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紫砂壶十讲第一篇:紫砂器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09-02-27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紫砂壶的起源和发展,篇幅可能会比较长

提示:本文共有 69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大家好,自我介绍下,我是问壶藏,关于紫砂壶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我。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紫砂壶的起源和发展,篇幅可能会比较长。如果觉得比较枯燥,还请海涵。讲完之后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再咨询我。

问壶十问

紫砂壶到底起源于明代还是更早之前?紫砂壶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呢?紫砂壶中小品、中品、大品具体按什么区分?紫砂壶为何从明代才开始蓬勃的发展?紫砂壶从工艺上来说,是先有全手工还是半手工?近千年的紫砂历史中又有那些牛逼闪闪的风流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呢?中国四大陶是哪四大陶?自古以来长兴、常德等地也有紫砂矿,为何紫砂壶只在宜兴发展起来并风靡全国?紫砂壶玩壶、养壶到底是何种体验?紫砂五色土的传说以及历史起源

清代吴骞所著《陽羡名陶錄》上记载了紫砂五色土的传说。

相傅壶土所出,有異儈經行村落曰呼曰 卖富贵土 人羣嗤之 儈曰 贵不欲買 買富何如 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 及去發之 果備五色 爛若披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异于寻常的僧人,到了丁蜀附近的村落,边走边喊:“卖富贵土!卖富贵土!”引的一群村民讥笑。僧人又高声喊:“贵不欲买,买富何如?”引村里的老人去青龙山去泥矿。老人带村民去发掘,开采出来矿石有五色,灿烂的像锦缎一样。

这个段子在十几年前的线下壶商中,几乎是忽悠壶友的必备段子之一,但自从央视点爆化工壶以后,就不怎么流传了。而且现在也几乎很少听到五色土这一说法了。

在传统的说法中,紫砂壶的起源是明代的金沙寺僧和供春,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 ︰「开创;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此书将紫砂壶的产生 ,归为金沙寺僧所创。该书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专写「宜兴紫砂壶」的专著。其实明末的周高起,在缺乏专业考古队和碳14鉴定法的前提下,能当作理论依据的也只能是口口相传的故事,就像司马迁把黄帝、炎帝写入《史记》一样。而历史上的供春壶,倒也不是无中生有,此壶现藏于北京的国家历史博物馆。

但根据最新的资料,紫砂壶的起源从原来的明代提早到了宋代。其理论依据有二。

其一、1976年下半年,宜兴陶瓷公司在红旗陶瓷厂隧道窑工程中,发现了丁蜀蠡墅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以及大量的紫砂残片堆积物。经过考证年代为北宋的中晚期,在这些紫砂残片中复原出三种紫砂壶型: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有朱,紫两色,且无釉。残片附近还发现了长10米,宽1米的小龙窑。

其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刘汝醴《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印行)一书中,觉得紫砂开创年代,以诗词所供给线索,可推到北宋。

有梅尧臣「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之句为证,周履道、马孝常《荆南唱合集》中有「阳羡紫砂」的记载 ,又有蔡司沾《霁园丛话》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元朝隐士孙道明。此外,还有苏东坡的“提壶”等, 所指的都是紫砂一类茶具。

紫砂壶的发展阶段

确定了紫砂的发源时期,那从北宋中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紫砂壶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变化,不同的时期紫砂壶有着不同的特点,这里我们笼统的将它分为八个时期。

1、草创期。明代正德以前,大多以瓦罐、缸器为主,以物用为主。到宋代开始有类似茶壶的水壶,以加釉器居多。

2、初创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纪末年,约百年历史。金沙僧的作品既无枚章,因此已难能考证实在的器物。

3、第一期筋纹期。以筋纹型作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圆囊壶亦列入筋纹器的话,此期的时间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鸣远的十八世纪初为阶段。以整个第一期筋纹型来涵盖整个明末清初,仅可以说筋纹是这个时期独有的特色。

4、第二期自然型期。自然型的说法,应该是器物完全与自然界的花、果、树、草、动物,绝对相象。陈鸣远一生,可以说是自然型的代表,年代从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

5、第三期几何型期。几何型的造型是根据球型、筒型、正方形、长方形及其他几何造型而变化出来的,所有的造型在宜兴来说都难能以一个时期为限,在我们所知的供春六角形宫灯,也是几何形的造型,但通常以几何型来通称年代的话,则被视为以曼生的年代为准,即自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时代。

