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佛门把孝称为至道之法 将孝做得彻底圆满就是成佛之境界

时间:2009-08-29

所以佛教为什么把孝这个字称为至道之法,要把这个孝做得彻底的圆满就是成佛的境界了

提示:本文共有 81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地藏菩萨于往昔为婆罗门女,由供佛救母的这种小孝进而引发出救度一切罪苦众生之大愿展开为一种大孝。所以佛教为什么把孝这个字称为至道之法,要把这个孝做得彻底的圆满就是成佛的境界了。】

大安法师开示:

(文字整理:法度)

《地藏菩萨本愿经》要义续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经本。

请看《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上次谈到地藏菩萨具有着大的威神加持力,能够饶益一切众生。那这样展开的就是他力的救度。那这种他力救助的力量是来自于地藏菩萨无量劫前发的威神誓愿之力。所以就经由着文殊菩萨的请问,释迦牟尼佛就追溯地藏菩萨因地的发愿。

地藏菩萨因地作为长者子见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相好庄严。最初发菩提心要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的罪苦众生。

第二个发愿就是婆罗门女救母的因缘所发的大愿。这种事情又追溯到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个时间的久远都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的范围,不可思议,本身也就是《华严经》讲阿僧祇品,有一百二十五个大的数目。这大的数目,也就是佛菩萨的数学概念,不是我们凡夫的数字范围了。这不可思议就是大的数目加上阿僧祇。阿僧祇已经是无央数的意思,也是不可数的劫数。

那在那个时代有一尊佛出兴于世。这尊佛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名号也是要消归自性的理解。就这尊佛就有甚深的禅定。在禅定三昧当中开显他的觉性之华,觉性之华就是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性了。于是在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上得大自在,就成为自在王。

那这尊佛的寿命很长,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正法过去之后,这里叙述的这个婆罗门女,是指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灭度之后像法之中。一般每尊佛示现法运三期。正法、像法、末法,这个像法就是跟正法相比有相似性,但又大为逊色。

一般讲,正法是有教法,有修行,有证果。

像法是有教法,有修行,少证果。

到了末法,就是有教法,但少修行,谈不上证果。

这个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这个婆罗门女宿世的福德非常深厚。谈福德一般就是谈她宿世曾经广做布施,持戒或修禅定就能感得大的福报。所以他出生以来就是赢得了大众的恭敬。他的家亲眷属朋友见了这个婆罗门女,都心生恭敬。

那这个婆罗门女行住坐卧四威仪都很庄严,而且诸天神卫护。所以一个大福德之人,不仅有形的众生恭敬,还有无形的天神在保护他。令她在世间遇到任何灾难都会肖弭于无形。

那这个圣女就有圣德的一个女子了。但是他的母亲却是信邪信外道,邪知邪见,常常轻慢佛法僧三宝。当时这个圣女就看到她的母亲这样邪知邪见,知道后果不佳。她又是个孝女。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劝勉,来诱导他的母亲。令他对佛法产生正信正见。但是这位圣女的母亲有时候在她女儿的劝导之下似乎也有点回心转意。但是邪见的习气又很深厚,所以暂信暂不信,就对三宝没有生起对三宝完全的信心。

却生命走到了终结的时候不久命终。命终,她的神识就堕到了无间地狱。这里我们看因果是很严峻的。他的母亲并没有做很多的坏事。只是知见上有问题,对三宝轻慢,就有这么大的过失,就堕在无间地狱。当时这个婆罗门女了知,说明这个圣女很有智慧的观照力,她就知道自己的母亲生前不信因果。

她邪知邪见嘛,不信三世因果的规律,也不信六道轮回。以他的这样的知见上的邪僻,从因果的对应原则来看,他必定会随着他的邪知邪见的恶业堕到恶道里面去。

但堕到哪一道?这个婆罗门女并不知道。所以为救他的母亲。这位孝女就把她的家产全都变卖了,变卖就广求种种的供具、香花、灯缦、幢这些供养之具。就在先佛塔寺,先佛塔寺就在像法时期。就是指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塔,一般塔都是供养佛的舍利子的。就大兴供养,这是出于孝心的举全部的家业的虔诚的供养。

供养的目的就是要救她的母亲。所以她这个圣女,就在塔寺里面就见到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形像。这个形像是塑得非常的庄严,有威德的容貌,相好庄严毕备。佛灭度之后,造像的功德很大。礼佛、供养佛像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造像一定要造得庄严。庄严的佛像能够寄寓法身的功德。所以拜这尊佛就会有感应,就会有灵验,就会有加持力。所以我们造像的时候一定要把它造庄严。符合《度量经》的那个法度。

