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始皇的六大劳民伤财壮举 长城排最后 其中一个被毁影响历史

时间:2009-06-11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800多公里

提示:本文共有 38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秦始皇的劳民伤财,长城只是冰山一角,其中一个被毁影响历史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让天下的黎明百姓休养生息,而是大兴土木,虽然他这样做是导致了后来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短暂存在后就迅速消亡了,但是在秦始皇在位的期间,他到底修了多少名传千古的伟大工程呢?今天,笔者就为你盘点盘点

第一个:秦直道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8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秦直道,是秦始皇命蒙恬大将亲自建造的,这条直到,可以直通秦皇宫,为抵御匈奴的侵犯,秦直道就像是一条现代高速公路一般,为边关的将士们输送着物资和器械,后来汉朝出击匈奴,也是走的秦直道。

而这条秦直道,是秦始皇死后回宫的最后一条路,也是扶苏自刎的见证者。

秦直道是中国劳动人民在距今2200年前,用落后的生产工具,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筑出的长达700余公里、宽50米左右的车马大道。而且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改线、施工、建筑驿站、邮亭等任务,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艰巨,在中国乃至世界筑路史上可谓奇迹!直道修成以后,除在军事上收到威慑的效果以外,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一文称,1973年至1974年对内蒙古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进行清理发掘时,发现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陶量器残片,字体系秦隶。内蒙古赤峰市蜘蛛山遗址也出土有印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陶量器、衡器,赤峰寺三眼井和敖汉旗老虎山出土有秦代铁拳,重量在30公斤以上,三眼井铁权并有秦始皇诏书铸文。证明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通过秦直道,也强力推行于秦长城沿边的郡县。

第二个: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已发现了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兵马俑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其中,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从服饰、甲胃和排列位置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身份,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他13岁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当时总设计师是李斯,负责督造的就是大将章邯,而这个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耗费的时间长达37年之久!秦始皇当时就是想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做一份到地下去。

而到了地下,自然也是要征兆四方的,但是不可能让活的士兵来殉葬,于是,就发明了兵马俑,让这些泥土士兵能够继续在地下为秦始皇征兆四方,而兵马俑更是被法国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三个: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是一个名叫郑国的战国末期的韩国水利专家修建的,可不是郑国修建的。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第四个: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灵渠成为了沟通中原和岭南的水利要道。而令人惊叹的是,现在所遗留下来的秦始皇时期的石堤,现在仍然保存完好。

第五个:长城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3-10]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方的匈奴也日益强盛,时不时地就南下侵扰秦朝,秦始皇当时也是毫无办法,虽然连年的战乱已经使得民不聊生,但是为了抵御匈奴,不得不修筑长城,而巍峨高耸的长城,就像是一道道天然壁垒,配合秦直道,让匈奴望而却步。

而长城到如今,已经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一部分建筑了。

第六个: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1-3]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阿房宫被称为天下第一宫,首先第一个,就是它的面积,它的面积有多大呢?整整15平方宫里,关于阿房宫的描述,那首《阿房宫赋》,就已经将阿房宫的雍容华贵给书写得淋漓尽致。当时的阿房宫,囊括了天下的宝物和美女。

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同时,某种意义上说,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也是秦灭亡的一个象征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前陕西省博物馆馆长周天游认为,阿房宫是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儒家的内敛不同,秦的价值观是外扩的,什么都追求极致,宫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要大,而且要调动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秦帝国确实在短时间内奠定了很多历代延续的制度,但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能力。

而后来,在项羽攻占咸阳以后,放了一把火,连烧了三个月,才把阿房宫给烧毁。有人说,项羽这么做是千古罪人,他这一把火,烧掉了不知多少瑰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始皇的六大劳民伤财壮举 长城排最后 其中一个被毁影响历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19 #长篇故事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0 #故事会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4 #故事会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4 #短篇故事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4个小故事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吕不韦,嬴政,嫪毐,异人,百家号,长城,赵姬,咸阳,作者,太后,皇帝,历史,故事,秦王,始皇帝,李斯,秦昭襄王,秦昭襄,赵太后,传奇故事,万里长城,人质,儿子,匈奴,博士,史记,命令,壮举,我国

2020-04-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