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 不可疏忽老年人沉迷网络

时间:2009-04-08

尤其是她那65岁的父亲,每天甚至要玩8个多小时的手机,晚上关了灯还要刷到12点多

提示:本文共有 16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最近,沧州市市民赵颖很忧心:父母、公婆4位老人一有空就抱着手机。尤其是她那65岁的父亲,每天甚至要玩8个多小时的手机,晚上关了灯还要“刷”到12点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时间过长。可是,他们却疏忽了老人。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不少老年人加速“触网”。对他们说,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刷”手机甚至上瘾了。

“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这是最近两个月来,67岁市民王红艳使用智能手机的“感触”。

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不仅学会了手机购物,还通过小区附近一家药店的微信群,给孙子成功“抢”到了一包儿童口罩。

“以前,智能手机对我来说就是个联络工具,仅仅用来打电话、微信聊天。这回,我发现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原来有这么多用处。”王红艳说。

在子女的帮助下,她下载了关于新闻、厨艺、健身的App,甚至还有唱歌、诵读等软件。最近两个月来,她在网上发布了76个歌唱和诵读作品,还经常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们。

“听说在手机上还可以实景逛街、参观和旅游,我打算继续多学习、多体验,赶上时代潮流!”王红艳期待地说。

很多老年人加速“触网”

除了市区的老人,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也拿起了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手机深度用户”。

“咱们国内疫情控制住了,最近需要注意输入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家住吴桥农村的62岁老人节福海对疫情的最新情况“门儿清”。

这些信息都是他从手机上看到的。去年,女儿给他买了个智能手机,疫情防疫期间,他在家学会了上网。

“我每天都在网上看关于疫情的新闻,还看了怎么防控疫情的科普文章。另外,外孙女还教给我上抖音,让我看一些好玩的视频,我每天可乐呵了。”节福海说。

“刷”抖音时,节福海看上了一款豆芽机,之后在网上也买了一台。“宅”在家里,他跟着网上的教学视频自制豆芽。仅4天时间,两盘豆子就变成了活生生的豆芽,节福海兴冲冲地分给房前屋后的邻居们。

据悉,在我市的城市、农村,很多老人加速“触网”。

有人每天“刷”手机多达8小时

市民赵颖和丈夫要上班,孩子在家上网课,她总是担心孩子偷着玩游戏,就想拜托父亲帮忙看孩子,谁知老人比孩子还沉迷网络。

“我教给父亲怎么用手机上网发视频、传照片,他学得特别快,一开始我还挺高兴。”赵颖原本以为,老人监督孩子不乱上网,自己可以安心上班。然而,让她大为吃惊的是,父亲不仅不监督孩子,还一有空就“刷”手机。

“我只要一回家,就看见我爸抱着手机,白天躺在沙发上看新闻,晚上躺在床上下象棋。我妈晚上睡得早,他就黑着灯玩手机,经常玩到12点多。”赵颖说,有一次,她在家庭微信群里看到父亲发布了一道美食,发布时间竟然是凌晨1点多。

“我估算了一下,他一天玩手机的时间有8小时。”赵颖担心地说。

赵颖说,父亲“刷”抖音时,孩子就会凑过去看。有一次,她去超市买东西,两小时后回到家,发现父亲竟还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和她出门时的姿势一样。而孩子也趴在旁边盯着手机屏幕。

“当时,我火冒三丈,但又不能对老人发脾气,只能拿孩子出气,责怪孩子不写作业、不爱护眼睛。”赵颖说,她有时会劝父亲少玩手机,但并不见效。“我一说,他就不高兴”。

改变不良习惯, “刷”手机应节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其中4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比超过30%,互联网正在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

很多人表示,支持老年人接触网络。但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老年人“触网”初期,容易“看什么都新鲜”,以致沉迷其中,给身体带来伤害。

