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通读古代书法历程 正视现代书法之渺小

时间:2009-08-03

古人对文字书法的革新和引导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提示:本文共有 51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引言

中国书法自东汉末年开始发展以来,经历了魏晋时期的融合与革新,到了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已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古人对文字书法的革新和引导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一直作为我们今天的膜拜和尊崇并伴随着我们不断前行。然而,事与愿违,今天我们的书法成就与古人相差甚远。似乎毫不相干一样。古人遗留的丰硕成果,我们却没能继续辉煌,实为一件憾事。再让我们重温一遍古人的书法历程吧,也许能够给我们带来特别的启示和前进的动力。

那些古人走过的路

追寻自然态东汉末年,因时局不断动荡,地方豪强势力随即崛起。纷争不断。继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个时期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谈,我们还是要对曹魏政权给予极大的肯定的。曹操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他统治的时期,重视文化的发展,自己和儿子曹植还创立了建安文学流派,对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账下有一位在书法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就是楷书的创立者钟繇。钟繇所在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开始向楷书转变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钟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将隶法改变为楷法,今楷的初步面貌由此产生。

张彦远《法书要录》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从以上张彦远的记录来看,我们应该明白了钟繇书法的源流继承和流传情况。那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继续往下走。

钟繇把笔法传给了卫夫人,这位卫夫人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她精于书法,师承钟繇,与王羲之的母亲是表亲,后传授王羲之笔法。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位王羲之,继承了笔法之后,竟然开天辟地般的对书法进行了革新,使书法的面目焕然一新。楷书被相对完善,创立行书并把草书发挥到自然的极致。因其卓越的书法贡献,后人尊称王羲之为“书圣”。王羲之之后,他将笔法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王献之,王献之不负众望,仍旧在其父的基础上脱颖而出,闻名于书坛。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书法笔法的传承脉络关系了。那么魏晋书法为何受到后人的崇尚和倾慕呢?仅仅是因为那个时期的人创造了楷书,行书和草书吗?显然这不是最终答案。其实,魏晋书法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因素则是魏晋书法的风骨形态,也就是那种趋于自然的书写形态。

蔡邕有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蔡邕早就说过:我们所写的文字书法诞生于大自然的诸多客观事物。既然确定了自然,于是就产生了阴阳,因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是维持力,可转化和变化,并且是永不停歇的运动。既然文字出现了阴阳,那么文字的形势也就出现了。文字的形态就是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形态。比如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声音,颜色,动物植物,山水以及人的各种行为等”。魏晋人就是抓住了这样一种体现客观事物的方法,才把书法逐渐引入了“精妙”的境界。

魏晋风格形态完全代表了那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崇尚老庄,乐于自然,纵情山水,无形中解放了众多文人的胸襟。一时间,清谈自由之风盛行。在这种情绪和环境的影响之下,书法的书写和结体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最终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自然态。

至今,那些应时代而生的帖学范本仍然伴随着我们:《宣示表》、《冠军贴》、《熹平石经》、《出师颂》、《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集字圣教序》、《十七帖》、《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同时,让我们致敬魏晋时期的大师们:张芝、蔡邕、梁鹄、崔瑗、皇象、蔡文姬、卫夫人、索靖、王羲之、王献之。

探究内心法时间还是很快的,随着东晋的灭亡,南北朝对立的局势形成。这个时期的书法发展则是承袭了魏晋一脉,在保留自然态的基础上,延伸和完善了诸多书写技法,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魏碑”。魏碑的笔法是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笔法,魏碑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在魏晋笔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革新,使魏碑成为中国书法历史上独立字体的存在,不得不说,这也是书法历程中的又一奇迹。

589年,杨坚灭南陈,建立隋朝。隋唐繁盛期的大幕也就此拉开。这个时代的文化辉煌甚至远远超越魏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隋代书法因为受到南北朝的影响,碑刻与墓志铭风格是那个时期的主流,但是写经体也于那个时代开始悄悄的发展着。

