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心狠手辣吕太后 为何却被史书记载为一代“明君”?

时间:2009-07-13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

提示:本文共有 77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吕后,史称高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正妻,名雉,字娥姁。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作为一个强力介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政治领域的女性,她的形象很复杂。

关于吕后,不仅是一个小白兔如何转变成大灰狼的故事,它还与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确定、流变、变革和颠覆重组的过程有关。她给中国的专制王朝们贡献了对外戚两千年的恐惧,也为中国传统下的厌女症找到了借口。

这就是一个女性的逆袭史。不管是她维持了大汉帝国初年的平稳局面,赢得史家赞誉;还是她凶残阴狠,为后世所忌,深层的根源,都因为是她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乡下姑娘。

一,

吕雉的出身,大约是农村的乡绅家庭那一阶层。她的父亲吕公,要躲避仇家,来到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沛中的有钱有名有官职的人纷纷来看望这位沛令的重要客人。萧何当时是主吏,看到人多,就出了个主意:贺钱不足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

接着,就在这顿饭上,吕公看中了刘邦,一个小小亭长,一个吹牛自己能出一万贺钱实际上分文未付的老混混;不仅让他白吃了一顿饭,白喝了酒,还提出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他。吕媪很生气:你不是老说自己这个女儿一看就是有出息的样子,想把她嫁给贵人吗?沛令跟你的关系这么好,想娶她,你都不肯,现在怎么随随便便就把她嫁给了刘季那小子?吕公根本不理会老婆,把吕雉嫁过去了。

刘邦当时是亭长,亭长是乡官,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如果比附现在的级别的话,有点像是街道派出所所长;吕公虽然没有公职,但他是沛令的好友,沛令曾向吕雉求婚——就是说,吕公拒绝了县长,而主动向一个街道派出所所长联姻。考虑到刘邦比吕雉大15岁,这桩婚姻无论是在年龄上、身份上都是不匹配的。

如果说刘邦是一个勤奋、踏实的顾家男人,或许夫妻感情会略好一些。但显然不是,“延中吏无所不狎侮”,就是说他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贳酒,时饮醉卧”,经常赊酒,喝醉了躺倒就睡。加上刘邦的爹也老是说他不治产业,是个“无赖”,刘邦在村民中的形象如何,可想而知。不要忘了,刘邦此时还有一个外室曹氏,而且有一私生子刘肥。

刘邦没有谋生的本领,人又不可靠,还贪酒好色。家境还算不错的黄花闺女吕雉下嫁给这样的人,不能不说,吕雉是有委屈的。

没办法,感情这种东西,在古代的婚姻中差不多是必须忽略的东西。女性的价值是完全附丽于父亲、丈夫和儿子的。有一段描述就很形象。当年刘邦当亭长的时候,吕雉曾经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里面耨麦,她招待一位路过的老父吃饭,这位老父看了吕后的面相说:“夫人是天下贵人。”吕雉自然高兴,请他看了看儿子刘盈,老父说:“原来夫人之所以贵,是因为这个儿子。”请他看女儿,也都是贵人。老父走了之后,吕雉把这件事告诉刘邦,刘邦一听人家还没走远,就赶紧去追。老父看了刘邦,说:“刚才的夫人和一双儿女都长得像你,你的面相贵不可言。”。

在吕雉生下刘盈之后两年,刘邦起兵反秦,之后就消失在吕雉和一双儿女的生活当中了。

二、

若是和平年代,吕雉与刘邦的婚姻,大概也不过就这样终老一生了;但刘邦造反了,起兵了,从此就踏上了不归路。在没有刘邦的日子里,吕雉至少还为刘邦做了几项重大的牺牲:

一、 养育一双儿女;

二、 赡养双亲;

三、 在刘邦逃亡期间,沛县抓住了吕雉,扔到了监狱里,而且对她非常不好,具体是怎么殴打怎么凌辱不得而知,但这在当时激怒了一个狱卒:任敖。任敖和刘邦关系好,看到刘邦的老婆被人欺负,就打伤了狱吏。此人也成了吕雉的恩人,在吕后掌权时,任敖当过御史大夫。

四、 刘邦参加了三年的反秦战斗,又与项羽对抗,攻打到彭城;此时,刘邦的父亲、妻子、儿女都在彭城;但刘邦并没有去接家人。于是,项羽抓住了吕雉、吕太公,一双儿女侥幸逃脱。吕雉与太公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

这些功劳或苦劳,是吕雉重要的政治资本。连太子太傅叔孙通也说,“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岂可背哉!”

