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怎么写关于学习的对联!

时间:2009-05-03

知足常乐的故事一个皇帝

提示:本文共有 4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立志当怀虎胆; 求知莫畏羊肠. 悠悠书香情,丝丝沁我心; 漫漫学海路,步步催我行. 探胜拾微,扬帆游学海; 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 学优才赡凭修练; 海阔天空任展为. 胸怀祖国务实文化基础攀登科学高峰; 放眼全球锤炼思想品德服务人民大众。 打开科学大门,激活创新理念; 掌握学科基础,攀登思辩尖端。学海,让我们游泳。 书林,让我们欣赏。 你的心,在书林中。 我的脑,在学海中。 书中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下联不能用重复的字。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如何写好对联,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 一、要注意对联的字数与内容。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30356162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还没有等到袍笏登场,就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对不起来呀!有一个执事者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二、要注意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三、要注意对联的词组和结构 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复组,十一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二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四、要注意对联的起句规则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如: 五言联仄起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五言联平起式: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 ●●●○○ 六言联仄起式: 海内文章第一;朝中宰相无双。 ●●○○●● ○○●●○○ 六言联平起式: 月明别枝惊鹊;风清半夜鸣蝉。 ●○●○○● ○○●●○○ 七言联平起式: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 ●●○○●●○ 七言联仄起式: 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 ●○○●●○○ 八言联平仄规格,仄起大都是四四断句,或三五断句,如: 梅芯花开,香分座上; ○●○○ ○○●● 兰芽日长,秀毓阶前。 ○○●○ ●●○○ 回天地,琼田千顷绿; ○○● ○○○●● 漾东风,小苑万花红。 ●○○ ●●●○○ 八言联平起式: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 ●○●●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 ●●●○ 九言联仄起句式: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 九言联平起句式: 塞翁失马,又岂知非福; ●○●● ●○○○● 郑人覆鹿,只浑欲是真。 ●○●● ●○●●○ 十言联大致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 ●●○○●● 阶崇万级,俯临千幛奇观。 ○○●● ○○○●○○ 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如下文例句的这副对联,除每个断句平仄协调外,上下联每一个字,平仄都很工稳。 此地可停留,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 ○ ○ ● ○ ● ● 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 ○ ●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 ● ● ○ ● ○ ○ 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赞同2 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怎么写关于学习的对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订阅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订阅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对联,月联,全程,全国,全年,地址,商品,民间,故事,平邮,最低价,杂志,物流,不支持,可修改,前一个,杂志订阅,无理由,在线客服

2020-09-14 #经典故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朱知,乡长,师爷,善化,妖怪,上联,畜生,孙悟空,自然是,地方,湘水,猪八戒,生日,长沙,红包,筷子,罚酒,长沙县,长辈,孙悟,朱大人,东园酒店,成一,吏治,县令,上风,下联,东家,个人,乡镇

2009-03-19 #小故事

有一种有趣的文字叫对联 从对联趣事中探寻对联创作方法

有一种有趣的文字叫对联 从对联趣事中探寻对联创作方法

对联,创作,修辞手法,春联,一副对联,桃符,谐音,对偶,手法,语义,进士,郁垒,创作手法,合起来,上联,下联,人们,回文,天下,夫人,定义,对偶句,汉字,语言,顶真,娱乐,中王,子进士,年年,明太祖朱元璋

2013-07-07 #长篇故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秦观,唐伯虎,祝枝山,先生,苏东坡,下联,李某,秋香,苏小妹,华安,师爷,对联,上联,学生,诸生,华太师,蒲叶,县令,老先生,大喜,对子,富豪,春香,葡萄,华武,华罗庚,杨慎,郑板桥,秦少游,解缙

2020-09-15 #故事阅读

巧妙对联与对联故事

巧妙对联与对联故事

老翁,对联,大寿,寿星,周雅,康宁,李渔,纳余庆,老仙翁,艾寿,际昌,味和,对子,中华文化,上联,下联,史载,公元,人人,人间,人生,仙姑,佳话,何意,作者,俗语,功力,大喜,如山,大红纸

2020-08-28 #故事会

民间对联故事:对联趣事

民间对联故事:对联趣事

解缙,尚书,显贵,李尚书,众人,口气,小门,文档,权贵,螃蟹,这小子,星作子,李府,井里,翰林,大学士,名家,作诗,主人,中门,下联,为题,乾坤,借题,全文,生性,权臣,大门,家丁,大门口

2012-05-06 #故事会

经典对联及对联故事

经典对联及对联故事

诸生,对联,女儿,县令,富豪,杨慎,秦少游,苏东坡,解缙,故事,万卷书,经典,根竹,叶向高,年年,李贤,李二先生,杨三,翁正春,苏小妹,黄庭坚,月圆,做秀,东西,上联,半边,千古,古树,四声,大喜

2020-06-11 #故事大全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期刊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期刊

对联,作品,故事,文章,期刊,理论,邮箱,杂志,楹联,原创性,文化,经验,读者,教育,被评为,斯坦福,内电,中国楹联学会,德里大学,联界,方式,中国,内容,传统,事件,会员,优秀作品,兴趣,先进人物,做法

2020-06-2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