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高考:东北师大附中名师点评2020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试题

时间:2009-05-10

一、试题分析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着重发挥政治学科育人功能,围绕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以高考

提示:本文共有 88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参考学科课程标准,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

【评者简介】

万新宇,高级教师,东北师大附中考试研究中心政治学科研究员,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组长。

一、试题分析

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着重发挥政治学科育人功能,围绕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突出关键能力,优化考查方式。试题承续往年高考命题风格,注重体现政治学科特点,在考查内容、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

(一)发挥政治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1.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展示了四位青年助力脱贫攻坚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青年楷模心系国家、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的精神,促使学生苦学本领,投身时代洪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试题从社会生活各领域精心选才,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第39题以民法典通过的过程为素材,将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知识相联系,要求学生思考两会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进而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此引导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第20题以“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题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3.培育学生法治意识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全面提高我国国民法治素质。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结合全国人大和政协对民法典的通过为素材,既考查学生对我国的民主制度优势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二)围绕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1.聚焦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年,试题聚焦决胜脱贫攻坚战,多维度展开。第17题的考查和第40题的考查,分别使学生明确党的领导和社会参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既考查了党的领导、创新意识、青年担当等政治、哲学、文化主干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理解脱贫攻坚工作。

2.聚焦新发展理念

15题考查自贸区设置的意义,引导学生认同开放理念;20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尊重规律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40题通过介绍四位青年创造性的开展扶贫攻坚,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和协调发展的理念。

3.聚焦六稳六保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风险。鉴此,中央及时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形成了“六稳”加“六保”的工作框架。38题让学生分析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既回应了现实问题,又考查了学生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三)创设情境,突出关键能力,聚焦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以情境为载体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2020年高考政治命题聚焦政治学科素养,扩展素材选取范围,突出试题的情境化设计,落实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1.从情境素材的选择和创设看,试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情境类型丰富多样。试题既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选取命题素材,又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论断作为命题素材;既关注紧贴时代热点的宏大叙事,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六稳六保、民法典的制定,又关注日常微观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如运动鞋价格、列车票价调整。情境的广泛多样能够保证学科素养测试的全面性。第二,情境真实而典型。情境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保证了测试的是真实的、核心的素养。试卷的情境素材基本上均直接来自于真实生活的典型材料。第三,情境复杂程度的分布结构合理。试题的情境复杂程度梯次有序、搭配合理,选择题以简单情境为主,非选择题的情境则相对比较复杂,最后一道大题均属于典型的复杂情境。这种搭配可以保证整套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 聚焦问题解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从社会生产生活中选取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事件起因、传导路径,或提出解决方案,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题和主观题基于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关注经济现象、思考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试题既贴近社会现实,又富有学科内涵,旨在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向社会释放了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取向,引导中学教学从死记硬背、超纲学习、反复刷题、过度辅导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不仅有智商更要有情商,从而发挥好高考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学习建议

高考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变革,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由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理解与运用的学习与训练转向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并重的学习与训练,这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其高考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据此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学习建议:

1.对知识的掌握——做到微观在胸,宏观在握,努力提升对学科知识的整合程度及整合能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包括四个必修模块: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对不同模块的基础知识都要做到准确理解,深化对主干知识的把握。抓住不同模块知识本身的内部逻辑特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具备“一览众山小”的宏观把控能力,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纵向延伸”,即沿着某个知识点向深度、细节和难度方向延伸;同时加强“横向延伸”,即本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学科素养低的学生通常掌握的只是一堆孤立、零散的学科知识;学科素养高的学生,其所学知识经过内化于心,能够成为结构化的、被整合的知识。知识只有被整合、被结构化,才能达到有效创新,才能被综合运用,才能应对真实情境的挑战。

2.对能力的提升——积累专业语言,培养专业思维,不断提升运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综合性非常强,横跨人文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群,其内含的经济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等每一个模块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高中生提高学科素养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即能运用专业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把非专业语言转换或“翻译”成专业语言,能运用本学科孕育出来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描述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对素养的要求——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学科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全国II卷试题既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选取命题素材,又会选取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论断作为命题素材;既关注紧贴时代热点的宏大叙事,又关注日常微观生活中的热点现象。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还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一定要关注时代发展, 试题呈现国家近年来步入新时代、贯彻新理念取得的巨大成就,平时要关注身边变化,感悟时代发展,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4.对试题的训练——在对的时间做适合的题,加大反思力度,做好归纳总结。什么题是适合的题?答案是有针对性的题。新课学习打基础,要侧重基础训练;单元复习侧重整合与提升,可以做一些中上等难度的试题;期中期末复习侧重查漏补缺与系统梳理,可选择做一些最新模拟试题和综合试题;高考复习,侧重实战演练,必须多做高考真题。人类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的,反思是知识落实和能力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章节知识的归纳与反思、典型试题的归纳与反思、错题的归纳与反思、大型考试后的归纳与反思等,养成反思的好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这是提升学业成绩的最佳途径。

