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锦衣卫

时间:2009-08-14

为了宣传明律,朱元璋亲自审定了大诰

提示:本文共有 23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平心而论朱元璋确实是一位很重视法律宣传与司法公平性的皇帝。

为了宣传明律,朱元璋亲自审定了《大诰》。

为了让这本书广为人知,朱元璋还专门制定了宣传政策:

《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为了能更好的宣传《大诰》,朱元璋还规定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要以《大诰》为题,这使得近20万学子专门到了京城学习《大诰》。

守法的先决条件是知法,朱元璋这么做可以说是在根子上杜绝违法,这种做法很值得称道。

而为了保证司法的公平性,朱元璋还规定了三司会审的制度,既重大案件由刑部(司法部)、大理寺(最高法院)、都察院(最高检察院)三个最高司法部门会同审理。

三法司之一刑部

从朱元璋的这一系列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采取法制立国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但是,朱元璋也是明朝法制崩坏的始作俑者,明朝著名的锦衣卫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说道明朝锦衣卫与东厂那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这两者在明朝呼风唤雨上演了一幕幕大戏。

大家印象中认为锦衣卫是朱元璋独创的一个特务机构,这并不完全正确。

锦衣卫本身是皇帝出行的车马仪仗队,所以它存在的时间非常久,只不过各个朝代叫法各不相同罢了。

锦衣卫在明朝的前身是亲军都尉府下辖的仪鸾司——负责皇帝的仪仗与侍卫工作,与它的那些前辈们工作性质并无区别。

在朱元璋的手下仪鸾司逐渐地变味了,它逐渐担当起了监视京官捕拿犯臣的兼职,尤其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中表现突出令朱元璋很是满意。

于是到了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新建立的机构根据成员锦衣服饰的特点正式命名为锦衣卫。

改制后的锦衣卫主要功能——巡查缉捕,而且朱元璋还给予了锦衣卫只需皇帝下诏就可以逮捕任何人和自行设立监牢的权力。

三法司之一大理寺

都察院这个全国官员监督机构无权过问锦衣卫的活动,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也无权插手锦衣卫审案,而锦衣卫审讯犯人的结果只向朱元璋奏报。

于是明朝的金陵城中开始出现一幕日常,官员们发现头天还一起上朝的同僚第二天便不知所踪,而过一段时间后失踪的人死讯突然被公布——死在了锦衣卫的大牢里。

就这样明朝臣子人人闻之色变的一个词——昭狱,就此诞生了。

昭狱

其实昭狱并不是单单指的锦衣卫的大牢,而是指明帝下旨拿人到锦衣卫牢中严刑逼供获得供状的全过程。能从锦衣卫大牢里走着出来的,尤其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那都是祖宗坟头冒青烟的主。

凡是被朱元璋扔进昭狱的官员必须是有罪的,而且为了让朱老板满意,锦衣卫往往拔出萝卜还要带出泥,不让罪臣多吐出几个同党来罪臣想死都死不了。

在昭狱的累累白骨面前,那些口口声声把锦衣卫硬套成FBI的说辞多么苍白无力。

而所谓锦衣卫对外收集了多少多少重要情报的说辞,码字的至今也没见谁整理出一份功绩表来,就是看那空洞的说辞在被一再地重复着。

朱元璋本身是很重视司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从他推出三司会审制度可见一斑。然而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秘密抓捕秘密审讯,没有任何的监督机构能管控它,这对司法的公平公正公开自然是极大的破坏。

三法司之一都察院

这么做根本自相矛盾,作为人杰的朱元璋他怎么会不清楚害处有多大呢?

后来的事情发展让我们明白了,朱元璋这是为对武勋集团出手做地准备工作。

后来锦衣卫的权力实在太大,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锦衣卫滥捕滥杀引起了广大臣民的不满,来自朝堂和民间的批评声此起彼伏。

朱元璋并不是只有锦衣卫这么一个机构在帮他打探消息(这是朱元璋与后世明朝皇帝的一个很大不同,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怨声很快就被反馈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是一位很重视民意与民间风评的皇帝,而且锦衣卫权力过于巨大也威胁到了皇权的安全。

在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随着蓝玉案尘埃落定,朱元璋立即鸟尽弓藏收回了锦衣卫的审讯权和羁押权,变相地废除了昭狱。

蓝玉案本来应该是锦衣卫的终结

而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音yà)密告蓝玉谋反有功,也被朱元璋卸磨杀驴赏了一碗断头饭以堵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在洪武朝煊赫了10余年的锦衣卫就此暂时偃旗息鼓。

蒋指挥使不知在临刑前有没有想起他的前任,有记载的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这位毛大指挥使制造了胡惟庸案的一系列牵连大案。而鞍前马后为朱元璋拼命杀人的毛大指挥使,也自然比蒋指挥使更早地领了堵天下人的悠悠众口的便当。

上图胡军版《朱元璋》中的二虎,应该是第三任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也是朱元璋手下唯一没被诛杀的锦衣卫指挥使。不过宋忠的结局也不好,建文时被派去北平监视燕王却被燕王叛军所杀,所生十子中七子随他同死。

很多人发文说什么锦衣卫是东厂阉宦们可怜的工具,简直一派胡言!