当时这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尊容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信仰之心。所以这尊佛像就能引发人的善根了。这个婆罗门女就内心就是在自念,自己筹量。自念什么呢?佛是大觉者。是具有一切种智者。

也就是无所不知的。但如果佛在世的时候,我的母亲死后,倘若我来问佛。

佛一定会知道我母亲的去处。

他在思念这个事情,实际上内心就怀着深深的遗憾,可惜的是,佛不在世。

我到哪去问这桩事情呢?由于想到无处问他母亲投生何处?这种绝望。他就内心生起极大的悲痛之心,就垂泣,垂着头在那里哭泣,非常的伤心。哭泣的时间很长。一边哭泣,一边瞻仰眷恋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

就在这时一个奇妙的感应却出现了,忽然这个圣女就听到了空中,就虚空中传来的一种非常柔和的慈祥的音声来安慰她。这个音声告诉她,哭泣的圣女,你不要过于的悲哀,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

传来这个声音,那这个婆罗门女就很惊奇就合掌恭敬的向着虚空而秉白。我们在想,在推测这个婆罗门女当时是非常的惊叹!虚空怎么会有种声音能够知道我内心的请求?来安慰我呢?所以他就感动之余就向虚空说,是何种神,何种大德来宽慰我思念母亲的忧虑。我自从失去母亲以来,我是日日夜夜的在忆念、在眷恋,我没有地方可问,能够得知我母亲投生的地方。

这时候虚空当中又传来声音,再告诉婆罗门女,这位圣女不是说是何神德吗?于是虚空当中的声音告诉他,我就是你所瞻仰顶礼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是见到你忆念母亲的孝心超过一般的众生,倍于常情众生之分,就是纯孝动天。

所以看到你这样的纯孝真诚之心,所以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那这个婆罗门女听到这样的宽慰的声音,那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那种感激就是举身自扑就要顶礼了。这时候顶礼的对境就是向虚空顶礼了,她自然就是身体向上一跃,如山崩,就掉在地上。掉地上四肢都损伤了。损伤呢,左右的侍女就把她扶起来,扶持着她。他这个支节皆损,非常地激动,就是昏迷过去了。

过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苏醒之后就接着向虚空来秉白,祈愿佛大慈大悲赶紧来宣说我母亲去的地方。我现在身心将死不久。

就是由于忆母的心非常恳切,全身心贯注那种无论是忧伤还是激动,还是四肢的伤损,都觉得她自己的生命气力都已经快用完了,所以她就觉得我即将也要死了。将死不久,希望佛赶紧宣说我母亲生的地方。

这些我们都会深刻的体会到这位婆罗门女的那种深重的纯孝之心。当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告诉圣女,你供养完毕之后,赶紧回到你的住处,端坐思惟我的名号,就能知道你母亲所生的去处。

我们在这一段陈述的是一个故事。但是故事里面有几点我们要注意。这种感应问题。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已经灭度了,就涅盘了。为什么他还能够跟这位婆罗门女作一种对话。这就叫思维,佛并没有涅盘。佛随时在关注着众生。

那这样我们就会想,我们每天也在拜佛,也在请愿,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感得佛跟我们对话呢?佛满我们的愿呢?

这里就谈到感应的对应性问题。能感之机,能不能真诚?就是由于这位婆罗门女那种纯孝之心非常的真挚。这种就能得到这样的感应。所以这就启发我们,我们要得到这样感应,一定要有这样的至诚之心。

其次,我们来看感得佛现前。佛是怎么开示她的?因为这位圣女迫切想知道的是她母亲的去处。但是佛虽然现量知道她母亲的去处,但并没有直接告诉婆罗门女的答案,而是告诉她,你去念佛。这里面就有深刻的含义了,开示他返舍念佛。

这个有点《金刚经》的那种开头的韵味。佛著依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之后回来洗足敷座而坐。所以供养毕,但早返舍,实际上就要让她回归到自性,返迷归悟,要端坐思惟佛的名号。

佛的名号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性。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性德的美称。所以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是圣女心中的佛。她的母亲是圣女心中的母亲。佛是觉悟的慈悲之父。母却是无名烦恼的母亲。

