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图片北洋舰队艺官的故事邓世昌吧

时间:2009-04-12

邓世昌北洋舰队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0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铁甲舰上的男人——被湮没的轮机长陆麟清,船政学堂后学堂管轮班第一届的毕业生,没有记载他生于何年,字什么,长什么样子,只知道他来自福建,是北洋海军的左翼中营游击,担任镇远号的轮机长。与另外一位“左翼中营游击”跌(li)宕(zhi)起(chuan)伏(qi)精彩纷呈受(ji)人(qing)爱(si)戴(she)的人生相比,他的人生(或者我们看到的他的人生)太过于平淡无奇。但是,《清实录·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一》中的一条“予因公漂没。海军管轮参将陆麟清优恤。摺包”提到了这位轮机长之死。这是在光绪十九年初的事情。死因是“因公漂没”,也就是因公殉职了。那么什么叫因公漂没?“漂没”的本义是被水冲走,参看嘉庆十七年《吏部为任起璠因公漂没加赠府知事》:题覆湖南试用从九品任起璠因领解剥船行抵山阳县杨家庙地方遭风淹毙应照内河因公漂没例加赠府知事衔并准廕一子作为监生。这么看,因公漂没说穿了就是执行公务的途中掉水里淹死。海军天天和大海打交道,即使游泳技术高超,风高浪急掉到水里也是凶多吉少,淹死个把人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但是,轮机长带着轮机人员在甲板下方工作,舱面上的机电设备不多,还有舱面管轮和电灯匠负责,一般不需要轮机长亲自出马,这“因公掉水里淹死”是从何而来呢?在《李鸿章全集·奏议》光绪十九年中,有事情的具体经过,是丁汝昌提督报告老李的。也就是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十四日那天,提标管轮参将陆麟清从镇远号上坐着舢板去其他军舰检查轮机和锅炉,大概是军舰之间停泊的比较远,又或是风高浪急,陆参将不幸掉到水里被水冲走,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失踪”了。这不得不提到他的职责。“提标”是北洋海军的一个部门,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相当于司令部,里面杂七杂八的部门很多,有负责保卫的、有负责全军粮饷档案等的(提标中军参将),有负责全军军械的(提标军械游击),有负责稽查全军轮机事务的(提标管轮参将)等等。陆麟清当时作为提标管轮参将,显然是负责管理、检查、检修全军的锅炉和机电设备的。轮机是军舰的心脏,这个提标管轮参将显然是兹事体大。从成军开始这个位置一直空悬着,直到1892年中,才正式任命了陆麟清。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全军轮机组的头了,那么可以看到,陆麟清一定是北洋舰队轮机人员中的佼佼者甚至是No.1。这一点其实从他的履历上也可见一斑。陆麟清考入了船政学堂后学堂的第一届管轮班。后学堂又称为英语学堂,他们的教材都是英文的,也是用英语授课。作为一名轮机学生,他们要学习物理、代数、几何等理科课程,和驾驶的同学不同,驾驶的孩纸们学习天文、航海、测绘等有关航行的课程,他们学习轮机技术、轮机操作规范、机械工程、机械制图之类的工科课程。驾驶的同学有理论课、舰课(上舰实习),而他们呢,除了有这两课,还要和前学堂的孩纸们去上厂课,了解机械的制造和维修。就在驾驶班的童鞋们结束了堂课和建威的远航,兴冲冲的毕业了该去哪去哪的时候,陆麟清,和他的同班同学余贞顺,也和另外19位同学一样,成功的拿到了一份牛逼闪闪的毕业证书。之后,驾驶的童鞋们有的就真的“英国里去”了,有的也在船政舰队谋得一份船长的工作,还有的很快成为带好几条船的“督带”,而选派第一届海军留学生的时候,选了前学堂和驾驶班的学生,管轮班的童鞋就这么被华丽丽的无视了。1879年,一批年轻人被调到北洋去供职,除了当年驾驶班的很多同学外,管轮的同学也有很多去,陆麟清和同学余贞顺就在其中。1880年,朝廷派遣丁汝昌前往英国接受新的巡洋舰超勇和扬威,这是中国海军的第一次远洋航行。陆、余二人的学弟王齐辰就在被派遣之列。虽然没有参加这一次任务,然而,很快他们会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德国的什切青伏尔铿造船厂监造、验收和协驾铁甲舰。什切青是这个城市的波兰语名字,它已然属于波兰了。因为邱吉尔的一番演讲,它成为了铁幕落下的地方。在1880年,李鸿章向船政大臣黎兆棠写信,让他派魏瀚、陈兆翱等制造学生前去监造铁甲舰。作为优秀轮机技工的陆、余二人也在其中。光绪八年(1882,以后凡是中文写的是农历,因为电讯和奏议的时间是农历,比较方便),伏尔铿造船厂方面允许中国派人前去德国协驾铁甲舰。当年的五月二十八日,刘步蟾带领11人前往波罗的海畔的什切青,与在厂里的技术人员会合(以后,李鸿章提到的“刘步蟾等”,“该游击等”,就是指这些人)。铁甲舰是李鸿章的宝贝疙瘩烫手山芋,虽然李凤苞电知李鸿章德国方面的意见“铁舰有保险保固,若派员协驾,有损无益”,但是出于让中方人员熟悉铁甲舰操作等目的,李鸿章通过李凤苞和德国方面协商,还是让刘步蟾带领他们去德国。光绪九年五月初二,定远号完工试航。李凤苞电告李鸿章说“二旬”可以启程回国,然而之后中法二国发生摩擦,德国不愿和法国发生事端,因此不愿护送。