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安乐公”刘禅乐不思蜀典故的背后 是真的扶不起还是大智若愚?

时间:2009-04-24

阿斗刘禅,16岁便挑起了蜀国重担,临危受命,与贤相诸葛亮相补相成,和谐共事,名垂史册

提示:本文共有 13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蜀汉先祖刘备、后主刘禅,皆是大智若愚,明智之君。

阿斗刘禅,16岁便挑起了蜀国重担,临危受命,与贤相诸葛亮相补相成,和谐共事,名垂史册。如此人物,却因“乐不思蜀”一事被后人诟病,认为他乃昏庸之君、毫无气节之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素来不这么认为。

自诸葛亮死后,蜀汉确实正在走向衰弱,此事刘禅确实有些责任,但是,光以这四五年之内所发生的的事否定刘禅,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刘禅在位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223 年即位到诸葛亮去世,这个阶段内的刘禅与诸葛亮精心合作,成就了诸葛亮千古一相的美名;二是诸葛亮去世到258 年宦官黄皓控制朝政时期,这一阶段刘禅所任用的主要官员都是诸葛亮所推荐或信用的人,执行的大体上也是诸葛亮的路线和政策,朝政也是比较好的;三是宦官黄皓控政到263 年蜀国灭亡,这一阶段一共就四五年时间,此时的刘禅确实有些昏庸。

但是,以这四五年来跟前三十几年的精明对比,实属有些小题大做。

而在刘禅投降曹魏司马昭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就把刘禅打入了“昏君”的行列。

话说公元264年,司马昭为笼络人心,稳定对蜀地的统治,便以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除此之外,司马昭还把刘禅的子孙及大臣五十多人也一并封了候,为此,司马昭还大摆酒宴款待刘禅。

在此次酒宴之上,司马昭还特地叫人为刘禅表演蜀汉的歌舞,以此来测试他的反应。蜀汉众多大臣观完此舞之后,不由得想起了此前在蜀汉的点点滴滴,个个黯然神伤,只有刘禅没有丝毫感觉,高兴的有说有笑。

司马昭看到此景,心里也欢喜得很,对身边的贾充说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司马昭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刘禅没得救了,无情无义到这种地步,就算诸葛亮在世也辅佐不了他。

酒宴过后,司马昭又问刘禅还思念蜀国否,刘禅说到:“此间乐,不思蜀也”。这也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源,刘禅说他很喜欢这里,并不思念蜀国。为了此事,原蜀汉秘书令郤正曾跟刘禅有过一次谈话,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刘禅以后再遇到这个问题一定要说非常思念蜀国。

郤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了刘禅这个问题,刘禅便说了郤正让他说的一番话,并且还让司马昭给看破了,司马昭说:“你说得怎么像郤正的话?”刘禅惊讶的说到:“确实像您所说的这般”。

但从这个故事来看,刘禅确实像是一个傻傻的、憨憨的人,可事实上呢?这只是他的自我保护而已。

我们可以拿刘禅跟孙皓做一下对比。

后来在司马炎炎派大军攻吴,吴国很快土崩瓦解,吴帝孙皓投降,也被“请”到洛阳。但孙浩却不大服气,针锋相对。

之后,司马炎给孙皓的待遇却是这样的:封孙浩为应命侯,比阿斗的安乐公低了一个档次,且语含贬讥;安排的住处则是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阴暗潮湿,环境不好,没过多久,孙浩就死了。

那同样是降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答案也已经很明显了。

最后再说几句,亡国之君和昏君之间并不能划等号,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本来就是大中国分裂的结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天下归一的规律,蜀汉亡于阿斗,不能说他没有一点责任,但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改变,即使刘备、诸葛亮尚在也未必能力挽狂澜,起死回生。刘备、诸葛亮、刘阿斗哪个不想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呢?#刘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安乐公”刘禅乐不思蜀典故的背后 是真的扶不起还是大智若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乐不思蜀的刘禅皇帝 大智若愚莫如此

乐不思蜀的刘禅皇帝 大智若愚莫如此

刘禅,刘备,阿斗,诸葛亮,司马昭,时候,百姓,曹操,东吴,皇帝,历史,洛阳,荆州,结果,生活,刘皇帝,曹军,甘夫人,赵云,后妈,心思,蜀中,北伐,没有多少,环境中,都知道,乐不思蜀,大智若愚,下博,司马昭灭

2015-09-16 #短篇故事

“乐不思蜀”的刘禅真的是昏君吗?历史学者:其实他是大智若愚

“乐不思蜀”的刘禅真的是昏君吗?历史学者:其实他是大智若愚

刘禅,蜀国,司马昭,套书,旧臣,正版,皇帝,读者,乐不思蜀,四大名著,时候,昏君,诸葛亮,想不想,书籍,先生,包装,无障碍,百姓,盗版书,私信,蜀汉,设计,联吴抗曹,说的是,这不是,刘备,周寿昌,蜀后主刘禅,张志君

2014-02-21 #经典故事

刘禅说过乐不思蜀的话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证明他是大智若愚之人

刘禅说过乐不思蜀的话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证明他是大智若愚之人

刘禅,诸葛亮,蜀国,司马昭,北伐,刘备,姜维,时候,诸葛,好的,汉室,心愿,才能,时日,蜀道难,领导,了一场,中曾,司马昭封,司马懿,郤正,魏大军,余生,兵力,做法,常人,地势,天分,大志,心思

2018-11-24 #小故事

刘禅是“大智若愚”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刘禅是“大智若愚”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刘禅,诸葛亮,姜维,刘备,朝政,邓艾,三国志,弟弟,蜀汉,名义上,乐不思蜀,为帝,刘永,司马昭派,张飞,曹植,曹冲,曹丕,曹操,赵云,经世之,蒋琬,邓艾伐,尚书令,后刘,一生,一搏,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危机

2015-09-22 #经典故事

扶不起的阿斗是真傻 还是在装傻 带你了解大智若愚的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是真傻 还是在装傻 带你了解大智若愚的刘禅

刘禅,司马昭,蜀国,蜀地,刘备,局面,皇帝,这件事,乐不思蜀,一生,做法,君主,后人,吴国,境况,女儿,年代,思蜀,戒心,时间,演义,老爹,阿斗,魏国,在当时,大多数人,中山靖王,关羽,司马昭命,大智若

2008-07-31 #短篇故事

“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看似无能 其实是个很精明的人

“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看似无能 其实是个很精明的人

刘禅,蜀国,司马昭,刘备,思蜀,邓艾,郤正,事情,君主,实力,魏国,乐不思蜀,大臣,时间,班底,百姓,臣民,蜀地,音乐,阿斗,兵临城下,大智若愚,鱼死网破,司马炎,司马,司马昭见,赵马黄,诸葛亮,马昭,魏斗

2012-09-12 #短篇故事

三国时期 刘备之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三国时期 刘备之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蜀国,汉灵帝,资质,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大智若愚,刘备之,刘备,子刘禅,土崩,孙盛,强得,诸葛亮,最佳选择,千百年来,典型,代表,中国,傻子,依据,决策,前程,千古,天性,史学家,君臣,后图,名相,后人

2018-01-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

刘禅,司马昭,后主,乐不思蜀,典故,思蜀,洛阳,蜀后主刘禅,谷正,故事,文档,自若,设宴款待,司马昭令,姜维乎,魏乐,贾充,酒至半酣,人们,国故,忘返,旧臣,蜀地,诸葛孔明,陛下,亦不能,产生于,很快乐,人之常情,乐不思

2020-08-0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