“最近,颈肩腰腿痛的病人不少。其中,因‘刷’手机时间长而导致身体发病的老人也较多。”解放路上一家按摩店的工作人员说。

沧州眼科医院医生陈忠飞说,长时间“刷”手机对老人的危害很严重,容易引起眼干、眼疲劳,甚至会诱发青光眼等。

专业人士提醒,看手机不能时间过久,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累了,应该站起来做做拉伸,活动一下筋骨。要学会自制,改变不良习惯的同时,要丰富生活,可以出去散散步,也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李圣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 不可疏忽老年人沉迷网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安图紧急呼吁:宅在家中 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安图紧急呼吁:宅在家中 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疫情,不建议,防控,侥幸心理,这个时候,博览城,明月广场,关键时期,人人有责,儿女,公安干警,儿戏,力量,医生,天气,大门,建议,室内运动,小区,封闭式,工作者,局外人,志愿者,态度,护士,战争,战役,肺炎,现象,景观带

2014-03-16 #长篇故事

卫健委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卫

卫健委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卫

患者,慢性病,老年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南,服务,防控,疫情,医疗卫生,肺炎,指导,工作,国家,记者,过程,卫生健康,从卫,北京,充分考虑,体检工作,消息,处方,实际困难,家庭医生,家属,宣传教育,年度,情况,手段

2019-09-01 #故事阅读

疫情期间 老人 儿童如何做好防护?

疫情期间 老人 儿童如何做好防护?

...者,密切接触者,新型冠状病毒,儿童,人群,医学观察,肺炎,老年人,胡泰,人员,口罩,勤洗手,客人,患者,疫情,生食,湿巾,病例,可选择,有哪些,确诊病例,终末消毒,防护措施,该如何,在家中,五邑中医院,市人民医院,新鲜水果蔬菜,领导小组

2017-04-09 #短篇故事

「万众一心 防控疫情」彭泽:黄梅戏演唱传递防疫正能量

「万众一心 防控疫情」彭泽:黄梅戏演唱传递防疫正能量

疫情,老年人,黄梅戏,九江,彭泽县,知识,视频,防控,欧阳可,何辉,吴晨,陈岚,陈姗,责任编辑,演员,全民,中老年人,婚姻,协力,剧团,微信,寒冬,市民,彭泽,春光,文广,意识,技术,朋友,来源

2011-11-06 #故事会

战疫情丨宅在家中 一样精彩

战疫情丨宅在家中 一样精彩

疫情,时间,生活,全国,书法,家人,老师,影响,防控,助教,里一,亲人,书柜,乐乎,全网,城市,厨房,卧室,劳动成果,勤洗手,厨艺,变身,图片,同学们,大厨,接口,常态,客厅,实力,学生

2013-03-31 #短篇故事

疫情防控最能“唠”的志愿者——王茂斌

疫情防控最能“唠”的志愿者——王茂斌

志愿者,王茂斌,居民,疫情,老年人,工作,防控,伍中,高谊街,小区内,通江街道,买菜,人员,小区,党员,实际行动,时间,早来晚走,早市,测量体温,辖区,车辆,需求,影响,行动,严格检查,什么时候,加入到,尽最大,想出去走走

2013-01-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情防控“宅”在家 也能来次说走就走的“线上旅游”

疫情防控“宅”在家 也能来次说走就走的“线上旅游”

直播,布达拉宫,网友,龙门石窟,佛像,故宫,观众,导游,疫情,紫禁城,养心殿,历史,古人,景区,朝代,游客,直播间,红宫,讲解员,旅游,直播中,一连串,万佛洞,佛殿,场面,小时,奉先寺,实时,技艺,文化

2020-07-13 #短篇故事

疫情防控仍在继续 宅在家如何给孩子创造大环境?给你支4招!

疫情防控仍在继续 宅在家如何给孩子创造大环境?给你支4招!

宝贝,衣服,食物,孩子,好的,时间,父母,动手能力,交通,亲子,冰箱,地方,家务,家庭成员,爱心,分类,比赛,享受美,宝贝们,在家中,一道菜,三住,时光吧,有家,都会,疫情,国家,事物,化妆盒,人选

2018-01-0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