锦衣卫是大明皇帝用完就扔的工具!杀人的是明君,锦衣卫就是一把明君手中的绣春刀,杀完人后明君把罪过都推给刀,丢炉里熔了再换一把继续杀。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解除锦衣卫的监视京官捕拿犯臣的职责,已经大为膨胀的锦衣卫机构还是被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他没有解释过,但是不难想象这么做等于在群臣的脑袋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群臣谁敢懈怠谁敢乱言都等着掉脑袋吧。

锦衣卫对于皇帝确实是把好用的刀

明白群臣想要他们老实干活不贪污光是说教无用,于是朱元璋保留了锦衣卫对群臣进行监督。

锦衣卫也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恐吓群臣的作用,但是这么一个缺乏有效管控制度的特务机构滥权是必然的。而朱元璋保留锦衣卫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在他身后锦衣卫的昭狱重开,并为另一个更加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诞生准备了土壤。

有了锦衣卫自然得有它的监督机构

锦衣卫本来是朱元璋监控群臣,对武勋集团下狠手准备的一件工具,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将这件工具掌控在手中,他也确实将这件工具掌控地住。

可是朱元璋他的寿命是有限的,而锦衣卫给予皇帝的生杀予夺地快感是那么地吸引明朝的朱家后世皇帝们,在他之后注定锦衣卫将重新回到历史的前台演出一幕幕活剧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锦衣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户籍制度

明朝灭亡——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之户籍制度

军户,同学,朱元璋,户籍制度,关卡,军屯,制度,军队,流民,大明,屯田,渡口,在明,公粮,农民,历史,时期,规模,明英宗,洪武,朝前,中原,交租,儿子,军官,士兵,大汉,弊端,数量,政府

2016-03-07 #故事大全

历史上的今天 明太祖朱元璋设置锦衣卫 为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

历史上的今天 明太祖朱元璋设置锦衣卫 为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

锦衣卫,皇帝,侍卫,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都尉府,出警入跸,锦衣卫指挥使,明洪武,三法司,南明永,明成祖,朱标,洪武,马吉翔,太子,军政,仪仗,亲信,仅存,入关,搜集情报,前身,刑具,刑部,制度,拱卫,大统,囚犯,历帝

2013-08-22 #故事会

蓝玉是朱元璋最牛的大将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 为何却非死不可?

蓝玉是朱元璋最牛的大将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 为何却非死不可?

朱元璋,蓝玉,大臣,猩猩,锦衣卫,历史,居功自傲,朱标,太子,大家好,好的,里一,下子,人际关系,下期,关系,以博,原因,命令,堆积成山,官位,太师,建议,性格,心存芥蒂,折子,提意见,脑海,英雄形象,遍布全国

2015-10-13 #经典故事

民间流传明太祖朱元璋 竟残暴成性在湖南进行大屠杀?

民间流传明太祖朱元璋 竟残暴成性在湖南进行大屠杀?

朱元璋,贪官,湖南,百姓,农民,官员,民间,皇帝,老百姓,锦衣卫,胡惟庸,丞相,口口相传,所在,政策,时候,是非,污点,皮囊,明朝开国皇帝,对自己,并且还,很多人,据说是,然后就,这件事,以儆效尤,赶尽杀绝,诛连九族,习近平

2009-08-12 #经典故事

朱元璋祭祀 人群传来:“朱重八 我是你舅”  锦衣卫挺身而出

朱元璋祭祀 人群传来:“朱重八 我是你舅” 锦衣卫挺身而出

朱元璋,皇上,锦衣卫,人们,书籍,朱重八,这个人,上都,人群,和尚,大喜,朝代,民间,烧香拜佛,真容,连朱,中大,有记,历史,个人,历代帝王,人身,制服,做法,后人,历朝历代,古人,帝王,士兵,地方

2020-09-29 #故事大全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第一个特务组织锦衣卫 为什么会被东厂牵制?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第一个特务组织锦衣卫 为什么会被东厂牵制?

锦衣卫,东厂,皇帝,权力,三法司,护卫,宦官,将军,百官,司礼监,刘瑾,朱元璋,校尉,内阁,天下,年间,明帝,案件,逆反,法司,魏忠贤,两者之间,事情,关系,原因,力士,午门,审判权,景泰,朝廷

2014-08-18 #故事会

与汉高祖刘备相比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是不是更让人胆寒

与汉高祖刘备相比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是不是更让人胆寒

锦衣卫,朱元璋,权力,皇帝,北镇抚司,机构,东厂,官员,刘邦,军情,权利,骄兵悍将,监督,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宪宗,汉高祖刘邦,太子,汉书,敌国,事情,使命,人们,任何事物,刑讯,刑部,司法,司法机关,情况

2018-08-12 #故事会

明朝秘密任务机构 锦衣卫的辛酸悲惨故事

明朝秘密任务机构 锦衣卫的辛酸悲惨故事

锦衣卫,朱元璋,锦衣卫指挥使,王振,马顺,指挥使,大臣,机构,心腹,皇上,理由,纪纲,胡惟庸,威胁,卢忠,哈智,哈铭,徐恭,大功臣,下场,位置,奇葩,年间,建文帝,所有人,时候,表面,案子,皇位,刘勉

2012-07-2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