,技术犹在,少的是成熟的叙事,和一股生猛的野孩子劲儿。《

白昼流星》的野孩子们是规范和符号化的,陈凯歌对爱国主题的挂靠也没有让人看到闪光,而是春晚小品式的强上价值。最后,我们只能在田壮壮的演技中得到慰藉,在回忆与现实的落差中感慨:少年凯歌,留在岁月中。这次呈上来的,不过是配合政治和资本演戏的符号。

当然,我不觉得陈凯歌拍得最差,甚至拖了整部电影的后腿,但实话说他令人感到最尴尬,就像一个布尔乔亚被逼着去拍上山下乡,里外不适应。

纵观整部电影,比陈凯歌更尴尬的,估计只剩下王菲版的主题曲了,道理类似,风格不搭,而非她的演唱比不上那些字正腔圆、充满深情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奉旨填词” 谁家夺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和我“最爱”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最爱”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故事,导演,宁浩,我和我的祖国,张一白,徐峥,文牧,管虎,薛晓路,陈凯歌,新中国成立,女飞行员,电影,红旗,进步,为祖国,为背景,奥运会,触动人心,吴京,子心,张译,怀梦,成栋梁,杜江,朱一龙,一片天,胡同里,个体,一面

2016-02-04 #经典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武汉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武汉

武汉,欢喜坨,小丫,爹爹,我和我的祖国,老板娘,长江,尖板眼,北京,大家伙,大桥,导游,朋友圈,柏林,烟花,祖国,飞机,祝福,阅兵,不晓得,红配绿,走到哪里,这几天,张艳,刘阳,杨泗港,一壶茶,中国红,了头,武汉热干面

2013-10-26 #故事大全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祖国,故事,精神,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事情,我和我的祖国,奥运,新中国,共祝,五星红旗,心情,场面,导演,影片,市民,开国大典,拼搏精神,生日,母亲,编队,身份,工作,对祖国,我为你,这一章,息息相关,宋佳,张珍,工作人员

2013-11-05 #故事阅读

王菲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同名曲《我和我的祖国》引网友争议

王菲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同名曲《我和我的祖国》引网友争议

王菲,我和我的祖国,红歌,感觉,祖国,网友,争议,大气磅礴,导演,力量,味道,和平,电影,春风,日常生活,时代感,柔情,来源,版本,预告片,真心,盛世,重大事件,老百姓,网络,视频,别有一番,作者所有,听上去,力量不够

2011-1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我和我的祖国》七十年的辉煌 七十年的成就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七十年的辉煌 七十年的成就 我和我的祖国

影片,故事,祖国,观众,到如今,小家,林治远,中国,国家,导演,尾声,过程,发展,过往,创作背景,因为有,我和我的祖国,新中,行一,在记,新中国,事件,不幸,中华,中华儿女,主题,仪式,人民,五星,内心

2008-10-04 #经典故事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 泪流满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 泪流满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高远,我和我的祖国,祖国,信仰,数人,时候,眼泪,方敏,力量,单元,国家,国情,岁月,故事,旗杆,电影,爱国主义,篇章,阅兵,我们的爱,是那个,有一种感动,爱我们,站起来,青春之歌,留下了,感同身受,区的,才明,林致远

2014-02-07 #短篇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故事,人物,影片,短片,观众,意义,导演,小男孩,剧情,女排,张北,心理,情感,电影,葛优,高远,北京你好,中国,内容,主人公,冬冬,孩子,方面,时间,演员,流星,白昼,篇幅,群像,门票

2008-03-04 #故事大全

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16亿 揭秘我和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16亿 揭秘我和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票房,观影,我和我的祖国,观众,上座率,影片,故事,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排,家国,中都,创佳,冠军,人生,单元,口碑,天安门,国产片,强势,年度,情怀,成绩,文化,数字,新纪录,白昼,流星,日神,日影,普通人

2014-04-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