6、几个不可特定之型期。清初流放造型的特色有筋纹、自然、及圆润的几何型混合在一起,同时由于贴花的兴盛,除小圆壶以外,多半都会混杂着贴花,自顺治始至乾隆,前后约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7、小壶期。《阳羡砂壶图志》云:李茂林始创小壶式,实为阳羡小壶之鼻祖。《文震亨长物志》云: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半升而形制左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就所知名代诸壶高度不超过10厘米,容水量皆不超过300cc,一般以240cc居多。据测量李景康先生所遗的砂壶,称其为小砂壶者,容水量在160cc以下,称中壶者约在160cc以上至360cc以下,大壶为约360cc以上至1000cc以下,超过1000cc则称为巨壶。

8、加釉加彩期。宜兴壶加彩釉,虽有最早始于欧子明或陈仲美之说,然欧子明所作之器皆为罐缸之类,加釉加彩以此为始无可厚非,然加彩壶则应始于康熙之世,约有百年之事,因明代尚无琺瑯彩。

其实紫砂壶行业最应该感谢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这几乎决定了,官方的饮茶器具中壶型器具为泡茶器具的官方地位。而之后就是紫砂壶与瓷壶争相辉映的繁荣时期了。

明代的泡茶法是将茶放在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的便捷方法。区别于唐及五代时期煎茶法、宋元时期以点茶法。泡茶法虽然在唐代时己经出现,但是始终没有传播开来,直到明代才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煎茶法和点茶法成为主流。

明代的泡茶法更普遍的是用壶冲泡,即先置茶于茶壶中冲泡,然后再分到茶杯中饮用。壶泡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酉丽茶、品茶等。泡茶之道孕育于元末明初时期,正式形成于明代后期,到清中期之前发展到鼎盛阶段。

早期的紫砂器就是民间的日用品, 品种主为壶、罐两大类。胎质较粗, 制作也不够精细, 紫砂壶只能作煮茶之用,不能作泡茶或陈设用具。随着这类日用品的实用性众所周知之后,文人雅士以至皇室贵卿都纷纷前来选用。

一九六六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掘的明吴经墓中就有一把紫砂提梁壶,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吴经是嘉靖年间的司礼太监, 卒于嘉靖十二年。虽然此壶胎质近似缸胎, 上有缸坛油泪, 属于早期较粗产品。但从它作为一件宦官的陪葬品看来, 则其价值也是很高的。这就是紫砂器进入官宦阶层的例证。其后,紫砂壶就就向二个方向发展: 一类是大量的大型实用的日用品紫砂壶。另一类是精雕细琢较为小型的奢侈品紫砂壶。

现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吴经是明正德皇帝御用十二太监之一,镇守山西。

随着紫砂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现在的紫砂壶在具备以往阶段特点的前提下有了更详细的分类,主要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以及花货,不同的器型所表现出的气质与文货亦截然不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能体现出紫砂文化一路走来留下的痕迹。

历史中的紫砂巨匠

自明以降,宜兴紫砂一直传承有序,无数陶工、艺人为紫砂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期间,名家大师辈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下面来认识一下那些改变紫砂格局、名留青史的大师们。

紫砂史上称的上大师的有很多,但主观的认为真正改变紫砂格局的大师有这四位:

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

在明末,出现了第一位紫砂大师:时大彬。时大彬有两个改变紫砂命运走向的创举:一是改变了紫砂的成型方式,由粗陋木模手捏改为拍打成型(注解);二是受文人饮茶风尚影响由制作大壶转向小壶的制作。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直传承到今天。

注解:在时大彬以前,大部分紫砂创作都是用「外木模层累成型」。但由于开模水平低下,精度很差,而且形制品种单一,时大彬便研发出一套「围片慢轮拍打成型」,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谓的「全手工壶」,极大的解决了木模精度低下、品种单一的痛点。解放后,为了增加单一品种生产效率,规范形制,国营紫砂厂根据现代石膏开模技术,先后设计生产了「水平石膏模具」、「仿古石膏模具」、「茄段石膏模具」等茶壶身筒外模,以供大批量生产,一直以来虽无明确定义,半手工壶就是丁山本地通俗意思所说的「模具壶」。

时大彬如意纹盖三足圆壶,1984年7月无锡华师伊夫妇合葬墓出土。墓主是明代有名的华老太师华察的孙子华师伊,为崇祯二年墓葬,现由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并入选邮票壶之一。