而且,吕雉虽是女儿身,但她还有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参与了刘邦的起义,而且吕泽是一员大将。

关于吕泽的事迹记录很少,不过在《史记》的《功臣表》上记载了他的功劳:“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看得出来,吕泽多次带兵;前面的《项羽本纪》也提到,当时吕泽是带兵守卫下邑,独当一面的,是独立于刘邦之外的军队。就是说,吕泽本身也是军功集团的重要代表。

问题是,刘邦的许多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吕雉。

刘邦起兵反秦,到了彭城,他迟迟不接只有两百多里外的沛县的妻儿。吕雉和太公被项羽抓走当人质了,刘邦碰上了失散的儿子和女儿,但为了能逃得快一些,他三番几次把一对小孩从车上踹下去。

吕雉在当项羽的人质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刘、项在荥阳对峙时,项羽为了胁迫刘邦投降,以烹太公相威胁;大概,烹吕雉更不在话下。结果刘邦嬉皮笑脸地说,我和你项羽结拜过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也让我分一杯羹吧。项羽发现这一招不管用,加上项伯的游说,只好放弃了。

作为父亲、作为妻子,眼睁睁看着刘邦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能没有心病吗?

在做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之后,吕雉回到了汉营。而此时,刘邦身边已有了戚姬。吕雉归汉后,已经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每次都她在看家,刘邦带着戚姬一起出差。

三、

刘邦登基之后,立了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吕雉对刘邦的政权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史书中的记载是“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不过,吕雉的“功劳”却是给功臣栽赃,然后杀了他。干这种事,叫做脏活。

韩信是何等人物?当初楚汉争霸时,韩信据齐地,与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三分天下,助汉则楚亡,助楚则汉亡,连项羽都劝他自立。是韩信自己碍于人情而臣服于刘邦。在分封时,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降为楚王。后来,又找了个借口把他骗出来,说有人告他造反,把他降为淮阴侯。后来,陈豨造反,刘邦亲征。韩信与陈豨的家臣勾结,准备发动囚犯奴隶来攻打留守的吕后和太子。

吕后得知了消息之后,让萧何把韩信骗进了未央宫。韩信一入宫,吕雉就命令武士们缚绑起来,把他杀死在长乐钟室。

接着,吕后还干了一件事:夷韩信三族。

这里,我们不再讨论韩信的造反是不是被诬了。但刘邦和吕后屡次用欺骗的手段来对付他,谁的心术更不正,不一目了然吗?我们只看看,吕后胆子怎么这么大?刘邦都不敢杀的人,她怎么就敢杀?

而且,刘邦虽然在外,但这么大的事,吕雉既不事先请示,也不事后汇报,就自己作主了。她甚至都没有派人告诉刘邦,而是等到刘邦已经打败陈豨,回到宫里了,才听说了这件事。刘邦的反应是:“且喜且哀之”。喜,是第一反应;哀,不是痛苦,而是感叹,犹如追忆逝去的青春,失去的朋友,一种抒情而已。可见,在这件事上,吕雉其实秉承的是刘邦的意愿,符合的是刘邦的利益。

韩信造不造反,没证据,如果刘邦去干,势必寒了天下人的心;吕雉干了,就给刘邦留了缓冲带,就有余地了。

类似的事,吕后又干了一次。彭越毫无反心,被与他有隙的手下人诬告,刘邦查了之后,赦他为庶人,先流放着;结果彭越碰到了吕雉,就向她哭泣自己的无辜,想回到昌邑。吕雉一边安慰他,带他回洛阳。一回洛阳,她就劝刘邦杀了彭越。原因无他,仅仅因为彭越是“壮士”,一个有实力的人。杀了之后,又是吕后派人补齐了彭越造反的证据,还把他剁成肉酱分发给各诸侯王吃。接着,又夷灭了彭越的宗族。

当然,这也是脏活。从其政治手段来说,吕雉残暴无耻尤胜于刘邦;从具体的操作方式来说,下作、流氓且变态,吕雉又远超刘邦。而夷三族,简直是一件专为韩信和彭越而设的刑罚。

