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时间:2009-08-10

有意义的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发布时间:2018 08 01 来源: 点击:

成语故事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引导幼儿适当地接触成语故事,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常考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考的成语典故篇一:旗鼓相当的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 新 。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

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边远地带却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并且自己当起了皇帝。隗嚣wěi xiāo在甘肃一带自称西州大将军。而隗嚣和公孙述也有矛盾,双方不断发生斗争。于是,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就想拉拢隗嚣。

有一次,刘秀听说隗嚣打退了公孙述的进攻,便立刻写信给隗嚣,表示愿意同他友好,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公孙述。信中说: 我现在忙着在东方打仗,目前实在是没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孙述一比高下,而且,我西方的兵力也很薄弱。如果公孙述侵犯汉中,甚至骚扰长安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你军队的帮助。这样,在西方战场上,我就可以和公孙述旗鼓相当了。 后来,隗嚣就归顺了刘秀,成为光武帝的将领。

后来,人们用 旗鼓相当 来比喻双方的实力非常接近,难以分出谁高谁低。旗鼓,都是古代军队行军打仗用来传达指挥官命令的工具。

常考的成语典故篇二:举足轻重的故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 u]融。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 ]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 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原文是: 举足左右,便分轻重。 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很快被升为大司马。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他政敌,统一了天下。

后来,人们把 举足左右,便分轻重 简缩成 举足轻重 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处于关键地位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整个局面。

常考的成语典故篇三:反客为主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打汉中。汉中的守将夏侯渊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刻亲自率兵四十万前往抵御刘备的军队。

夏侯渊知道曹操的援军马上就到,便派夏侯尚带兵进攻。刘备的将领黄忠见曹军前来挑战,就派大将陈式去迎战。夏侯尚和陈式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夏侯尚便假装战败想要逃走,陈式乘胜追击。谁知走到半路,山上突然滚下来很多大木头,砸中了陈式,夏侯渊便生擒了陈式。

黄忠听到部下的报告后,连忙去和谋士法正商量。法正说: 夏侯渊这个人很浮躁,有勇无谋。我们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激励军队向前推进,然后引诱夏侯渊来战,从而捉住他,这就是反客为主的战法。

黄忠采纳了他的建议,将阵地稳步向前推进。夏侯渊见蜀汉军队不断向自己这边推进,便组织人马进行反击,派夏侯尚率军出战。结果,夏侯尚与黄忠一交手就被活捉了。

夏侯渊非常生气,出兵包围了黄忠的军队,还破口大骂。可是,任凭夏侯渊怎么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时间慢慢过去,曹军越来越疲惫。这时黄忠突然出战,夏侯渊来不及防范,被黄忠一刀砍成了两段,曹军大败。

常考的成语典故篇四:两败俱伤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 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qūn]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

齐宣王一听: 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

淳于: 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 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 两败俱伤 。

常考的成语典故篇五:扑朔迷离的故事 北魏时,有一户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花弧有一个女儿,名叫木兰,她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武艺十分高强。

那时,北魏经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木兰的父亲年纪太大,弟弟又小,于是木兰就想装扮成男子,替父从军。她穿上父亲当年穿过的盔甲,威风凛凛地去见父亲,表明自己的决心。花父很感动,但是并不放心。于是,木兰要求与父亲比武,如果胜了就让她去从军。花弧向来不服老,就答应了。父女俩就在花园里比剑,你来我往。花弧毕竟年老体衰,终于支持不住,败下阵来,只好同意木兰代替他去从军。

木兰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打了很多次胜仗,立下了大功。出征十二年,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是女子。敌人终于投降了,木兰凯旋,换上女装。战友们惊叹道: 我们同行十几年,都不知道你是个女子!

木兰捉来一对雌雄兔子,然后笑着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说我女扮男装,就像在地上走的兔子难以分辨出雌雄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我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后来,人们就用 扑朔迷离 作为成语,比喻事情模糊复杂,真相难辨。扑朔,扑腾、乱动;迷离,眼半闭。

常考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1.常见成语典故

2.常见的成语有典故

3.作文常用成语典故

4.常用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5.常用成语解释典故

6.四字典故大全

7.精选40个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相关热词搜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刘秀,夏侯渊,木兰,公孙述,成语典故,黄忠,夏侯尚,陈式,军队,故事,隗嚣,窦融,父亲,魏国,刘备,曹操,曹军,王莽,大将军,人们,光武帝,典故,实力,成语,成语故事,汉中,淳于,轻重,统一,和公

2020-06-04 #故事大全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刘秀,夏侯渊,木兰,公孙述,成语典故,黄忠,夏侯尚,陈式,军队,故事,隗嚣,窦融,父亲,魏国,刘备,曹操,曹军,王莽,大将军,人们,光武帝,典故,实力,成语,成语故事,汉中,淳于,轻重,统一,和公

2020-07-16 #短篇故事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常考的成语典故 有意义不常见成语典故

刘秀,夏侯渊,木兰,公孙述,成语典故,黄忠,夏侯尚,陈式,军队,故事,隗嚣,窦融,父亲,魏国,刘备,曹操,曹军,王莽,大将军,人们,光武帝,典故,实力,成语,成语故事,汉中,淳于,轻重,统一,和公

2009-05-18 #长篇故事

不常见成语典故及解释 古代不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

不常见成语典故及解释 古代不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

刘濯,石勒,燕国,楚共王,成语典故,不常见,孔子,成语,政权,老百姓,王修,使者,楚国人,军队,故事,时间,孟子,曹平,郭汜,太子,对石,人们,大王,古人,天意,弓箭,百姓,野兽,又何求,去寻找

2018-06-07 #经典故事

不常见成语典故及解释 初中历史常见的成语典故

不常见成语典故及解释 初中历史常见的成语典故

周兴,虞公,成语典故,来俊臣,刘备,孙权,猴子,曹操,晋献公,晋国,虢国,虞国,乐毅,管仲,荀息,诸葛亮,晋军,老人,借道,初中,名马,宫之奇,栗子,武则天,给你们,先生,故事,犯人,美玉,张昭

2020-06-04 #故事大全

不常见的经典成语典故 常见外国文学典故80个

不常见的经典成语典故 常见外国文学典故80个

比喻,上帝,U.S,人们,浮士德,美国,希腊神话,骑士,儿子,亚当,写文章,约伯,诗人,宙斯,国王,妻子,旧约,灾难,金鱼,E.A.,E.A,生活,娜拉,波皮,耶稣,阿波罗,人类,圣经,夏娃,安泰

2014-10-28 #小故事

不常见成语故事典故10篇

不常见成语故事典故10篇

成语故事,典故,不常见,孙叔敖,秦国,徐稚,儿子,楚王,伍尚,伍子胥,优孟,宋之问,杨炯,楚厉王,楚武王,沈佺期,人们,内容,公元,意义,建康,昼伏夜行,春秋时期,玉汝于成,王导,著作,耻居王后,进献,诗歌,研究

2020-05-04 #故事会

不常见成语故事典故10篇

不常见成语故事典故10篇

成语故事,典故,不常见,孙叔敖,秦国,徐稚,儿子,楚王,伍尚,伍子胥,优孟,宋之问,杨炯,楚厉王,楚武王,沈佺期,人们,内容,公元,意义,建康,昼伏夜行,春秋时期,玉汝于成,王导,著作,耻居王后,进献,诗歌,研究

2020-07-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