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城阳故事|卢正强——国际机场的守护者 200多个日与夜

时间:2009-04-26

这些全身套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被称为机场大白,专门负责在人员集散点接待海外入境旅客,为其登记信息,联络隔离地点,提供接驳服务

提示:本文共有 18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疫情发生后,1月23日起,城阳区开始安排人员进驻流亭国际机场值守。这些全身套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被称为“机场大白”,专门负责在人员集散点接待海外入境旅客,为其登记信息,联络隔离地点,提供接驳服务。

可以说,青岛、城阳应对境外输入性疫情筑起的牢固防线,离不开“大白”们的坚守奉献。转眼200多个日夜过去了,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看电影、逛夜市、旅游……人们的生活正常化,然而坚守机场的“大白”们却没有松懈半分。

半岛全媒体记者 | 黄冬梅

这里,深夜不道“晚安”

“这场战斗没有完全结束,我还要坚持下去。”今年45岁的卢正强,是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防疫工作组分流转运三组的分流小组组长,从2月27日被紧急抽调派遣来到这里算起,卢正强已经坚守了近7个月。

卢正强(左一)第一次来机场人员集散点还是初春二月,一转眼,已经入秋了,但在机场里穿着全套的装备还是非常闷热,走几步就开始出汗,对此他说早就习惯了。

机场分流组的工作多而复杂,不仅要处置分流国际航班旅客,还要兼顾分流处置来自国内的航班旅客;不仅要收取所有入境人员的移交单、逐个扫码,还要时刻与值班区市紧凑对接。“忙得像陀螺,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感觉有永远干不完的活。”最忙的时候,卢正强带领组员一天要处置近10个国际航班,轮值27个小时。天气冷的时候,卢正强每天的防护服里都是湿成一片,进入到夏季后,在密闭的机场到达大厅内,加上密不透气的防护,不一会功夫身体淌汗就如水浇一般,闷、热、憋,是机场防疫人员的切身感受和真实写照。

卢正强是三天值一个班,一个班是24小时。9月6日是他轮值的日子,凌晨1点一个从境外回来的航班机场降落,乘客较多,卢正强和组员格外忙碌,有的乘客因为长时间等候情绪不稳定,这时卢正强会详细解释流程,减轻乘客的心理负担,但密不透风的N95口罩让他每次讲话都要费力“嘶喊”。“一番劝解过后,有的乘客会和我说感谢,辛苦了,虽然都戴着口罩,但透过他们理解的眼神,也让我倍感温暖。”

处理完当天全部航班乘客的登记分流工作,已是次日凌晨2点了,卢正强揉了揉肩膀,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下一个航班还有3个小时抵达。他使劲地眨了眨眼睛驱除困意,打起十二分精神。看了一眼组员,看到组里年龄最小的小刘,人站着但眼睛已经困得睁不开了。“还能坚持住吗?现在还不能睡。”卢正强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关切问道,心里满是心疼。

最盼,跟疫情说“拜拜”

国际航班到达旅客,一出海关,就表明进入了中国。作为旅客入境国门的第一批接待人员,尽管口罩护目镜下看不到脸庞,但卢正强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处理各种事件。“机场是境外、省外旅客对青岛印象的重要窗口,更有着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任何事情我都要求自己做好做细。”

3月29日凌晨5点,卢正强在对一趟国际航班乘客分流时,一位怀抱婴儿的女乘客以婴儿太小为由,不愿到集中隔离酒店,想居家隔离。卢正强进行一番劝解后,女乘客还是不愿配合,于是他及时将情况报给当班指挥长帮助协调,并继续耐心劝导。期间,看到该女乘客旅途颠簸、照顾孩子很是疲惫,卢正强贴心地为她拿来了面包、牛奶等食物。两个小时后,女乘客终于同意听从安排进入集中隔离点。看着这名女乘客坐上开往隔离酒店的大巴车缓缓离去,卢正强才松了口气。

护目镜压得鼻子生疼,口罩勒得耳朵通红,但在岗的24个小时里,卢正强(右)依然细心耐心询问入境旅客行程、给旅客指引通往出口的方向,不容许自己有丝毫出错。

5月9日,在一趟国内航班中有一位“红码”肺癌晚期女旅客,本身就有咳嗽症状,体温达到37.8度,在前一站城市未做核酸检测,其家属情绪激动,表示要用私家车接走该旅客去医院就医。考虑到旅客的实际情况,卢正强一边极力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家属情绪安抚工作,详细讲解政策规定,反复申明不服从防疫安排脱离防疫管控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及相应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边呼叫、协调机场急救组和120救护车,稳妥、严密将该旅客送往区医院发热门诊。

