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古时民俗风物:绛州澄泥砚 平阳木版画 山西刺绣

时间:2009-08-03

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同属中国四大名砚

提示:本文共有 21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绛州澄泥砚,笔墨纸砚,是中国的文房四宝,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心头之宝。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同属中国“四大名砚”。绛州澄泥砚是其中产生最早,唯一用泥巴烧制出的砚台0山西省从南到北的农村都把砚台称为“砚瓦”。那是因为在秦汉时期,烧制的瓦非常精细,可以做砚台使用。久而久之,以砚瓦代替砚台的称呼便流传了下来。从这种称呼中,也可知晓山西烧制瓦和砚的历史非常久远。绛州澄泥砚同汾河中的冲泥有很大关系。

发源于管涔山的汾河,冲刷着中上游两岸的泥、黏土、高岭土、长石、煤炭、铜铁矿石、石灰石等各种物质,奔腾着,咆哮着,来到下游的运城大平原,放慢前行的速度,将烧制澄泥砚的原料留在了新绛。大约从西汉开始,山西新绛一带就开始采用澄泥烧瓦的方法烧制砚台。这种砚台,便是澄泥砚。新中国成立之前成书的《古玩指南》中记载:“澄泥砚以山西新绛县(古称绛州)所制者最为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四大名砚”条录:“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明末清初,由于战争频繁、经济衰退,绛州澄泥砚的生产技术几近失传。

1775年,乾隆皇帝曾命绛州知府在汾河取泥,打包运送到京城,再命造办处找苏杭工匠,欲烧制绛州澄泥砚,历时10年之久,未能成功。至今故宫库房内还保存有当时取用的汾河泥。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先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澄泥,澄泥砚之名也由此而来。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历经冬夏去其燥性方能使用。为了抢救这一民间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绛州人蔺永茂、蔺涛父子,多方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终使绛州澄泥砚重放异彩。

平阳木版画,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木版年画又被认为是版画的始祖。平阳著名的版画艺人也层出不穷。相传,西晋末年当地民间艺人就已开始用木版雕印佛经和朝廷的命令。到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在平阳兴起,主要是雕印佛经、佛图和学者所需的书籍。随着雕印业的发展,民俗水印木版画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平阳木版画的风格主要源于唐、宋中原画派,中原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吴道子。木版画以壁画作品为主,多是宗教、神仙等人物像,也有一些表现农民生活的民俗画作品。

北宋时,平阳府的王居正是当时著名的版画家,他对纺织生活有很深的感受,他绘制的《纺车图》成为传世珍宝。《纺车图》中,一老妪弯腰曲背正在劳动,儿媳一手纺织,一手喂婴童吃奶,身上的衣服还打着补丁。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还收藏了一幅《纺车图》,赵028山西故事/民俗风物评价说:“图虽尺许,而笔韵雄壮,命意高古,精彩飞动,真可谓神品。”可见当时平阳版画艺人技艺之高超。宋时,民间贴年画的风俗已经盛行。平阳府绛州民间画师杨威的民俗年画就非常出名,且为画院画工所青睐。

他擅长画《村田乐》一类的民俗画,其作品是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城纸画市场的抢手货,尤其到每年岁末。可见这时平阳木版年画已经向外地销售,以满足人们过节之需。明清时平阳版画传播到全国各地。河南朱仙镇、湖南隆回镇木版年画,天津、武强木版年画皆受其影响。木版年画的创作者主要以农民为主力军,他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作画。平阳木版画体现着质朴的黄土高原风情,具有写实的民俗画面,是一幅幅百姓生活和情感寄托的历史写真集。山西刺绣,中国刺绣享誉世界,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之说。

山西刺绣虽不在其列,却起源最早,其绣品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充满人间烟火味。《诗经·唐风·扬之水》中有句曰:“素衣朱绣。”这首诗讲的是公元前745年~公元前738年发生在晋国的一段历史,具体在今曲沃一带。从诗句中可知,刺绣当时已在晋国人的衣着中出现,不过当时仅限王公贵族使用。诸位有所不知,刺绣进入山西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从晋国女子的绣鞋开始的。公元前677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开疆拓土,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下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