入清以后,紫砂器的制作逐渐走向浮华、雕饰、造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康熙年间的陈鸣远。陈鸣远作品多以自然形体入壶,如南瓜、石榴、核桃、松桩、笋等,同时又制作了大量紫砂文房器具,成为名重一时的大师。有诗为证:“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

陈鸣远未满四十就破例列入宜兴县志,有传闻他是清康熙年间国子监,太学生。可以说是到新中国以前,学历最高的紫砂艺人。他将诗词陶刻溶于紫砂壶,可以说将从属于茶文化的紫砂文化,与儒家文化相结合后,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饮读壶,陶刻且饮且读不过满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并入选邮票壶之二。其另制束柴三友壶,入选台湾邮票壶之三。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乾隆年间的陈曼生(真名陈鸿寿、号曼生,清代书画家、篆刻家、溧阳知县)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十八式”,在素壶坯上铭书作画,不拘一格,以书画入壶,被视为艺人与文人合作的典范。但造型中的大部分器型泡茶并不实用,并且将其置于茶桌上,很难构成与风炉、茶杯等其他器物谐和一致的意境。曼生十八式最为人称道的壶体刻画,由于与传统的金石文化有了联系,所以被视为雅文化一脉,但事实上,紫砂壶由于材质所限,至今也未正式进入“金石”概念的势力范围。

大约正在此时,紫砂史上的第三位巨匠出现了:邵大亨。这位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的大师,作品一扫陈鸣远为代表的繁缛习气和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作风。

邵大亨主要作品简洁庄重,沉郁雄浑,纯以气韵取胜。代表作有大亨莲子、大亨仿鼓、大亨掇只等。这些作品线条至简,比例谐和,泥色纯正,“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就是说,看上去壶嘴和壶把就像是壶身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而不是人为添加上去的。可见邵大亨制壶的技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至今,我们去评价一把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一个重要的标准仍旧是嘴、把的自然程度,倘若嘴、把被很生硬地接在壶体上,该壶便可判为下品。

八卦束竹壶(又名八卦龙头一捆竹),现参与南京博物馆。入选邮票壶之三。

道光以后不久,就是民国的天下了。民国时期,有七位较为著名的紫砂艺人,史称“紫砂七艺人”或“民国七老”。顾景舟先生即是七老之一,其他六位分别是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王寅春、任淦庭、蒋蓉。

除顾景舟先生之外,其余几位继承的多是清初陈鸣远的衣钵,例如裴石民的松段壶、朱可心的报春壶、蒋蓉的荷花壶等。而顾景舟先生,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顾老评价邵大亨时如是说:“大亨壶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这句话,评价的既是邵大亨,也是先生自己。顾景舟先生的作品,大多都有一个特点:由严谨的几何结构构成的和谐整体之美。

最典型的当然是顾派石瓢。无论是景舟石瓢还是顾派子冶瓢,其严谨合度的几何结构,浑然天成的整体意韵,都是前无古人——至于有无来者,我只能说,到现在还没有。顾老的经典作品除了石瓢,还有笑樱、秦权、汉铎、上新桥、仿古、井栏、提璧、僧帽等,每一种造型,顾老的作品都完全找不出对手。

最后,说说顾老作品的价格。顾老是宜兴人,同样的是宜兴人、且比顾老还小四岁的画家吴冠中,多年前单幅画作的拍卖价就已经过亿了。顾老的九头咏梅紫砂壶前几年在拍场拍出了八千万,想来在拍卖会上以过亿的价格易手应该就在不远的将来。

至于顾老的艺品、人品、风骨,网上有诸多资料,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提璧壶,顾景舟制,融合中央美院高庄教授的设计风格、神韵,是顾老毕生的经典之作。邮票壶之四,在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卖会上《提璧组壶》(共计十一件)拍出了1782.5万元。

现代紫砂壶的发展与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由政府拨款恢复紫砂生产。1954年流散各地的59位紫砂艺人和技工纷纷归队成立了宜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开启了合作化。1954年10月,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于汤渡生产合作社。同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产值7.7万元。

