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保护古建筑 走进敦煌石窟寺 飞天艺术 彩绘壁画

时间:2009-09-18

伟岸,神圣,神秘,美丽,红砖绿瓦,雕镂玉锲

提示:本文共有 26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人们生活无不与建筑息息相关,我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一篇呼吁保护世界古建筑的文章,触发了灵魂深处里对美丽的建筑物的憧憬,是造化钟神秀?还是鬼斧神工使然,我内心里想象着很多很多词语。伟岸,神圣,神秘,美丽,红砖绿瓦,雕镂玉锲。有些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然屹立,又有些建筑饱受炮火攻击,还有些建筑是人为失误导致永久消失了在人们眼前。

雕刻闻名,气势宏伟的,壁画著称,装饰精美的敦煌石窟,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形象,她们自由飞行于天空,姿态优美。她们散发着犹如氧气对我一样的吸引力;令我神之向往。

在风和日丽那天,去敦煌走一走,多年以后,子女们还是会想起父亲开车带他们去敦煌看石窟的那个下午。人生何尝不是一个人的旅游?没有谁会永远陪在身旁,也没有什么会永远地停留在生命里,无论是耀眼的辉煌,还是令人沮丧的挫折,这些都会过去,最重要的是,我们懂不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体验当下每一刻独一无二的时光和人生。

近期受损建筑——2019年4月15日一场大火,巴黎圣母院的顶层结构被烈焰所全部吞噬,但坚固的主体结构却依然完好。全世界为之震惊。对于习惯了浴火重生的法国而言,这会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但绝不会是悠久传统的终结。见证着法兰西沧海桑田,本身亦是历史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幢宗教建筑,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巴黎圣母院夜景

大火过后的巴黎圣母院

丝绸之路——佛教最早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古代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道,所以中国早期的石窟寺也随着佛教的流布出现在这条古道的沿途。而敦煌作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丝绸之路节点图

西域商队

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筑的。中国的佛教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冈、龙门尤为著名。在洞窟创建时,出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何为飞天?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它的艺术形象——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心灵的寄托——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主要画像:佛像画、经变画、人画像、装饰画、故事画、山水画。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也是历史文献宝库。莫高窟以其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和极其珍贵的大量佛经、文书等珍贵历史文献,堪称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之一。

美称——满壁风动,天衣飞扬。中国古代殿宇、寺庙、石窟和墓室之中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是诸多社会现象的形象记录;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的浑厚博大是无可比拟的。 壁画素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壁画存在的方式是极为脆弱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都在加速着它们的消损,所以专家称它为:行将消失的国宝。中国历代壁画的遗存,跨度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泛,数量众多且内容丰富。在搜集整理和临摹中,选择其有代表性的典型,旨在把各个时期连接起来,从中可以观瞻其发展的途径和演变的规律。

历久弥新

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因,是敦煌壁画所用的颜料主要来自进口宝石、天然矿石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颜料主要以天然矿石颜料为主,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为辅,有朱砂、朱磦、黄丹、银朱、赭石、土红、石黄、雄黄、青金石、石青、氯铜矿、石绿、铜绿、滑石粉、高岭土、白垩、方解石、云母等。

使用这些五彩斑斓的天然矿石颜料,古人绘制了精美的敦煌壁画。历经时间的考验,尽管敦煌壁画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影响,敦煌壁画的人物肤色等已经出现了变化,但由于许多矿石颜料属于无机物,长时间也不易变色,故历经千百年之后,大多数壁画依旧光彩如新,也正是因为千年不褪色,敦煌莫高窟便有了,享誉世界的“东方美术馆”美誉。

文物保护

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公元4世纪到14世纪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近年来,莫高窟修复和预防性保护相关工作受到世界关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自1992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26个年头,涉及的壁画保护领域包括壁画颜料分析、壁画病害机理以及壁画修复材料研究多个方面。

