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类如不改变与野生动物相处的方式 传染病可能将再次爆发

时间:2009-03-29

尽管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小编并不完全赞同该文意见,但这篇文章中数个案例的确给人以启发,故编译此文分享如下

提示:本文共有 2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编者按: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前日收到来自罗马俱乐部执委们推荐的一篇文章,题为《科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改变现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方式,传染病将有可能再次爆发》,该文4月3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尽管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小编并不完全赞同该文意见,但这篇文章中数个案例的确给人以启发,故编译此文分享如下。

(推荐阅读:野味吃不得!俄罗斯游客染黑死病爆亡)

(推荐阅读:“生态灭杀”蝙蝠?它们每年可为玉米作物贡献逾10亿美元的生态服务)

按/Linda 翻译/洪珮嘉 编/Angel

原标题:

科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改变现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方式,传染病将有可能再次爆发

科学家表示此次新冠病毒的原宿主很有可能是蝙蝠。蝙蝠曾是许多传染病病毒的宿主,比如埃博拉病毒、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还有马尔堡病毒。大约一百年前,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传到人类身上;甲类流感病毒从禽类传到猪,再传到人类身上;啮齿类动物在西非大肆传播拉沙热。

但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专家表示,这些疾病肆虐的原因不在于动物身上,而在于人类本身。野生动物身上长期存在大量病毒,但是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全球野生动物贸易、农业集约化、森林荒漠化和城市化大大增加人们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使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更容易传染给人类。大部分病毒没有成功传染给人类,小部分在有限范围内传染,而极少数病毒,像SARS和新冠肺炎病毒,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大肆传播。

全球各国正努力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公共健康和经济危机,许多疾病专家表示这次疫情是大自然敲响的致命警钟,我们应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防止未来再发生类似传染病。

70%的人类传染病来自动物,大约有170万种人类尚未发现的病毒存在野生动物身上。许多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下一个可能从动物传到人类身上的疾病。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表示,最有可能发生动物传人疾病的地点具备三个条件:人口密集、动植物种类多样、快速环境变化。

这些地区往往生活着啮齿类动物和蝙蝠,啮齿类动物和蝙蝠身上存在许多可能传人的病毒。一半以上的哺乳动物是啮齿类,而其中三分之一是蝙蝠。在生物多样性最完整的热带地区,50%的哺乳动物是蝙蝠。蝙蝠在自然界中担负起传粉和捕食害虫的工作,同时体内也存在数量惊人的病毒。蝙蝠拥有超级免疫系统,艾默里大学的疾病生态学家托马斯·吉里斯皮(Thomas Gillespie)表示,蝙蝠身上大量的病原体不会影响它的健康,但这些病毒一旦传到人类身上,将会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

而我们正在一步步让动物病毒传人变得更容易。

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与早期大量新冠病毒病例有关,该海鲜市场里至少有一家售卖野味的店铺,贩卖食用幼狼崽、果子狸等。专家表示,在这类市场里,萎靡不振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体液不断滴落,动物往往直接在市场里被宰杀,这些都是病毒传播的极佳条件。

尽管蹄鼻蝙蝠在中国被捕猎和食用,但是我们难以推算出病毒最开始是如何传到人类身上的。在研究人员有机会调查前,海鲜市场就关闭并消毒了。而且海鲜市场或许并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源头,疫情或许在11月就开始了,最初的一些病例与该市场并没有联系。

因为蝙蝠身上没有检测到该病毒,或许人类和蝙蝠之间还存在至少一个中间宿主,病毒在中间宿主身上发生了变异。科学家说中间宿主很有可能是穿山甲,为了获得穿山甲鳞片,穿山甲走私现象十分严重。

科学家认为2003年非典的新冠病毒是借助中间宿主果子狸,从蝙蝠传到人类身上。克里斯·沃茨(Chris Walzer)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的全球健康项目主管,他告诉记者:“流行病爆发的关键接触点就是野生动物市场和国际野生动物贸易。”

非洲的大型哺乳动物数量正在减少,说明人们捕猎的对象不再是小型野生动物,比如啮齿类或蝙蝠。遭捕猎的野生动物有的被人们当做生存食物,有的被当做药物使用,但是在许多大城市,售卖与食用野味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菲比安·伦德(Fabian Leendertz)是柏林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一名研究动物疾病的兽医,他表示:“我们应最先禁止野味经济,问题不在于野生动物的肉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运输,而在于这会增加捕猎频率,提高捕猎者、屠宰者和动物接触的几率。”

