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本二 在职的二战生凭啥考400分? 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

时间:2009-08-14

学写故事作文600字初二手写

提示:本文共有 69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原标题:本二、在职的二战生凭啥考400分? 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

当学姐找到我让我写经验帖时,我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因为一直以来,我心里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去写一篇经验帖,向我的学弟学妹们去讲讲我考研的故事,那该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儿啊~而今天这个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

一战失败后的我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华中科技大学mjc方向的考生小脑袋。初试分数为400分。我是一名二战考生,本科就读于湖北一所普通二本,但却是在工作一年后决定重新拾起书本考研。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我是在工作一年后才考研,而不是在一战失败后就选择二战。因为一战对我的打击还挺大的,我一战报考的是广州某 985,但是当年的题目大面积超纲,以致于我最后只拿到了可怜的328分(尽管我公共课分数不错,英语一78,政治76)当天考完走出考场时我就知道我要凉凉了,因为我有好几道题都没有写完。但是当我看到那个惨淡而刺眼的分数时,我依然觉得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也许我根本就不适合考研?

我不敢说我一战时有多拼命,但是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依然觉得很苦,特别是冬天,宿舍外寒风呼啸,按下5:30的闹钟,强忍睡意从床上爬起来,洗漱收拾,到楼下恳请宿管阿姨给我开门放我出去(当时宿管阿姨真的超级nice,从来没有埋怨过我早出晚归,还常常叮嘱我注意身体),每天过着自习室 食堂 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也充实,至今想来仍觉珍贵。

后来,我去了一家电商公司干新媒体运营方面的活儿。一直到18年11月,我跳槽到一家教育机构当主讲老师,一直干到现在。你说待遇怎么样,其实也不算差,刚开始一个月也只有4k的薪水,但到后来慢慢就可以到6k,7k,最多时候拿到12k。但是我心中总有一个想法放不下,那就是考进名校,去看看优秀的人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再加上后来朋友告诉我:“你应该再赌一把的,你的实力,一定可以的。”于是我在19年6月从全职转成了兼职,开始了我的二战之旅。

(2020年初试成绩,我当时查成绩时是蒙着纸从下往上看的,害怕过于惨烈)

选择与努力同等重要

一战时,我一心想去北上广,因为那边媒体方面的资源更多,就业前景更好。但是我却鲜有考虑到试题的风格是否适合我,学校是否压分等等。其实在考研过程中,信息的搜集真的十分重要,新传考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信息战。你需要去对比各大高校的真题难度与风格、报录比、招生名额、学校水平以及近年招生情况等等,还要考虑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譬如我是独生女,我家在孝感,我爸妈希望我以后可以留在武汉发展;我男朋友也在武汉工作,所以最终决定留在武汉。而我的目标就是985,因而只有华科和武大两个选择 。在对比武大与华科两校真题后,我发现华科的题目更加保守,而且风格一直很稳,强调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适合我这种“背书狂魔”,于是最终敲定报考华科。所以,择校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因为择校将会决定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你的备考方向,千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高分公共课是总体成绩漂亮的基础

有人可能会觉得,公共课很难与别人拉出大的差距,所以往往忽视专业课的重要性。但是每年也有不少专业课140+的大神,却因为某一门公共课不及格而无缘复试的悲惨故事。考研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它要求你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有出色的表现而不仅仅只是在某一个方面亮眼。所以我希望各位babe能够足够重视公共课,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或是高中是理科生的babe.优秀的公共课分数往往能够为你的分数锦上添花。我的公共课复习安排大致如下:

政治(77)

5月:听徐涛的政治课程的基础部分。当时我没有购买任何参考书,只是听网课,每天抽1 1.5小时来听,有个大致印象,其中马原是需要反复听的,因为它是四大板块(马原/毛中特/史纲/思政)中最难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丢分的一部分。徐涛老师是我二战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老师,后悔一战不了解他,一战全程跟着肖老,那个普通话口音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我经常会在我健身的时候听网课,段子手徐涛总会让我非常的快乐~(主要是当时还没辞职,每天事儿比较多hhhh)学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提前购买好肖秀荣全家桶,越早越好,因为到后面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先看看《讲真题》这本,这本应该是全家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了,里面有往年真题的分析。大家可以拿来看看出题的风格和答题的框架。(我一战的时候是看过这本的)