经过磋商,六月三十日,李凤苞电知李鸿章“纠葛口舌,已可借端截留。德外部亦谓一遇华兵交锋,便可扣舰”而且“一舰回华,只能弄险”,所以“仍宜缓开,应否准步蟾等先回”。李鸿章回电“刘步蟾等应督令在洋认真学习本领,勿任荒堕,俟镇远验收,一并回华”。李鸿章的一封电报,让刘步蟾留在了远在天边的什切青,陆麟清和余贞顺自然也在留下之列。次年,定远级二号舰镇远完工,然而当年,中法战争东窗事发,两艘铁甲舰还有巡洋舰济远都滞留在德国,同样滞留在德国的还有刘步蟾他们。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刘步蟾和驾驶的同事林履中、邱宝仁或是前往英国研究航海,或者是考察英德军港的风潮沙线,而轮机部的陆、余二人则和学习船舶制造的魏瀚他们一起,在工厂里精进机械技艺。1885年6月9日中法停战,铁甲舰终于可以回国,在什切青数年,估计德语都会说了的协驾人员们,也终于可以回到祖国。1885年7月3日,随着汽笛长鸣,三艘军舰启程回国。陆麟清和余贞顺也随着军舰回国。如果说刘步蟾们熟悉的是铁甲舰的驾驶,那么他们俩所练习的就是两个铁甲舰4台主机的操作、维护和检修的流程。经过一路的努力,1885年11月,定远、镇远和济远终于抵达了天津大沽,陆麟清也回到了阔别了数年的祖国。铁甲舰回国后,李鸿章上奏奖励这些协驾人员,陆麟清和余贞顺自然也在其中。李鸿章在“驾船回华人员请奖片”中说“该员等驻洋三载有余,于制造、驾驶各理法认真研究,颇有心得”“远涉风涛数万里,俱臻平稳,实属不避艰险,奋勉异常”,于是“都司衔留闽尽先千总陆麟清、五品军功留闽尽先千总余贞顺”“均请以守备尽先补用并赏戴花翎”(注:因为北洋海军还没有成军,武职很难实缺,因此在应授的武职前面加尽先,相当于画个饼~)。对于这群在外驻扎的人来说,远离祖国的日子,虽然影响了他们的升迁(以刘步蟾为例,林泰曾去英国之前他们都是游击,等到刘步蟾从德国回来,前者已经是记名总兵简放,而后者才升为参将),但是极大的增加了他们的见识和工作能力,尤其是对于铁甲舰的熟悉程度。因为熟悉操作,因此铁甲舰回国后,陆麟清和余贞顺都留在了铁甲舰上工作,分别成为了镇远和定远的轮机长。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所有的武职终于不用再画饼,而是可以实缺了。一提督、二总兵、五副四参九游击中除了提标管轮参将、督运游击(利运管带)和提标军械游击尚未有人担当之外,其余人选或是实缺,或是署事,或是借补,都有所着落。因为能够实缺的人选不够,因此大部分的人选都是低三级以内署事(以低职代理高职的事务为署事),比如七个游击当中,有5个是署事,只有两个人是实缺,一个是威远的管带林颖启,另一个镇远的轮机长,左翼中营游击陆麟清。而余贞顺,此时以都司升署右翼中营游击,三年以后署事期满,正式授予游击(具体情况见李鸿章1889年“海军要缺拣员补署折“)毫无疑问,此时的陆麟清不仅仅是北洋海军艺官中的第一把手,甚至在七个游击当中也是第一个实缺的。在北洋海军的官制当中,艺官所能获取的最高职位就是提标管轮参将,次就是两个铁甲舰的轮机长,也就是游击。铁甲舰是北洋舰队的生命线,陆麟清和余贞顺他们所担当的,无疑是整个北洋舰队的希望和责任。然而,提标管轮参将这一职务,要总理全军的轮机事务,如果一直空缺,也是个麻烦的事情。虽然早在1886年陆麟清就实际在做这个职务的工作(之后李鸿章的经费报销折中就有陆麟清办理全军轮机的润滑油一类器件的项目),但是如果不能正式任命之,总让人义务劳动也不是办法。可是一个问题在于一旦陆麟清离开镇远号,镇远号的轮机部就要来一个乾坤大挪移。甲板部一个两个职位暂时没有人一时也不会碍事,从别的地方平调一个人也就解决了也,但是对于轮机部,由于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往往一个缺出要层层递补,而北洋舰队的优秀的轮机人员又是稀缺品。或许正是由于这个麻烦,直到1892年底,终于让陆麟清升补(因为陆已经是补用参将的游击,所以不必署事)提标管轮参将,成为了全军的轮机头,然后镇远的轮机部乾坤大挪移。可是没有过多久,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件不幸的事情。才安顿好几个月,这个位置有空悬了。观察北洋舰队,能够接替这个位置的,毫无疑问只剩下了余贞顺余大车。又拖了快一年,余大车得到了正式任命,这次轮到定远的轮机部乾坤大挪移。等到定远乾坤大挪移完毕,已经是1894年的六月份。这次任命完毕,甲午战争爆发近在眼前了。陆大车死了,永远在他身后晚一步的余大车成了余参将,离开了铁甲舰,他们的故事告一段落。而他们的离去,却把两个人推上了血与火的舞台,其中一个人,是递补上来的定远大管轮陈兆锵,而另一个人,虽然名声没有陈兆锵将军那么响,但是对于北洋舰队的艺官群体而言,陈兆锵可以说无法和他相比。他作为艺官,经历了北洋舰队的崛起、兴盛和衰落,一起经历了问道英伦的艰辛,龙旗飘扬的辉煌,大东沟的血火和困守刘公岛的末路。他叫王齐辰,是一个老北洋,真正的。下一节,讲讲王齐辰的故事吧。 收起回复3楼2015 09 19 21:4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图片北洋舰队艺官的故事邓世昌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沉入,部下,士兵们,不幸,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舰长,舰队,船体,重伤,鱼雷