历史学科

【评者简介】

刘亚丽,中教高级教师,东北师大附中考试研究院历史学科研究员,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组组长。

一、试卷分析

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全国Ⅱ卷(以下简称全国试卷)鲜明地体现着高考评价体系中规定的各项考察内容及考察目标,彰显了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及教育评价导向。今年的试卷难度与这三年相比大致持平,试卷的区分度也很适当,能够很好的区分考生层次,利于帮助高校选拔人才,试卷命制方向与原则对我们中学的素质教育实施也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1.今年试题的命制总体是稳定的,同时也呈现稳中有新的变化。

2020年全国卷试题无论是从考察形式、内容、难度还是区分度,都延续了前几年的标准,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差别,如试卷表现形式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有文字、表格、图片等多样的手段来创设情境;考察内容即包含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同时试卷在各环节中也体现核心价值的考察与引领;考察难度在主、客观题中都创设难中易三个级别试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答题时就有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今年历史试题的“新”则表现在个别试题的考察形式与考察要求上,比如说今年的42题(12分主观题、小作文)是对2017年作文形式的延续与创新,2017年全国Ⅰ卷小作文的考察要求是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进行阐述,全国Ⅱ卷考察要求是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进行阐述,今年全国Ⅱ卷这道题继承融合2017年两套全国卷风格且有一定的创新,考察要求变为三条信息且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

2. 今年试卷非常明显体现着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四翼的考察要求。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不仅成为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中国高考再无考试大纲之说,所有的考试要求及备考准备都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纲。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规定的考察目标及考察要求被形象概括为四层四翼:四层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四翼包含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

今年全国试卷在各个环节中都体现这些要求。如:必备知识的考察,选择题29—33题,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世界政体的主要模式、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及45题选修教材中王安石变法相关知识都有详细的考察,而对于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考察,试卷则在每道试题中都以不同形式(四翼的表现)加以渗透,如解答每一道题都需要考生运用时空观念,史实实证及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正确完成每一道题又需要考生的各种学科能力的发挥,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分析判断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关键能力。

3.体现五育并举鲜明的评价导向,倡导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考“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及政治使命的体现。今年全国历史试卷鲜明体现这些特征,它将审美、体育、劳动精神的修养纳入高考考查范围并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20年试卷中24、25题引入古代摔跤、敦煌壁画的历史素材,以此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生活、关注体育和艺术等领域,在辨晰和处理相关史料过程中去了解、鉴赏、思考,从而提升考生的学科素养与人文情怀,同时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这些试题也反映着高考改革义不容辞肩负着扭转中学偏重智育的不良评价导向的重任。

4.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主流价值观念,不盲目追寻时事热点。

历史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经世致用,但是并不是最新的历史事件才能反映社会特征或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许多大事记构成其发展脉络。所以高考试题选择的事件以典型为例、考察知识产以主干知识为主,并不特意追求时事热点问题。例如今年的疫情、中美关系、港台问题都没有涉及,但是高考考察并不回避长效热点问题,例如今年全国试卷主观题41题考察的是中国对海河水系的治理,这即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在引领学生关注国家治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引领学生对中央集权下政府执政力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

一带一路也是这几年的长效热点,今年虽然没有主题考察这个热点,但也有在个别试题中渗透,如24题在摔跤史料的判断中,设置一个干扰选项: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考生要想将这个选项坚决的排除,除了具备对试题题干信息进行归纳判断能力外,还要具备对丝路文化的基本了解;又如42题,从考察内容看也属于长效热点和主流价值观的考察,本题虽然取材于欧盟相关史实,但其主旨却是引领考生对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视野的认知。这些考察点不仅是今年、以往还是未来,都将是历史学科考察重点。

二、学习建议

现在的高二、高三教材不变,但考纲和课标发生重大变化(考纲被高考评价体系取代,课标进行了重新修订和重大修改),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高考的考察要求的变化,更会影响我们日常的学习及未来的高考备考,所以我们要应时而变,注意事项如下:

1.跟随老师的指导。

所有的考试要求都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有明确规定(高考考察的内容、目标、形式等),对于这些理论的了解与理解,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当然这也是指导高考的高三教师一个重要考验,他们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未来考生的备考效果

