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何以为家》:12岁的他控诉的不是父母 而是战乱和社会的不公

时间:2009-06-07

将近一年后,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目前累积全球总票房则超过了5000万美元

提示:本文共有 30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2018年,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何以为家》(Capernaum)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并且获得了评审团大奖。

将近一年后,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目前累积全球总票房则超过了5000万美元。

截止到现在,《何以为家》仅在中国的票房超过了4350万美元,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中东地区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的时候,漫威影业的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刚刚上映一周。

而在这部电影上映12天后,瑞恩·雷诺兹主演的《大侦探皮卡丘》(Detective Pikachu)又开始上映。

能在这两部高预算电影的前后夹击下获得超过3亿人民币的票房,可见《何以为家》的确是打动了中国观众。

优秀的电影美学

01

与其说《何以为家》是一部剧情向的艺术片,不如说他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纪录片,所有的一切情节,都是小赞恩自身的经历与生活的写照。

影片使用一种近乎于纪录片的形式跟随着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男孩赞恩的人生轨迹,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残酷的生活画卷。

《何以为家》不像《复联4》或《皮卡丘》那样拥有粉丝的情怀向,也没有铺垫。

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真实。

《何以为家》整整经历了五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3年的资料调研,6个月的拍摄,2年的剪辑,尤其是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什么大牌明星,而是用真正经历过这个事件的孩子。

02

首先,影片的声音做得非常出色。环境声构建了黎巴嫩难民营的厚重和多元,声场宽阔自然,声音的处理准确地体现出人物极致的情感状态,深深击中了观影人的内心。

赞恩的片尾一笑,可能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笑容,为沉重的生活带来一线光芒,是影片最后展现的一点温柔、一线希望,抚慰着观众的内心,却也是这一笑,让我们再次止不住的泪流满面。

其次,虽然类似的现实题材,在多位大师的作品里都有过多次展示,儿童视角也并不独树一帜。

但相较于同类型题材的拍摄手法多选择激烈的手持镜头,以加大影片的视觉冲击从而完成对观众心理的拉伸,拉巴基则选择了较为稳健的正统拍法,风格不再凌驾于内容之上,手法上也显得温和许多。

两条线自然汇合,同时又以主角视角带出整个混乱错杂的环境,以至于最后法庭上的诉求来得自然而然、波澜不惊却又感人至深。

同时因为采用了叙事蒙太奇的传统拍摄手法,将回忆和现在来回切换,使剧情紧凑,故事完整,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性。

再加以着重采用特写镜头,频繁出现,如赞恩的每一次流泪,特写面部表情,悲伤难过绝望让观众一览无遗,同时也使观众感同深受,对扎因产生强烈同情心。

03

除了稳健朴实的拍摄手法和大量的特写镜头的合理运用,在镜头构图方面更是能看出导演的一番苦心,同时也带来了震撼的观影效果和影片内涵寓意的传递。

比如影片从开头侧拍主人公扎因,通过医生的话语,让观众了解到扎因,抱着疑问的态度去看电影。

而后采用上帝视角俯拍的方式,如影片开头的建筑物房子(如上图)。

再如运用对角线构图方式,扎因与父母争吵之后,趴在地上,这些都表现了人物的渺小,无力感。诸如此类的镜头构图美学,影片中比比皆是,非常深刻的用镜头语言完成了思想的传递。

影片对台词的运用同样是恰到好处,如扎因最后的独白:“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真是字字诛心!

独特的展现视角

以儿童的视角去展现故事,以战乱的社会做为情节背景,这并不新鲜。

但把二者相结合,用近似于纪录片的方式去揭露深层次的内涵,娜丁.拉巴基做的很独特。

01

事实上,戏里戏外的赞恩都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赞恩·阿尔·拉菲亚,2004年出生于叙利亚。

他曾以难民身份与家人逃往黎巴嫩,并在那儿居住了八年。

平日混迹于街头,没上过什么学。

贫穷、暴力、比死亡还可怕的麻木……他司空见惯。

拍摄《何以为家》期间,赞恩和角色一样正好12岁。

他凭借自己能量巨大的表演,获得了土耳其“金橘奖”最年轻影帝。

或者可以说,他根本没有在演,只是,在过自己的真实生活。

片中其他演员,也是有着相似经历的群众。

导演娜丁·拉巴基坦言,演员们给了她极大帮助。

因为,所有人都有一种使命感。

“他们想证明自己存在于现实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片中进行真实的个人斗争。”

作为非职业演员,他们有可能于无形中暴露真实的痛苦。

如果这一份鲜血淋漓的痛,能化成泪砸在世人的心坎上,促发更多人去思考,如何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家”,如何让成年人救赎自己会犯的“罪”。

如导演所言,希望用电影作为“武器”,在社会的阴暗角落投下一束聚光灯,让这些光线,渗透到那些贫困且无法逃脱命运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实中的赞恩的人生便被这一束光照亮了——

电影拍摄后,他和家人一起移民挪威生活,已经开始接受教育。

在那里,他终于可以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

02

《何以为家》的故事背景,便是以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内战。

这一战争及国际各方势力在此的角逐与纠缠,让叙利亚民不聊生,家园破碎。

联合国表示,自叙利亚2011年3月爆发内战以来,已有超过400多万人逃离家园,偷渡到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家。

还记得下面这张举世震惊的照片吗?