要透过念佛的法门转这个内心的无明之母为内心的觉醒之佛。所以回归到婆罗门女的内心,是要让她透过它的纯孝之心带动她内心的证悟。这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那婆罗门女是一个很有善根的人,随顺佛语就回到了他的住处一心来念这个名号。那念这个名号的动机是为了想知道他母亲的去处。这里面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这个圣女来说,念母之心超过念佛之心。

但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诉她,你必须要通过念佛才能达到你念母的目的。于是她也就把念母的重心转到了念这个名号,经过这一转换,因为她是纯孝之心去念,非常投入,就念了一天一夜就得念佛三昧了。

得念佛三昧是什么情况呢?觉得神识离开了他的身体。忽然见到自己的身体,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到那个什么地方呢?就到了地狱的边缘。就是一个大海边。

这个大海海水就像沸腾的开水在那里汹涌。海水里面有很多恶兽。恶兽像虎、狼、师子这些恶兽。这些恶兽都是铁的身体。这些铁的恶兽就在这个海水上,速度非常快的飞走奔驰。由东奔驰到西,由西奔驰到东。而不是随便的跑,是有目的追逐目标地奔驰。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在海水里面有百千万亿的男子女人。这些就是罪人了。这些百千万数的男男女女就沉浮在这个沸腾的海水之中。那这些浑身都是铁身的恶兽就追着这些男子女人来食啖。就是吃这些男子女人。

又看见很多的夜叉。夜叉就是地狱里面的鬼卒了。这个容貌非常的凶恶。夜叉的头或者是牛头马面、虎头、狼头,形貌各有不同;或者有的是多手多眼;

不是两只手,而是四只手,八只手,几十只手;不是一双眼睛,而是五眼、六眼。这个腿,不是两条腿而是很多腿;不是一个头,而是很多头。就是这些奇形怪状的这些夜叉充满在海水里面。这些夜叉口里面的牙长得很长,拖到外面来。那个牙齿就像锋利的刀剑。那夜叉也在驱逐着这些罪人,送他们到恶兽旁边去,让这些恶兽去吃这些罪人。那这些夜叉自己也用这个锋利的铁爪来抓这些罪人。抓这些罪人把头和足连在一起,连在一起就是在使这些罪人的形体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或者拉长像面条一样的,或者压紧像很短小的东西。给这些海水里面的罪人各种各样的刑罚。

这种惨不忍睹的现现状都让人不能长久的看下去,太惊心动魄了。这个婆罗门女看到这样的景象,由于她处在念佛状态当中,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威神力加持故,他看到这个境界无有畏惧。

那为什么婆罗门女心无畏惧呢?一般的人看到都会胆颤心惊。这就要知道念佛三昧,她就能够觉知一切法由心想生。能生的心都是如幻如化,所生的境界也是如幻如化,都是不真实的。

所以婆罗门女当下的心在佛号上,在佛的境界当中,她了知这些地狱的境界对她是不相干的,不会伤害到她自己的。所以内心坦然,内心自在。

从这里其实推广一点来看,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如化。就在现在我们遇到种种的不如意的或者恶劣的灾难的时候,我们心安住在佛号上也可以无所畏惧。

外境你把它看空,它就不可能奈何于你。但常常是外境跟我们内心的世界是紧密相关。正因为我们有恶业的种子才会显现恶的境界。于是这恶的境界,你会把它看成是真实,你看成真实的当下,你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出不来,你就会恐惧,就会害怕,就会感觉到真实的痛苦。那婆罗门女她是超出了这样的一个境界,自然无惧。

这时候就有一位鬼王称为无毒,来迎接赞叹她。你看本来在这个地狱境界,这个鬼王应该是有毒的。这个鬼王却是无毒,没有贪嗔痴三毒。说明这也是一个大权示现的圣贤了。这位鬼王过来就稽首来迎。这鬼王对这个婆罗门女顶礼,来迎接她。就白圣女曰,善哉菩萨。用现代话来说迎接他。你好啊!菩萨。由于什么因缘来到这个地方啊?下面就有婆罗门女跟这个无毒鬼王的对话。

因为这个婆罗门女她自己也是恍恍惚惚,忽然来到这个地方。所以她就问鬼王,这是什么去处?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无毒就回答,这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那这个概念这是地理的概念。我们说一四天下的中心是一个须弥山。

须弥山外面有八山和八个大海。那个海水都是咸海之水。在咸海之外的山就是大铁围山。那这个距离,离地球都非常远了。那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

