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人文旅行:庐山的宗教寺庙及高僧轶事

时间:2009-06-03

这两座寺院都建立在东晋时代,是庐山北部建立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两座寺院

提示:本文共有 27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东林寺·

“欲游山北东西寺”,是指庐山北部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这两座寺院都建立在东晋时代,是庐山北部建立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两座寺院。

东林寺选择的位置和地势很好,“正对香炉峰。峰分一枝东行,自北而西,环合四抱,有如城廓,东林在其中,相地者谓之倒挂龙格。”“寺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廓,中有大溪,自南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至建昌 (今永修县)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当时的描述。现在见到的东林寺周围情景,依然是当年的风貌。慧远自公元381年 (晋太元六年)到庐山,至公元416年 (晋义熙十二年)去世,在庐山36年。据说他在这30余年中,“迹不入俗,影不出山”。在东林寺聚集众徒,宣扬佛法,阐发佛理,论赞佛经。他派遣迎远禅师等人,横跨荒漠,逾越葱岭,前往天竺 (今印度等地)取经。迎远禅师等返回庐山后,在慧远主持下,将佛经译成汉文,与长安的名僧鸠摩罗什交换经本。慧远还撰写《般若经》序文。前后所著经、论、序、铭、赞、记、诗等几十卷,编为《庐山集》。同时,慧远还与达官显贵、学者文人相交往。慧远虽不在朝,却声震遐逸,成为南方佛教和佛学中一个重要派别的领袖。慧远在桓伊帮助下建成东林寺后,一直苦心经营,大力拓置,使东林寺迅速成为布局严整、殿阁繁复、规模恢宏的禅寺,影响广及海内外。慧远之后,南朝梁孝元构造重阁,庄严寺宇,晋王杨广为寺檀越,大力捐施,使东林寺继续保持着昔日的繁华和影响。进入唐代后,东林寺得到了朝廷宫府和文人雅士的更多关心和扶持,殿厢培室、亭台楼阁多达310余间,藏书10000多卷,僧侣达数百人;其建筑之恢宏,规模之巨大,足以睥视海内诸刹,“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自唐以后,禅宗兴起,东林寺成为禅宗重要阐扬基地,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西林寺·

西林寺虽规模不及东林寺,简古不如开先寺,宏丽不及天池寺,但“荒野之趣”却是庐山诸刹所难以企及的,创建时间之悠久也胜于他寺,这或许就是西林寺能跻身于庐山3大名寺之列的原因。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

影石,是西林寺富有代表性的实物。它高8寸,径5寸,据说是南朝梁武帝太情年间(公元547~549年)一西域僧人带来的。它安置在寺中大殿佛像顶上,时放异光,夺目耀眼。各地僧俗闻知纷纷前来瞻睹,发现在影石照耀下,佛像变幻不一,“或佛,或菩萨,或三部八涂”。人们惊异不已,都以为是神镜。千佛塔,又名砖浮屠,立于寺后,唐玄宗敕建,明代时曾重修,“粲然一新”。该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旧有旋梯可登觅四周景色。正因其巍峨空中,而成为游客必览之处,亦是西林寺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寺内曾保存的南朝梁画家张僧砾所画昆卢像、梁武帝所赐蹙线绣钵袋、唐塑释迎像和唐王翰石刻须菩提像及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题《西林寺碑》亦都是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史料价值。“奕奕西林,肇自永公。”西林寺能与东林寺齐名,永载史册,慧永功不可没。慧永身后,人们每至西林寺还时常忆起他当年的风范。·大林寺·东林、西林、大林,称为庐山“三大名寺”。大林寺在庐山北端的云顶峰。慧远弟子昙洗,在庐山讲经台东南一带种植许多花木,蔚然成林。云顶峰因而又名大林峰,昙洗在云顶峰所建寺院,也名大林寺。这是庐山顶巅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大林寺四面峰环,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清野脱俗,“若别造一世界者”,实匡庐间第一境。但因寺处山巅,穷远偏僻,起初并未为人所知,人迹罕到,埋没深山。唐武德年间 (公元618~626年),禅宗四祖道信携五祖弘忍来此栖住,个中奇景和寺字的古朴清素才逐渐为外人所知。此后,来游者不少。公元817年,白居易偕名士高僧一行17人同游大林寺时,才真正使大林寺成为游人青睐的旅游胜地。白居易在大林寺大发诗情,信笔题留《游大林寺》诗和序于寺壁,大赞寺周独具特色,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林寺因此扬名,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高僧轶事

