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道德经至深至奥玄之又玄 究竟玄在哪里?众妙之门指的又是什么?

时间:2009-05-16

上一期我们讲了,道包含无和有两个方面,宇宙的规律叫作道,也叫作常

提示:本文共有 25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大家好,我是雅风。上一期我们讲了,道包含无和有两个方面,宇宙的规律叫作道,也叫作常。是天地运行之源。万物的本源叫作道,也叫作母。是万物生发之根。 宇宙的规律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所以称之为无;万物的生发可以用五官感受到,所以称之为有。无和有是道的两扇大门,当然也是万事万物的两个属性,就像太极的阴和阳一样,来源相同,但是名称不同。我们知道,易经是群经之始,大道之源,所以道德经也是老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易经的智慧,只是说得更加形象,更加有逻辑性罢了。

老子接下来又说: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在通行本中表述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在这里,我比较认可帛书里的表述,一方面,帛书成书年代更早,可能更接近于老子书的原本,另一方面,因为帛书比通行本中多了两个虚词“也”,虚词也的存在让我认为名读的位置在“以”字前面更为合适,如果按照通行本中欲和以连在一起的话,在意思上也是明显重复的,所以我采用帛书里的文本来讲这一句。不然这个欲字就不太好理解。在这里,欲,可以理解为想要,引申为主观想法,在哲学上称为意识,引申为理性思考。所以,我对:“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这句话的注释是:因此,用恒无的心态去观察天地,可以看到天地运行的奥妙和规律,用恒有的心态去观察万物,可以看到万物生发的本源和归终。

如果说上一句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道德经第一章的核心,那么这一句话我认为是第一章的精髓。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子先提出无和有是道 ,也是天地万物所包含的两个方面,接着又给我们指出了观察这个道 ,以及观察天地万物的方法:无欲和有欲。怎么理解呢?无欲是指虚空的心态,只有把心放空,不带有私心杂念,不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也就是不夹杂个人好恶,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天地万物,才能真正看到天地运行的规律万物生发的奥妙所在,才能看到天地万物的本源,也就是最接近事物本质或原貌的状态;

而有欲呢,并不单指欲望,有欲是指我们在看待事物 的时候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透过事物 的现象去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由此预测或推断事物发展下去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徼指边际,引申为归终,按照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万物从无到有,最后还是要归终于无。

很多人看了第一章后就记住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句话,其实,刚才我讲的这两句话才是我们最该记住的话,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作为一个领导,当下属给你反映问题的时候,或者是下属之间有矛盾,找你解决矛盾的时候,你该怎么处理呢?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既不能掺杂个人的好恶爱屋及乌,也不能凭着以往的印象先入为主。首先应该以空杯的心态了解事情的真相,了解问题的本质所在,知道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然后加上自己的理性分析,去判断究竟是谁的原因,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说遇到问题啦,我喜欢哪个下属,喜欢哪个员工,我就认为他是对的,不喜欢谁,谁就是错的,或者说我认为事情可能是怎么样的,而不去尊重事实真相,在事实不清,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胡乱解决,结果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可能造成矛盾越来越大。那这样的话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领导了。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比如说当自己家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发生矛盾或者打架的时候,你第一印象不能有彼此和薄厚之分,要先去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然后再分析冲突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最后找出真正解决争端的方法,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孩子的事儿,一两天后他们自己都不记得了,还是好朋友也说不定呀。可是生活中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家的孩子没有错,都是别人孩子的错,结果造成小孩子习惯于推卸责任,养成自私和自负的性格;还有个别家长看到自己家孩子吃亏了,就帮忙还击啊什么的,网上不是报道过吗,因为两个孩子抢玩具,结果两个家长大打出手,一个家长被对方打成植物人,另一个也坐牢了;更有甚者有个极端的家长因为孩子之间打架,为了报复,把对方孩子拉到洗手间杀掉了,结果因故意杀人罪被判了死刑。所以说,看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无意识和有意识这两种心态去观察,分析并判断,时刻把两种心态综合起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生活变得更美好。

在第一章的结尾,老子给我们做了总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是指无和有这两扇门,这句话的意思是:无和有,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深奥而且玄妙,是万物变化所有奥妙的总源头。玄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赤黑色,赤黑色颜色较为模糊,由此引申出深奥,玄妙等意思。在金文中,玄也是悬的古字,表示由绳悬挂,又引申出天空,

