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丁香·祝福丁香江山如画 寻访故乡的名胜古迹散文

时间:2009-09-20

七儿娘的故事背景

提示:本文共有 40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

一、隐于都市中的麻石街

早春二月,梅花静悄悄地开放在山野,我从梅花林经过,看那白梅如雪,粉梅如霞,就拍了几张照片,匆匆离开,前往潮宗街。

潮宗街,长沙江边的一条老街。儿子读书时,我们等公交时常常路过,但没有进到小巷子去,只听说一位弹唱老艺人住在那儿。

今天是听说老街藏有一条麻石板路,是以前老城的见证,就心动前往了。这长沙市保存完好的麻石板路是什么样子?潮宗街,虽在明德老校园的附近,今天不打算去明德中学校园转转了,那可是有名的百年老校。那时走进校园周边的小巷,就能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冬日的暖阳下玩纸牌。我对老房子的木门窗格很好奇,总会小心地窥探里面的境况。那时觉得年代久远的老房子采光不好,破旧矮小不美观。直到离开了老家,开始写作后,才开始关注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街老巷老房子。

车子过了坡子街,一到江边大道,只见湘江北去,大桥飞架东西,岳麓山挡住了远方的世界,万达广场的建筑矗立在湘江风光带,我就不看手机了,怕坐过了站。我一下车,就直奔潮宗街的小巷。街边的小餐馆已有人享受美食,小巷有清洁工在打扫街道。走在小巷,仔细留心脚下的路,不能错过麻石板路,我可是第一次走进这里。二月的风轻轻吹拂,有着冬天的寒冷。突然,看见一条灰色的石板路纵向穿过,一头指向湘江,一头延伸至中山亭的方向。我向一位清洁工询问,是不是古老的麻石板路,她说是的。我已到了长沙四大麻石老街之一的潮宗街了,立即开心地拿出手机,开始拍视频了。

窄窄的麻石板路干净素雅,石板凿有线槽,可防滑。麻石就是花岗岩,产自于湘江下游的丁字湾。麻石铺路始于清雍正年间,如今能见到潮宗街的麻石,是何等欣慰。麻石路上停放有很多小轿车,两边的旧建筑都是民居或商铺,临街很多房子门窗紧闭,那花纹窗格古韵犹存。围挡内有的房子搭着脚手架,看样子是在改修,也许就是街区的棚改在进行吧。路上行人匆匆从车边走过,如果没有改建时敲打的响声,街上是有点儿安静的。这里和热闹的太平街判若两样,那里曾是太平粮仓屹立的街道,旧时和如今都繁华热闹,是年轻人寻找美食、时装的好去处,加上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贾谊故居在那儿,游客慕名而去的很多。潮宗街的麻石板路暂时与改建后的都正街不能相提并论,都正街那边曾是重要的军事区域,留下了如烟风云中达官贵人看戏的桃花井、名厨汇聚的定湘王庙所在地詹王宫巷,附近还有精英之地城南书院、雄伟壮观的古城墙、气势恢宏的天心阁等名胜古迹,改建后的都正街是休闲游览的仿古景点。

潮宗街低调地隐藏于都市中,不过四百多米长,却有三百年的历史,有人说百米就是百年,这条麻石街承载着长沙人的记忆。向西走出小巷,就可欣赏湘江风光、岳麓雄姿、橘子洲头的烟花、万达的热闹,向东可到黄兴路、五一商圈,享受都市繁华。这里曾是长沙县治所在地,以潮宗门而得名,这里也曾是老城的大米市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人声鼎沸、繁华喧闹的场景还会重返吗?

走在安静的麻石板路上,看到零乱的老街边立有老教堂,我走近观赏。两层楼的建筑,花岗石柱撑着厅堂,半拱式门窗,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建于1924年的真耶稣教会教堂,每到周六会有很多教徒聚会礼拜,下次到了周六再来观赏。

民房边修建的潮宗亭下,有抗日战争时期放空设施遗迹,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在亭子休息,环顾小巷,让人想起长沙人民被文夕大火摧毁城中家园的历史,我们要警钟长鸣,不忘国耻,砥砺前行!

以麻石板路为轴,南边有连升街、三贵街、梓园巷。向北有九如巷、寿星街、高长巷。寻常巷陌中,一线卖米的商铺,有酒肆茶楼、作坊客栈散落其中。

毛泽东于1920年创办的文化书社旧址在潮宗街,在米市街见到文化书社故址,不禁感叹,人间烟火气息中还有书卷香气。清末军机大臣瞿鸿禨宅第在潮宗街,称为“瞿相府”。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曾创办于此,学校迁走后才成为文化书社社址。著名女权领袖于1923年在高升巷创办复陶女子中学,这让我想到了离此不远的周南女子中学。陈介石创办了《民国日报》,社址在潮宗街的高升巷。1937年上海沦陷,金九率韩国临时政府成员迁来长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热情帮助和支持韩国临时政府在长沙的活动,楠木厅公馆是金九故居旧址暨三党合一会场旧址。没想到短短的老街小巷竟然人文荟萃,历史厚重。

