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儿童阅读要重视什么?阅读不在于数量 而在于是否掌握了阅读技巧

时间:2009-06-23

不少家长在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寓言以及绘本等等,希望从小就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

提示:本文共有 21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知道,所以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已经在孩子的耳边念叨各种各样的诗词歌赋,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接受教育比别的孩子早,能够更早进入一个学习的环境。

不少家长在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寓言以及绘本等等,希望从小就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

但是,“儿童阅读”真的这么简单吗?

很多家长都会和别人炫耀自己的孩子看了哪些书,或者是一天能够看多少书。然而,当要孩子说出书的一些大致内容,几乎所有的孩子却只能够记得其中的零星片段,说不出一段完整的内容。

这样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无效阅读。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在以数量论孩子阅读的增长,简单来说,认为孩子看的书越多,掌握的的就越多,可即便是儿童阅读,也同样存在着泛读与精读的区别。

01

“儿童阅读”经常犯的小错误

1.只重视读什么,忽视怎么读

朱永新曾说:“我们常常关注读什么书,却容易忽视怎么读。”

从现实来看,我们的父母确实已经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关注点一直都在给孩子读什么书的问题上。所以,几乎95%以上的父母都会给孩子读经典、名著或者是一些名家代表作,或者是增进孩子某种能力的书籍,家长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选品上。

然而,家长却不曾关注过孩子究竟是如何读这些书。

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阅读计划、读完之后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或者感受、书中有哪些是不合理的等等,这些基于阅读而产生的问题家长却鲜少和孩子沟通。

把书丢给孩子,相当于他已经读了,这是大多数家长最普遍的想法。

不过这也不能怪家长,大部分家长平日的繁忙程度,能够做到给孩子买书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陪孩子读书、和孩子交流这些问题似乎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更别说自己看书给孩子做榜样了。

2.阅读量大就是好事

很多家长潜意识中都会把孩子看过的书、背过的诗进行比较。

比如说一个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背五百多首诗词,一个四岁的孩子已经看完了儒家经典。这些孩子似乎有一目十行的本领,一周能看好几本书。

孩子只要阅读体量大就是好事,至于理不理解书的内容,则是后面的学习需要做的,短时期内孩子需要做的就是死记。

这两个大的错误,不仅会让孩子对阅读所要重视的东西产生误解,也会让孩子对阅读的方法混乱。

02

儿童阅读应该重视什么东西?

1.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

阅读最主要的一点首先就是要“吃透”内容,就好像孩子看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到底讲了什么东西。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手法;讲了哪些具体的事情等等,都是孩子应该要做出的了解,这就孩子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到仔细观察了。

2.形成个人的感悟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把心思仅仅放在文本之中,要在阅读之后,基于文本又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阅读。

3.对所阅读内容的灵活运用

知识改变命运,不是装在自己的大脑中就能够改变命运,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把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呈现出来、具体化,让其成为一个可以被人看见的东西。

比如说,很多孩子阅读了很多经典,但是在写作文的过程当中依然不会运用,这叫“死读书”;而一些孩子则把自己看过的经典不断升华,最后变成自己要的知识,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引经据典,灵活运用。

任何一个文本,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读者来向世界展示它最原本的意义。

读者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媒介,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出错,那么其输出也会错误。

儿童阅读需要经历一个看——想——输出的过程,所以儿童阅读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来说,大家都普遍采用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其实各有优缺点,孩子其实不应当拘泥于那一种,要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03

泛读和精读

1.泛读

泛读基本上都是快速阅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一目十行的情况,孩子一般只能够记住冲突点或者是精彩的地方。

泛读适用于读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或者是市面上的那些流行小说,能够起到娱乐、休闲、轻松等目的的内容都很适合泛读,孩子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增长见识。

2.精读

精读与泛读相比,要耗费的时间很多,它需要孩子潜心进入一个阅读的环境,精益求精。

精读适用于读经典和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这些书籍可能不仅仅是一本书,有些甚至是一套、一系列或者是同类别的书籍都需要进行阅读,才能够读懂书中的内容。

比如说,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就需要精读,一句话有时候都能看上半天才能够理解它的深意。

