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吉林的情境作文

时间:2009-05-17

给别人讲故事的情景作文

提示:本文共有 38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二、激发情绪,帮助选材

师:现在有许多同学还不认识你们,你们得自我介绍一下,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

生:先介绍我的名字。

(板书:我的名字)

生:我的姐妹。

师:先说我的名字,然后要介绍我的什么?

生:我的模样。

(板书:模样)

师:名字人家知道了,模样人家也知道了。那还可以告诉人家什么?

生:还可以介绍我的家在哪儿?

(板书:我的家)

师:(因势利导)你们的家在哪儿?

生:我的家在小沟边。

生:我的家在墙角里。

生:我的家在田野里。

生:我的家在山坡上。

生:我的家在花园里。

生:李老师,我们还可以说,我们的家祖国到处都有。

师:这句话,可怎么说就顺了?

生:祖国到处都有我的家。

师:对。下面接着介绍你们家里有什么人。

生:我家里有草弟弟,“婆婆纳”妹妹,“紫薇”姐姐,还有常客小蜜蜂。

师:先说我家里有哪些成员,然后说他们是谁。

生:我家有兄弟姐妹,我的兄弟是小草。

(板书:兄妹)

师:小草是你的兄弟,谁是你们的姐妹?

(板书:姐妹)

生:紫薇是我们的姐妹。

生:“婆婆纳”是我们的姐妹,野蔷薇是我们的姐妹,还有那爱戴白花的荠菜花也是我们的姐妹。

师:刚才,××同学说,谁是我们的姐妹,谁是我们的姐妹,这样说显得罗嗦,谁能用一句话讲?什么、什么、什么是我的姐妹。

生:婆婆纳、荠菜花、紫薇,都是我们的姐妹。

师:你们家兄弟姐妹都介绍了,你们还要介绍谁?

生:家中的常客。

(板书:常客)

师:谁是你们的常客?

生:蜜蜂是我家的常客。

生:蝴蝶妹妹也是我们家的常客。

师:刚才有的同学又介绍了你们家的常客。你们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没介绍。(学生思考片刻,略感困难,教师折断蒲公英的茎,在行间走动,让学生依次观察白色的乳浆。)你们看到蒲公英里面冒出白色的浆,你们想还可以介绍你家的谁?

生:(领悟)我知道了,蒲公英里面的浆是吸取的土壤妈妈的奶汁。

生:还要介绍土壤妈妈。

(板书:土壤妈妈)

师:土壤是你们的妈妈,你们是吃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那你们长大了,准备到哪儿去?

生:我要飞到荒山上去。

生:我越过高山,飞过小河,来到了欢乐的草原上。

生:哪里需要我,我就飞往哪去。

生:我要飞到古老的森林里去。

生:我要飞到草原上去,用金色的小花,把那儿打扮得更加美丽。

师:同学们长大了,有的想飞到草原去,有的想飞到荒山上去,有的想飞到森林里去,还有的想飞到祖国的首都去,还有想飞到哪儿去?

生:飞到台湾去。

三、理清思路,确定中心

师:飞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讲出了你们的美好的理想。同学们准备先介绍我的名字和模样,再介绍我的家和我的家里人,最后介绍我的理想。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对蒲公英的特点也清楚了。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它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生:蒲公英不要人浇水,不要人施肥,能够顽强地生长。

(板书:不怕苦)

师:蒲公英不怕苦,一点也没有娇气,还怎么样?

生:蒲公英还有理想。

(板书:理想)

师:我们介绍蒲公英,就是要介绍它的特点。通过你们的自述,把蒲公英不怕苦、有理想的特点介绍清楚,这就是这篇口头作文的什么?

生:(齐声)中心。

(板书:中心)

四、联系观察,分段口述

师:中心清楚了,条理也清楚了。现在一段一段地口述,第一段介绍蒲公英的名字和模样,你准备怎么介绍?按照什么顺序?你们昨天观察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的?

生:我是先看花,然后看茎,再看叶子。

师:要按一定的顺序。

(板书:茎——叶——花)

生:也可以按花、茎、叶的顺序说。蒲公英是一种植物,同学们想想,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要把什么写清楚?

(同学自由讲述)

师:我请谁先讲。

生:你们猜我是谁?还是我来向你们作个介绍吧。我是一棵小小的蒲公英,我的根深深地埋在泥土里。叶子,嫩嫩的,绿绿的,向四面舒展开来。二月的风伯伯把每一片叶子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又嫩又细的茎上托着一朵圆圆的金色的小花,像一朵散发着芳香的野菊花,在阳照耀下,我满脸堆着笑,又像一棵小小的向日葵。

师:有没有意见?引导学生评价

生:刚才××说错了。二月的风是春风,不要说风伯伯,说姑娘更美。

生:刚才××讲得很好。我帮她改一个地方。她说:“又嫩又细的茎上托着一朵圆圆的金色小花,”因为我就是蒲公英,所以我可以不说“小花”而说“托着我的脸庞。”

生:李老师,可以不可以先写模样,然后介绍我的名字?