6月:《精讲精练》(马原+史纲部分)+1000题。6月份1000题就陆陆续续可以发货啦,这个时候可以搭配着精讲精练一起食用,口感更好哦!我当时就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写一章1000题。这样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样子,把《精讲精练》的马原部分和史纲部分看完了一遍,标记出了重点内容,并且将1000题中的错误题目进行了订正并且在《精讲精练》上对应出正确答案,做好标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做1000题非常受打击,经常一溜儿的错,但是别担心,大家都一样,都是这样过来的。

7月:《精讲精练》(毛中特+思修部分)+1000题。7月份继续看《精讲精练》的毛中特部分和思修部分并且同上练习和订正1000题。

8月:《精讲精练》二刷+1000题二刷。这一次看《精讲精练》就只看当时第一遍看的时候标记的重点,以及1000题中做错的部分。同时二刷1000题。这一次刷1000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正确率高了许多,这就是反复看书的收获啦~同时我这段时间还有搭配徐涛的强化课程一起看,加深记忆。

9月 10月:我购买了徐涛的《核心考案》+《优题库》。因为刷了两遍《精讲精练》之后有些乏,想着换换口味,但事实上,我没有看完《核心考案》,也没有做完《优题库》。因为我后面去背《风中劲草》去了orz...所以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教训,参考书千万不要求多,一定要求精。肖秀荣全家桶已经够够的了。

11月:肖8来了!激动ing,肖4+肖8堪称政治考研的葵花宝典,一定要背熟了。我从拿到肖8的那天起就开始每天掐点模拟选择题,然后统计分数,订正,归纳错误原因。同时勾画主观题答题思路并且进行背诵。选择题可以反复模拟,主观题也可以反复背诵。有时间的一定要把肖8背熟了!无论使用任何方式,都要背熟了!(敲黑板,划重点!)同时这个时候也有许多模拟卷子陆陆续续出来啦,都搜罗来做,政治后期基本都靠刷题了。

12月:保命肖4也来了!没啥说的,好好做,好好背,好好订正,好好总结。我到上考场的前一刻还拿着肖4在背。它的重要性就无须多言了吧~哦对了,后期我还背了徐涛的小黄书,但是我依然觉得肖4肖8更香。

一点小补充:

1. 政治资料在精不在多,肖秀荣全家桶完全够用

2.看网课,跟定一个老师就好,你喜欢ta的风格就行(肖老,旺仔,腿姐都可 ,不要三心二意)

3.政治后期就是题海战术,多刷题,多背,这就是高分秘籍。有人说每年肖老都没压中,其实压不压中真的没关系,因为你把肖4肖8背熟了,你拿到考卷就知道该写什么语料上去了。

4.政治开始不宜过早,5月份开始完全足够。基础好的可以7月开始,但最迟不能迟于8月(如果你是学马哲的当我没说)

5.湖北政治主观题有压分现象。一战我选择题38分也考了76,二战选择题44只考了77orz...

(Timing上的部分打卡截图)

英语二(79)

从备考到考试结束,单词都是你的命根子。如果单词储备量不够,英语想拿高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从现在(或着更早)开始,你都要保证每天一定量的单词记忆。我当时大概把考研单词背了6.7遍的样子,基本上能够做到读懂卷子中的英文文本,没有太大的难度。

5月 7月: 在背诵完一轮考研单词后,我开始刷阅读真题,20年的阅读真题大概是90篇的样子?(留了最后三年做模拟)我每天精读一篇,包括做题、订正、全文翻译。前期都是用手写翻译,后来觉得慢,直接改成电脑手打翻译了,效率提升了很多。然后高亮标记翻译错误的句子(大部分都是些长难句),认真分析,弄清楚句子结构,因为一般你做错的原因也是因为长难句没读懂。

8月:继续背单词。同时开始看唐迟的阅读课。我觉得唐叔讲的还蛮好的。我一战没有看任何网课..所以后来遇见唐叔,听他讲阅读感觉启发还蛮大的。同时对阅读进行二刷,这次只做题,看正确率。反复错误的需要标记,认真分析原因。