·普超刺血写经·普超(公元1863—1906年),江西都昌人,俗姓戴。少为诸生,博通儒学。后弃儒学释,入应竹庵为憎,受戒于九华山甘露寺。旋至五台山“寻师择友,咨诀心疑”。因慕至善德行而拜倒其门下。至善门徒如云,独对他特别器重,赠送《华严经》一部,嘱之“闻此可以发明心要”。从此;他以《华严经》为护身至宝,“动静不离,意志如一”,一生所系唯华严。普超来庐山海会寺后,尊佩嘱悉心潜习《华严经》,深得其要义。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普超萌发血抄《华严经》的念头。他的善心仁肠得到至善的赞赏和支持。自此,普超“掩关闭户”,独居禅房,专心致志,“蠡掌血书”八十卷本《华严经》。历十五寒暑而不怠,终于成功。之后,他又刺血书写《梵纲经》三十卷和《行愿品》三十卷。这些血书佛经血色殷红,字法端秀,小楷书写,字径半寸有余,颇见功底,被寺僧视为珍宝,一直用白果树盒贮存藏经阁中,每每出示游人观睹。时至今日仍保存着33册,珍藏于庐山博物馆,供中外游客鉴赏。普超竭毕生之力,刺血写经,完成“续远驮两公之绪,永为匡庐大法”之宏愿,自己却因失血过多,“气体受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溘然辞世,为佛教事业的发扬光大献出了生命。·“莲社”和“虎溪三笑”的传说·从唐末开始,有慧远等123人成立白莲社的传说,据《庐阜杂记》一书记载,慧远曾以书招陶潜,邀请陶潜参加莲社。陶潜,字渊明,柴桑人,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这时正隐居庐山。《杂记》上说,陶潜接信后表示:“弟子性嗜酒,法师许饮即往。”慧远表示通融,允许陶潜喝酒。陶潜至东林寺,慧远劝他加入白莲社,陶潜不同意,“攒眉而去”。明代王守仁的诗说,“远公学佛欲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虎溪三笑”的故事,说慧远平素“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逢送客出寺,均以寺前虎溪为界,从不过溪。这反映了慧远的清高和矜持。但每当送陶潜和庐山简寂观道士陆修静时,则因为畅谈义理,兴犹未尽,以致送过了虎溪。而这时慧远所驯养的老虎就鸣吼警告,陶潜、陆修静、慧远三人乃相视大笑,欣然道别。宋人李伯时绘《白莲社图》、石恪绘《三笑图》,都把这段故事收入画中。李元中、晁补之、叶梦得等,都为《白莲社图》作记。苏拭又为《三笑图》作赞。东林寺后来又建三笑堂,使这一故事成为庐山口碑中又一美谈。

佛渡有缘人(静心版)佛渡有缘人(静心版)十二生肖;杨志平作品合集

旅行中国:藏语六字真言颂-怙主三宝

南昌适合看日出的地方大全

色达:寻找心灵的净土 见证信仰的力量

风土人情:戴“玉观音”的讲究、好处、忌讳

旅行中国最大佛教寺院--南海禅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文旅行:庐山的宗教寺庙及高僧轶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原创笤帚轶事之三笤帚的人文元素

原创笤帚轶事之三笤帚的人文元素

笤帚,娘娘,疙瘩,串儿,故事,时候,簸箕,逝者,荣成,国民党军官,孩子,武器,人们,习俗,初中,八路,同学,奶奶,席子,教室,泥土,村里,杂物,枪支,校报,灰尘,炕上,角落里,陪葬品,二月二

2020-05-23 #短篇故事

大同人文:拐子进士 翟廷楠的奇闻轶事

大同人文:拐子进士 翟廷楠的奇闻轶事

南京,豪强,许村,朝廷,杨姓,伞盖,老百姓,神鸟,行人,龙首山,翟家,亲戚,南京城,大理寺,大白,故里,杨树,泾阳,浑源,公执,明穆宗,对杨,大明,墓地,官员,残疾,树枝,皇上,知县,神树

2014-02-07 #长篇故事

江西电影人:“红星”照耀中国 巧用山水人文名片

江西电影人:“红星”照耀中国 巧用山水人文名片

江西,电影,影片,喻恩泰,发展,章军华,全国,庐山,电影人,庐山恋,人文,婺源,影院,文化,江西省,闪闪的红星,名片,山水,电影院,红色,创作,力之,潘冬子,座山,事业,乡村,井冈山,产业,企业,佳作

2016-09-22 #故事阅读

佛教的故事/人文故事

佛教的故事/人文故事

悉达多,佛教,故事,儿子,太子,侍者,高僧,人群,老人,人文故事,中国,佛教文化,历史,四大,宫殿,文学,生命,净饭王,干多,生活,人们,人物,内心,国王,战争,文化,父亲,禅宗,过程,发展

2020-08-05 #故事大全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师,前生,小僧,少年,师兄,庙神,老翁,同学,形体,众人,经典,广州,竹子,大泽,在路上,还记得,一带,佛家,位太子,佛法,侍从,公元,和尚,因缘,故事,山西,庐山,恶形,施主,沉入

2020-06-20 #故事大全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师,前生,小僧,少年,师兄,庙神,老翁,同学,形体,众人,经典,广州,竹子,大泽,在路上,还记得,一带,佛家,位太子,佛法,侍从,公元,和尚,因缘,故事,山西,庐山,恶形,施主,沉入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师,前生,小僧,少年,师兄,庙神,老翁,同学,形体,众人,经典,广州,竹子,大泽,在路上,还记得,一带,佛家,位太子,佛法,侍从,公元,和尚,因缘,故事,山西,庐山,恶形,施主,沉入

2016-04-02 #故事大全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师,前生,小僧,少年,师兄,庙神,老翁,同学,形体,众人,广州,经典,竹子,安世高,大泽,在路上,还记得,一带,佛家,位太子,佛法,侍从,公元,和尚,因缘,故事,山西,庐山,恶形,施主

2020-05-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