2016-07-26 #经典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沉入,部下,士兵们,不幸,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舰长,舰队,船体,重伤,鱼雷

2011-11-30 #故事会

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来源,沉入,部下,士兵们,时间,不幸,原文,地址,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舰长

2018-10-05 #故事大全

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文档,沉入,部下,士兵们,不幸,全文,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旗舰,旗帜,敌舰,故事,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电脑,舰长

2011-01-31 #短篇故事

邓世昌的北洋舰队爱国故事爱国故事章节阅读

邓世昌的北洋舰队爱国故事爱国故事章节阅读

一世,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沉入,部下,士兵们,世昌,不幸,大旗,大部分,打光,威风,官兵,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舰长,舰队,重伤,船体

2015-05-05 #短篇故事

爱国英雄战争小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爱国英雄战争小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文档,沉入,部下,士兵们,不幸,全文,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战争,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电脑,舰长

2008-08-15 #故事阅读

爱国英雄战争小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爱国英雄战争小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致远,中国,日本,大海,救生圈,文档,沉入,部下,士兵们,不幸,全文,大旗,大部分,威风,官兵,战争,旗舰,旗帜,敌舰,时刻,气概,爱国心,火炮,海底,炮弹,甲午战争,突然袭击,电脑,舰长

2018-12-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邓世昌的故事

邓世昌的故事

邓世昌,致远,定远,吉野,敌舰,丁汝昌,光绪,管带,北洋舰队,官兵,旗舰,朝鲜,海军,清政府,提督,日本,海面,舰艇,黄海,李鸿章,北洋海军,总兵,水师,全舰,副将,同治,官兵们,炮舰,牙山,舰队

2019-06-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