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久违了!门开了!重温新中国电影记忆

时间:2009-05-19

随着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阔别电影太久的电影从业者和观众,都将因电影陆续重逢

提示:本文共有 16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编者按:星光点点,汇聚银河万里;雪消冰释,电影人砥砺前行。随着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阔别电影太久的电影从业者和观众,都将因电影陆续重逢。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人民网文娱部为此联合推出“加油!中国电影”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电影的崭新面貌,展现中国电影产业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信念。让我们共同守护中国电影的记忆,守望中国电影的将来。

“久违了!”电影院终于回来了!阔别数月,我们对电影的爱终于又有处安放。无论是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创作者、演员,还是观众,对于电影院都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感。这是记忆,是温度,是力量,是希望。让我们从“新中国电影记忆”里,再次感受电影院的魅力,找寻几代人对电影共同的热爱。

探访新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

195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坐落于北京长安街的原“新新大戏院”更名为“首都电影院”。在那个时期,看电影就是普通百姓的节日,照亮了一个时代,也唤起人们对世界和对生活的向往。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闲娱乐方式。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1957年7月,首都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改建后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苏联电影《革命的前奏》。“当时卖票的盛况,现在都没法想象。7月1日要上映,6月底的时候,电影票就一直预售到9月份,电影几乎就是老百姓娱乐的全部。”首都电影院第五任经理刘洪鹏描述观众的热情,“想到要看电影,激动得前两天就睡不着觉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量欧美电影引入国内。新鲜的异域文化和生活方式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首都电影院一票难求的场景更是屡见不鲜。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冬天早晨,门口就挤着上百人,门闸一拉开人群一涌而入,把几个售票窗口围得水泄不通。军大衣上的纽扣被挤掉,都是常事。”刘洪鹏声情并茂地说:“当年还有一部外语版的歌剧影片《茶花女》反响很好,几毛钱一张的电影票,首都电影院一家就产生了三十多万的票房收入。有一位中学老师从郊区县慕名而来,还带着录音机,他太喜欢这部电影,歌剧唱得太美了,问我们能不能把声音录下来。”

过去它依偎着我们的春华秋实,现在它云开雾散,让所有的等待都成为我们就要看到的现实。将来它仍将一如倒影、一如梦境般,伴随着我们,去穿越那无边无际的岁月之河。那道点亮银幕的光,也照亮了中国电影产业复苏的前路。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默默守护,静待花开

2020年,为了阻止新冠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这些曾陪伴我们徜徉电影长河的影院临时闭门谢客。如今疫情形势总体稳定,电影院也陆续重新开门。

“从停业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做着恢复营业的准备。我们很有自信的一点就是,虽然停业了近半年,但观众随便进每一个厅,座椅都是一尘不染。”首都电影院常务副总经理于超表示。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当然,在观众重新回到影院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疫情常态化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比如观影过程中需要全程佩戴口罩,比如每一场要间隔多长时间,以保证充分的消毒。请所有的观众放心,影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给大家提供最安心的观影环境,能够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放映效果。”于超说。

还记得你在电影院看过的第一部电影么?还记得售票处大排长龙也想看电影的激动心情么?

门开了,电影又展露它的欢容和风姿。我们在约好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与电影重逢,那里有我们的记忆,有我们“朝花夕拾”后的点点滴滴。

散场后,我们还在谈论着别人的时光是如何稍纵即逝,而我们自己“光阴的故事”就这样得到了一次美丽的扩充,一次丰富的延展。我们仿佛多了一个季节,也仿佛多了一重生命,我们就是在那里拥有过太多的刹那芳华,也是刹那成为永恒。

“走了那么远,只为在花开时节与你重逢。”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有一群人始终默默守护着中国电影的希望,通过坚守平凡工作,为停摆的电影业保留活力。正因他们的守护,他们的爱,中国电影产业才有了再度出发的底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久违了!门开了!重温新中国电影记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电影记忆丨长影在中国电影史的各项“第一”

中国电影记忆丨长影在中国电影史的各项“第一”

电影,中国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国第一,新中国,长影,摇篮,中国,影片,故事片,译制片,部长,常彦,中国长春电影节,票房,长春,中国电影人,新中国电影,中国共产党,定军山,历程,动画片,导演,捷克,精神,编辑,记忆,记录片,解放战争,观...

2020-06-03 #故事阅读

期待!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定档国庆 七大导演畅聊新中国记忆!

期待!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定档国庆 七大导演畅聊新中国记忆!

我和我的祖国,父亲,记忆,张一白,管虎,陈凯歌,新中国,影片,黄建新,新中国成立,电影,总导演,导演,感触,一部电影,总制片人,徐峥,宁浩,薛晓路,电影人,中国农民,不一样,和平年代,那一天,和文,全民,中国,人们,任务,仪式

2009-10-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记忆」天山电影院40岁 那里有你的记忆和故事吗?

「记忆」天山电影院40岁 那里有你的记忆和故事吗?

影院,天山路,艺术中心,影迷,电影院,综合性,虹桥,改造,影城,剧场,天山,长宁,飞天,景雯,交汇处,商业一条街,延安西路,新中国,文化艺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艺术培训,电影,一楼,一身,写照,上海,中山西路,传统,光影,变身

2014-07-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经典老电影 一辈人的美好记忆

红色经典老电影 一辈人的美好记忆

...期,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北京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局,看电影,红色娘子军,长春电影制片厂,讲述了,历史,一代人,冀中,岁月,地雷,影片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聚焦70年间群体记忆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聚焦70年间群体记忆

影片,新中国成立,任达华,佟丽娅,刘涛,刘昊然,宁浩,宋佳,张一白,张嘉译,张译,徐峥,惠英红,文牧,白瀛,王千源,欧豪,管虎,薛晓璐,葛优,黄建新,陈凯歌,陈飞宇,新华社,同记,北京,全国,个人经历,年间,小人物

2010-06-06 #经典故事

门开了但电梯没到 男子踩空从30楼摔下竟无事?真相让人脊背发凉

门开了但电梯没到 男子踩空从30楼摔下竟无事?真相让人脊背发凉

电梯,男子,时候,救援,很多人,井里,电梯门,钢索,电梯井,下相,信都,多加,希望电梯,滨河苑,贵州六盘水,都会,高层住宅,小伙伴,事情,手机,感觉,心情,情况,按键,手机信号,滑倒,答案,疑问,看清楚,管理方

2007-03-26 #小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丨再现永不褪色的芳华记忆 高喊“青春万岁”

故事里的中国丨再现永不褪色的芳华记忆 高喊“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王蒙,青春,保尔班,李兰迪,蔡国庆,小说,电影,曹璐,毛培,天音,故事,中国,少年,戏剧,记忆,田沁鑫,董卿,创作,女子中学,新中国,博士生导师,主持人,友谊,总导演,演员,节目,观众,胡可,臧洪娜

2017-10-07 #长篇故事

医院鬼话

医院鬼话

右手,电梯,医生,医院,根红,门开了,一楼,一体,丝带,急诊,小女孩,电梯门,回家,医生说,奇怪地问,她上来,正准备,搭电梯,有一根,红丝带,笑一声,在做

2020-05-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