9月:我开始肝完型+翻译。每天一篇完型+一片翻译+订正。20年,刚好一个月做完。完型我刚开始是看网课的,是哪个老师我忘了..因为后期我就没看了,因为在我看来完型考的还是短语和词汇的积累,只要你单词背的足够好,再加上一丢丢完型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完型分值低,也不值得花费太大功夫。翻译的话,也是考察词汇量的积累以及长难句的分析能力,如果觉得自己切分长难句有困难,可以考虑跟一下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或者买一本他的《长难句解析》,会有一定帮助。同时继续刷英语阅读。

10月 11月:作文+新题型。我购买了王江涛的《考研高分作文》,并且每天背诵大作文一篇+小作文一篇,整理不同类型话题的作文框架,并且积累一些万能语料(一些公众号里都会有)。同时每天完成一篇新题型,新题型的话我仍然没有看网课,只是对照着黄皮书的讲解进行订正和分析(英语二的新题型也不难)。同时继续刷英语阅读。

12月:依旧是背作文,刷阅读,但是在最后这20天的时间里,我自己掐点做了三次英语模拟,并且给自己打分。事实证明,这三次模拟是很有用的。我最终的分数也确实和模拟时候的分数基本一致正式考试时多错了一个阅读,所以少了2分。我模考基本分数大概是80上下,最终分数是79。

一点小补充:

1. 英语阅读很重要。“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不虚。

2. 湖北英语主观题有些压分,所以客观题一定要做好才能拿高分。

3. 阅读全文翻译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费时间,但是当你做完这一遍,你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都会有明显提高。

4. 如果想阅读英文报道,可以看看China Daily或者流利阅读。

(用来鼓励自己的话,下面是厚厚的英语真题)

得专业课者得天下

专业课(126+118)

啊!我可算写到专业课部分了!前面都碎碎念4000字啊喂!好了,言归正传,我们一起来聊聊专业课~

整体来看,今年华科mjc的专业课题目emmm...让人有种错拿了学硕卷子的感jio,334尤为明显。我充满仪式性地打开信封时,我都惊呆了:消息题材改成了华尔街日报体(我们当时练习的都是倒金字塔呜呜呜),网传方向改为了传播学方向,考察了专硕几乎没有涉及的研究方法和信源问题。最后整一道50分的大题。今年的华科再也不是“直男”出题风格了...从中也能够窥见学校的反押题倾向。而且听说不止华科,很多学校的题目都是大换血。440整体还好,除了一道“传统媒体结构的三架马车”,这个我真不会...是我的复习盲区,其他的题目四平八稳,不会出现完全下不了手的情况,多多少少都能写点。

总的来说,华科今年的题目相比于往年确实变化不少。但是仍然注重对于基础的考察,特别是一些很细的点,比如第三人效果、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等,也重视对于热点的追踪,如5G(源于张明新老师的论文)、新文化运动(五四百年)等。只要将这两点把握好了,应付绝大多数题目是没有问题的。

我在4月份报了爱传播的全程班,当时是毫不犹豫的。因为我在四月初就去了一趟华科见我的朋友,此后就下定决心要考华科。爱传播是华科起家,当然是准huster的首选。我一战的时候没有报任何网课班,结果就很糟糕,以致于我爸经常叨叨我说就是因为你舍不得报班才没考上orz...不过当时作为学生真的挺穷的,要一下子拿出好几千报班实在舍不得。后来上班了嘛,就有些积蓄了,也没有觉得报个班挺贵的,而且爱传播对二战生还有优惠,就让我更加心动了(小编:二战生会便宜很多)!大家也可以去对比下其他机构全程班的价格,爱传播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没有之一~加上我当时还在工作,觉得全程班能帮我省很多事儿,也就没有踌躇啦!Anyway,为教育做投资,怎样都值得。但是这并不是鼓励你们每个人都去报一个全程班,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合理选择就好。如果你复习到现在仍然毫无头绪,终日忙碌却不知有何收获,全程班对于你来说,值得。

