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朋友圈里的一封求助信引发的故事……

时间:2009-08-30

现在已经军训完毕,我觉得很充实,感谢杨静姐姐和市水利局对我们一家的帮助,我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提示:本文共有 13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9月17日下午,杨静收到大学新生张德芳的微信:“开学一周多来,每天奔走在课堂、食堂、图书馆之间,既忙碌又快乐。现在已经军训完毕,我觉得很充实,感谢杨静姐姐和市水利局对我们一家的帮助,我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随文发过来还有她的军训照片

杨静看到这里,眼睛里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讲起

杨静是水利局的一名职工,2017年,杨静被组织派往穰东镇刘顺雨村,成为张云平家的帮扶责任人。

张云平家3口人,他常年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极其拮据。“第一次去他家,一股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因为常年没有女主人的打理吧,屋里破旧、凌乱不堪。看着瘦弱的姐弟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杨静说。

今年8月份,是张云平的女儿张德芳既高兴又悲伤的一段时间。

8月4日早上,张德芳的父亲张云平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市中心医院救治,留下她和弟弟一筹莫展。

“我报考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眼看日子就要好起来,谁知父亲又出了这样的事。”看着中风后躺在床上的父亲张云平,说起当时的情况,张德芳竟不自主地流下泪水。

杨静听说此事后,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忙着跑前跑后。但她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在她的心中,贫困户早已成了她的亲人。

8月6日21:22,杨静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配文字“一进医院心情就沉重,祝我的贫困户早日康复”,视频中窗外的夜已彻底黑下来,张云平在市中心医院的病床上躺着。

当晚回到家后,杨静彻夜难眠,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帮这家人,便写了一封求助信《扶贫路上 你我同行 ——我和我的贫困户张云平》发在朋友圈。

“两年过去了,我无数次踏入这个家……我想恳求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你们能否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家人,他们真的好可怜!您的好友杨静代张云平家向您致谢、致敬!”杨静在求助信中写道。

求助信一经发出,朋友们的红包、转账纷至沓来,10元、50元、200元……短短3天,捐款达到3220元。

杨静细心的把这些好心人的名单列了出来,她说,她要代替张云平一家向他们致谢。

8月27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和杨静一起,将爱心人士捐款的3220元,以及市水利局的资助款5000元共计8220元交到张德芳手中。

9月份,张德芳踏入大学校园,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她和杨静通过微信保持着联系,时不时的互动交流着。

两年来,杨静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心着张德芳,他们无话不说。在杨静的帮扶下,村里给张云平家三人评定了低保,为他上学的儿女办理相关手续申请了助学贷款,又给他提供了入户增收等项目。村里还为张云平家免费安装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过朋友圈筹款一事,我觉得生活在中国第一雷锋城是多么的幸福和激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帮助贫困群众理思路、想对策;把感情融入其中,把贫困户当亲人,为他们办好每一件事。”谈起所做的事,杨静说。

小编有话说

脱贫攻坚的路上,有许多像杨静一样的帮扶干部,他们把贫困户时刻放在心中,欢喜着他们的欢喜,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不管什么时候都保持和贫困户的心在一起,与他们欢乐与共;也有许多的扶贫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幸福指数。我们有理由相信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定能打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朋友圈里的一封求助信引发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那个为了捐款写求助信的小朋友 今天愿望实现啦!

那个为了捐款写求助信的小朋友 今天愿望实现啦!

妈妈,黄奕,压岁钱,小朋友,弟弟,武汉,叔叔阿姨,传染病,爸爸妈妈,疫情,了一下,妈妈说,工作人员,出去玩,口罩,求助信,四川省,少先队员,病毒,很严重,我弟弟,我不知道,每天都,吴浩,方和,黄泽,四川在线,我喜欢,爱心捐赠,事情

2019-03-21 #长篇故事

十五岁少年连续通宵打游戏 家长无奈之下实名写求助信

十五岁少年连续通宵打游戏 家长无奈之下实名写求助信

孩子,游戏,未成年人,家长,人脸识别,因素,小孩,规则,通宵,监管,孩子家长,游戏公司,记者,措施,求助信,时间,父母,青少年,这种情况,成千上万,中提,专家,中控,中国,亲子关系,产业,产值,作业,健康成长,功能

2010-10-30 #长篇故事

父母一封求助信找回失踪10年儿子 孩子为何不去主动联系父母?

父母一封求助信找回失踪10年儿子 孩子为何不去主动联系父母?

父母,孩子,蒙志,民警,毕业证,没拿到,问题,永远是,问题所在,蒙乃,行千里,佛山,仔细分析,事件,个例,代价,代表,公安局,儿子,例子,新闻,南宁,寄到,南海区,原因,学院,契机,天下,家庭,家长

2012-05-31 #经典故事

一封全职妈妈的求助信:为什么一年级的大宝总认为我会找不到他?

一封全职妈妈的求助信:为什么一年级的大宝总认为我会找不到他?

大宝,孩子,妈妈,时候,老师,兴趣课,问题,小宝,教室,全职妈妈,我知道,安全感,时间,雨天,托管中心,学校,建议,晴天,班级,爸爸,父母,电话,在外面,从没有,写字课,回到家,学校门口,我找不到,我不会,我以前

2013-08-13 #小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沈从文,郁达夫,住处,作家,冻得,单衣,往右,文坛,求助信,湘西,火炉,笔下,晨报副刊,螺栓,那本,郁风,北京大学,要你,一身,一枝花,一生,他用,余香,会计学,付邮,侄女,半个世纪,史记,同行,咸菜

2020-08-05 #故事大全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沈从文,郁达夫,住处,作家,冻得,单衣,往右,文坛,求助信,湘西,火炉,笔下,晨报副刊,螺栓,那本,郁风,北京大学,要你,一身,一枝花,一生,他用,余香,会计学,付邮,侄女,半个世纪,史记,同行,咸菜

2020-08-06 #小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沈从文,郁达夫,住处,作家,冻得,单衣,往右,文坛,求助信,湘西,火炉,笔下,晨报副刊,螺栓,那本,郁风,北京大学,要你,一身,一枝花,一生,他用,余香,会计学,付邮,侄女,半个世纪,史记,同行,咸菜

2020-08-06 #小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关于信任的哲理故事

沈从文,郁达夫,住处,作家,冻得,单衣,往右,文坛,求助信,湘西,火炉,笔下,晨报副刊,螺栓,那本,郁风,北京大学,要你,一身,一枝花,一生,他用,余香,会计学,付邮,侄女,半个世纪,史记,同行,咸菜

2020-08-0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