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陶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秘密就在窑炉中

时间:2009-09-22

现在,2020年重头戏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轮制成型法示意图前面说到:原始先人因受到被火烧过的泥土变得坚硬且有型现象的启发,发明并

提示:本文共有 21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者:M·辰

#陶器篇-4#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中国、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现在,2020年重头戏“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轮制成型法》示意图)

前面说到:原始先人因受到“被火烧过的泥土变得坚硬且有型”现象的启发,发明并制作了陶器;进而又在千万次的实践中摸索出烧制陶器以粘土为最佳之经验;并且还发明了“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以及“轮制成型法”等制陶工艺技术,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史前陶器遗存。

今天,咱们说说神秘的烧窑技术——一件成型的陶坯在入窑焙烧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火的洗礼进而魔幻变身出红陶、黑陶、灰陶等不同颜色的陶器?

很神奇是不是?马上去看看……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世界各地博物馆所珍藏的不同颜色的陶器:

上图:高脚陶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

陶翁棺,公元前1000年,巴基斯坦考古与博物馆司藏。

陶釜,约公元前5200年—前420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釜,蒸煮用的炊具。使用时用支架支起,在釜底下燃火做饭。)

猴形陶壶,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约旦考古博物馆藏(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伊拉克陶碗,9世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陶壶,公元前7世纪,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藏。

花纹陶罐,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藏。

猴脸形陶罐,秘鲁印加文明博物馆藏(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陶罐,韩国南北国时代,韩国国家博物馆藏)

好啦!看过上面组图中这些世界各地博物馆所珍藏的不同颜色的陶器,你是不是有了这样的疑问:陶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哪些因素决定了陶器的颜色?

(人脸纹陶罐,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藏)

首先,在#伊朗篇-2#中我们已知制作陶器的粘土中含有八种重要元素:硅、铝、铁、钾、钠、镁、钙、钛的氧化物。八种元素中以硅和铝元素最为重要,是陶瓷器的骨架材料,其它元素钾、钠、镁、钙等为易熔和助熔材料;铁、钛氧化物则为呈色剂。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一件成型的陶坯,在经历窑火焙烧的过程中,它身上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又是如何变化出不同颜色的?

(红陶杯,青铜时代,黎巴嫩文物局藏)

人们说陶瓷是火的艺术。是的,远古时期(新石器早期始)先民们就已经知道用火来烧制陶器了。他们为此发明了“平地堆烧法”以及竖穴窑和横穴窑两大类型的火窑来烧制陶瓷。

平地堆烧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上堆上木柴,将做好的陶坯放置于木柴上,然后燃火烧制。由于这种烧制方式是直接在空气中裸烧,故而烧制的温度并不高,约600度—800度左右,陶器的烧结性较低,通俗说就是以这种方式(温度)烧制出来的陶器质地密度稀,渗水率较高。

横穴窑:横穴窑出现在新石器早期,它由窑室、火膛和火道等组成,火膛的终端是窑室。一般横穴窑都有较长的火膛,较长的火膛具有良好的吸风作用,有利于提高窑炉温度。横穴窑的烧制温度可达900度左右,陶器的烧结性较之平地堆烧法有了明显提高(密度增加,渗水率降低)。

竖穴窑:竖穴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其窑炉中焙烧陶器的窑室直接坐于火膛之上,并有数股火道直通窑室。此种窑炉的设计使得炉火燃烧更加充分,火力更加均匀,烧制温度可达1100度左右,并可烧制较大的容器且容器质地的密度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高。换言之,随着窑温的增加陶器的渗水率变得越来越低、实用性变得越来越高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红陶瓜纹提梁壶,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藏)

前面说了一大堆窑炉Balala,它跟陶器的颜色有毛关系?

关系大了!

下面且看陶坯在窑炉中摇身大变色的魔幻经历:

1.窑炉环境:窑炉点火后,在窑炉内形成了一个与外界不同的空气环境,业内称之为“气氛”。窑炉燃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高强氧化的过程:进入窑炉中的空气中的氧因助燃作用而使木柴烧成灰烬。如果窑内通风不良,导致供氧不足,则窑炉内就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如果供养充足,则木柴燃烧时就会有多余的游离氧存在。

现代陶瓷工艺中通常把游离氧含量小于1%、一氧化碳含量在2—4%的窑炉气氛称为“还原气氛”;而游离氧含量在4%以上的窑炉气氛则称为“氧化气氛”;游离氧含量达到8—10%时则为“强氧化气氛”。