精读对于孩子来说,有助于孩子从整体把握所阅读的内容,能够全面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观点、结构等等,同时也更容易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成果。

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都是孩子应该掌握的阅读技巧,对待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朱永新说:“我们不强求儿童在阅读中,以阅读数量的多寡来判断阅读的能力,重要的是孩子能否掌握泛读和精读的技巧。”

儿童阅读不应该只重视阅读体量,更重要的学会阅读的技巧,避开阅读容易犯的错误,才能够达到阅读真正的目的。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阅读情况是什么样的?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张杰雯的宝贝日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儿童阅读要重视什么?阅读不在于数量 而在于是否掌握了阅读技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L静心0821:晨读笔记人的魅力 不在于完美 而在于气度 活着的意义 不在于成功 而在

L静心0821:晨读笔记人的魅力 不在于完美 而在于气度 活着的意义 不在于成功 而在

事事,故事,不在于,一定是,做不到,你不是,而在于,静心,笔记,气度,意义,主角,微博,舞台,魅力,世界是,不成功,为自己喝彩,做最好的自己,最优秀,出人头地,新加坡,手机版

2009-03-18 #故事会

亲子阅读的本质不在于“念故事” 而在于这些

亲子阅读的本质不在于“念故事” 而在于这些

孩子,故事,交流,剧情,你觉得,朋友,声音,情节,家长,想象力,模式,西游记,麦片,发展,亲子阅读,给孩子,安安,芭比,在那,不一样,天马行,时间,妈妈,关键词,东西,书本,亲子,传统,口舌,听众

2014-12-21 #故事阅读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 不在于环境 而在于心境。”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 不在于环境 而在于心境。”

小儿,长者,张载,你的朋友,加入收藏,百科知识,文章,敬事,笑话,搞笑图片,推荐给,每天更新

2020-09-25 #故事大全

《老人与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征服 而在于和谐共处

《老人与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征服 而在于和谐共处

老人,海明威,孩子,游戏,桑提亚哥,大海,老人与海,渔夫,马诺林,小说,人生,故事,生命,命运,所有人,朋友,海明,硬汉,鱼骨,被打败,生命的意义,个人,一生,世人,事故,人与自然,人类,古巴,作者,大鱼

2009-10-12 #故事会

人生的奔跑 不在于瞬间的爆发 而在于途中的努力坚持

人生的奔跑 不在于瞬间的爆发 而在于途中的努力坚持

人生,不是你,时候,时间,忘了我,都会,世界,一角,命运,季节,女孩,眼光,脾气,世界上,就不要,每一次,比那,一杯酒,下许,中不,多可爱,好点,好的,尘缘,一朵花,伤春悲秋,个人,东西,主角,习惯

2009-09-27 #小故事

一个故事告诉你:人生的转折 并不在于某个关键时刻 而在于……

一个故事告诉你:人生的转折 并不在于某个关键时刻 而在于……

快车,火车,人生,列车员,点点滴滴,机遇,好的,关键时刻,关键,故事,生命,现实,语调,转折,生活中,百家号,员乔,斯托克,连提,马上行,不一样,一生,习惯,事故,人们,同事,内容,口哨,小酒,外衣

2017-11-27 #小故事

非常激励人的句子 人生的幸福 不在于富足 而在于满足

非常激励人的句子 人生的幸福 不在于富足 而在于满足

生活,时候,不重要,来来去去,多少人,你不能,因为它,有些东西,都是人生,爱原,中不,全属,事情,价值观,假话,作者,地点,图片,情绪,大部分,小街,定会,总会,执着,感情,成绩,故事,时间,新歌,风景

2011-07-17 #故事大全

给老人送生日礼物 不在于价值多贵 而在于送的要对…

给老人送生日礼物 不在于价值多贵 而在于送的要对…

母亲,礼物,老人,客服,生日,物流,红包,给母亲,大哥,子女,寿宴,才能,衣服,母亲的生日,经济条件,日中,不一样,好的,常回家看看,城市,农村,兄妹,丝绸,丝绸服装,侄子,侄媳,原因,动态,哥嫂,套装

2014-01-0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