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毛主席如何评价《水浒传》中五位梁山好汉

时间:2009-02-26

毛泽东小时候就对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书很着迷

提示:本文共有 29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毛泽东主席一生读书无数,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书则是他最喜欢阅读的。

毛泽东小时候就对《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书很着迷。即使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也会尽量抽出时间来读书。

毛泽东读书,不是泛泛而读,他在阅读的同时,都善于对书中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并对书中人物加以评价,以期更好的指导当前工作。拿《水浒传》这本书来说,毛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书中人物做出过评价,现辑录如下:

一、要有武松打虎的精神

毛泽东十分佩服《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赞赏武松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豪举。但他却更深入地思考这个故事,把武松打虎看作一种英雄气概,一种敢于斗争的精神,他经常用这个故事启发干部。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应该有一种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夸奖战将许世友“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打虎英雄”,敢打“国民党这只虎”!他经常称赞英勇的红军战士,个个都是武松那样的打虎英雄。

另一方面,毛泽东也对武松打的“虎”进行分析。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把反动派比做吃人的野兽。他告诫人们,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他用《水浒传》中武松与虎的关系,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人民和敌人,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你不消灭敌人,敌人就要消灭你。革命者要放弃幻想,不与反动派妥协。

在历来研究《水浒传》的人中,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把目光投放到被武松打死的老虎身上,从这个野兽身上发现什么道理。毛泽东以他独到的眼光,对这只老虎作了一番分析。他把老虎这个野兽的本性同反动派的反革命本性联系起来,把武松与人民联系起来,把革命道理讲得生动易懂。

二、要学石秀的拼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话:“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境界。

毛泽东特别赞赏这句话,他多次讲过,人总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在毛泽东提倡的精神中,就有干事业的一种拼命精神。毛泽东提倡这种精神,并用他所熟悉的《水浒传》中石秀的例子向干部们讲这个道理。

1957年3月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他号召全党同志要有一种拼命精神,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什么叫拼命?《水浒传》上有那么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就是那个‘拼命’。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

本来,《水浒传》中的石秀,并不是梁山好汉中特别突出的英雄,但书中在记述石秀时,重笔描绘了其在关键时刻不怕死,敢于舍弃性命去斗争的形象。石秀这个《水浒传》中并不显赫的人物形象,被毛泽东抓住了特点:拼命精神。毛泽东对这样一种精神材料,进行提炼、升华,试图将它熔铸成共产党人的革命魂魄。

三、从“林冲棒打洪教头”里学“以弱胜强”

《水浒传》第九回,有一段林冲在柴进家,与武术教师洪教头比武的描写。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毛泽东读这段故事,从中悟出的道理非常深刻和独到。他依此启发党和军队的干部——在斗争中,要讲究策略。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先进行战略退却,从退却中发现敌人的弱点,进而打败敌人。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对垒,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毛泽东的话,生动而又有趣,让干部和战士们一听就懂,并且容易记得住,得以在战争实践中加以运用。

四、要学宋江善于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一生实践中,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注重调查研究,他是把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门基本功课来看待的。他讲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道理时,用的却是《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例子。1937年8月毛泽东在他所写的《矛盾论》中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孙子论军事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毛泽东用《水浒传》中这个故事,告诉共产党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才能解决问题。三打祝家庄最终能够胜利,还是得益于宋江最终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

1945年2月,《三打祝家庄》在延安公演,毛泽东看后讲了这样的话:“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要谨慎。”之后又给剧院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五、不当李逵式的官长

《水浒传》中的李逵,朴实、豪爽、疾恶如仇,但性情过于鲁莽,杀人过多。《水浒传》中江州劫法场救宋江一节,描述梁山出动大批人马劫法场时,李逵滥杀了很多无辜百姓。

李逵这个人勇猛无敌,孝顺母亲,仗义执言,对宋江赤胆忠心,凡此种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因此大部分读者在读《水浒传》时,都不太会注意李逵滥杀无辜的情节。但是鲁迅则与一般读者不同,他超越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对李逵的滥杀无辜十分不满,他曾写道“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毛泽东是赞同鲁迅的看法的。虽然毛泽东并未对李逵有更多的贬低,但对于他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人,是持批评态度的。

