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时期魏 蜀 吴对外族的战争——碾压!

时间:2009-06-28

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三足鼎立于中原大地

提示:本文共有 19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一个精彩绝伦的时期,也是每个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三足鼎立于中原大地。三国时期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而三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不胜枚举,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魏蜀吴三方龙争虎斗的精彩大剧。其实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外族的战争,精彩程度并不亚于三国内部的战争,今天我们来领略一下魏、蜀、吴三国对外族战争的强势!

三国形势图

曹魏

要说三国时期对外战争最辉煌的当属曹魏。曹魏由于占据整个北方地区,所以面对的外族挑战是三国中最多的,但是曹魏在面对南匈奴、乌桓、鲜卑、羌族等外患的时候,用事实证明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曹操

分化南匈奴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先攻匈奴呼厨泉,使之归附,还把被掳走的蔡文姬要了回来。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汉室以南匈奴为屏障,对抗北匈奴。然而,随着汉朝的分裂,南匈奴也开始有了不轨之心,组建起一支军队,成为逐鹿中原的一支势力,企图在乱世中分一杯羹。然而,曹操却不给他机会,屡屡挫败南匈奴的雄起之心。所以,南匈奴从正面军事行动,变成了流动作战,打家劫舍,蔡文姬就是在此时被匈奴人劫走的。建安二十一年的时候,曹操还将匈奴分为五部,以汉人为司马,用于监督他们。整个三国,南匈奴再没有掀起一点风浪,但由于其建制还在,所以到了晋朝,成了五胡乱华时的一支力量。

白狼山之战

消灭乌桓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出征乌桓,大破乌桓于白狼山,其首领蹋顿也被斩首,降者达二十余万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狼山之战。然后曹操将幽州、并州各郡的数万乌桓人都迁到中原来,选出其中精壮者随军作战,从此成为曹操麾下闻名天下的骑兵部队。乌桓举族被汉人或者鲜卑人同化,渐渐的世间再无乌桓,整个民族淡出了历史舞台。

三国之外局势图

平定鲜卑

鲜卑从东汉中期代替匈奴成了中原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曹操统一北方时,鲜卑人轲比能也将鲜卑从长久的分裂中完成了统一,于是他开始趁华夏分裂之际,进犯中原。然而强大的魏军让称霸草原的鲜卑人迟到了苦头,屡次被曹彰和梁习等击退。公元218年,曹彰带领田豫进攻鲜卑,大破轲比能的军队。曹丕登基称帝后,命田豫为乌丸校尉,田豫利用鲜卑内部不稳,挑拨离间,又配合军事行动,深入鲜卑内地,只杀得鲜卑人闻风丧胆,他的名字成了轲比能的噩梦。可惜到了南北朝时期,抬不起头的鲜卑人居然卷土重来,占据了北方中原地区。

攻城掠地

打残高句丽

提起曹魏对高句丽的打击,绕不开一个人——毌(guan)丘俭。魏明帝曹睿派遣毌丘俭与司马懿攻打辽东,剿灭辽东王公孙渊后,高句丽乘机入侵辽东,毌丘俭率领1万骑兵闪击高句丽,高句丽王大惊,率领步骑2万迎击,被毌丘俭打的土崩瓦解,斩首数千,高句丽王仓皇逃回丸都,毌丘俭继续追击,一举攻下丸都城,随后毌丘俭一路追杀,连战连捷,一口气打到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滨海地区。经此一战,高句丽再也不敢和曹魏对抗,几乎亡国。

平定南中

蜀汉

蜀汉偏处西南,主要的外患来自西南诸多的少数民族,当时这些地区大多未开化,所以时常成为扰乱蜀汉的心腹大患。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就是从诸葛亮平定南中的过程中演变过来的。但和我们的认知不一样的是,南中的最大敌人并不是孟获,而是雍闿,他鼓动鼓动牂牁太守朱褒、夷人首领高定,以及首领孟获一起向蜀汉发难,蜀汉有三面受敌之危险。诸葛亮临危不惧,先与东吴改善关系,而后带兵两万余人,率军平定南中。蜀汉开始了对南中汉化怀柔工作,此后的南中不仅成了诸葛北伐时重要的粮草供应地,此处的人民更是将诸葛亮视为神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的传说和遗迹。