表示幽远等意。那怎么解释才更接近于老子的本意呢?我们先看玄字的甲骨文,像一条脐带,意思是母亲刚生出小孩儿,脐带还连着子宫,深远而黑暗的子宫,剪断后的脐带接触空气后干燥,氧化,变成红黑色,因此玄的本意是赤黑色;因赤黑色不是单纯色,在色阶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隐晦性,所以“玄”可引申出黑暗,深奥,玄妙等意思。而玄字在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玄是悬的古字。悬挂的东西下面不着地,动荡不定,引申为空中、天空,表示幽远等意。在这里,我们采用甲骨文中的含义,因为在道德经里,老子把道比喻成母,所以用这个玄字来形容道的两扇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点击

我们再来看一下妙这个字,甲骨文和金文中暂时没有发现妙这个字,所以老子帛书中还是用眇这个字来做通假字。后来在篆书中妙这个字写成“玅”,左边一个玄字,右边一个少字,从玄从少,大致可以理解为比玄少一些,那就是妙了。所以,老子把玄之又玄的道称为众妙之门,真的是大智慧呀。

我们理解了道和名的定义,知道了无和有的内涵,等于我们已经打开了道德经的智慧之门。下一期,将进行第二章的讲解,让我们跟随阴阳对立的脚步,进入辩证统一的思境,领悟功成弗居的豪情。

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敬请关注,评论和转发,谢谢大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德经至深至奥玄之又玄 究竟玄在哪里?众妙之门指的又是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揭示了道德经的真正奥秘

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揭示了道德经的真正奥秘

老子,天地,万物,岂非,天地间,不就是,好的,状况,非常道,娘胎,可明,没有你,非常名,玄之又玄,一物,名字,宇宙,情况,欲望,答案,在哪里,众妙之门,你觉得,自然是,道可道,在我,天回,我是我,真我,我懂了

2010-01-22 #短篇故事

世界多彩的起源 众妙之门

世界多彩的起源 众妙之门

电子,原子,粒子,费米,轨道,费米子,能量,世界,探测器,量子,形状,金属,球形,实验,频率,时候,玻尔,行为,反对易,乐器,光谱,光子,图像,宇宙,模式,波峰,波谷,运动,跑来跑去,波相

2020-07-31 #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哪本书最具有玄幻色彩?

中国古代哪本书最具有玄幻色彩?

庄子,玄幻,神鬼,作品,小说,人们,幻想,力量,其本质,山海经,地理,封神榜,意思,想象力,根基,道理,老子,神兽,道德经,道家,逍遥游,趣闻,聊斋,西游记,影响,什么是,不现实,一看便知,中国古代,众妙之门

2019-11-04 #故事会

老子道德经智慧:有即无 无即有!

老子道德经智慧:有即无 无即有!

老子,事物,万物,天地,名称,非常道,概念,表面,可道,非常名,常之道,名之道,妙处,日用,本质,玄秘,角度,之所在,你认为,本来就,玄之又玄,虚无飘渺,可名,子之学,庄子,道本,王弼,三生万物,不一样,全成

2010-04-16 #小故事

道德经:老子思想中的无和有

道德经:老子思想中的无和有

老子,物质,生命,量子,方法,能量,车轮,变化,有无相生,玄之又玄,万物,临界点,世界,地方,宇宙,差异,状态,物性,粒子,规律,高下,更便宜,老子说,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喻象,发现了,崖上

2017-11-10 #小故事

有关德育小故事

有关德育小故事

书生,德育,有关,小故事,儿子,小人,富弼,病患,文档,稻子,这两个字,那个人,人生,事情,对方,妻子,小姑,才能,胯下,众妙之门,年轻时,公曾,多石,文成,称王,连呼,韩忠献,韩忠,韩信,颜光

2020-05-11 #故事大全

有关德育小故事

有关德育小故事

书生,德育,有关,小故事,儿子,小人,富弼,病患,文档,稻子,这两个字,那个人,人生,事情,对方,妻子,小姑,才能,胯下,众妙之门,年轻时,公曾,多石,文成,称王,连呼,韩忠献,韩忠,韩信,颜光

2020-05-25 #小故事

有关德育小故事

有关德育小故事

书生,德育,有关,小故事,儿子,小人,富弼,病患,文档,稻子,这两个字,那个人,人生,事情,对方,妻子,小姑,才能,胯下,众妙之门,年轻时,公曾,多石,文成,称王,连呼,韩忠献,韩忠,韩信,颜光

2020-08-3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