毛泽东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就发现,红军游击队里有些干部不注意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往往离开实际情况去估量政治形势、指导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则一律狠整,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错误。毛泽东批评这种人是“李逵式的官长”,他认为,离开实际调查就会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毛泽东在这里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共产党人,对于形势要冷静分析,要有头脑,不能乱闯乱撞。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办事、指导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同志,也要调查研究,分清情况,区别处理,不能见自己的同志犯了错误,就乱打一气。那样做,只能伤害同志,抛弃政策,放弃原则,对革命是不利的。

毛泽东将红军中“懵懵懂懂”处事的干部比作“李逵式的官长”,是批评他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同时用李逵这样一个中国人喜爱的人物作比喻,也肯定了这些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因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张再坤)

文:张再坤,本文为百家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毛主席如何评价《水浒传》中五位梁山好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军长征 毛主席唯一带着哪本书?此书毛主席反复看了80年

红军长征 毛主席唯一带着哪本书?此书毛主席反复看了80年

毛主席,水浒传,水浒,一生,油纸伞,饥饿,都知道,多大,川康,牛皮鞋,能学,芦荻,大转,中央苏区,一百单八将,东西,战略,二万五千里长征,主张,书目,信念,古典小说,农活,公开场合,反面教材,原因,地方,味道,地步,坚持到底

2013-11-28 #经典故事

毛主席抗日的故事

毛主席抗日的故事

毛泽东,毛主席,警卫员,社会主义,主席,私塾先生,水壶,铁锅,延安,三国演义,小组,政治经济学,水浒传,红军,阶段,毛泽,不发达,一锅,五老,轿车,中国,依据,借书,同志,原委,小王,战争论,警卫,政府,村里

2020-04-22 #小故事

毛主席抗日的故事

毛主席抗日的故事

毛泽东,毛主席,警卫员,社会主义,主席,私塾先生,水壶,铁锅,延安,三国演义,小组,政治经济学,水浒传,红军,阶段,毛泽,不发达,一锅,五老,轿车,中国,依据,借书,同志,原委,小王,战争论,警卫,政府,村里

2020-06-11 #短篇故事

毛主席长征五个故事

毛主席长征五个故事

红军,毛泽东,警卫员,贺子珍,小孙子,毛主席,水壶,私塾先生,铁锅,主力,乌江,午饭,指战员,毛线衣,老婆婆,补丁,贵州,队伍,三国演义,命运,妻子,总部,水浒传,湘江,穷人,老人,毛泽,吴吉清,子珍,年年

2020-04-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水浒传——梁山好汉真的是好汉?

水浒传——梁山好汉真的是好汉?

水浒传,好汉,秦明,梁山,宋江,林冲,这个人,个人,人们,故事,坏事,家人,无辜,电视剧,百姓,编剧,老大,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个,梁山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乔峰,其美,史上第,武松,洪七公,潘金莲,花荣,郭靖

2012-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军长征时 警卫员找来的水壶为什么把毛主席逗得哈哈大笑?

红军长征时 警卫员找来的水壶为什么把毛主席逗得哈哈大笑?

毛主席,水浒传,国民教育,水壶,警卫员,工作人员,书籍,水浒,院子,旧中国,中共,非常喜欢,牛唇,地主,为人民服务,后专,新中国,马嘴,一大,中国,一生,三国演义,分之二,中央,中央红军,体系,优越感,军队,军事,县城

2011-09-27 #小故事

水浒传梁山好汉事迹说

水浒传梁山好汉事迹说

梁山,宋江,晁盖,水浒传,卢俊义,吴用,呼延灼,武松,王庆,田虎,马军五虎将,上梁,大聚义,方腊,秦明,鲁智深,中国古典小说,梁山好汉,人称,六和,公孙胜,好汉,官军,排行,绰号,高唐州,青州,九天玄女,中的人物,征方腊

2014-02-21 #小故事

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 好汉虽多 但只有他们不是表面兄弟

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 好汉虽多 但只有他们不是表面兄弟

李逵,宋江,卢俊义,朱仝,梁山好汉,兄弟,好汉,讲义气,水浒传,梁山,石秀,梁山泊,义气,忠心,是一位,百家号,卢俊,吴用,徐徐,施耐庵,玉麒麟,在法,人文,三国演义,义士,四大名著,作者,公差,外号,大名府

2009-02-1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