是这么一个地理概念。

那这个圣女就问,我闻,这我闻是指圣女常常读佛经,从佛经里面知道这个铁围山之内有地狱。就问,地狱在铁围山之中这一个事实,是不是真的?无毒鬼王就回答实有地狱,真实的有地狱。

这里我们就得要讨论一个问题。地狱有不有的问题。第一是怎么形成的问题。

佛经讲地狱,那是非常详细的介绍。地狱的地方或者在海边,或者在山中,或者在虚空,或者在旷野。地狱有种种的形态,种种的名号。那这些地狱

也是业力的招感。

但是这里有共业和别业的问题。你造了相同的恶业会到同样的一个地狱里面去。但地狱里面所受的苦刑也各有不同,这就是去地狱的众生,随着他业力的轻重,也得到相应的刑罚,相应的去处。但也是唯心所现。如果他地狱的业受完了,自然他就看不到地狱境界。或者你本身就没有造地狱的业,你也不会显现地狱的境界。所以地狱的这些夜叉鬼卒也都是你的业识的心所变现出来的。

虽然是如梦如幻,但你没有觉醒的时候,你就得受他的刑罚。如果说地狱是真实的话,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真实。如果说地狱是幻化的话,我们当下的境界也是幻化。那这个圣女进一步来问,就很惊疑的问,我怎么到了地狱里面呢?

无毒鬼王就说到地狱来的人,一种是有威神之力,就是圣人可以过来;再就是他的恶业所牵,到这里真实受罪的众生。除这两种事情之外,其他的人是不能到地狱来的。那这个圣女到地狱,不是他的恶业牵引,是他有威神之力。

他的威神之力来自什么?来自她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得佛力加持,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就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她所证的跟佛的所证,叫同生性菩萨了。他就有能力到十法界去了。

一心具足十法界。我们业力凡夫只是由业力的局限,只能在自己的凡夫的境界出不去。那证果的圣人可以自由的去十法界。这就天台家讲的性恶和修善的关系问题。佛菩萨为什么能够随形九法界?就由于他具足着性恶。他才能随形九法界。但佛纯粹的是修德,在修德层面是纯善,所以他安住在常寂光的佛法界。所以他就有威神力量,可以到九法界去。

所以这里无毒鬼王就说,圣女是你有威神力量才过来的。就好像我们世间也有监狱,你看一般的人能够到监狱里面去吗?要么你经过审判到监狱里面,罪人可以去。再就是地方的行政长官视察监狱的情况可以去。那一般人是去不了的。你就到了监狱门口,你也不知道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个类似于地狱是这个样子。

那这个圣女又问,海水是什么原因,是这样的滚烫和汹涌,而且有这么多的男女罪人以及飞走的恶兽。那就现量地把她看的境界来提问。那无毒鬼王也就据这个事实来直接回答,说这是阎浮提的造恶业的众生刚死不久过来的。

在这里要经过四十九天。这四十九天属于刚死的人的中阴身阶段。七七四十九。

如果在这段时间,他的阳世的家亲眷属没有为他去做超度的功德的话,而且他自己生前又没有什么善因、善德。那他在这里经过四十九天之后,就要根据他的业力的情况所感的地狱。就法尔自然的先渡这么一个业海,这叫业海,业力之海。

这个业力之海还不是第一重。在这个第一重的海面的东边,过十万由旬,又有一重业海。这第二重业海,那个业海的受苦,受罚的程度比这里还要加倍。

在第二重业海的东边,又有一重业海,这就第三重。那个痛苦又比第二重还要加倍。这些都是阎浮提恶业众生身口意三业造作的恶因自然所招感的业海。

那么现在就是业海的第一重海的地方,圣女又问这个鬼王无毒,那地狱在什么地方?因为海水当中这些惩罚还是一个过渡过程、中转站。那地狱到底在什么地方?无毒鬼王就说三海之内。就第一重、第二重、第三重,这三重业海之内就是大地狱。这个数量有百千数量。每一个地方的地狱各有差异。

大的来看有十八重地狱。十八重地狱是指受恶业重的,八热与十寒。这个大地狱,每一大地狱又有它的眷属地狱。眷属地狱,比如有五百小地狱。在这些大小地狱当中,这些地狱罪人所遭受的那种刑罚的痛苦,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苦毒无量。

