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历史上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是否真实存在?司马懿真的中计了吗?

时间:2009-08-28

例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难郭冲五事这样描述:诸葛亮屯于阳平,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

提示:本文共有 1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诸葛亮北伐途中,根据一些史料记载,玩了一出空城计。

例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难郭冲五事》这样描述:“诸葛亮屯于阳平,……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到了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就更夸张: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按描述看,这是一场精彩的攻心战,诸葛亮之神,真是神出了境界。然而可惜的是,真实历史中,这出好戏可能并不存在。

《三国演义》空城计故事的来源,就是上面那段《三国志》的记载。

那么这段记载是真是假?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人提出异议,质疑空城计的不是别人,正是注解《三国志》的大史学家裴松之。

《三国志》原书中并没有诸葛亮空城计,南朝刘宋时裴松之搜集史料补充《三国志》,发现一本名叫《蜀记》的史料中提到,西晋时有个叫郭冲的人,对晋朝人讽刺诸葛亮的现象愤愤不平,于是列举了当年诸葛亮五条非常神奇的事,来回击晋朝人的讽刺议论。郭冲总共列了五条,空城计就是其中一条。

裴松之经过严密的考证和合理的推断,对空城计作出了全盘否定。

理由如下:

第一,司马懿二十万大军打汉中,此事决不可能

诸葛亮屯于阳平关,此关在汉中,当时司马懿尚在荆州作都督,并没有率军到关中与诸葛亮对阵。而主持反击蜀汉北伐的,是魏国大将曹真。

笔者同时也认为郭冲所说二十万大军全是胡扯。魏国总兵力不到三十万,既要防御蜀汉,又要防御东吴,历次反击诸葛亮北伐,投入兵力最高也才十余万,司马懿论地位当时尚不如曹真,何德何能统辖魏国的倾国之兵?

第二,司马懿打到城下反而贸然退兵,不合乎军事常理

裴松之说,就算司马懿真的率二十万人杀到阳平关下,他提前已经获知诸葛亮兵少,打到城下却见到蜀军空城以待。以正常的军事知识来说,如果怀疑情报有假,诸葛亮是在示弱诱敌,那么司马懿更不能临阵退走,这样反而会招致蜀军伏兵攻击。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扎营设防,以稳制奇,令蜀军的伏兵计无法发挥。

第三,诸葛亮不会把兵力都交给魏延

郭冲解释诸葛亮为何兵少,说道,“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裴松之对此进行了狠狠的批驳。诸葛亮向来不信任魏延,魏延每次北伐,都要求自率一万余人独自出击,诸葛亮从来不许。连一万人都不舍得给,诸葛亮怎么会大方的把主力都交给魏延,而自己只留老弱残兵在后方吃现成?

事实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大部分时间都是亲率主力出击,从来没有轻易远离大军,这是保证主帅对部队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国演义》注意到了这个不合理之处,故而没有说诸葛亮让魏延统大兵,而是让诸葛亮在西城指导部下们搬运粮草。这个更不现实,历来主帅关注的都是主要作战行动,粮草后勤虽说也十分重要,但在前线诸军已经败退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败军不乱、有序撤回大本营,这才是火烧眉毛的大事,粮草之事,只需要交给部下办理即可。

第四,郭冲说话的语境不真实

《蜀记》中描述,郭冲所谓诸葛亮五事,是在西晋扶风王杨骏座下讨论时所说。裴松之对之表示严重怀疑。

扶风王杨骏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儿子,郭冲所说空城计,则是一边贬低司马懿无能,一边夸诸葛亮厉害。即使在一般人家,对着儿子数说其父的不足,也是非常犯忌讳的事。何况司马氏已贵为皇族,郭冲是陇西名士,难道做人基本的礼貌都不顾了么?

所以,《蜀记》记载的这段故事很有可能是虚构,目的不外乎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形象。

作者:票非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上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是否真实存在?司马懿真的中计了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被司马懿识破 司马懿却为何不进城抓诸葛亮?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被司马懿识破 司马懿却为何不进城抓诸葛亮?

司马懿,诸葛亮,魏国,军师,空城计,关羽,诸葛,个人,大将,才能,破绽,空城,蜀国,西城,部队,两个儿子,万大,曹真,魏兵,马懿,马谡,城后,好的,三国演义,三军,前锋,办法,历史,唱着歌,基地

2018-04-05 #短篇故事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亲自登城楼抚琴 司马懿为何不下令放箭?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亲自登城楼抚琴 司马懿为何不下令放箭?

诸葛亮,司马懿,小说,历史,空城计,孟达,曹操,这种情况下,大摆,伏兵,前军,城楼,城中,后军,抚琴,射程,情节,时候,演义,蜀汉,又怎么,这个问题,中提,于禁,克日,徐晃,太史慈,望北山,三国演义,作用

2012-12-24 #长篇故事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因为害怕而退兵了?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因为害怕而退兵了?

司马懿,诸葛亮,孟达,魏国,诸葛,空城计,新城,智谋,皇帝,万大,关兴,司马,司马昭,马谡,赵云,三国演义,中原,城头,将领,读者,养老,都知道,力之,司马懿平,马懿,大摆,懿和,象中,儿子,主张

2009-11-05 #短篇故事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其实是失败的无奈 司马懿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其实是失败的无奈 司马懿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街亭,马谡,机会,结果,胜利,司马,诸葛,大摆,亲信,名将,城门,战役,政权,目的,西城,蜀道,真的是,诸葛亮北伐,功亏一篑,万大,大可,孟达,张郃,曹真,未得,来保,下闻

2007-1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为啥司马懿直接撤兵?这两位书童露出了破绽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为啥司马懿直接撤兵?这两位书童露出了破绽

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空城计,马谡,书童,小城,城中,大开,曹丕,万铁,焦点,伏兵,北伐战争,后世,大门,士兵,城楼,小童,年纪,演技,故事,把手,战略,抚琴,权力,百姓,破绽,蜀魏,经典

2010-06-27 #故事大全

敌人间的默契: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其实是为了让司马懿放他一马

敌人间的默契: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其实是为了让司马懿放他一马

司马懿,诸葛亮,张郃,琴声,蜀汉,万大,诸葛,城楼,西城,大军,空城计,司马昭,微微,前军,三国演义,十面埋伏,曲子,都督,大魏,葛亮,马谡,大摆,抚琴,意思,操弄,父亲,汉服,百姓,登天,策马

2009-10-24 #经典故事

敌军攻城 此将领学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只可惜对方不是司马懿

敌军攻城 此将领学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只可惜对方不是司马懿

王小波,起义军,江原,时候,方式,游牧民族,司马懿,诸葛亮,蜀地,计策,大开,李顺,口号,城门,弓箭手,性格,茶叶,空城计,茶农,在我国,不了解,程碑式,葛亮,草民,诸葛,马继,马懿,巡检,日韩,大宋

2020-06-01 #小故事

为什么诸葛亮的空城计能唬住司马懿 得之原因 才知道司马懿大智

为什么诸葛亮的空城计能唬住司马懿 得之原因 才知道司马懿大智

诸葛亮,司马懿,曹操,马懿,空城计,司马懿则,司马昭,三国演义,儿子,城楼,时候,敌人,两个人,万大,司马,神机妙,有异志,诸葛,马谡,魏历,魏国曹,大家好,懿和,大摆,三十六计,中都,人物,城中,城门,城门口

2007-05-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