突然传来孩子们的童真喧闹声,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嬉笑着从纵横交错的小巷跑出来,欢快地走在石板路上,街上热闹起来,沉寂的老街瞬间有了活力。一位老师模样的女士带着活泼可爱的孩子走向梓园巷,他们是去参观梓园巷吗?梓园巷取名源于清乾嘉间礼部尚书刘权之宅的后花园——梓园,是长沙城保存最好的四合院之一,有民国旅馆、戏台,民国旅馆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梓园巷在湘江之边,环境幽静,是居家的好地方,只是岁月沧桑,昔日的过往,都随江风而散。

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巷,除开被围挡的改建部分,仍然是让人熟悉的市井生活。看那接孩子中午放学归来的母亲,一手提着菜,一手牵着孩子,匆匆消失在石板路上。街边的小贩与买菜的讨价还价,说是刚上市的新鲜菜,价廉物美。老人们端着瓷杯围在一起打牌,让人觉得这是长寿之巷。晚饭后,说家长里短的堂客们的笑声飞出小巷,一天最清闲的时候开始了。

春天来了,万紫千红,愿潮宗街在古朴中早日焕发青春活力!

二、人间四月天,再次来到岳麓山

春天踏青,我和儿子选择了岳麓山。岳麓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赏枫盛景地之一,因《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

儿子小时候背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告诉他诗中描写的是春天的杨柳,贺知章的《咏柳》成了千古绝唱,没有人能超越,他似懂非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树的嫩绿在湖堤、河边形成了天然的绿色绸带。春意盎然,姹紫嫣红,最难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丽画卷。时光如梭,上大学的儿子没有诗意情怀,不听我讲述春天的美景描写,向我挑战爬山的速度,真是儿大不由娘了。

山势雄伟的岳麓山似一道屏障,坐落在湘江的西边。那里的盘山公路似一根玉带飘落在山间林中,依山而建的陡峭石级在丛林中隐隐约约,看不到尽头。山里的树木吐出了新绿,想爬山寻觅绿色柳枝、粉红桃花,可眼前只有紫色的、粉红的杜鹃花开在绿草丛中,海棠花被雨水打落了不少花瓣儿,没有了那份娇艳,紫荆花在迷雾中隐约可见,枝端绿叶丛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在山寺旁不见桃树的踪影。有五个粉红花瓣、黄色花蕊的桃花,是春天最美的花儿,永远看不厌,可去哪儿寻觅呢?“去年今日此门中,桃花人面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曾经读罢此诗,心中怅然若失。世事无常,此去经年,往往一转身,就错过了一生。对儿子说起,青春洋溢的他也不懂。

在山中没有遇到云霞一样灿烂的桃花,坐在石头上休息,翻看朋友的相册,却欣赏到了桃花的美姿。佳人美景,赏心悦目。唯一遗憾的是摄影者技术欠佳,把美人拍摄得矮矮的,犯了角度错误。儿子笑我傻,别人的相册也看得那么认真。

在群山环抱中,绿树成荫,沿石级而上,汗如雨下,一阵风儿吹过,不由打了个寒战。艰难爬上山顶,没有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观景象,浓浓的白雾在山间缭绕,分不出群山和天空的界限。逶迤山岚在春风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游人们在雾中谈笑似那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在山顶拍摄,感觉到双腿有点儿酸痛了,下山不敢再走陡峭的石级路,沿着平缓的公路下山。

游岳麓山时,双腿的疼痛让我不由想起十年前游张家界的情景。上黄石界,我们没有坐索道,朋友们固执地认为游玩就得走路,那次抬轿子的山民跟着我们几乎到了山顶,也没挣着大家的钱。仰慕张家界山的妩媚、水的妖娆,我们徒步爬山、下山,观看空中花园、看悬崖峭壁,那索道像一条巨龙飞在山中。金鞭溪的金鞭石傲然矗立在溪边,儿子他们寻找清清水中的娃娃鱼,欢声笑语在峡谷回荡。溪两岸怪石林立,树木葱茏。那次下山让我的双腿酸软得几乎不想动步,到了金鞭溪,沿溪漫步,美景如画,被这鬼斧神工的画卷所折服,疲劳似乎减缓了。

那时我觉得看了张家界那神奇的山,天下群山无颜色,也没再去其它群山游玩了。儿子读初中以后,我的陪读身份限制了我的游山玩水,住在鸟笼子一样的出租屋,靠看书、逛街打发时光。期待和儿子他们再去一次张家界。

儿子初中毕业会考后,在炎炎夏日中,我们爬上岳麓山,只记住了那次在半山腰的林中休息笑谈,在鸟语林观赏鸟儿欢快鸣叫,在林间飞舞。当儿子上大学后,再次来到岳麓山,在山中寻找桃花,看山间美景,乐不思蜀了。