还有千百种地狱也是无量的痛苦。地狱里面的鬼王传达的真实的信息,地狱不是虚幻的,不是骗人的,是真实有的。那圣女就接着问,她也想到这次她来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她母亲的去处,所以回到正题。

她就问大鬼王,我的母亲死来未久,就是还没有超过四十九天,死来未久。

不知我母亲的神识到了哪个地方?这就问到了一个真正了解去处的人了,鬼王。这鬼王就问,问圣女,菩萨之母。

你看这鬼王尊称她为菩萨。从这看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众生,帮助众生是多么的善巧。这位婆罗门女由于对母亲的纯孝之心,感得佛为他传授念佛法门。这念佛法门证得念佛三昧,得无生法忍。就是不退转的菩萨了。

所以鬼王就一见她的样子,就很端庄,威仪很好,内心非常的宁静,而且充满着菩萨的那种慈悲之光。所以一见,知道不是罪人过来,而是菩萨过来,向他顶礼的。所以这时候又尊称菩萨的母亲在生前她是修习何等的业行。

你看要知道去处还是要谈因果。他生前是种了什么样的因行?圣女就回答我的母亲只是邪知邪见,讥毁三宝。你看她行为上并没有造多少的恶业,只是知见上不正,对佛法僧三宝诽谤,有时候经过女儿的劝导,暂时还有点信心。

马上习气邪见之毒发作又不恭敬三宝。

那么死亡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不知道我的母亲生到哪个地方去了?那鬼王无毒,就问菩萨的母亲姓氏何等?姓甚名谁?问她的姓氏。

这圣女回答,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都是婆罗门种,婆罗门种一般都属于高贵的种族了。在四种种姓当中说这个婆罗门属于大梵天口中出来的,刹帝利还是从双肩出生的。所以婆罗门种族是高贵的。所以她的父亲叫尸罗善现。婆罗门种族人都讲究修行。

人生的几个阶段有相当长的时间要为解脱来修行的。但如果佛不出现在这个世间,他们也是心外求法。但是他们修行就讲持戒。尸罗就是持戒的意思。善现还是修善业。本来是问他的母亲,但是首先她就说出自己的父亲的姓氏。

由于一般妻子都依附于他的丈夫,所以先把丈夫的姓氏说出来,再说他的母亲的名号叫悦帝利。无毒鬼王一听,马上就合掌了。用非常庆慰的语言告诉婆罗门女说,愿圣者却返本处。就是你还是安心的回去,不要过于的忧虑,

悲恋你的母亲。你的母亲悦帝利罪女,用了个罪女,有罪的女人,已经生到天上去了。生天以来已经三天了。她生天的原因是由于她有一个孝顺的女儿,为他的母亲变卖全部的家产。举家来供养佛陀修大的福报,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寺。

你看三天前,布施的当下感应就出来了。她的母亲就从地狱里面出来了生到天上。而且尤其奇特的是不仅是菩萨的母亲得脱地狱之苦,就是当时跟这个悦帝利罪女同时在无间地狱的罪人,当天也都从地狱里面出来了。

这个婆罗门女由他纯孝之心,基本上是用他整个的生命去要知道母亲的去处的这么一个纯孝之心,终于有一个好的结果了。

婆罗门女就似乎如梦中醒过来一样,在念佛禅定当中的境界历历在目,非常清晰。她内心也是非常的透亮,开悟了!感激呀。就顿然地发出了大心。就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出了弘誓愿,这个觉悟让他的心量彻底打开了。发的愿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父母了,由于她在地狱里面,她才知道,不仅今生的母亲是她的母亲,地狱的所有的众生都是他多生多劫的母亲。

她的同体的悲心就发出来了。一切地狱的众生都是她心内的众生,都跟自己休戚相关。所以就发愿,我要尽未来际一切在地狱里面受苦的众生,我都要无论是自己的亲人还是冤亲债主,要广设种种方便平等的令他们解脱地狱之苦。

这样这位婆罗门女就对于自己这一世母亲的孝心扩展到了整个的众生,一切苦难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

这种小孝就展开为大孝。所以佛教为什么把孝这个字称为至道之法,要把这个孝做得彻底的圆满。就是成佛的境界了。

所以婆罗门女在这里感悟良深,而且他的母亲堕在地狱里面,没有做真实的造恶的行为,只是知见上的邪谬,不信三宝,诽谤三宝而已。这样就能堕地狱。

有时候用这个尺度来看一看现在的众生,多少人邪知邪见,不信轮回,不信因果,不信有佛菩萨的存在。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哪。甚至心之所念,口中发言,而且写出文章。那我们来对照一下他的去处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正信正见信仰三宝,皈依三宝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得度的先决前提。

