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招 教你当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

时间:2009-06-25

起初妈妈不同意,母子俩争执了一番,小朋友就开始声嘶力竭、撒泼打滚,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提示:本文共有 48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超市里,一个6、7岁的小男孩站在玩具柜前不肯走,一定要妈妈给他买标价300多的变形金刚。起初妈妈不同意,母子俩争执了一番,小朋友就开始声嘶力竭、撒泼打滚,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最后,爱面子的妈妈不得不给孩子买下了变形金刚,一场“鸡飞狗跳”的亲子闹剧就这样在围观者的窃窃私语中收了场。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当孩子情绪激动时,不知该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训练师”?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指导父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实战手册——《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戈特曼,是与罗杰斯、荣格齐名的心理治疗大师。戈特曼博士通过一项历时20年、119个家庭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心理学调查,洞察了不同教养方式对孩子情商的长期影响,并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有科学依据而又非常实用的指导。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探讨书中的奥秘,领会如何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图书封面

一、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是孩子成功的“垫脚石”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情商也叫情感商数、情绪智力,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分为三大方面:一是生理发展、身体发展,二是智力发展,三是情绪和社会心理发展,也就是情商的发展。大多数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往往忽视了两个更为重要的教育主题:如何管理情绪(以及相应的行为)、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两种能力构成了孩子情商的核心。

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那他的社会化进程肯定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情绪理解能力较高的儿童,往往会被老师认为有较强的社会能力,他们也更容易交上朋友,并且能在班级体内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相反,那些不能正常调节自身情绪的儿童,往往会有同伴拒绝的现象。他们在遭遇拒绝或排斥时,因为缺乏自我控制,也更容易产生不恰当的攻击行为。

其实,孩子的学业表现同样与情商密不可分,因为智力学习以忧虑管理(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情绪问题)和自我激励为前提。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的情商,能够出色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表现出高度的自律性与合作品质,而这样的品质又将成为其学业表现的助推力。

总之,在孩子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如果一个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知他人的情绪,就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就不能解决好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情商高的孩子能够聪明地处理情绪问题,从而在整个社会化进程中如鱼得水。反之,如果情感商数较低,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全人发展,甚至会酿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极端事件。

二、父母拉低孩子情商的3种“入坑”模式

家庭生活是孩子情绪学习最早的学校,父母要善于充当孩子的情商老师。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养模式的误区,如戈特曼博士在书中提到的忽视型父母、压抑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了解每一种教养模式的表现和弊端。

1. 忽视型父母,让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

忽视型父母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智的,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因此没必要当回事。在孩子不听话时,他们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有些家长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从与孩子交流的实际行动来看,他们确实忽视了孩子的情绪。

举个例子,孩子因为和小伙伴闹了矛盾而生气,父母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可能会做个鬼脸逗逗孩子,或者摸摸孩子的脑袋,再或者给他买个爱吃的冰淇淋,这事就算过去了。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生气或哭的样子很可爱,因而甚至会在生气的孩子面前哈哈大笑。

父母经常性地忽视,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每天不应该有负面情绪,只有开心快乐才是正常的,所以常常处于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对抗的状态,甚至会越来越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很多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难沟通,要么是闭口不答,要么敷衍了事,这是因为父母习惯性地忽略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自然也会逐渐关闭和父母沟通的大门。

2. 压抑型父母,让孩子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除了忽视型父母,还有压抑型父母。压抑型父母认为,眼泪是孩子操控家长的手段,或者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现,所以很难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他们会因为孩子出现消极情绪而予以批评和指责。比如孩子因为与同伴不和而哭起来,父母可能会说,“有什么好哭的?好孩子不许哭!”再或者,孩子乱发脾气,父母就吓唬他说,“再闹我就揍你!”

压抑型父母还会认为,情绪背后的原因有好坏之分。比如,如果孩子因为比赛失败而哭,父母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负面情绪;而如果孩子是因为心爱的玩具丢了而哭,父母就会批评他们,还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丢了就再买一个,这有什么好哭的。”

经常受到父母的压制,孩子就会逐渐学会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他们看来,只有不表达,才会让自己获得安全,才能免遭父母的批评和责骂。这样长大的孩子,很难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3. 放任型父母,让孩子陷入错误的情绪调节黑洞

与压抑型父母相反,放任型父母会对孩子的情绪表现出无条件的认同。他们扮演着“好好先生”的角色,放任孩子肆无忌惮地宣泄消极情绪,即使这种表达方式会伤害到周围的其他人。比如,孩子乱发脾气,摔东西、踢人,放任型的父母只会表示安慰和同情,而不会指出他表达情绪的方式错了,更不会引导孩子如何去正确表达。