2015年9月两艘满载叙利亚难民的小船,从土耳其博德鲁姆(Bodrum)出发要前往希腊的科斯岛(Kos),未料双双翻覆,23人中至少12人死亡,包括1名妇女和5名孩童。

这个孩子正是其中的一个,照片一出舆论哗然,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哀悼,有人感同身受地说,“身为一个难民儿童,这让我真的很想哭”;还有人痛批欧洲当局,“欧洲领导人投入10亿欧元拯救银行,但没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有够丢脸!”

无情的海浪拍打在小男孩的身体上,他却安静像是安静的睡着了一般。许多网友为了悼念孩子,帮他在图中装饰上了星星与月亮,还有的帮他p上了一张床。

赞恩及其家人的苦难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影片中,小赞恩在狱中选择了起诉自己的父母生而不养,他不想再有象自己和妹妹一样的悲惨命运继续发生。

而在法庭上,赞恩母亲对本片导演饰演的女律师说:“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么?我经历的你经历过么?你永远不会,因为你活不下去。换成你是我,早就上吊自杀了。”

女律师没有回复。

她和丈夫做为流离失所,逃离家园,无以为生,无以为家,失去女儿又被儿子控诉的悲伤,无奈,痛苦,挣扎,还有愤怒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影片至此,与其说小赞恩控诉的是他的父母,或许更应该控诉的是发起战争的那些成人,控诉这个因战乱而动荡不堪而毫无公正的社会。

是的,我们没有经历过。

我们无法理解和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没有过那个处境,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伟大的国家。

或许我们也有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可我们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头上掉下来的炸弹。

至少,我们还有家!

—— —— ——

2018年9月8日,《华盛顿邮报》引述美国国务院高官的话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了叙利亚新战略,将美国驻叙境内美军的停留期限无限延长。

战争依然继续。

小赞恩已经在挪威有了新家,愿更多的“赞恩”都终将会有自己的一间小屋,一张木床。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战争的苦难,只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度。

愿我们每一个人且行且珍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何以为家》:12岁的他控诉的不是父母 而是战乱和社会的不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市场遇到夫妻吵架 以为女的做事不公 不想是男的三观不正

故事:市场遇到夫妻吵架 以为女的做事不公 不想是男的三观不正

姑娘,东西,中年男子,刀鱼,老婆,我们家,一只鸡,保姆,后备箱,娘家,孩子,鱼市,闺女,算哪根葱,走过去,秋果,你还小,那一男,那小子,不一样,只有你,回一,不值,产假,价钱,冰柜,地方,动动,女声,大米

2013-09-26 #小故事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pdf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pdf

电路,电压,电阻,电容器,电流,电位,电容,电源,并联,单位,负载,导体,电荷,所示,电工,电动势,维修,电容量,之和,电能,电阻器,两端,标准,电荷量,关系,开关,概念,电功率,电压表,磁体

2012-04-16 #长篇故事

多地通过保障物资 发放补贴 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关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

多地通过保障物资 发放补贴 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关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

医护人员,一线,补贴,工作人员,小区,工作者,干部,物资,疫情,工作,谢元林,后顾之忧,荆州市中心医院,长春市委,人员,共青团,医务人员,医院,小组,愿者,时间,滁州市,社区,租金,关怀,新闻和报纸摘要,心理疏导,微信群,所高校,给我们

2011-12-17 #短篇故事

命运不公到这个地步 他也还有未来|百家故事

命运不公到这个地步 他也还有未来|百家故事

孙亚,母亲,直播,时候,直播间,淘宝,花生,土地,父母,买家,名字,时间,桃子,妈妈,村里,东西,位置,地方,姐姐,小伙,客人,店里,河南,江西,消息,筷子,粉丝,舅舅,轮椅,陌生人

2010-12-15 #故事大全

曾经是80后的童年美食 如今遭人“嫌弃”不健康 让人感到不公

曾经是80后的童年美食 如今遭人“嫌弃”不健康 让人感到不公

美食,食品,人们,朋友,油渣,猪肉,一代人,吃货,时代,油锅,食物,饺子,反应,不健康,让孩子,好的,美食会,不幸,包子,名字,国家,味道,孩子,技术,方面,猪油,父母,问题,老百姓,观念

2009-05-12 #长篇故事

边放牛边自学不向命运不公低头 巢湖博士走进母校为学子加油

边放牛边自学不向命运不公低头 巢湖博士走进母校为学子加油

何晓,同学们,博士,老师,学生,校园,人生,办公室,教师,游子,知识,讲座,辈子,交流,何博士,孩子们,王国祥,生父母,中心小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巢湖地区,文化长廊,童心童趣,大地,地垄,人生价值,亲身经历,人生目标,全校

2016-09-01 #故事大全

《何以为家》内容深刻 生活的无奈与痛苦被放得很大很真切

《何以为家》内容深刻 生活的无奈与痛苦被放得很大很真切

赞恩,这部电影,孩子,以为家,无奈,地方,父母,生活,爱的,个人,内容,妹妹,时代,母亲,男孩,经历,体会到,因为他们,尤纳斯,观我,男主角,后何,发现了,有家,产儿,一家,伏笔,价值,命运,战乱

2018-02-06 #小故事

《何以为家》出生是无法选择的 有的人生来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

《何以为家》出生是无法选择的 有的人生来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

孩子,影片,父母,商贩,弟弟,单身女人,妹妹,苦难,过程,实在是,去看看,家庭,手法,户口,战乱,生下,经历,以为家,生孩子,雨果,爱的,一家人,不学,主题,中国,世界,人情,人生,内心,全程

2013-08-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