2. 特别重视历史知识第一轮学习的有效度。

在历史知识的第一轮学习中,学生要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整理好每一个历史事件知识要点、梳理清每一时段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每一块网络体系;学会运用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学会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判断掌控;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内容,掌握学科独特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它们的应用与提高。学生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给自己遇到的困难或懒惰找理由,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要累积;更不要指望以后的复习机会去弥补第一轮学习时留下的漏洞与不足,因为越往后学习知识量越来越大,学科思维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打好基础与培养学科的各项素养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点一滴中完成的,绝不会有一蹴而就的奇迹发生。

3.注重拓展课外阅读开阔眼界,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古人留给我们求学的圣训,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将思与学的关系阐述得那样深刻,现在高考选拔人才更是在遵循和贯彻这样的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继去年提出“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后,首次明确“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应用性、创新性”考察。通过这个规定我们可知,现在的高考题如果考生没有作好知识、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各种准备,即使拿着教材进考场作开卷考试也会有很多试题无法作答,因为在考场中考生见到的试题绝不会在教材中找到相同的材料,更不会找到相应的结论,高考试题是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察考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是为选拔人才服务的。

所以为了应对这样的考察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只会背诵教材知识,而且除了平时学习教材所得知识外,更要注意利用各种途径、各种资源来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如关注时事新闻、也可以阅读一些通俗的史学期刊《国家人文历史》等,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关注与中学教学及高考相关的一些期刊、著作、文章等,寻找自己感兴趣事件,运用所学知识去联系去思考,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对教材已有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更是可以不断提高应对新问题的处理能力。

4.加强练习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作错题本,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

高考备考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对位,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能够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备考环节就是要关注高考真题的练习及钻研。虽然现在的高二、高三学生距离新一轮高考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有必要精选一些对目前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而且难度要适中的试题进行训练,做好预热工作;另外对于做过的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归类、总结,纠错、正轨;还要注意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练习的细节,养成良好习惯,以在最后竞争中赢得先机。

《岛上书店》中有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高考备考是大部分中学生化茧为蝶、浴火重生的一个重要时段,它艰苦而又美好难忘!希望未来的每一个考生都圆满而顺利渡过!

地理学科

【评者简介】

吕清林,高级教师,东北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高三年级地理学科组长,东北师大附中考试研究中心地理学科研究员。

一、试题评价

2020年全国Ⅱ卷地理学科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对标“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聚焦主干内容,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

试题的总体特征:

1.稳定为主

试题内容比重、呈现方式、试题风格等方面,延续近几年高考的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很多学生都说“和平时做大练习”一样。选择题以四组题组成,即“2333”模式,以材料和图、表(每题都配)的分析为主;综合题考查了中国的两大区域,和去年一样,改变了传统的“一中一外”模式。

2.注重基础知识,强调主干知识

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立足主干知识,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中等难度、灵活题、运用类试题比例较大,区分度明显。 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大气受热的影响因素和干湿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等(大气运动、自然地理部分比重大)。36题考查工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和合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37题通过区域示意图的判读,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3.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

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从实践性视角,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求考生真懂会用,学以致用。 1~2题以小尺度区域(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村名”为案例,要求考生在准确的读图判图基础上,分析自然要素与聚落名称的相互关系。 3~5题以真实的景观图和详实的文字材料为基础,巧妙的把人口流动、城市化和农业生产这三大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36题(3)小题,通过详细的文字材料介绍并配以简图,要求考生能围绕运量、运费、运距和运送物品的特点等方面,提出合理的交通方式并解释理由,突现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4.区域性、综合性特征突出

试题以图像、文字等资料为情景,以某具体区域为载体(真实案例)设置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试题中自然和人文融合,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5.讲中国故事,做中国好公民

试题选择反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为背景,设置问题,增强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3~5题,以巢湖平原的农业生产为案例,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36题,以某我国规模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的工厂布局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关注国家发展、区域联系和合作,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

6.试题彰显核心素养考查

(1)“区域认知”考查淋漓尽致

试题中十分注重对“空间觉察、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关联、区域比较、区域现状及发展的评价”等区域认知思维能力的考查。

(2)“综合思维”考查旗帜鲜明

①凸显主题情境关联的要素综合。②强调主题情境下的时空综合。③关注主题情境下的地方综合。

(3)“地理实践力”考查逐步推进

由于受纸笔测试限制,高考试题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显得比较隐蔽,大多为创设考察、调查情境,提供实践信息素材,提出真实问题,考查学生处理地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人地协调观”考查渗透试题方方面面。

①辩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去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理性认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 ③凸显人地关系问题与协调措施的分析评价。

二、学习建议

结合以上对“试卷简要分析”,对将要进入到高二、高三的学生提出以下学习方法上的建议:

1.学习是为了解决新问题,而不是老生常谈,无效训练。

2.只有自己亲自应用过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比如像平时问很多学生上课听明白没有,都说听懂了,可是一到做题什么都不会,就其原因,这中间欠缺的就是落实。 我认为最好的落实就是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输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然后就能不断修正。没有这个过程,你根本觉察不到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落实必须趁热打铁。

3.学习时间长短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关键,关键是有效思考!