同时晋献公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记住他的赫赫功绩。当时称此种图案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从此晋国的刺绣工艺便以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至今晋南一些地方还把绣花鞋称为“晋国鞋”“十果鞋”。也许是沿袭了晋献公这种贴近生活的想法,此后山西的刺绣作品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和实用性。

绣花鞋风行300年后,山西籍思想家荀子做《针赋》,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以哲学家的角度赞扬了绣花针,认为铁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有利于社会繁荣和稳定。这番言论愈发让刺绣事业在山西发扬光大。山西人的衣服、帽子、鞋子、孩子的围脖、姑娘小伙的肚兜,就连鞋垫也要绣得花样百出、色彩艳丽,体现奔放的情感。刺绣向来是山西女人表情达意的代言品,也是展现女人勤劳智慧的艺术品。山西有句俗谚:“男人串街走,带着女人的一双手。”一语道尽了山西刺绣艺术中含蓄而浓烈的生活情感。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想看更多就关注小编吧,每天都有更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时民俗风物:绛州澄泥砚 平阳木版画 山西刺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山西举办版画大赛 讲传中国“家风”故事

山西举办版画大赛 讲传中国“家风”故事

...,中国山西,正式启动,木版年画,版画艺术,中国美协,主题,平阳,形式,精神,藏书票,中国故事,家庭美德,以弘,亚历山大三世,形象大使,中共山西省委,摄山,新时代,艺术名家,中华民族

2014-12-17 #小故事

木版画是最早的年画印刷术 最早的年画是门神?现逐渐被印刷取代

木版画是最早的年画印刷术 最早的年画是门神?现逐渐被印刷取代

年画,人们,民间,门神,关羽,木版年画,木版画,神像,义勇,作品,武安,王位,四美图,民间年画,书坊,传统,信仰,武士,老百姓,风俗,武门神,民俗活动,一行,东方朔,刻工,小字,平阳,形式,形象,插图

2009-09-18 #故事会

浅论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探微

浅论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探微

朱仙镇木版年画,年画,朱仙镇,人物,用色,线条,木板,构图饱满,色彩艳丽,传统,特点,艺术,色彩,颜料,题材,中国,五大,人物造型,刮刀,工艺,我国,性格,木刻,木刻画,极具,水印,植物,民间故事,版画,特征

2017-09-24 #故事阅读

走进中国民俗——山西篇

走进中国民俗——山西篇

晋南,威风锣鼓,历史,花鼓,耍孩儿,中国,面塑,万荣,民间社火,万事如意,人们,习俗,威武雄壮,土地,地区,山西,平阳,戏曲,时代,鼓乐,霍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木版年画,区的,嘉庆,田神,发现了,小虎,黄河岸边

2016-10-06 #故事会

刘云帆大师与刺绣的故事

刘云帆大师与刺绣的故事

刺绣,刘云帆,石窟,天水,创作,手工刺绣,作品,产品,文化,技法,民间,历史,地方,天水市,我国,教室,敦煌,文化底蕴,民族,机器,武山县,民俗,绝技,多元化,文化遗存,博大精深,中依,于天水,伏羲,出生于

2020-08-16 #短篇故事

山西第一人口大区:人口近100万 是卫青 霍去病故里

山西第一人口大区:人口近100万 是卫青 霍去病故里

平阳县,卫青,霍去病,汉武帝,临汾市,尧都区,匈奴,不变,平阳,平阳公主,卫子夫,霍光,公元,山西省,霍仲孺,主力,专区,全区,常住人口,府治,晋国,晋州,河东郡,生下,金殿镇,韩国,建立后,漠北之战,于平阳,任平阳

2007-11-14 #故事会

山西民俗文化社会民俗之山西传统服饰

山西民俗文化社会民俗之山西传统服饰

2012-12-29 #故事阅读

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

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

杨家埠,风筝,年画,潍坊,木版年画,作坊,思路,版画,题材,区的,杨柳青,好地方,民俗大观园,剪纸,世界之最,中体,中国,产品,事物,传统,亲自动手,农家,农家饭,地方,原址,地区,山东,大观园,寒亭区,天津

2011-12-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