618年,隋朝灭亡,大唐建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尤其重视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李世民本人酷爱书法,并推崇王羲之。书圣的称号也由此诞生。唐朝书法上承魏晋南北朝,尊魏晋为宗,同时积极融合南北朝的魏碑书风,最终形成了属于时代特色的“唐代楷书”。唐代楷书即为今楷的面目,影响了后世上千年的书法格局,其影响力一度超越了魏晋书法。

唐代书法重视法度规则,结体严谨。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书法的学习开始具备了教学的雏形。完备的书写技巧,严谨的结体关系都是唐朝书法重视法度的直接考证。

唐代是尊儒的,虽然不同时期有过儒道之争,儒佛之争,但是总体来说,唐代还是儒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大部分文人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内心都有自己的处世规则和底限。如颜真卿的气节,柳公权的刚正。他们的个人性格最终也完整的在书法上体现出来。

柳公权曾有“心正则笔正”的书法理论阐述,其实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主流,无论是受到儒家,还是道家,又或者是佛家哪一家的影响,根本前提都是“心正”。所以,唐代书法的法度规则就是内心法的外部表现。

所谓时代造就时代的人,魏晋在老庄精神学说中诞生了自由的天然书风,那么唐代也在当前这种环境下造就了新一代的书法风格--“内心法”形态。并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

诸多的唐代书法范本至今一直在书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永楷书千字文》、《大般涅槃经》、《温泉铭》、《褚遂良书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孔子庙堂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东方朔画像赞》、《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书谱》、《草书四帖》、《自叙帖》、《苦笋贴》等数不胜数。同上,我们仍要致敬隋唐时期的书法家们:智永、丁道护、李世民、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李北海、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

创新集古意历史的车轮从来没有停止的意愿,唐朝灭亡后,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战乱持续了五十多年。最终,来自后周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又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逐渐统一南北,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繁盛的时期。

说起宋代书法,不得不提宋徽宗赵佶。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他书学褚遂良,薛曜,创立瘦金体,同时还是工笔画的开山鼻祖。那么有这样一位重视书画的皇帝,书法想不发展都很难啊。自仁宗至徽宗一朝,诞生了闻名后世的“书法宋四家”。宋代书法重视书法本身的“意趣”感。这也是宋代书法的时代特色。宋代书学继承唐代,在唐代书学的基础上,融入魏晋之“意趣”,也就是以“集古意”的形势束裹了唐代结体。其整体性和创新性可谓极其强大。

宋四家中最突出的一位当属“米芾”,米芾初学唐人,后听从好友建议,精研魏晋。最后自成一派,其行书风格被后世广泛认可并争相仿效。

米芾曾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这是关于米芾对集古字而自成一家的描述。自唐灭亡后至北宋时期,米芾是唯一一个书法入晋格的书法家。这也与他遍取古人之长处有很大关系。总体来说,宋朝的书法就是以唐为基础,然后取魏晋与唐诸大家精髓之处集之。宋代书法在历史上也有着可以媲美唐朝的影响力,虽然影响范围有限,但是其洒脱的书风和集古人之长的书学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历史还是会继续前进,没有谁会料到以后会如何发展。

宋朝时期的书法作品对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研究起到很大的协助作用,有些经典我们还是要经常参阅学习的。如:《秾芳诗》、《天际乌云帖》、《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松风阁诗》、《砥柱铭》、《张即之佛遗教经》、《自书诗帖》等等。那些应该被致敬的书法家们有:赵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蔡卞、姜夔、张即之。

末路英雄

书法发展到宋末元初,已经开始放缓了发展进程,元朝至明末清初,寥寥几位书家的出现,虽各具风格,独自一家,但仍未能构成较大的影响力。仍是学习魏晋唐宋。概莫能外。但是有几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书法家,还是必须给予肯定的。