在放任型养育方式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学不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当生气或难过时,他们缺乏让自己恢复平静的能力。父母的过度放纵,会让孩子在表达情绪时不懂得收敛,因而陷入情绪的无底洞中难以解脱。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很容易情绪失控,导致他们在保持友情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同时,家长的纵容会增加孩子对特权的要求,当父母无法满足这些特权时,亲子关系又会变得矛盾重重。

总之,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父母一味地忽视或压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不被人理解,因而产生一些限制性的信念,诸如“我的感受都是错的,我自己有问题,才会有种种不好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低自尊和低情商。相反,如果一味地纵容,任孩子随意发泄情绪,而不给予必要的指导,孩子依然不能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变得任性妄为、喜怒无常。

情绪教养模式的三大误区

三、巧用3招,稳步晋级,当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

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回应程度,决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作为父母,我们要留心孩子的情绪波动,尤其要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保持敏锐的感知,这是培养孩子高情商的基础。对孩子的情绪不忽视、不压制,但是也不能过于放任。父母可以包容孩子所有的情绪,但与此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划定行为界限,做孩子温柔而坚定的“情绪训练师”。具体来说,可以试试以下3招:

1. 为情绪“贴标签”,准确识别,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

做孩子的“情绪训练师”,首先要教会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贴标签”。负面情绪有很多种,如委屈、失落、孤独、生气等等,而且有的时候,好几种情绪可能同时出现。我们的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区分不同的情绪,尤其对于缺乏人生经验的幼儿而言,情绪的表达就像识字一样,需要大人来教。

教会孩子给情绪“贴标签”,就是当孩子有了情绪后,明确地告诉他,你正在体会到的情绪叫什么,让孩子能够把情绪和词汇对应起来。比如,孩子因为游戏获胜而露出笑容,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是喜悦、开心;孩子因宠物狗去世而哭泣时,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是伤心、难过。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多用描述式的语言,少用评价式的语言,要多讲“是什么”,少问“为什么”。比如,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客观地描述,“我看到你在生气,对吗?”,而不是加以指责“你不该乱发脾气”,或是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乱发脾气?”

总之,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区分不同的情绪,需要家长主动地引导。当孩子关于情绪表达的词汇库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后,就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研究表明,孩子越能精准地表达感受,对情商发展的促进作用就会越好。

2. 划分“红黄绿”三区,接纳情绪,更要明确行为界限

光"贴标签"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在孩子表达了情绪之后,划定明确的行为界限,告诉他们什么是恰当的和不恰当的行为。戈特曼博士在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行为划分为三大区域,即绿色、黄色和红色。

绿色区是鼓励孩子做的行为,如开心时给妈妈一个拥抱;黄色区是指特殊时期的不良行为,如生病时因身体不舒服而乱发脾气,这些行为虽然不提倡,但暂时可以被包容;而红色区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允许,如因为发泄情绪而伤害自己、攻击他人。孩子出现红色区的行为,父母要立刻叫停,让孩子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行为来表达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劝阻时要否定其行为而不是情绪。比如,二宝和大宝抢玩具,大宝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人。此时,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宝贝儿,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吧。弟弟把你的玩具抢走了,这是他的不对,要是换做我,也会很恼火。有这种感觉没问题,可是动手打人就不对了。咱们来一起想想,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总之,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不恰当的行为,并鼓励他们下次换一种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尊心才不会受到伤害,他们也会明白,大人可以接纳他的情绪感受,但不会容忍他的过激行为。

3.“游戏力”养育,建立亲密联结,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给孩子的情绪贴上了合适的标签,也为行为划定了明确的界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游戏力”养育,引导孩子卸下“情绪背包”,恢复心理平衡。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一书中指出,游戏是儿童处理个人经历的有效方法,孩子面临的大多数情绪问题都可以通过游戏得到解决。

研究表明,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释放内心淤积的不良感受。与父母游戏,可以刺激儿童的内啡肽和维生素,这些荷尔蒙会让他们获得更加舒服的感觉。和孩子一样,父母在游戏中也会释放压力荷尔蒙,重新充满活力的同时,亲子关系也将更为融洽而密切。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力”养育不仅仅是做体力游戏,还包括以游戏的心态、轻松幽默的互动,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结,获得共同成长。

还是举上文中两个孩子因为抢玩具而大打出手的例子。当孩子火气消退时,父母可以邀请他们“再战一个回合”,并假装像电视评论员一样在旁边解说:“今天晚上出场的是兄弟两人,他们似乎不能友好相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格斗比赛!请看,哥哥非常蛮横,弟弟也不甘示弱,两个小男孩想争夺一个玩具!他们是否知道,万一在抢夺中玩具被摔碎了,俩人谁都玩不上了?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请大家继续欣赏……”这时,孩子们就会咯咯地笑起来,释放紧张情绪的同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多么可笑。