1956年正式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并聘紫砂名师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担任技术辅导。当时定下制度,三年才满师,师承徒习。并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恢复出口,销往苏联、印度尼西亚、缅甸和东欧各国。1957年7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当代紫砂文化的辉煌离不开香港绅士罗桂祥的推广,罗桂祥老先生热爱紫砂器文化,通过进出口部联系到紫砂厂。紫砂厂在老先生的建议下,重新启用了紫砂艺人将自己的款章打在壶底。1981年10月香港罗桂祥先生为推动紫砂陶艺,在《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行宜兴陶器展览,紫砂壶艺的多样性、材质的优异性,引起国际瞩目,尤其吸引台湾茶艺界、收藏界人士关注,认为紫砂壶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从79年开始到99年,台湾的经济腾飞让台湾人对紫砂壶趋之若鹜,同时把宜兴紫砂器行业推到了顶峰,当时两岸并没有三通。无数台湾壶商带着现金,奔赴宜兴丁蜀采购茶壶,

最早由于两岸政治因素的限制,宜兴紫砂厂的海外市场便委由香港四大公司(锦锋、英泰、双鱼、海洋)经销,台湾业者需由港商才能辗转购买紫砂壶回台转销,因此当时紫砂壶俗称「港壶」或「港罐」。

由于台湾盛产乌龙茶和饮茶文化,和1981年香港罗桂祥先生举办的宜兴陶器展览和紫砂壶的适茶性,再加上加上台湾的经济腾飞。宜兴每天有集装箱出运到台湾,台湾紫砂壶的贸易几乎是疯狂的,买紫砂壶不是按照品种数量和质量,而是按照每一箱多少钱来计算的。

大规模的紫砂壶从开始偷偷带回台湾变为几个台湾人租用航班空运或走水路从厦门海上转运,1986年,当时宜兴出厂价10元人民币的壶,到台湾可以卖120美元。由此,来宜兴贩买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起初多是台湾的无业游民,后来开始有专业的古董商参与,贩壶的质量开始提高。

1984年开始,台湾人开始注意收藏顾景舟、蒋蓉、吕尧臣、徐汉棠、汪寅仙这批人的高档紫砂壶了,由于他们的壶价格高,数量少,只能订制。于是,他们即高调订制,当他们把壶拿到手后,就会请宜兴当地的高手实仿实做三到五把高仿品一起带回台湾。

现在市场中有很多打着台湾、日本的名家回流壶的名号,但基于此历史原因,问壶并不建议爱壶人士去收藏购买,行情复杂、捡漏很难。

为何紫砂壶在宜兴发展起来

1953年,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重庆荣昌安富陶。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但就市场热度和自身名气来说,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届都可谓是独树一帜。

宜兴紫砂壶到底有何独特的地方?

1、泥料材质的特殊构造给泡茶带来一定的功能

第二期紫砂壶的适茶性会展开叙述

2、泥料天然的质地烧成美具备特别的美感

紫砂壶看似粗糙、触之细腻的反差手感;紫砂壶与风炉、茶杯等其他器物谐和一致的意境天然的与喝茶这件事非常的搭,另外有些结晶度高的泥料,在出窑后就因表面的砂质不均散发出内敛的反光(漫反射),有种古器、甚至是玉器的质感。

3、泥料包浆后的变化给赏玩带来很大的乐趣

大部分原矿泥料,在长时间泡养后,都会因为茶水由内而外的浸渍产生一层包浆,但由于本身的材质,紫砂壶的表面会迷一般的产生与以前差别很大的颜色和光泽,而且有信息表明包浆的颜色与质感与使用的茶叶关系也很大。

4、泥料本身的支撑性为工艺提供基本的可能

很多地方的陶土,要么板结度太低,要么粘性太差。像比较出名的潮州手拉胚,但那里的泥也只能做手拉胚,原因就是板结度太低,材料刚性不够。就算用紫砂相同的工艺、用潮州泥料去做方货、筋瓤器、花货等等,都是做不起来的。

5、工艺独树一帜。工艺的难度和繁琐流程,给各种造型提供了实现基础

如果紫砂壶和手拉胚一样,那么紫砂壶就只有圆的。因为都是拿个圆的东西转出来的。而紫砂里最特别的方货、筋瓤器、花货等的成型基础就是“泥片拍打”。紫砂壶有那么多经典的款式、生动的造型,都是拜此种工艺所赐。