57:14

那最后佛就告文殊师利,说到往古的这么一桩事情,回到现在的法会有一个直接的关联。当时就是无央数劫以前的那个无毒鬼王是谁呢?就是这个法会的财首菩萨,就在忉利会的法会上。这位婆罗门女是谁呢?就是地藏菩萨。所以这就讲述了地藏菩萨由这个孝顺之心所发的惊天动地的大愿。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讲到这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佛门把孝称为至道之法 将孝做得彻底圆满就是成佛之境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禅宗故事

禅宗故事

佛理,释迦牟尼佛,要你,一枝花,欲望,人群中,对他说,后传法,中六,放下了,佛门,仙人,世尊,人家,外道,合欢花,右手,境界,神力,左手,容貌,屠宰场,市井,师傅,成佛,杂活,祖师,释迦牟尼,禅宗,立地成佛

2020-08-06 #经典故事

历史上佛门真正的斗战胜佛 对孙悟空而言有什么意义?

历史上佛门真正的斗战胜佛 对孙悟空而言有什么意义?

斗战胜佛,孙悟空,佛家,西游记,吴承恩,孙悟,佛教,大闹天宫,礼忏,道理,齐天大圣,六耳猕猴,孙行者,罗汉,中不,助人,全称,功德,看清楚,境界,小说,如来,开悟,悟道,意义,挫折,成佛,智慧,无漏,暗地

2013-09-27 #小故事

弘一法师出家成佛 妻子苦寻质问爱的真谛 他只用五字概括

弘一法师出家成佛 妻子苦寻质问爱的真谛 他只用五字概括

弘一法师,妻子,大爱,李叔同,世间,尘世间,寺庙,普度众生,爱情,了尘,出生于,李叔,叔同,字眼,境界,凡尘,个人,一大,丈夫,世人,书法,人生,佛门,众人,名号,友谊,名望,地位,妻儿,女子

2014-04-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悟空成佛后的坐骑是什么?比观音坐骑低几个档次 众佛羡慕

悟空成佛后的坐骑是什么?比观音坐骑低几个档次 众佛羡慕

金莲,孙悟空,坐骑,如来,观音,悟空,地位,唐僧,成佛,佛门,时候,独木桥,西游记,肉身,言明,凌云渡,一行,众人,事情,人物,佛法,功德,品相,师徒,妖怪,天地,境界,天地间,左右手,师傅

2008-03-27 #故事大全

佛陀的故事

佛陀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陀,佛祖,佛教,猎人,佛门,贪欲,陀罗,阿难,净饭王,王舍城,释迦牟,摩诃迦叶,摩揭陀国,三宝,五戒,人生,佛法,境界,比丘尼,百姓,说法,也先,图中,尼成佛,比丘,波提,阿罗汉果,亲族,伤生

2020-08-07 #故事大全

孙悟空本领高强众人皆知 成佛后的他 实力又能到什么境界?

孙悟空本领高强众人皆知 成佛后的他 实力又能到什么境界?

孙悟空,成佛,唐僧,实力,明王,菩萨,大智慧,境界,网友,人称,佛教,本领,故事,西游记,错误,佛佛,高强,罗汉,硬实力,原因,法力,神仙,道理,变化,软实力,众人皆知,利明,如来佛,孙悟,空成佛

2015-08-17 #故事阅读

佛道因行的功德 也一天天增长 会渐近成佛的境界

佛道因行的功德 也一天天增长 会渐近成佛的境界

菩萨,人身,菩提,成佛,智慧,众生,人间,大悲,佛法,殊胜,佛性,忆念,方法,佛道,信乐,修学,功德,意思,苦痛,三德,威德,能学,而努力,一大,三昧,信仰,人类,佛教,出离,地步

2011-04-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为何如来不让八戒成佛 你看派他去取经时 八戒提了什么要求!

为何如来不让八戒成佛 你看派他去取经时 八戒提了什么要求!

猪八戒,净坛使者,美食,唐僧,孙悟,时候,如来,西游记,神仙,级别,神位,菩萨,职位,皈依佛门,西天取经,天蓬元帅,斗战胜佛,作用,佛门,八戒,再加,好吃懒做,前身,前途,日常生活,愿望,沙和尚,结局,相貌,理论

2020-05-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