师:你们说可不可以?

生:(齐声)可以。

师:那你们会说吗?

生:(齐声)会说。

师:现在我们继续往下说。我的名字、模样讲清楚了,那么我的兄弟、姐妹、常客,准备介绍点什么呢?想想看。(提示)记住,我们的中心是要讲出蒲公英不怕苦、有理想,那么在这一段里,还可以讲些什么来突出蒲公英不怕苦的品格?

生:可以讲风来了,我怎么样。

生:可以讲雨来了,我怎么样。

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启发合起来就是:暴风雨来了我怎么样,风雨过了怎么样。我的家住在田边、地头、小河旁,生活条件虽然很差,但是我们生活得很好,你可以举个什么例子来说呢?

生:可以说,早晨我们做着早操;傍晚,我们又讲着故事。

师:对,可以说早晨怎么样,傍晚怎么样,也可以说风雨来了怎么样、风雨过了怎么样。

生:风来了,我和伙伴们跳起了舞蹈;风过了,我们又讲起故事。

师:那么,你们可以每个人选一个内容,或者是说雨来了怎么样,风雨过去了怎么样。也可以说,早晨怎么样,傍晚怎么样。就像《荷花》一课的写作方法。大家再把第二部分内容讲一讲。同座的,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

(学生同座对说。在全班训练的基础上指名口述。)

生:我的家住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边,我的兄弟姐妹可多啦!小草是我的弟弟,米粒大的荠菜花是我的妹妹。一阵风吹过,我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鸟在我们头上叽叽喳喳地叫,仿佛在给我们鼓掌。小河水淙淙地流着,好像在为我们演奏。

师:×××讲得不错。你们有什么意见?

生:我给×××补充一下。一阵微风轻轻地拂过,我们翩翩起舞。风过了,我们停止了舞蹈,静静地讲着故事。

生:小蜜蜂是我们的常客。他常常在我的小脸庞上东瞧瞧,西瞧瞧,和我一起玩。一边给我增加营养,一边对我说:“蒲公英啊蒲公英,你可真好,蜜汁可真多。”我不断地吸取土壤妈妈的奶汁。土壤妈妈总是说:“孩子,多吸点儿,把身体养得壮壮的,妈妈才高兴呢。”

师:“蜜蜂在我的小脸庞上东瞧瞧,西瞧瞧”这儿不够好。

生:我给他改一下,可以说亲吻着我的脸蛋。

生:×××说错了。他前面说的蜜蜂给我增加养料,后面又说,蜜蜂说“蒲公英,你可真好,蜜汁可真多。”

生:应该说蜜蜂给我传播花粉。

生:我帮×××加一句,小鱼跳出水面,好像也要看看这愉快的场面。

生:我帮×××加一个字,她说,小蜜蜂和我一起玩,加个字,小蜜蜂和我一起玩耍。

师:或者是和我一起嬉戏。

生:我也帮×××改一下。她说,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们鼓掌。我帮她改成,“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呢。”

生:我帮×××加一句。晚上,小河水轻轻地流着,好像唱着歌儿把我们送进了梦乡。

在评价中,表现了学生想象力丰富,对词语的运用十分敏感,这绝非一日之功。

师:这里是讲我们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生活得很愉快。同学们要注意,中心是要说蒲公英有理想,不怕苦,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还可以怎样叙述?

生:我的家在小河边,这里虽然没有美丽的花园和高大的楼房,但是我和姐妹们生活得很快乐,我们汲取着土壤妈妈的奶汁,茁壮成长。我们经历过不少风暴。有一次,风咆哮着,雨怒吼着,我们在暴风雨中手拉着手,顽强地抵抗风雨的袭击,我们在风雨中摇摆着身体,但还是挺过来了。

生:我帮××改一下。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阳光照得他们闪闪发光。

师:不要说树叶上,而说我和姐妹身上滚动着露珠,那就更好些。

生:我帮他中间加一句。我们在风雨中摇摆,土壤妈妈不断鼓舞我们说:“孩子要挺住,要挺住!”