赵孟的复古念头赵孟为北宋皇室后裔。精书法,善绘画。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书学晋唐,法度规整且余韵有余。因其书法风格中很少表现古拙之态,也被人冠以缺乏骨力的“极尽媚态”之说。当然,这毫不影响他在书法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赵孟虽学钟王,但是受唐朝书法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后期,他的书法风格开始渐渐趋于李北海之风,并融合了其他古代大家之精华后自称面貌。赵孟在书法结体方面是很出色的,甚至可以比肩晋唐时期的诸位大家。赵孟书法虽学得晋唐形质,但是其落笔书写乃至心境层面始终未达到魏晋之风度,这也是他晚年想极度复古的原因。虽未成功,但是赵孟的书法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甚至是光耀后世。

奇才董其昌说起明代书法,不能不说董其昌。董其昌能书善画。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书风,自成一派,书风飘逸风华。如清风飘拂一样,颇得自然之趣。点画秀逸,平淡古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其结构形质,皆源于晋人。这一点,董其昌是略胜赵孟的。

是的,在明朝所有书法家中,董其昌是学魏晋入骨最深刻的一个人。他在学习魏晋的基础上,延展了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后被清朝几位皇帝推崇。这也是继王羲之受到李世民青睐后,唯一的一位受到皇家推崇的书法家。

明朝第一文征明

文征明也是明朝著名书法家,善于小楷。他的小楷取法钟王,又融合唐代楷书后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对后世的书法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除了小楷以外,文征明的行书也极具功力。他的行书分为二种风格,都有墨迹传于后世。一种风格是以王羲之圣教序为主的行草小品,这种风格的小品也常见于文征明的画后题跋。另外一种就是模仿黄庭坚大字行书风格的行楷作品,他书写的黄山谷行楷,几乎可以乱真,足见其功力高深。因文征明的书法成就斐然,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明朝第一”。

集大成者王觉斯

王铎,字觉斯。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书法大家,但是很多人对他的争议比较多。“降臣”的称谓对于王铎来说也是一直卡在内心深处的痛楚。王铎降清后一段时间,书法风格趋向于老辣,狂草技法已入化境。同时,书法也成了他自己排遣抑郁的途径,作品也由最初的大气扛鼎之作而转为理性和孤冷的表达。

王铎善行书,草书和楷书,主要取法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大家。后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书风,尤其是行书和草书,被后世极力认可。王铎的书法风格也于那个时代传入日本,并获得日本书法界的高度认可,甚至日本书法界还有“后王胜先王”的说法。时至今日,书法界以及民间的书法爱好者对于王铎的认可程度甚至超越宋元明时期的书法家,说王铎是前500年后500年唯一一位书法集大成者,是不过分的。

守拙一派傅青主

傅山,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傅山初学赵孟与董其昌,后学颜真卿,对颜体有较深的研究。

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

正如邓散木所说:傅山书法中小楷最为精美,学得了颜真卿书法风格及形势的精髓。整体古朴守拙。这种守拙风格的书法无论在民国还是在当今,都是受到推崇的,也对后世的书法审美和鉴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至此,中国书法似乎慢慢变得沉寂了,虽然清朝中后期有碑学兴起的光环加持,但是仍然不能掩盖那个时代书法艺术开始没落的事实。民国时也出现了文化艺术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一众书家如:华世奎,于右任,白蕉,钱沣等在书法领域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影响和贡献都十分有限,与明朝之前的古人相比,相差甚远。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艺术一直都是支持的。但是当代书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则出现了一些令人诧异的书法艺术形态。丑书,俗书,江湖体书法竟然与正派书学争天下,抢市场。尤其是书法的商业化,对传统书法的打击是极其大的。商业思维的不断升级改进,也在不断的满足着不同的人群市场,但是当代书法家和爱好者为了迎合这种趋势,却无奈的选择了顺应潮流,而背弃了学习书法的初衷。如果说当代没有书法,只有画字,显然是有些夸张。但是现在的种种发展迹象和书法成果展示都不能尽如人意。与古代相比,更是差之千里,难以望其项背。

很明显,当代书法缺乏批判精神,没有了批判精神,就缺少了真实的交流互动,面子上的形式主义泛滥导致书法审美观的彻底崩塌。可叹,前有古人辉煌的书法历程指引,而今却无一人可以入古并再一次改变书法的格局。正视渺小,积极反思,才会前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通读古代书法历程 正视现代书法之渺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近现代书法是古代书法史向现代书法史的转折期!