4.思考的核心是洞悉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建立知识体系的关键。

5.阅读能力是应对目前高考最重要的品质。阅读,就是快速理解到位的能力。

只有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提升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达到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目标。什么“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还没有阅读能力来得实在。平常训练中为精准理解题意,应做到读题至少二遍以上。

6.注重生活实践,目前高考越来越与实际生活接轨,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注定是玻璃上的蜜蜂,辛劳中看到一片光明,就是没有出路。

来源:东北师大附中 撰稿:万新宇、刘亚丽、吕清林

统筹:潘振东 审核:张晓娟 张福彦 编辑:学校办公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考:东北师大附中名师点评2020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试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红色,吉林省,精神,主题,张南,李善华,汪清,董大伟,闫佳,红色文化,中小学生,专家,吉林,基因,德育,资源,教育,直播,中小,吕游,杨靖宇,王超,副校长,一主,东北师大附中,关工委,吉林日报,吉林省妇联,和意

2014-03-15 #短篇故事

以损坏公物为主的讲故事说感受初中600字作文

以损坏公物为主的讲故事说感受初中600字作文

班级,无人监考,同学,同学们,学校,信为荣,考试,班会,八荣八耻,自私自利,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好好学习,学生,集体,东北师大附中,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勤奋学习,小班,知荣辱,成绩,环境,活动,违纪,刘冬阳,周老,师宣,曹操,高中班

2020-09-01 #短篇故事

以损坏公物为主的讲故事说感受初中600字作文

以损坏公物为主的讲故事说感受初中600字作文

班级,无人监考,同学,同学们,学校,信为荣,考试,班会,八荣八耻,自私自利,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好好学习,学生,集体,东北师大附中,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勤奋学习,小班,知荣辱,成绩,环境,活动,违纪,刘冬阳,周老,师宣,曹操,高中班

2020-09-01 #故事大全

名师“上门”教学 全国中小学生可免费“在家上学”名师上门

名师“上门”教学 全国中小学生可免费“在家上学”名师上门

课程,强国,疫情,学生,人教版,全国,平台,小学生,教育部,教学,全国中,专题,保持一致,学期,学校,年级,时间,新学期,素养,课堂,难度,影响,在家上学,直播,防控,发布通知,中小学,中小,免费收看,主要包括

2013-01-06 #经典故事

意林特邀名师最快解读2020高考作文全国10套卷

意林特邀名师最快解读2020高考作文全国10套卷

名师,材料,作文,中国,管仲,命题,考生,疫情,面孔,个人,全国,文体,写一篇,地名,学生,角度,思想,文章,立意,题目,高中语文,人们,人生,故事,不少于,任务,作文题,套作,文化,鲍叔

2012-11-02 #长篇故事

全国名师潇洒辞职 一句话道尽人生感悟 当老师就要被安排么

全国名师潇洒辞职 一句话道尽人生感悟 当老师就要被安排么

老师,熊芳芳,教师,工作,一生,全国,个人,事业,想法,生命,语文,课题,研究,认同,养家糊口,学校,学生,底气,才能,时候,无奈,校园文学,赏赐,理想,荣誉,职业,荣誉感,通讯,问题,生活

2019-12-12 #故事大全

迎朝阳 沐春风 促成长——记现代中学东校区小学语文组全国名师观摩研讨会

迎朝阳 沐春风 促成长——记现代中学东校区小学语文组全国名师观摩研讨会

语言,教育,比喻句,孩子,一种是,更重要,儿童,事业,口号,初中,内容,大学,学科,差生,小学,方法,智能,秘密,朵花,目标,雕塑,老师,结局,艺术,职中,语文,言语,高中,影响,研究

2020-07-31 #短篇故事

全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暨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潍城举行

全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暨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潍城举行

教师,教育,追梦,报告,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校长,潍城区,教师专业化,新时代,学校,发展,会议,专业,潍坊市,介绍了,名师,专业标准,潍坊,上海,经验,视野,建设,三个方面,潍坊三,北京,做法,工作室,嘉宾,名校

2018-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