334复习指南

334选做部分分为四个方向,我备考阶段是按照网传来进行复习的。网传知识的复习,我结合了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学导论》与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学概论》两本书的内容,其中以彭兰老师的为主,因为这本书比较新,而且网传会比较侧重对当下热点的考察。当然钟瑛老师那本书也很重要,特别是里面涉及到的互联网治理的问题,是经常考查的。我自己做了一本《网络传播学概论》的笔记,同时结合爱传播发的《网络传播学导论》的笔记,梳理了里面的重点内容。此外,我自己还结合爱传播的暑期课程以及论文整理了大概20多个专题,如5G、短视频、人工智能、VR AR等。在这里要实名仰慕一下浩然学长,声音真的好好听~每次上他的课都是恋恋不舍地下课。网传的复习无外乎就是基础的课本内容打框架+热点丰富答题思路和视角。

实务部分就是策划/提纲+消息改写。这一块我并没有去看书,虽然考纲上有指明一些书籍,但是近年来华科已经不在实务上考察概念性的名词解释和简答而是直接考察写作能力。因此看书的价值就不太大了。我主要是跟着爱传播的实务课,同时紧跟公众号的实务练习,持续到考前。我记得当时我们全程班好像是有多次批改机会,消息、策划、提纲都有练习。(但是万万没想到今年考华尔街日报体awsl)实务主要靠多练习,练多了就有手感了。自己写完后可以对照着公众号发布的优秀作业看看自己哪里还有不足,还可以提升,多和学长姐交流,会收获很多。

(部分专业课书籍)

440复习指南

440考查的内容就比较多了,传播学史、媒介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中外新史and so on.华科对于440的考查还是多放在基础的掌握程度,配以适当的前沿热点。所以基础真的非常重要,背书真的非常重要,反复背诵真的非常重要!我在把440相关的参考书大致浏览完一遍之后,就开始背诵了,并没有自己去整理笔记。因为爱传播发了一整套笔记,什么都有,我后期就直接结合课程、论文、公众号等进行了补充和丰富。因为自己敲一整本笔记真的太费事、费时了。(一战敲了一本8w字的传播学笔记花了快俩月)

媒介伦理比较好背,重点很好梳理,第一遍诵大概花了10天,后面基本2 3天就能背完一轮。

中外新史的话,中新史我买了本圣才,看完书,打完框架后就开始背了。历史类方面的内容,没啥说的,背就完了。外新史借鉴了华科中外新史笔记、爱传播中外新史笔记以及暑期爱传播小鱼儿学姐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了一套笔记。外新史比较好背,因为华科外新史考察的点屈指可数,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当时小鱼儿学姐和我们说11月份开始背外新史都来得及,emmm我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中新史是大头,内容多而杂,背起来很头疼。可以考虑通过画时间轴、标记重点事件的方式来辅助记忆。我到考前大概背了3 4遍的样子。而且去年正好是五四一百周年,我把这块的内容背得特别熟,进考场前还背了一遍,结果就真的考了!所以一定要重视周年,尤其是百年周年的事件!

传播学我看的书会比较多,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是必须要看的,还有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刚开始读会觉得很难,晕乎乎的,后面会觉得越读越有趣)段鹏老师的《传播学基础》以及罗杰斯的《传播学史》、胡翼青老师的《西方传播学史手册》。我使用的笔记是自己一战时敲的那8w字笔记,同时配合课程的ppt以及新的论文进行补充。可以使用《传播学教程》的5W搭建基础的框架,然后结合其他的提升类书籍丰富知识面。这样梳理下来脉络会比较清楚。

媒经管这块我是没有看什么参考书的,因为学姐说这块一般都是考当下热点,而且我简单翻了一下华科给的那本媒经管的参考书,内容都是比较旧的了,不太适合用来考试。But,今年440考的那道“传统媒体结构的三架马车”好像是参考书里的?大家有空的话还是需要翻阅一下的,但是不做重点掌握。我主要是听爱传播大仁学长的课程,然后补充一些论文来进行掌握。

(我的书桌和我面对的一面墙,陪伴了我考研的7个月)

好啦,到这里我的小小经验就总结完毕啦。零零总总写了6000多字,总感觉还是没能很完整地将自己的考研图景给你们完整地呈现出来,但如果这些文字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也就满足啦!因为每个人的考研路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复刻别人的经验并不能帮助你取得同样优秀的成绩,你需要取舍,为己所用,形成自己的复习体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考研的过程中难免会孤独、会彷徨、会怀疑、会绝望、会想放弃,但是当你经历过这一切,再回首这段岁月时,你会感叹:“这是一段多么纯碎美好而充实的日子啊!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希望各位都能成为自己的光。我们珞喻路1037号见!