总之,儿童通过游戏可以解决情绪问题,逐步恢复心理平衡。父母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是建立亲子联结并帮助孩子处理自身情绪的最佳方式。除了体力游戏,父母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走出“红黄区域”,由消极对抗转为积极合作。

结语

较好地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甚至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做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就要求父母警惕忽视型、压抑型和放任型的情商教养模式,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正面关注,并给孩子提供持续的心理营养和精神动力。具体来说,有以下3步:

一、为情绪“贴标签”,准确识别,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

二、划分“红黄绿”三区,接纳情绪,更要明确行为界限;

三、“游戏力”养育,建立亲密联结,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游戏力》,【美】劳伦斯.科恩

2.《父母平和,孩子快乐》,【美】劳拉.马卡姆

3.《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美】约翰.戈特曼、琼.德克莱尔

【欢迎关注@枫薷撷知,我是90后公立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治疗师,希望通过文字传播价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招 教你当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指望孩子无师自通拥有“高情商”?别逗了!高情商都是这样培养的

指望孩子无师自通拥有“高情商”?别逗了!高情商都是这样培养的

孩子,情商,父母,乐乐,妈妈,套书,情绪,父母们,让孩子,事情,爸爸,大脑,故事,方式,时候,智商,老师,黄多多,情绪和情感,世界,前提,问题,冲突,皮亚杰,马云,小乌龟,是这样,每天都,习惯,中英

2018-09-12 #故事大全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乔布,拉尼,马兹,故事性,百家号,听众,讲故事,迪拜,作者,方式,技巧,伊朗,商人,印度人,司机,地方,材料,表达方式,语言,过程,高效沟通,你不会,美国人,好的,会场,先生,喜剧,回味,情绪,白昼

2020-05-07 #小故事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乔布,拉尼,马兹,故事性,百家号,听众,讲故事,迪拜,作者,方式,技巧,伊朗,商人,印度人,司机,地方,材料,表达方式,语言,过程,高效沟通,你不会,美国人,好的,会场,先生,喜剧,回味,情绪,白昼

2020-09-17 #短篇故事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高效沟通技巧:为什么你不会讲故事?看看高情商人如何讲故事

乔布,拉尼,马兹,故事性,百家号,听众,讲故事,迪拜,作者,方式,技巧,伊朗,商人,印度人,司机,地方,材料,表达方式,语言,过程,高效沟通,你不会,美国人,好的,会场,先生,喜剧,回味,情绪,白昼

2020-09-23 #小故事

别只会说我爱你 高情商都用这5个表白套路 你不知道就活该单身

别只会说我爱你 高情商都用这5个表白套路 你不知道就活该单身

对方,行为,时候,情绪,时间,表达自己,情境,方式,男人,人们,女孩,感情,成功率,朋友,文化,喜欢你,爱的,男孩,个性,作用,光线,勇气,压力,地方,想法,微信,情感,方面,爱意,氛围

2010-09-13 #长篇故事

说话是一种艺术 高情商都懂的5种沟通技巧

说话是一种艺术 高情商都懂的5种沟通技巧

表达自己,对方,观点,个人,能力,是一门,时候,直话,目的,艺术,陌生人,语言,话语,会说话,别人说,证明自己,说话的人,冷冰,安安,只有你,这都,良言,冬暖,兴趣爱好,人们,人家,优点,伤人,信心,内容

2017-11-23 #短篇故事

面试官:“如果发现我牙齿有菜叶 要怎么提醒?”高情商人这么答

面试官:“如果发现我牙齿有菜叶 要怎么提醒?”高情商人这么答

情商,牙齿,能力,问题,面试官,同事,应聘者,对方,菜叶,刘叶,专业,时间,技巧,职场,主管,小故事,生活中,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得让,来提,第一时间,读一,都会,朋友,一家,个人,会议,企业,书籍

2010-04-26 #小故事

苏轼的西江月梅花 看看背后那个名叫朝云的女子 只是高情吗?

苏轼的西江月梅花 看看背后那个名叫朝云的女子 只是高情吗?

苏轼,苏东坡,梅花,丫头,时候,家庭,梨花,王朝云,岭南,小丫头,晓云,朝廷,素面,丁忧,海仙,毛幺凤,仙风,京城,主人,人生,挂绿,唇红,傲骨,保守党,侍妾,冠冕,后世,小鸟,外放,女孩

2013-11-2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