异姓王都被定点清掉了,但同为军功集团的朝廷官员们,对双手沾满鲜血的吕后如何看待,就可想而知了。吕后敢这么做的自信,来源于几点:她是皇后,儿子是太子;她干的坏事是符合皇帝意愿的;她也在战争中出生入死过,她有功于这个帝国;她自家的吕氏家族也有点实力,本身也是军功集团之一。

但慢慢地,吕后发现情况不对了。这个问题不是出在政治权力上,而是出在感情上。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婚姻并不是一夫一妻制,也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帝王的正室多数是出于政治考量,所以私底下偏爱某个妃子,是非常常见的。但除了新婚的几年之外,吕雉与他长期不住在一起,开始仅有的感情也早被消耗殆尽了。而此时,刘邦身边的是戚姬。

刘邦戚姬宠到什么程度?《史记·留侯世家》一节里,说到,“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而且还嫌刘盈是“不肖子”,不像自己,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

想换太子这件事,刘邦至少延宕了三年。但朝廷诸大臣几乎是一致反对。不仅有耿直的周昌等人,还有以前很狡猾的叔孙通,秉承不入世的姿态的张良,都强烈反对。吕后由此获得了从容活动的时间。

刘邦问周昌废太子的意见时,周昌拒绝。这个时候,吕后正侧耳于东厢听,周昌出门之后,她跪着对周昌拜谢:“如果没有你,太子就要废了。”实则,想必这种偷听不是一次两次了,她一直在了解情况,伺机寻找同盟者。从另一角度来看,你也可以理解为吕后在监视。

刘邦易储之心坚定,连萧何、周昌等重臣都严禁在他面前劝谏,别人更不必提了。最后,吕后想到了张良。张良此时已辟谷绝食,不问世事。吕后令建成侯吕释之强行令张良出山。张良没办法,建议他们请来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为须眉皆白的四个老人:东园公、夏黄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刘邦当初四下求天下贤豪,他们坚决不奉诏,刘邦对此非常遗憾。张良称,他知道商山四皓住在哪里,如果太子能把他们请来了,让他们愿意辅佐太子,那么太子就有望保住位置了。

吕后大喜,依计行事,果然请来了四位老人。他们并没有真正献计献策,而是悄然住进了吕释之的密室中潜伏了下来。

过了许久,刘邦换太子的心意益发急迫了。在一次正式的宴会中——说不定就是刘邦想摊牌的时候——太子刘盈出现了,身后跟着四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刘邦一看就是他想请而请不到的“商山四皓”,大惊;四位高人敬了杯酒,说:“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引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商山四皓旋即离去,却让刘邦换太子的计划最终坍塌。刘邦悲伤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

而此后,这四位高人彻底在史书里消失了,没有留下与其声名相匹配的只言片语。

几方较量中,张良、周昌等代表的朝廷力量、商山四皓代表的民间舆论都坚定地站在太子刘盈这一方;刘邦这个宫廷势力的代表,以及一个只知道在后宫中哭哭啼啼的戚夫人,终于不敌,只能放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山四皓越是无所作为、越草包,就越说明张良和吕后的炒作能力无以伦比。

五,

刘邦死之前,吕后曾问刘邦,谁来接任丞相的事情。她一直追问,刘邦从曹参说到王陵、陈平,再说到周勃,吕后还想追问,刘邦说:“此后非汝所知也。”

以前,我以为是吕后有“政治觉悟”的体现。不像许多妃子,在皇帝临终前关注的是自家的族人能否加封进爵;而吕后,关心的是国家如何继续管理下去。但现在再细想,我发现不是。日后,吕后在任用丞相的时候,基本上全部照搬刘邦生前的安排。——她之所以在丞相的安排上完全遵照刘邦的遗言,是因为她不懂,也无法制服这帮重臣,只有刘邦的遗命才是护身符。

吕氏所代表的,是宫廷力量,她并不愿意直接跟军功集团对抗。在处理朝廷大事上,在任免丞相上,吕太后必须依从刘邦的安排,她才能取得合法性。

的确也是,一个乡下姑娘,没受过多少教育,能够在一群能征善战的男人中间保全孤儿寡母的,已经不容易了,又怎么好意思要求她有政治才能,而且是管理一个国家的才能?但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吕后政治才能的短缺,固然算是个缺点;然而,正因为如此,她不得不事事依刘邦生前的方针大政,不敢轻举妄动,不敢折腾,却又成了一件好事。