(6月份摄于华科与信息传播学院,阳光正好)

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本二 在职的二战生凭啥考400分? 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二本一战跨考华科:400+不是梦|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

二本一战跨考华科:400+不是梦|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

老师,传播,阶段,华科,时候,笔记,时间,月份,热点,答题,英语,学长,做题,学姐,心态,课程,问题,专题,政治,感觉,经验,考场,传播学,公共课,新传,情况,论文,考试,专业课,作文

2014-07-29 #经典故事

武汉一线医生“云”直播抗疫经验

武汉一线医生“云”直播抗疫经验

疫情,医生,全球,专业,一线,交流平台,肺炎,直播,医务人员,经验,救治,临床经验,平台,患者,校友会,武汉,重症,华中科技大学,专家,中国,发起人,意大利,法国,变化,指导,防控,意义重大,远程教学,唐欣,赵雷

2017-05-05 #小故事

考研复试经验:马院复试上岸攻略 值得一看!

考研复试经验:马院复试上岸攻略 值得一看!

考生,专业,老师,提问,问题,专业面试,自我介绍,笔试,英语测试,内容,录音,华中科技大学,听力,理论,马中,建议,思维,材料,环节,看法,经验,背景,马原,马克思,哲学通论,本专业,相关问题,好的,人数,分数

2019-11-25 #故事大全

干货分享:翻译 听力 口语……考研英语复试经验指南 值得收藏!

干货分享:翻译 听力 口语……考研英语复试经验指南 值得收藏!

听力,英语,老师,自我介绍,内容,问题,形式,英文,话题,学院,文献,口语,提问,考研复试,专业,导师,考生,部分,考核,华中科技大学,分数,学长,方法,素材,过程,题目,小伙伴们,英语翻译,新概念,专业性

2018-01-18 #故事阅读

好经验:跨专业考研怎样才能成功?看看这4位学长 学姐的分享!

好经验:跨专业考研怎样才能成功?看看这4位学长 学姐的分享!

专业,学长,考试,时候,课程,备考,学姐,方向,知识,专业课,学校,分析,事情,本科,计算机,语言,我发现,社会工作专业,一无所知,华中科技大学,原理,基础,建议,新闻,方式,方法论,方面,朋友,武汉,汽车行业

2008-1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吃亏是福”这句话在职场上依旧有效吗?

“吃亏是福”这句话在职场上依旧有效吗?

职场,小李,经验,餐厅,工作,吃亏是福,阿齐,时候,新人,经历,在职场,场中,上菜,意义,心理准备,错误,在职,一方面是,应该有,看到这里,这句话,干那,成智,左上角,信息,为人处世,个人,事情,厨师,前提

2011-04-25 #故事阅读

想在职场上说服别人 这4点沟通技巧供你参考!

想在职场上说服别人 这4点沟通技巧供你参考!

事情,时候,职场,合作,目标,经验,和你一起,如果我们,当我们,利益,下子,名人名言,小目,意思,方法,稀缺性,问题,风险,在职,在和,交流,一件很,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可以采用,小技巧,对一个,很多人,把这个,自然会

2009-11-13 #短篇故事

《三十而已》剧中江疏影故事:揭秘隐藏在职场里的2个潜规则

《三十而已》剧中江疏影故事:揭秘隐藏在职场里的2个潜规则

职场,客户,男性,剧中,员工,琳达,竞争,奢侈品店,争锋,剧情,女同事,对方,男客,观众,销售员,存在于,百家号,江疏影,连保,钟晓,阴招,顾佳,女主角,店长,中不,和喜,经验,心得,头像,卫视

2015-01-2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