在不同的“气氛”环境中,陶坯会有不同的呈色反应。

(陶罐,史前时代,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2.陶坯呈色:前面说了铁、钛氧化物在陶器的烧制过程中起呈色作用。陶坯中所含的铁在窑炉的不同“气氛”中会出现不同的呈色反应。

在“还原气氛”中,陶坯中的氧化铁以一价铁(FeO)的形态存在,因此颜色呈灰黑色。成品则显现为灰陶或黑陶。

在“氧化气氛”中,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呈色的不同:或淡黄色、或红色。成品显现为土色陶或红陶等。

……

不同的窑炉环境,不同的陶坯成分,决定了陶器最终的颜色。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铁元素含量,铁含量低,陶器色浅;铁含量高,陶器色深。

从已出土的陶器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已然掌握了对“窑炉气氛”的认识,因而烧制出了不同颜色的陶器。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百家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陶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秘密就在窑炉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同样是皮蛋 为什么会有黑色和黄色不同的颜色?今天终于明白了

同样是皮蛋 为什么会有黑色和黄色不同的颜色?今天终于明白了

皮蛋,颜色,黑色,黄色,味道,日常生活,鸡蛋,这两种,不一样,变蛋,美味,美食,一些人,不同的颜色,制作而,所以说,最常见,最关键,家有,河南,下文,作者,下酒菜,偏见,发青,制作方,原因,口感,和黄,市面上

2015-03-31 #故事阅读

陶器与瓷器的差距有多大?从陶到瓷一千八百年 领先欧洲1000年

陶器与瓷器的差距有多大?从陶到瓷一千八百年 领先欧洲1000年

瓷器,瓷土,黏土,陶瓷,陶器,低温,温度,制陶,古人,时候,性能,过渡期,高温,上古时期,为原料,人们,含量,技术,意义,时期,起源,窑炉,遗址,问题,原始瓷,至少在,致密度,多大,各大,得多

2013-03-18 #故事阅读

小班学习故事:冬天的秘密

小班学习故事:冬天的秘密

时候,涵涵,现象,莉莉,孩子们,张老师,孩子,玲玲,事情,来园,都会,围巾,叶子,大自然,小朋友,感觉,手套,老师,衣服,活动,冬天的秘密,为什么会有,我分享,观察到,在脸上,还可以,小班,仔细观察,口齿,吹掉

2008-01-31 #长篇故事

以秘密为话题的记叙文400字 我的小秘密

以秘密为话题的记叙文400字 我的小秘密

爸爸妈妈,婆婆,弟弟,我的书,小秘密,暗暗地,给他们,别看我,眼睛,大大的,哥哥,保姆,作文网,哪天,眼泪,时间,星火,玩具,目标,秘密,针刺,老花镜,不住地,上一篇,下一篇,为什么呢,不够多,开心地,就不用,就会有

2018-11-13 #故事大全

有别于其它地方的陶器 这里的陶器带有佛性

有别于其它地方的陶器 这里的陶器带有佛性

陶器,傣族,陶工,茶器,信仰,佛寺,动物,制陶,景区,图案,建筑,花纹,造型,梅竹,和屋,第一感觉,景洪市,人员,事情,书房,主人,东南亚,佛教,传统,养花,内容,名人,古诗词,创始人,吉祥

2015-10-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螃蟹的故事

螃蟹的故事

小宝典,小朋友,中都,同伴,健康成长,大自然,外太空,听众,奥秘,旅程,生气,橙子,秘密,老师,趣味,语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安静思考,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该如何,更加喜欢,情绪和情感,想知道,是一次,更新时间,欢迎大家,等各种

2020-06-09 #故事阅读

乐高城市之警察局的秘密通道

乐高城市之警察局的秘密通道

塑料,形状,积木,由丹,奥利,克里斯琴森,柯克,一面,凹槽,小朋友,造型,魔术,动脑,变化,乐高积木,不同的颜色,每一种,爱不释手

2020-09-16 #故事大全

我做陶器58年 从生活用陶到艺术陶器 传承祖国非遗我高兴

我做陶器58年 从生活用陶到艺术陶器 传承祖国非遗我高兴

陶器,制陶,工艺,坯子,师傅,好的,荆村,传统,土窑洞,时候,陶土,器物,感觉,照片,祖国,窑洞,遗址,张全福,窑里,方法,柴火,瑕疵,艺人,转轮,生活,董文,陶泥,先人们,用双手,山西省

2019-02-2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