师:第二段会说了。下面说第三段“我的理想”,同学们想一想,这篇口头作文的中心是说蒲公英不怕苦有理想。这一段正是表现中心的段落,就应该说得详细具体。那么怎样才能讲得详细具体呢?前面同学们已讲了。我长大了,到祖国各地去旅行,去安家落户,有的要到草原去,有的要到森林里去,也有的想要到荒山上去,还有的小朋友想到祖国的台湾岛去。这些理想都是很美好的。下面你们一边看一边想。

(老师在窗口吹起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种子飘飘悠悠地飞到窗外,边描述边启发。)你们,蒲公英的种子,飞了,飞向蓝天。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什么?低头往上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你来到什么地方?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你来到什么地方?那儿你刚去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后来又是什么样子?你们看着想。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向远方飞去,学生欣喜地望着……)

生:我飞上了高空。抬头向上看,啊,瓦蓝瓦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低头往下看,一条条小河就像银带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我飞过高山,看到一群群高山像驼峰一样,连绵起伏。我来到草原,一片片草地就像绿绒毯一样,铺得整整齐齐。我飞呀飞呀,哦,这儿不是荒山吗?在这儿安家落户吧。我飘飘悠悠地落了下去。啊,这儿没有人烟,也没有我的伙伴,这时我想起土壤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只要有泥土的地方,你就能生根发芽。”我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荒山打扮得像花园一样。我无声无息地萌芽,无声无息地开花。多少年来,我日日夜夜把小河当作镜子,默默地打扮着,渐渐地,渐渐地,开的花多了,啊,我的志愿终于实现了,荒山变成了花园。

师:××同学讲得不错,讲出了他的美好的理想,那么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怎么过渡呢?他没讲。应当怎么讲?还少哪几句话。

生:过了几个月,我长大了。有一天,土壤妈妈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快去安家落户吧,于是我撑着小伞在蓝天中飞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吉林的情境作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市举行李吉林老师事迹宣讲会

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市举行李吉林老师事迹宣讲会

李老师,李吉林,情境教育,学生,徒弟,老师,唐颖,李吉,林第,中国,一生,一字一句,创始人,全城,事迹,为题,事业,宣讲会,后辈,后来人,实验班,弟子,师范,师徒,富矿,恩师,情境,教学,故事,所学

2010-07-01 #小故事

感恩教师节 每一课都是思念 南通宣讲李吉林老师事迹

感恩教师节 每一课都是思念 南通宣讲李吉林老师事迹

李老师,情境教育,学生,老师,李吉林,南通,事迹,徒弟,教学,财富,严清,中来,唐颖,潘冬冬,高等专科学校,掌上,中国,一生,一字一句,创始人,全城,为题,事业,动力,客户端,吉林,后辈,后来人,学校,地域

2007-03-21 #短篇故事

广厦狂灌七记三分!李春江之子外线四中四助攻懵吉林

广厦狂灌七记三分!李春江之子外线四中四助攻懵吉林

广厦,李京龙,赵岩,吉林,外线,李春,胡金秋,比赛,复赛,孙铭徽,手感火热,单节,儿子,个人,全华班,对手,得分,被誉为,领先,进攻,比赛中,三分雨,节结束,张彪,杜金,琼斯,吉林队,外线投篮,展现了,三分球

2024-01-30 #综合

吉林战役故事|白山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总队第四分队李奎霖

吉林战役故事|白山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总队第四分队李奎霖

李奎,志愿者,疫情,工作,志愿服务,父母,队伍,便民服务,精神,李老师,解放社区,湖北,全国,一线,孩子,志愿,日子,白山市,社区,风雪,服务,防控,为大家,大家一起,常常是,没有一个,让我来,身体不好,一笑,中来

2008-11-27 #长篇故事

通过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成长经历自述《目标+执着》 分析她的成长过程和成功原

通过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成长经历自述《目标+执着》 分析她的成长过程和成功原

车轮,城市,轮胎,重点,李吉林,特级教师,农业银行,印迹,中国证监会,业务,不良率,三农,优先发展,全国,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暂行条例,原因,战略,执着,整体,法制,汽车,目标,自述,金融,分析,发展,监管,任职资格

2020-08-29 #故事会

创设绘本情境启蒙童趣作文

创设绘本情境启蒙童趣作文

学生,故事,动物,语言,大猩猩,穿衣服,母鸡,日记,狐狸,绝对不,作文,句式,情境,我爸爸,想象力,画面,结尾,孩子们,孩子,小朋友,文本,青蛙,学生在,让学生,内容,友情,爸爸,童趣,训练,一句话

2020-06-04 #经典故事

作文开头的情境导入

作文开头的情境导入

学生,老师,同学们,教学,课文,文章,开头,于永正,课堂实录,了学,月光曲,壁虎,眼睛,课题,古诗,时间,板书,玻璃,父亲,班会,班主任,知识,结尾,读者,冯光,贝多芬,大狼狗,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我

2020-09-24 #故事阅读

作文开头的情境导入

作文开头的情境导入

学生,老师,同学们,教学,课文,文章,开头,于永正,课堂实录,了学,月光曲,壁虎,眼睛,课题,古诗,时间,板书,玻璃,父亲,班会,班主任,知识,结尾,读者,冯光,贝多芬,大狼狗,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我

2020-09-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