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有这7种习俗 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时间:2009-04-09

糯米在我们那,也叫粘大米粘稻子,吃粘米的次数比较多,像粘米饭、蒸粘糕、豆面卷子都是我们最爱的吃食

提示:本文共有 26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大家好,我是今天菜不咸,我们一直在研究美食的路上!

粽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我们盛产糯米的东北老家,就再熟悉不过了。糯米在我们那,也叫粘大米(粘稻子),吃粘米的次数比较多,像粘米饭、蒸粘糕、豆面卷子都是我们最爱的吃食。当大黄米渐渐退出我们老家的舞台,粘米就成了东北粘豆包的主要食材。所以吃粘糯的食品对东北人来说,也是有着悠久的的历史,粘米也一度在东北饮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粽子是糯米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东北人过端午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外,还要吃煮鸡蛋、挂纸葫芦、系五彩绳、吃打糕、踏青、采艾蒿等活动。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的习俗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粽子。南甜北咸说的是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在粽子这种食物上,南北方粽子口味却正好相反,北方以甜粽为主,南方却是咸粽唱主角,虽然南北方吃粽子的口味不同,可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和纪念意义外,现如今已变成了南北方口味的PK,成为一种传统的美食佳品。

大黄米小枣粽子是东北特有的一种粽子,软糯香甜,现在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现在的粽子主料都为糯米,但糯米不太好消化,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东北吃粽子或者糯米时,一是蘸白糖食用,一是必须得有咸菜丝跟着,不管是粽子还是粘豆包,一碟白糖,一碟咸菜,方便下咽的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消化它。

曾经有句调侃的话:等我有钱了,愿意蘸白糖蘸白糖,愿意蘸红糖蘸红糖,豆浆来两碗,喝一碗,倒一碗!最后变成了一个民间有趣的谈资罢了。其实最讲究的莫过于有一碗自己熬煮的糖稀(类似红糖的糖浆),即甜菜疙瘩在大铁锅里煨熟之后的滤取液,是农村自制糖浆的土办法,如果有这一碗糖稀,再来上几个粽子,吃一个白水煮鸡蛋,东北话叫:老香了!

2、吃煮鸡蛋

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煮鸡蛋。早期吃的大都是白水煮鸡蛋,鹅蛋、鸭蛋也可,后来才有了带咸淡滋味的茶叶蛋,改变了单一的白水煮蛋的历史。端午节吃煮鸡蛋一直是保留下来的习俗,就像吃粽子一样,必须要配上几个煮鸡蛋,才是过端午该有的样子。关于端午节吃蛋的说法,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让瘟疫“滚蛋”的意思。

在这个夏至后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始,阳气隆盛,天地气交,对东北人来说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而鸡蛋鸭蛋等就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煮鸡蛋吃,以避邪驱疫。

端午这一天,老人还会将煮熟的鸡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来回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大多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讨个吉利罢了。

3、挂小葫芦

到了五月节前后,卖小纸葫芦的小贩开始走街串巷大声吆喝叫卖,拿上两个鸡蛋就可以换上几个纸糊的小葫芦,儿时的我们就会提着小葫芦四处乱跑,大多数时候纸葫芦是被高高挂起来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映衬在老房子屋檐下,煞是好看。大多数农村家庭也会自己动手,用红纸叠上几个纸葫芦挂起来,两头尖尖的像小鸟头一样高昂着,对儿时的我们来说,看到纸葫芦就知道有鸡蛋吃了

早晨,在自家的门楣上挂上纸做的小葫芦,象征家族人丁兴旺,葫芦也有福禄的寓意,一是喜庆,二是寓意吉祥如意。另外,家里还可以挂上用五彩线和布条做的辣椒、簸箕、扫帚等,这些东西都是寓意美好,赶走五毒,扫除瘟疫的意思。

4、系五彩绳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小时候通常都是女孩子在手脖子或脚脖上系上红线,从手到脚系上五彩线,寓意截住疾病的源头,把不好的东西都阻挡在身体外面。旧时候,胳膊或脚脖如果出现红线状的痕迹,就是生病的征兆,需要挑破或者用红线截住,防止扩散。所以在手脖子或脚脖系上红线,也有此意。

5、去踏青

在黑龙江地区过端午节,一般都是清早要出门去郊外,野地或公园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系上各种颜色的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踏青都是凌晨四点来钟,几个伙伴约好,或爬山或去河边踏青,一边欣赏春天景色的同时,一边嬉笑玩耍。

6、插艾蒿

相传西周时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在门户上插挂艾叶(也称艾蒿)和菖蒲,意为攘毒气、避邪气。此习俗历代相传,至今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仍沿用这一习俗。

到了五月节的头天晚上,住在河边、江边的人们会夜不归宿,抢早图吉利。早早地起来去采艾蒿,等到清晨,江边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手里大都拿着一把把鲜绿的艾蒿,或者扎着花环套在头上,互相打着招呼,仿佛一身的晦气都被驱走了一样,精神抖擞。踏青采艾蒿是东北地区比较看重的一种习俗,艾蒿采回来以后都会插在大门口,房门上,用来辟邪驱灾。

7、冰水洗脸(用河水洗脸)