司马迁写道:“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就是因为,惠帝和吕太后在国家的管理事务上,并没有主导权,吕太后的政令出不了未央宫,即所谓的“政令不出中南海”。天下并非真是她说了算,而是倚靠曹参、陈平、周勃等重臣来运作。

虽然吕太后无法轻易地撼动军功集团把持的朝廷力量;她在处置自己份内的宫廷事务时,就充分体现了一位女性的嫉妒、疯狂、小气,以及不要脸。

吕太后令永巷把戚夫人抓起来,把她的头发剃了,穿上囚衣和镣铐,令她舂米。因为听到戚夫人唱歌,希望儿子赵王来解救她,吕太后大怒,把赵王召进未央宫,鸩杀了赵王。须知,此时的赵王,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儿(一说十三岁)。接着,吕太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使居鞠域中”,还请儿子惠帝来看。惠帝看了大哭,病了一年多都起不来,从此只是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几年之后就崩了。

毒死赵王,处置戚夫人的举措,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政客在清除潜在的政治威胁,纯粹就是泄私愤。况且,如此明火执仗、毫无遮掩地杀掉先帝的庶子的行为,即使在乌鸡眼一样你死我活的后宫里,也是极为罕见的。

另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齐王刘肥。有一次太后设宴时,因齐王比惠帝大五岁,惠帝尊齐王上坐,按家人的礼仪。吕太后大怒,令人摆着两杯鸩酒在齐王前面,让齐王起为寿。齐王没明白怎么回事,端起来上寿,惠帝也取另外一杯,同为太后寿。太后赶紧抢走惠帝的酒卮。齐王有点奇怪,假装喝醉循走。知道是鸩酒之后,齐王吓得不轻。还是他的一个谋士劝他:你把自己的一个郡献给太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太后一定很高兴。齐王赶紧献上城阳郡给鲁元公主,又尊这个异母妹妹为齐王太后(即比他自己高一辈)。太后很高兴,把齐王放回去了。

显见吕太后要杀齐王,并非是谋略的、计划性的;而纯属临时起意,喜怒无常。

在处理家事上,这些作为完全吻合一个缺乏修养、喜怒无常的女性身份。

在惠帝即位后,吕后让惠帝娶自己的亲外甥女、也就是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此时,张嫣的年龄大概十二岁。惠帝根本不满意这种安排。张嫣的年纪小,人也单纯,据说,一直到死她都是处子。不过,我觉得应该不至于,因为吕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至少是逼迫过惠帝与之圆房的。不得己,吕后让张嫣假装怀孕,把惠帝后宫美人生的孩子交给张皇后抚养,封为皇太子,再把太子生母给杀了。

应该说,在惠帝仍在任上的这七年,吕后没有太多大的举动。就是干了杀死赵王刘如意和把戚姬做成人彘,想毒死齐王刘肥未遂,强迫儿子娶其外甥女这些事而已。这些都是内部矛盾,甚至是正妻和小妾、嫡母和庶子、妈妈和亲生儿子之间的内部矛盾。虽然朝中上下都对吕后的为人有些齿冷,可是,别人也管不着,那是宫廷内部的事。

但是,惠帝还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崩了,这时,一切就不同了。

为了让吕太后放心,保住自身的平安,陈平提议抬举吕氏,让吕氏家族中的吕台、吕产领兵权,吕氏权由此起。吕后也立了孝惠皇帝的太子刘恭为帝,史称少帝,自己临朝称制。

其实,吕后要掌控局面并不太难,因为惠帝皇后张嫣虽无子,诸妃却生七子,真不愁衣钵接不下去。高后四年,日渐长大的刘恭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张皇后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亲生母亲却是被祖母吕太后所杀的,他生气地说,以后长大了一定要为母亲报仇。

吕太后知道了,把他幽禁在永巷,这个小孩不久就死了。吕后又立了年龄也很小的恒山王刘弘为皇帝,史称为后少帝。

吕后对自己的亲儿子和亲孙子也不好,对刘氏的宗族就更不必提了。在杀死赵王如意之后,吕后徙淮阳王刘友为赵王。新的赵王刘友,颇得吕太后信任,娶了吕氏女。悲剧就来了。刘友不喜欢吕氏女,喜欢别的姬妾。这个吕氏女嫉妒,就向吕后告发刘友说吕氏的坏话。吕后大怒,诏召刘友回京,把刘友关在府邸里。刘友被活活饿死,吕后就以民礼把他葬在长安的民冢中。