结语:抚今追昔,希望大家可以铭记历史,爱护环境,把握当下。

http://m.yxcty.com/wapweb-261522.html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保护古建筑 走进敦煌石窟寺 飞天艺术 彩绘壁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石窟寺艺术 敦煌石窟 大佛窟

石窟寺艺术 敦煌石窟 大佛窟

敦煌,石窟寺,艺术,形式,经变,经变画,敦煌石窟,佛教,壁画,塑像,故事,时期,西夏,洞窟,石窟,规模,菩萨,须弥坛,佛教艺术,中心,佛像,人物,供养人,全盛时期,内容,历代,四壁,宋元,姿态,彩塑

2008-04-02 #故事会

敦煌莫高窟 古建筑 雕塑 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

敦煌莫高窟 古建筑 雕塑 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

莫高窟,壁画,菩萨,十六国,内容,佛教,世人,佛像,敦煌,塑像,彩塑,宫殿,宗教,洞窟,画像,艺术,藏经洞,雕塑,飞天,是世界上,最丰富,享盛,发现了,千佛洞,世界,东方女性,亭台楼阁,佛国,典籍,佛教文化

2020-05-19 #长篇故事

古建彩绘(玖):敦煌壁画

古建彩绘(玖):敦煌壁画

晕染,形象,敦煌壁画,壁画,人物,时代,俗人,传统,神灵,造型,西域,佛教艺术,中国,人物形象,写实,印度,形式,敦煌,菩萨,线描,绘画,艺术,风格,中的人物,中国绘画,传统绘画,十六国,不一样,和发,民族艺术

2007-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座低调石窟寺 不以名气论高低 竟刻有比敦煌莫高窟更美飞天

这座低调石窟寺 不以名气论高低 竟刻有比敦煌莫高窟更美飞天

石窟寺,飞天,雕像,浮雕,崖壁,技法,石窟,礼佛,雕塑,鬼子母,文章,仙人,导游,婴儿,敦煌,巩义石窟,老百姓,艺术,雕刻,上一篇,帝后礼佛图,敦煌莫高窟,区东,唐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希玄,帝乐,种佛,紧那罗,名的

2012-08-10 #故事会

台北故宫收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部分作品

台北故宫收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部分作品

张大千,菩萨,藻井,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画,盛唐,敦煌莫高窟,先生,原作,摹本,敦煌石窟,线描,结构,说法,佛因,人物画,世尊,佛龛,僧人,大陆,壁画,成都,彩绘,彩带,敦煌,方形,神韵,璎珞,神情,立像

2014-1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将敦煌壁画用在陶瓷美术上 还原壁画原有的色彩艺术效果

将敦煌壁画用在陶瓷美术上 还原壁画原有的色彩艺术效果

颜料,壁画,色彩,釉下彩,矿物质,敦煌壁画,艺术效果,调子,颜色,温中,小口,底色,时代,用色,瓷器,赭石,釉上彩,青花,飞天,飘带,然后在,陶瓷彩绘,来调,涂平,和富,时代风格,创造性地,代表,中体,东王公

2009-03-06 #故事大全

甘肃平凉虽不及敦煌那么有名 但这里的景观与传说 非常有料

甘肃平凉虽不及敦煌那么有名 但这里的景观与传说 非常有料

平凉,崆峒山,石窟,文明,佛像,关中,历史,黄土高原,传说,南石窟寺,泾川,周文,专家,原因,名字,塑像,左公柳,故事,战争,战事,景区,甘肃,武术,泾河,灵台县,神仙,西安,风沙,风格,发展

2016-03-01 #长篇故事

河南石窟寺:石窟艺术里的中国文学

河南石窟寺:石窟艺术里的中国文学

巩义市,石窟寺,故事,西游记,题记,玄奘,石窟艺术,研究,七言诗,河南,土窑,形象,文字,礼佛,研究者,哈奴曼,孙悟空,七言,中国,原型,印度,学术研究,敦煌石窟,沙门,浮雕,猪八戒,答言,掾史,汉摩崖,王闻

2013-01-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