东北温差较大,到了端午前后,绿草上面开始有露水。到了端午的凌晨,男男女女大多早起,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江边搭帐篷露宿,早起结伴去山上、河边、江边,踏青趟露水,用河水洗脸,拔艾蒿,俗谓免灾祛病。东北地区的端午节,河水清澈但是透骨凉,用河水或江水洗脸,也就是冰水洗脸,立马精神百倍,也是去百病的意思,据说可以去病消灾。

8、吃打糕

吃打糕的习俗多见于东北延吉地区,或者朝鲜族人比较多的地方,在五月节这一天,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子里用木杵子捣碎,做成打糕食用。

在端午节期间,东北人也会包粽子来应应景儿。那会农村的粽子叶并不常见,常常被玉米皮所代替,少了粽子叶的清香,但是一样好吃,对于我们来说依然乐此不疲。

长大离乡后,才接触到正儿八经的粽子,也知道了粽子不是只有大枣一种馅料,还有豆沙、蛋黄、肉馅的粽子,原来粽子还有这么多花样和味道,尤其到了南方城市,粽子包得非常小巧,不像北方的粽子那么粗犷。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有以上这几种习俗,现在想起来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满满的回忆。

端午除了纪念屈原以外,已经变成了一个美食意味浓厚的节日,各种美味佳肴轮番登场,以粽子为代表的主食会隆重登上饭桌,被赋予各种美好的寓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甜咸粽子,喝着雄黄酒,就着咸菜丝,一边用粽子蘸着白糖,论着家长里短,议着庄稼长势,抑或回忆着蹉跎岁月,品味着幸福生活。端午已经成为民间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五月节!

感谢阅读,我是今天菜不咸,超级喜爱美食的餐饮人,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饮行业知识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议或做法也可以评论区留言探讨,互相学习,再次感谢阅读!【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有这7种习俗 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还有七大习俗 都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还有七大习俗 都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粽子,糯米,艾蒿,习俗,吃粽子,煮鸡蛋,葫芦,人们,时候,河水,瘟疫,红线,鸡蛋,小葫芦,历史,农村,味道,地区,孩子,白水,红糖,区的,对我们来说,当我们,脖子上,好的,还可以,东北人,东西,冰水

2016-0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么味?家乡味道才是端午节的味道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么味?家乡味道才是端午节的味道

味道,粽子,吃粽子,口味,家乡的味道,五月五,文化,历史,特色,变化,习俗,家乡,赛龙舟,生活,有不同,是最好,有些地方,李隆基,艾叶,家乡味道,国都,家国,有家,不变,乡愁,关键,从南到北,亲情,因人,地方

2017-04-09 #长篇故事

端午节 临沂主要的4种习俗 吃粽子最重要 另外3种你那儿有吗?

端午节 临沂主要的4种习俗 吃粽子最重要 另外3种你那儿有吗?

粽子,艾蒿,香包,丝线,时候,小孩子,中放,都会,习俗,人们,咸蛋,味道,地方,时间,手脖子,最主要,还有就是,身体结实,采艾,于家,佳节,人家,会用,以示,作用,口味,厨子,吃货,咸鸭蛋,孩子

2014-05-06 #经典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 这样包既简单又好看 一学就会 软糯香甜味道好

端午节吃粽子 这样包既简单又好看 一学就会 软糯香甜味道好

粽子,果干,糯米,马莲草,人们,这一天,形状,母亲,图中,习俗,两端,做法,右手,大小,小时,左手,情人,拿住,杏干,根部,样子,步骤,美食,部分,吃粽子,内容上,最简单,猕猴桃干,苹果干,颜值

2010-09-25 #短篇故事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

粽子,吃粽子,糯米,米中,包粽子,中国,小豆,品种,日本,角黍,红枣,豆沙,鸭蛋,馅料,鹅蛋,黍米,煮鸡蛋,芦苇叶,叶包黍,叶裹黍,周处,如玉,白莹,苏东坡,嘉兴粽子,里一,传统习俗,传统,三角形,中学

2020-07-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端午节 粽子怎么吃才算健康?

端午节 粽子怎么吃才算健康?

粽子,糯米,吃粽子,油腻,口感,美食,负担,豆沙,食物,这个时候,难消化,来代,良品,习俗,下子,佳品,五花肉,乳白色,剥开,冰箱,动物油,功效,口福,味道,吸水,后会,含糖量,女性,大口,固体

2018-09-29 #故事阅读

一年级端午节吃粽子作文200字三篇

一年级端午节吃粽子作文200字三篇

粽子,奶奶,五月初五,农历,时候,糯米,吃粽子,不一样,真好吃,顺阳,中药,作文,军人,屈原,文档,莲蓬,芦苇叶,咬了一口,喻户晓,糯米团,导语,三角,习俗,传说,作用,全文,剥开,女孩,外表,味道

2020-09-20 #小故事

端午节快到了 除了粽子 还要准备“五黄” 传统习俗不能忘

端午节快到了 除了粽子 还要准备“五黄” 传统习俗不能忘

雄黄酒,黄鱼,这个时候,黄鳝,传统习俗,人们,黄瓜,咸蛋黄,包粽子,咸鸭蛋,地方,屈原,粽子,蛋黄,划龙舟,吃粽子,一直流,都会,非常好吃,习俗,产卵期,价格便宜,农历,口感,味道鲜美,地区,家人,季节,小时候,小孩子

2018-07-2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