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

时间:2009-10-05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七绝名叫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从它的题目来看,是讲读观书时的体

提示:本文共有 13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七绝名叫《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从它的题目来看,是讲读(观)书时的体会和感悟的,但粗看之下,诗里并没有出现“读书”的字眼儿,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些诗句,一看就知道是鼓励人们读书的内容。朱熹写读书类的诗,总是喜欢用曲笔,让读者自行去体会感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只有半亩大小,像镜子一样展开,天上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在水面上一起徘徊。方塘,并非是指那些随处可见方形的池塘,是特指,位于福建尤溪城南的南溪书院之内,因为只有半亩大,所以又叫半亩塘。朱熹幼年就在方塘边上的书屋里读书。鉴,本意是指盛满水的大盆子,远古时代的人当镜子照,后来青铜镜发明,自然而然就引申为铜镜的意思了。

诗的前两句当写景诗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池塘,碧波粼粼,太阳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之上。“共徘徊”三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光伴随着影来来回回移动,缠绵悱恻,不肯离去的情态。小小的方塘,安详宁静,显得岁月静好。这种环境,确实很适合读书,静坐,冥想。

“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七个字明艳动人,情致无限,意境幽远,真不愧为中国诗词史上的千古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方塘里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源头源源不绝地输送活水。渠,这个字需要好好说道说道,我开始理解为“水渠”,“要问那水渠为什么这样清澈”,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稍感不太通顺,后来一查才知道,“渠”应该是江西一带的方言,读作“客(kei)”音,意思就是“他”。(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诗与歌,世与情:书能解千忧

当当智能小程序

这第三、四句诗说出了一个很浅显、很朴素的真理:要想保持水塘的清澈,得有活水不断地注入。到了此处,我们似乎模模糊糊地抓住了一些东西,但不甚清晰,所以要重新对全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从方塘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出“天光云影”来看,稍一思索,就会明白,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澈。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是污水、浅水,断不可能照出清晰的影子来。假如让王维、孟浩然这些山水诗人来写方塘,肯定接下来要抒情,表达对这一潭清水的喜爱,称赞自然之美,田园生活的恬淡等等,但朱熹是理学家,所以他进行了另一个层面的发掘。

他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塘水这么清?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这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站到了哲学高度。引申开来,小小方塘好比是人之求学,只有把学问研究深了,研究透了,才能映出“天光”。天光是一个多义词,道家称为“自然的智慧之光”。那么,如何不让知识陈旧乃至过时呢?持续的输入“活水”,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当然,我只是提出了一种解读方法,还有多种解读,读者可自行感悟。我就不再啰嗦。

在这首诗里,朱熹先写景,然后进行潜移默化的说理,富有理趣。这也正是《观书有感》成为宋诗名篇的重要原因。

各位读者,如果你的家里有学生,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她)听,同时也敬请持续关注“山枫说文化与历史”,后续还会有关于读书的诗继续与各位共同解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观书有感,作者,作文,内容,感想,知识,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问渠哪得清如许,多当,忆力,才明,理学家,中不,好的,活水源,不对头,书籍,哲理,佳句,印象,十字,心得,头脑,圣贤,思路,心脑,忠告,思想

2020-08-30 #经典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观书有感,作者,作文,内容,感想,知识,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问渠哪得清如许,多当,忆力,才明,理学家,中不,好的,活水源,不对头,书籍,哲理,佳句,印象,十字,心得,头脑,圣贤,思路,心脑,忠告,思想

2020-09-01 #故事阅读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观书有感,作者,作文,内容,感想,知识,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问渠哪得清如许,多当,忆力,才明,理学家,中不,好的,活水源,不对头,书籍,哲理,佳句,印象,十字,心得,头脑,圣贤,思路,心脑,忠告,思想

2020-08-30 #长篇故事

朱熹处事做人读书的名言 读来振振有理!

朱熹处事做人读书的名言 读来振振有理!

朱熹,不学,力行,四书五经,大学,涵养,为有源头活水来,近思录,人们,礼记,安知非,思诚,问渠哪得清如许,观书有感,百物,一毫,中庸,之本,册子,周易,圣贤,圣人,地位,天下,学者,尚书,平生,教会,教人,春秋

2019-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史上最经典的五首“读书”诗 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史上最经典的五首“读书”诗 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朱熹,道理,王贞白,颜真卿,诗词,狗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哲理,苏东坡,陆游,千古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观书有感,这首诗,古人,人们,劝学,光阴,做学问,儿子,子弟,知识,警示,为有源头活水来,勤学苦读,劝诫诗,少壮工夫老始成,白首方悔读...

2019-12-19 #短篇故事

初一《观书有感》作文10O字

初一《观书有感》作文10O字

三国演义,周恩来,少年,蘑菇,婆婆,诗人,是一位,初一,小王子,故事,文章,时候,有感而发,红楼梦,生活,山下,爱心树,简爱,高尔,狼来了,作文,主人公,人们,人间,名人传,国家,太阳,成就,感觉,感冒药

2017-04-18 #长篇故事

古诗背后的故事《观书有感一》

古诗背后的故事《观书有感一》

程颐,新知识,池塘,活水,精神,宋朱熹,名的,人们,中流,名诗,头脑,思想,形象,学问家,学者,巨舰,比喻,时候,枉费,重要性,知识,理趣,程家,蓝天白云,蒙冲,趣味,雪人,变化,启迪,推移

2017-10-30 #故事会

「古诗词赏析」小学生必读《四时田园杂兴》《小池》《观书有感》

「古诗词赏析」小学生必读《四时田园杂兴》《小池》《观书有感》

诗人,小池,作者,杨万里,范成大,马上会,观书有感,全文,意思,方塘,劳动,尤袤,陆游,四时田园杂兴,联想到,书单,古诗词,吉水,婺源,明镜,种瓜,特点,水流,江西,自然风,荷叶,诗歌,南宋四大家,小学生必读,给大家

2020-02-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