“虽然很辛苦,但是一想到是大家一起战斗,保护了更多的人的健康,就感觉很有意义。”卢正强说,现在他最期盼的就是疫情全面结束,好回去看看父亲。卢正强的父亲住在敬老院,因疫情影响,敬老院不允许探望,加之他又在机场防疫,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上一次见面还是过年的时候。“下次见面,我要和父亲好好讲讲这些日子的经历,相信他会以我为豪。”

【来源: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城阳故事|卢正强——国际机场的守护者 200多个日与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交通】青岛这个高铁站年底竣工!三条地铁通过 连接新机场...

【交通】青岛这个高铁站年底竣工!三条地铁通过 连接新机场...

红岛,小时,高铁站,高铁,项目,主城区,地铁,新机场,本站,经济区,青岛,施工,地铁8号线,和西,新进展,好消息,主站,东西,上海,两端,区域,交通枢纽,北站,国际机场,城阳区,始发站,新区,快速通道,檩条,施工方

2007-10-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讲好“城阳故事” 擦亮“阳光城阳”名片

讲好“城阳故事” 擦亮“阳光城阳”名片

阳光,工匠,郭成志,城市,中国,故事,绳缆,青岛,建设,志愿者,成县,技术,文明,救援队,力量,家庭,城阳区,温度,红十字,蓝天,救援,徐立强,李延,世界,全国,协会,团队,特质,好人,志愿

2010-03-29 #故事大全

“阳光城阳”土壤蓬勃生发“城阳文明” 300多阳光市民典型光耀城阳

“阳光城阳”土壤蓬勃生发“城阳文明” 300多阳光市民典型光耀城阳

阳光,工匠,中国,故事,绳缆,郭成志,城市,青岛,志愿者,建设,全国,成县,技术,文明,徐立强,李延,救援,救援队,世界,力量,家庭,城阳区,温度,红十字,蓝天,郭锐,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道德模范,协会

2013-12-20 #小故事

从一束束光到一团团火 300多阳光市民典型光耀城阳 “阳光城阳”土壤蓬勃生发“城阳

从一束束光到一团团火 300多阳光市民典型光耀城阳 “阳光城阳”土壤蓬勃生发“城阳

阳光,工匠,中国,故事,绳缆,青岛,郭成志,城市,志愿者,建设,全国,城阳区,成县,技术,文明,徐立强,李延,救援,救援队,世界,家庭,温度,红十字,蓝天,郭锐,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道德模范,力量,协会

2007-09-27 #故事大全

全民志愿 阳光城阳!巾帼志愿者遍布城阳各个街道社区

全民志愿 阳光城阳!巾帼志愿者遍布城阳各个街道社区

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志愿服务,家庭,社区,城阳区,志愿,活动,老人,行动,爱心,队伍,流亭街道,王家女姑社区,志愿者们,越来越多,好家风,全民,居民,服务队,特色,礼堂,群众,宣传,王雪红,王衍,社区居民,充分发挥,主力军

2012-03-15 #故事大全

「城阳故事」城阳职教中心教师祝梅:爱与责任描绘桃李芬芳美画卷

「城阳故事」城阳职教中心教师祝梅:爱与责任描绘桃李芬芳美画卷

学生,专业,都会,老师,个人,名学,团队,头雁,孤儿院,工作室,年龄,成绩,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在,学生们,教育教学,整合资源,这个学,和珍,生微,西省,名师,中发,好的,感情深,上课时,下自成蹊,专业技能

2020-09-28 #长篇故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电力故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电力故事

机场,大兴国际,巡检,电力,变电站,机器人,设备,建设,绿色,供电,供电公司,南航,智能,电网,发展,应用,工作,区域,枢纽,能源,吴加,充电桩,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网架结构,供电服务中心,机场航站楼,业务,体系,光伏

2017-07-30 #故事大全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

大连,航站楼,面积,建设,金州湾,跑道,旅客吞吐量,海上机场,金洲湾,周水子国际机场,城市,人工岛,可达,国际,国际机场,填海造地,经济,我国,大陆,方案,方式,民居,机场,标准,空间,目标,海面,计划,需求,填海

2008-09-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