接着,吕后又徒梁王刘恢为赵王。新的赵王,又娶了吕产的女儿。悲剧又来了。这个吕氏女权势很大,杀死了刘恢的爱妃。刘恢又悲伤又不得自由,自杀了。吕后大怒,废掉他的名位。可怜的刘恢,当赵王才四个月就身死,简直是前一任赵王的悲剧复刻版。

代王刘恒也差点被征去做赵王了。幸亏他没有去,坚决要求守在代这种小地方,吕后想到他和母亲都不受宠,也就作罢。

至于吕后还派人杀死燕王的儿子,让燕王无嗣这些事,就不值一提了。

吕后的这些行为,毫无技术含量,更说不上深谋远虑,完全就是恣意妄为,给刘氏与吕氏之间种下不共戴天的仇恨。与此同时,吕后大力地在抬举吕氏家族,大肆封王。其中,四个吕姓王里,有三个,是吕后杀了刘邦的儿子或废了刘邦的儿子的嗣位,空出来的位置。

历史上,女性掌权都必然大力地推举自己的亲戚。因为皇后或者皇太后,势力再大,也无法一人独力与皇帝庞大的王族及庞大的满朝文武对抗,必须援引自己的父兄或叔侄来协助。有时候,主政的是女主本身;有时候,实际权力是操纵在她背后的亲族手中的。

但一旦缺少皇族男性的加持,这些后妃们不管势力多大,都会立即丧失权力的合法性;必须靠强权和鲜血来维护。吕后便是处于这种状态下。她必须牢牢地抓住权力。

吕后出乎常理的残暴,以及对皇族、宗族们过激的反应,都不难理解:那是源自于她对失去权势的恐惧。

在惠帝死后,吕后还临朝称制了八年。她是怎么死的呢?原来是她到霸上祓祭的时候,看见有一只苍狗,这只狗擦伤吕后的腋,忽然就不见了。史书的记载里,《史记》言“据高后掖”,《汉书》说“撠高后掖”,不信神的王充《论衡·死伪篇》里则干脆写“噬其左腋”。四个月后,吕后因为腋伤,崩。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平均约20-90天;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从记载来看,吕后的死因与狂犬病很像。一代威风凛凛的女主,死于狂犬病,真让人唏嘘。

结果,吕后一氏,宫中就发生兵变,吕氏被赶尽杀绝,悉捕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刘氏皇族和朝中大臣们大获全胜。而后少帝及三弟为王者皆被陈平等人声称非惠帝之子,也一道杀了;尊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孝文皇帝。

这场兵变,规模不大,意义却不小。吕氏家族中,基本上都是些扶不起的阿斗。

从这一场迹近滑稽的反抗就看得出来。史书总说吕氏权重,又重在何处呢?吕后的兄侄辈固然无能,但所有的症结还是在吕后这里:明明拥有人人畏惧、大权独揽的黄金十五年,她却只知道给吕家的人封侯封王,却没有培养出势力集团,吕氏门下,几乎没有一个支持者。还和朝廷大臣与各地诸侯翻了脸,愚不可及。

在中国历史上,太后掌权听政者比比皆是,吕后是较早的一个。然而,握有这个权力,与是否具有管理能力、治国能力是两码事。绝大部分从小就受严格的专业教育的太子,登基后也无法称职,何况是远离教育的女性?

看完吕后的一生,不由叹息。这个女人聪慧、果敢、坚韧,也有心计有手腕,运气奇佳,不如此,焉能手无寸铁在戎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事实上的女皇帝?然而,在掌控天下这一层面上,她狭隘的女性心性,以及政治能力的短缺,又让她无法善终,骨灰未冷吕氏族诛,连幼小的皇孙们,都无一幸免。

回想起当年,吕后处心积虑地给惠帝处理掉最大的威胁赵王刘如意,又把戚夫人断手断脚、毒哑、熏聋、扔到茅坑里做“人彘”,还兴致勃勃地请儿子来观看她的政治斗争成果的时候,想必是很得意的。她大概认为,这是为儿子谋福利。