到了爱晚亭,穿着粉红西装上衣的我缠着儿子给拍几张美照。游人接踵而至,青葱树木中,飞檐翘角的爱晚亭人海如潮,照片中的背景就是树木、人和亭子。爱晚亭因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改名,这首诗一直刻在脑海,以至于人到中年,还记忆犹新。据说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叫爱枫亭。毛泽东的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刻于藻井内。曾经观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中的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和第一师范的同学们在爱晚亭纵谈时局的情景,在脑海重现。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时,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亭额。曾在校园见到林中的亭子,总误以为是爱晚亭,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曾经在湘江对岸贾谊故居的二楼,观看城内景象,白云蓝天下,太平街古风依旧,热闹繁华,江边绿树婆娑,高楼大厦直冲云霄。再眺望岳麓风光,只见远山含黛,云雾缥缈。我不禁赞道,江山如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次走进岳麓山,在苍茫青山中寻寻觅觅,见到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麓山忠烈祠、长沙会战纪念碑、林间的战壕、烈士陵墓等,不由想起战火纷飞的年代。岳麓山的雄风因葬有革命英烈让人增加了无比崇敬的情怀,毛泽东恰同学少年时在这儿聚会,论时弊,谈国事,更加激励有志青年奋发向上。岳麓山的巍峨是三湘儿女的骄傲和自豪,长沙城厚重的文化历史,让湖湘学子铭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岳麓山重游,古城墙、天心阁一游,印象深刻,河西河东都留下战争的痕迹,我们要不忘历史,热爱和平!

(责任编辑:季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丁香·祝福丁香江山如画 寻访故乡的名胜古迹散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丁香·故乡风情秋天的童话故事散文

丁香·故乡风情秋天的童话故事散文

季节,童话故事,美景,有人说,如诗,如歌,得如,哲理,人们,凉意,叶子,天空,文章,果实,柿子,玉米棒,看吧,色彩,一个美丽,展示自己,最令人,而不失,让人觉得,凌寒,刘禹锡,玉米地,大有,得发,摘要,一面镜子

2020-09-02 #小故事

丁香·故乡风情秋天的童话故事散文

丁香·故乡风情秋天的童话故事散文

季节,童话故事,美景,有人说,如诗,如歌,得如,哲理,人们,凉意,叶子,天空,文章,果实,柿子,玉米棒,看吧,色彩,一个美丽,展示自己,最令人,而不失,让人觉得,凌寒,刘禹锡,玉米地,大有,得发,摘要,一面镜子

2020-09-01 #故事会

刘少华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

刘少华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

内蒙古,丁香,读者,花开的时候,中国,刊物,母亲,杂志,刘少华,大爱,小爱,曾荣,索伦嘎,首席记者,广播电台,武警总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品,人民网,光碟,全文,全国,日报社,散文,发行量,反响,副刊,北京,天津日报

2020-09-01 #故事阅读

刘少华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被《读者》转载

刘少华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被《读者》转载

内蒙古,丁香,读者,花开的时候,中国,刊物,母亲,杂志,刘少华,刘畅,大爱,小爱,曾荣,索伦嘎,首席记者,广播电台,武警总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品,人民网,光碟,全文,全国,日报社,散文,发行量,反响,副刊,北京

2020-09-01 #短篇故事

有关旅游的文章散文

有关旅游的文章散文

发布日期,旅游,草原,旅游大巴,下龙湾,公园,感觉,名胜古迹,地方,姐姐,旅游景点,永城,吃喝,回家,都会,人员,内心,十三陵,卖票,四川,女人,时间,景点,朋友,水立方,济南,片片,湖面,潍坊,甲乙

2007-08-15 #故事阅读

“兰州文旅杯”主题征文活动作品之——连城 我美丽的故乡

“兰州文旅杯”主题征文活动作品之——连城 我美丽的故乡

故乡,地方,时光,我的故乡,光定,吐鲁,古色古,杨善德,天然画廊,千秋,名胜古迹,县城,历程,原作者,孩提时代,大自然,城邦,大通,姑娘,孩子,少女时代,富甲一方,悠悠岁月,微风,底蕴,梦想,朝阳,景象,村庄,来源

2011-04-28 #长篇故事

诗人王式俭与丁香

诗人王式俭与丁香

诗人,丁香,丁香花,先生,诗意,诗歌,幸雄,一生,世界,前川,女士,紫丁香,西安,诗刊,诗社,王式俭,杨莹,素香,陆龟蒙,些什么,我还要,中国青年报,一等奖,人士,人格,小院,幽香,散文,答案,自述

2020-09-01 #故事大全

葛余涞:月是故乡明|散文

葛余涞:月是故乡明|散文

散文,张中信,文学,天空,视觉中国,插图,时候,来源,故乡,作品,作者,小小说,明月,泥土,母亲,月是故乡明,孙百川,尚有余,年有,李国军,王述,范猛,西边,趁我,赵志,美人,像极了,乐土,云朵,人生

2007-07-1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