但是捕猎和养殖动物并不是疾病爆发的唯一源头,人们正不断侵犯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对其进行危险的改造。莱姆病(由蜱传播)在美国西部更易传播,原因在于面积被分割的森林里,捕食者数量减少,身上带有蜱的老鼠大行其道;人为建筑也增大了人类和蝙蝠一类野生动物的接触几率。

1998年在马来西亚爆发的尼帕病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了生产棕榈油、木材和养殖牲口,大量雨林面积被移除,果蝠们无家可归,部分落脚在新建的养猪场,因为那里有芒果和其他果树。于是蝙蝠的唾液和排泄物里的病毒传染给农场里的猪,猪再传染给农场工作人员和与该行业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疾病生态学家吉里斯皮表示:“每次人类和野生动物有新接触,我们都应考虑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迫使野生动物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去改变习性,从而让病原更易传播。”

SARS疫情爆发后,中国短暂禁止了果子狸交易,今年1月也宣布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前,禁止野生动物运输与交易。WCS的亚洲项目执行理事阿里·康(Aili Kang)表示中国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永久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观点,相关禁令有可能让这些交易转入地下。生态健康联盟主席达萨克表示,西方人也食用野生动物,比如海鲜和鹿。他认为,野生动物交易应该受到规范,交易动物应经过严格的病原检测。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敲响警钟,我们对人类与自然应持有一体化的观念,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原文:

The next pandemic is already coming, unless humans change how we interact with wildlife, scientists say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类如不改变与野生动物相处的方式 传染病可能将再次爆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病毒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蝙蝠,人类,自然宿主,野生动物,人死亡,人们,人体,分之三,传染病,动物,概率,死亡率,次数,特征,生物,翅膀,角度,埃博拉,温可达,人数,初中,哺乳动物,小伙伴,天气,方式,微生物,时间,栖息地,欲望

2019-12-18 #经典故事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大胆对疫情说不 让传染肺炎离我们很遥远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大胆对疫情说不 让传染肺炎离我们很遥远

野生动物,疫情,动物,历史,病毒,蝙蝠,野味,人类,传染病,天灾,灾难,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和谐相处,梁爱,藏铃羊,全国人大,中国,与时俱进,事情,交易,人力,人祸,经历,例子,全国,全世界,初心,共患难

2017-06-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

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

野生动物,野味,交易,公众,大自然,人们,价值,原因,来源,生命,经济日报,风险,养殖,违规,公共卫生安全,很多人,生态环境保护,佘颖,花鸟鱼虫,全国人大常委会,微笑天使,生物多样性,新奇美食,人类,产业,人与自然,传染病,传主,信息,作...

2008-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狩猎和畜牧是早期人类的主要活动 古人为何没发现动物会传播瘟疫

狩猎和畜牧是早期人类的主要活动 古人为何没发现动物会传播瘟疫

病毒,古人,疫情,人类,传染病,野生动物,传染给,交通,动物,患上,山区,狩猎,缘故,生活,小村庄,现代交通,两条腿,不幸,事件,人口密度,传染源,医学,古籍,家畜,地区,家人,工具,村庄,疾病,生产力

2012-05-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日报网评:保护野生动物 亦是保护人类自己

中国日报网评:保护野生动物 亦是保护人类自己

野生动物,疫情,人类,病毒,穿山甲,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医护人员,一环,传染病,实际,新发,毒株,阻击战,消费,研究,防控,中间宿主,何启,多大,陆瑶,上都,华南农业大学,最前线,专家,三军,一线,中分,中华儿女,之利

2017-01-20 #故事阅读

《新型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全文!

《新型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全文!

规定,条规,传染病,人员,单位,野生动物,传播,措施,肺炎,经营者,新型冠状病毒,行为,价格,疫情,物资,病人,传染病防治法,工作,防控,交通工具,场所,检疫传染病,有关,隔离,机关,组织,及其制品,国务院,处罚,商品

2018-12-08 #长篇故事

人类史上大的瘟疫灾难几乎都与动物有关:放过野生动物 放过自己

人类史上大的瘟疫灾难几乎都与动物有关:放过野生动物 放过自己

疫情,病毒,野生动物,鼠疫,人类,肺炎,病例,死亡人数,大自然,非典,全国,元凶,全球,历史,动物,宿主,果子狸,现象,瘟疫,霍乱,传播,我们自己,有关系,菊头蝠,张文宏,就达,次大,作者,上海,传染病

2012-10-18 #故事大全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 全国普法办《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来了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 全国普法办《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来了

规定,条规,传染病,人员,单位,野生动物,措施,肺炎,传播,经营者,行为,病人,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交通工具,价格,物资,工作,场所,疫情,检疫传染病,有关,机关,及其制品,国务院,处罚,防控,隔离,商品,组织

2007-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