周瑜、吕蒙

东吴

东吴西靠蜀汉,东临大海,所以东吴的敌人在内部,在山里,统称为山越。山越,本是秦汉时期百越族,但因平原被汉人占据,百越迁居山中,从此成了山越。山越民族彪悍,是充当军士的好材料,于是江东豪强展开了对山越壮丁的抢夺围捕。丁奉、徐盛、吕蒙、陆逊等,都是抓山越壮丁的好手,由此可见,东吴的重要军事将领几乎每个人都打过山越,拿山越练手,然后和曹魏、蜀汉征战。对于山越,东吴采取的是“壮者充军,羸者编户”政策,攻打山越对于东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孙权还派兵数万出海寻找夷洲(台湾),经过千辛万苦找到夷洲后,因为实在不划算,只俘虏了几千土著回来,在当地留下了一些人管理就回来了。

三国

纵观三国历史,虽然内部魏蜀吴三国常年征伐不断,互有胜负,但是对外战争中一直处于强势碾压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败绩。而且要知道当时魏蜀吴三国的人口都是非常少的,像蜀国只有一百万人左右,军队数量十多万,曹魏人口多点,但是同时面对匈奴、鲜卑、乌桓、羌人等等的挑战,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真是不知道,终结三国的西晋王朝是如何导致了五胡乱华,真是耻辱之极!

参考:《三国志》、《三国时期对外战争研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时期魏 蜀 吴对外族的战争——碾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晋朝稳定时期发生了五胡之乱?三国混乱时期中原对外战争却很稳定

晋朝稳定时期发生了五胡之乱?三国混乱时期中原对外战争却很稳定

生产力,晋朝,世家,匈奴,过程,自耕农,刘渊,中原,五胡乱华,内斗,土地,地主阶级,外戚,大族,宦官,能力,西凉,胡人,东汉末年,两汉,依附于,中央政府,士族,公田,分工合作,南匈奴,土地税,寒门,庄园,战争

2013-12-28 #故事阅读

三国时期十大战争 这些战争改变了历史走向

三国时期十大战争 这些战争改变了历史走向

曹操,刘备,蜀汉,后果,孙权,荆州,战争,关羽,马超,统一,董卓,袁绍,东吴,联军,刘备方,夏侯渊,孙刘,公元,刺史,合肥,战线,诸侯,起兵,冀城,孙坚,张辽,曹军,汉帝,袁军,诸葛亮

2017-11-04 #长篇故事

古代战争时期那么多 为何三国时代最受欢迎?

古代战争时期那么多 为何三国时代最受欢迎?

时代,汉人,三国演义,历史,宣传,三国时期,乱世,天下,故事,群雄割据,纷争,影响,刘备,孙权,曹操,五胡乱华,中国,人物,小说,文化,时期,民间,游戏,三国争霸,三国时代,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大统一,于明,关羽

2013-06-09 #短篇故事

三国时期武将 战争失败次数最少的是他

三国时期武将 战争失败次数最少的是他

曹操,于禁,刘备,诸葛亮,魏延,战役,吴国,时候,蜀国,关羽,孙策,孙权,赵云,南征北战,一生,战争,三国演义,名声,大将,实力,时期,手下,三国时期,从来都没有,失败过,并且在,镇国大将军,冲锋陷阵,刘禅,周瑜

2014-09-17 #故事会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要比三国时期大很多?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要比三国时期大很多?

三国时期,兵力,战乱,年代,战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秦国,蜀国,万大,刘备,吴军,子我,孙刘,楚联军,楚之战,曹军,章武,西省,蒙武,袁绍,国都,小了,一带,个例,三大战役,典型,人数,人口数量,人口

2007-05-01 #长篇故事

在真实的历史中 三国时期的兵力情况和战争规模究竟如何?

在真实的历史中 三国时期的兵力情况和战争规模究竟如何?

兵力,曹操,蜀汉,三国时期,战役,时期,规模,曹魏灭,袁绍,诸葛诞,东吴,士兵,官渡之战,情况,比例,黄巾军,影响,下曲阳,司马昭,皇甫嵩,袁军,三国演义,三国志,人口,军民,再加,双方,家属,损失,政府军

2019-06-20 #故事阅读

全面战争系列新作 竟然是以中国三国时期为背景!

全面战争系列新作 竟然是以中国三国时期为背景!

全面战争,中国,游戏,玩家,为背景,老外,三国演义,历史,题材,以中国,刘关张,曹操,益强,董卓吕,中国元素,游戏玩家,景里,事情,三国志,中文,人文,大陆,名字,华夏,制作组,出处,功课,古诗,大部分,官方

2015-05-09 #短篇故事

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却不为人知

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却不为人知

司马昭,诸葛诞,寿春,将军,吴军,文钦,朱异,官渡之战,战役,赤壁之战,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吴国,围城,城中,司马氏,吴将,寿春城,王基,诸葛,诸葛亮,大将军,三大战役,三国演义,公元,兵力,反间计,大战,安徽,官渡

2008-08-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