却没有想到,善良的儿子当场崩溃,一病不起。惠帝对母亲声讨道:

“这种事不是人做出来的。我是你的儿子,你让我蒙羞,我没有脸再治理天下了。”

无从推测吕后的反应。她会后悔吗?还是恨这个儿子不能理解他的一番好意?或许,在后半生众叛亲离的孤独当中,她会怀念当年田间耕作时,一双小儿女绕膝嬉笑的好时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心狠手辣吕太后 为何却被史书记载为一代“明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李世民,李渊,太上皇,父亲,魏征,马周,长孙皇后,老父,昭陵,大业,感情,明君,李承乾,太子,献陵,草堂寺,世民,历史,史书,形象,太安,孝子,宫城,弟子,户县,臣民,谏言,造像,陛下,面子

2014-09-13 #故事会

让刘邦稳住江山的 竟是心狠手辣的吕后!史记里的无冕之皇(下)

让刘邦稳住江山的 竟是心狠手辣的吕后!史记里的无冕之皇(下)

吕后,刘邦,刘盈,曹参,弟弟,戚夫人,萧何,汉惠帝,赵王,刘如意,太子,人民,兄弟,内心,史记,孩子,权力,司马迁,吕小妹,周昌,张良,赵王刘,项羽,这些人,儿子,利益,史书,惠帝,摇摇头,时候

2018-11-12 #短篇故事

被《史记》高度评价的吕太后 “女强人”吕雉有哪些传奇故事?

被《史记》高度评价的吕太后 “女强人”吕雉有哪些传奇故事?

吕雉,刘邦,刘盈,太后,吕后,史记,母亲,戚夫人,项羽,陈平,刘氏,赵王,梁王,女强人,天下,诸吕,吕公,吕禄,太子,丈夫,吕太后,沛县,司马迁,审食其,汉高祖刘邦,萧何,赵王刘,传奇故事,临朝称制,有哪些

2020-04-06 #短篇故事

被《史记》高度评价的吕太后 “女强人”吕雉有哪些传奇故事?

被《史记》高度评价的吕太后 “女强人”吕雉有哪些传奇故事?

吕雉,刘邦,刘盈,太后,吕后,史记,母亲,戚夫人,项羽,陈平,刘氏,赵王,梁王,女强人,天下,诸吕,吕公,吕禄,太子,丈夫,吕太后,沛县,司马迁,审食其,汉高祖刘邦,萧何,赵王刘,传奇故事,临朝称制,有哪些

2020-04-16 #长篇故事

李世民杀了兄弟占了弟媳 把侄子们屠杀殆尽 为何却是明君

李世民杀了兄弟占了弟媳 把侄子们屠杀殆尽 为何却是明君

李世民,李渊,元吉,李建成,后世,史书,兄弟,历史,玉带,事儿,后宫,孩子,形象,故事,皇帝,秦王,安兴贵,明君,武士彟,王世充,窦建德,侄子,八卦,大唐,奏折,宫门,手段,李家,正事儿,江山

2015-01-10 #长篇故事

女皇帝武则天残害10位至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女皇帝武则天残害10位至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高宗,李治,王皇后,唐太宗,女儿,皇后,皇帝,哥哥,后宫,太宗,孩子,唐高宗,李贤,争宠,情史,武氏,皇帝梦,韩国夫人,魏国夫人,太子,心狠手辣,史书,至亲,姐姐,妃嫔,宫女,年龄,帝王,报告

2019-09-27 #故事会

中国历史枭雄人物之汉朝吕雉

中国历史枭雄人物之汉朝吕雉

吕后,刘邦,吕太后,天下,吕禄,大臣,吕王,周勃,刘氏,集团,吕雉,刘盈,吕释,审食其,陈平,吕氏,女儿,政策,梁王,儿子,外戚,少帝,王陵,曹参,高后,匈奴,汉高祖,皇后,皇帝,皇族

2013-10-28 #故事阅读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可长大后的孔融品行竟然如此败坏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可长大后的孔融品行竟然如此败坏

孔融,长大后,曹操,客人,故事,孔融让梨,北海,时候,百姓,黄巾军,董卓,史书,父母,后人,亲情,官员,年轻人,恐龙,麾下,办事,不忠不孝,到曹操,心狠手辣,孔融见,建安七子,秦子,在路上,家里面,明望,典范

2014-07-0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