6、上下游产业配套好

宜兴素来有教授之乡的叫法,文化人多。古代做壶的叫工人,刻字的叫先生,烧窑的叫师傅。古代文人器做的好,刻字雕花也讲究,所以才让紫砂壶具备的“文人必玩”的一个属性。正因这个很好的装逼属性,才让紫砂名满中华。但其原因,则是宜兴落榜的书生太多,其中不乏写一手好帖,画一手好丹青者。

尾巴

宜兴紫砂壶基于此天时、地利、人和,几百年来,在这一小片毗邻太湖的土地上薪火相传。天地一瞬,大浪淘砂。几百年过去,太湖之滨的小村庄已经变幻成现代都市的模样,但是窑火未熄,文脉不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紫砂壶十讲第一篇:紫砂器的起源和发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茶那些事:起源传说成美谈 祁门红茶为极品

红茶那些事:起源传说成美谈 祁门红茶为极品

红茶,视频,浏览器,茶艺师,雕刻,扫一扫,祁门红茶,短视频,传说,内容,大师,剥开,历史,客户端,感觉,我国,极品,技术,朋友,汤色,橘子,核桃,白瓷,紫砂壶,竹制品,精准,美女,细节,茶叶,艺术品

2020-06-07 #小故事

喝好茶当然用好器 泡好每一杯茶 看看不一样的西施壶

喝好茶当然用好器 泡好每一杯茶 看看不一样的西施壶

茶壶,茶叶,好的,西施,紫砂壶,中国,原矿,壶底,刻刀,味道,紫砂,茶水,不一样,上开,好茶,基础,圆形,圆柱形,壶嘴,壶盖,形状,辈子,陶瓷,透气性,紫砂泥,中一,和发,禅茶,全球,人们

2009-04-12 #小故事

紫砂壶的故事:紫砂壶王

紫砂壶的故事:紫砂壶王

时大彬,紫砂壶,顾景舟,陈曼生,紫砂,吕尧臣,范蠡,意思,文人,创作,传统,成就,祖师爷,吕先生,曼生壶,鲍志强,鲍先生,先生,文化,陶器,名壶,作品,人体,作者,县太爷,工艺,经历,艺界,语言,造型

2019-11-18 #短篇故事

紫砂壶—传奇商人沈万三与紫砂壶

紫砂壶—传奇商人沈万三与紫砂壶

紫砂壶,乞丐,老乞丐,聚宝盆,沈老爷,商行,大口,壶盖,紫砂,汪文柏,苏东坡,不一样,沈半,雅客,岁月,三正,历朝历代,仔细观察,仙风道骨,先生,勾当,名流,名号,商界,品鉴,商人,家伙,富可敌国,意义,心心念念

2017-06-20 #故事阅读

紫砂故事:神秘的紫砂壶

紫砂故事:神秘的紫砂壶

紫砂壶,矿石,紫砂,丁蜀镇,功能,光变,气孔,茶汤,意义上,可名,古玉,范蠡,陶朱公,高朋,上第,度地,好的,天下第一壶,东西,丈夫,上釉,世界,厨房,厅堂,之父,五色土,仁人,仙子,作用,使用者

2014-10-31 #故事阅读

紫砂壶传说

紫砂壶传说

老和尚,富贵,茶壶,僧人,桃花,紫砂,节疤,长者,陶土,丁山,供春壶,紫砂壶,制陶,名字,孩子,小水,桃树,洞穴,泥土,虬枝,紫砂泥,又称,和青龙,后呈红,山绿泥,苏东坡,下深,宜兴紫砂,小庙,新风格

2015-01-31 #长篇故事

用紫砂壶泡茶!是什么原因让你买了第一把紫砂壶?

用紫砂壶泡茶!是什么原因让你买了第一把紫砂壶?

紫砂壶,茶器,美的,文化,茶文化,茶汤,造型,银壶,锡壶,历史,功能,明镜,材质,瓷壶,盖碗,茶壶,角度,金属,所以它,脱颖而出,之光,周高起,朱元璋,申安,茶太,陶宝,在众多,新中国,不一样,上陶

2010-09-12 #故事阅读

陈曼生与紫砂壶的故事

陈曼生与紫砂壶的故事

曼生,紫砂壶,陈曼生,文人,紫砂,设计,大贡,名家,书画,井栏,思想,情感,创作,紫砂泥,周曾,之光,张苍,曼生壶,汲古,爱金,石铫,赵丽娟,阳文,名师,宜兴紫砂壶,紫砂陶艺,主张,一生,佛家,作者

2015-12-1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