近现代书法是古代书法史向现代书法史的转折期!

碑学,书法,发展,民间,时期,风格,影响,吴昌硕,康有为,近现代,中国,世纪,主流,书法艺术,地位,碑帖,泛化,承晚清,沈尹默,白蕉,领军人物,中国书法,专利,一大,书学,书坛,做法,体系,代表,军事

2018-08-14 #短篇故事

古代书法家和现代书法家相比 谁更厉害?

古代书法家和现代书法家相比 谁更厉害?

书法家,书法,艺术,王羲之,卖字,士大夫,职业,王羲,古代书法家,利益,水平,身份,一生,专业,传说,数量,感觉,地位,心态,成就,文学家,毕生,质量,理想,角度,为他们,古代书法,数量上,没有关系,虽然有

2010-10-16 #小故事

将古代书法意识融入现代元素:对话河南著名书法家刘俊臣

将古代书法意识融入现代元素:对话河南著名书法家刘俊臣

作品,先生,刘俊臣,书法,书法家,书法艺术,称号,书协,习柳,二王,徐徐,池清水,米芾,西冷印,雅逸,使者,常务理事,理事,书画院,河南电视台,河南省人大,不辍,临颍,临池,中国书画,主席,书法作品,书画家,书画,书画名家

2019-05-30 #小故事

现代书法家的章草与古代书法家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现代书法家的章草与古代书法家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章剑华,章草,古代书法家,宜兴人,章剑,立早,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南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化厅,江苏,委员,主席,党组书记,作品,台长,厅长,古人,常务副,研究员,笔名,艺术,部长,院长,宣传,监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09-03-02 #长篇故事

《说文解字》是古代书法家的必修课 现代书法家还有多少人学习?

《说文解字》是古代书法家的必修课 现代书法家还有多少人学习?

说文解字,研究,学者,段玉裁,江声,字书,文字学,段氏,戴震,六书,学人,字体,成就,文字,江氏,篆字,篆书,过程,释名,乾隆,孙星衍,徐铉,尚奇,张惠言,张廷济,朱筠,桂馥,许慎,洪亮吉,江藩

2019-10-05 #故事会

古代郎中写的药方 字迹堪比书法家 现代“医生体”根本没法比!

古代郎中写的药方 字迹堪比书法家 现代“医生体”根本没法比!

书法,药方,郎中,字迹,医生,傅山,名医,书法家,造诣,写字,都会,现代医生,感觉,狂草,徐荣斋,詹子,因此在,很多人,没法比,文人,风格,一般都,其中一位,医生体,可以看出,有一种,是一位,于郁,傅青主,傅氏

2011-08-20 #故事会

古代三大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的真迹已经十分罕见

古代三大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的真迹已经十分罕见

王羲之,书法,米芾,颜真卿,王羲,书法家,影响,后世,木板,写字,画作,草书,行书,擅长行书,著名的书法家,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二王,宋四家,张旭,柳公权,杨贵妃,杨国忠,法史,蔡襄,颜柳,黄庭坚,在书,现代人,世人

2019-11-08 #短篇故事

现在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并不比古代大师差 为什么没有被评为大师?

现在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并不比古代大师差 为什么没有被评为大师?

书法,书法家,大师,书法作品,作品,好的,前提,风格,审美,书法大师,写的好,比不过,这个问题,代一,王羲,书体,个人,后人,古人,基础,图文,巅峰,时候,村里,水平,法家,现代人,问题,有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009-09-0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