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莫言谈阅读和写作:你可能想不到 鲁迅《狂人日记》是模仿的作品

时间:2009-10-07

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一共148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文 | 名师讲学习方法大家不要觉得,模仿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北京十一中学

提示:本文共有 15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一共148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文 | 名师讲学习方法

大家不要觉得,模仿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在北京十一中学的演讲中,莫言谈到自己写作和阅读的经历。在他看来,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写作要先从学会阅读和模仿开始。

“模仿,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讲,确实是一个不光彩的词。但是对于一个写作初学者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一个捷径,或者说是一个窍门。”

莫言在演讲中提到,自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作品,其实很多就是模仿着国外的小说写的。当时甚至有编辑一眼就看出来了,但是却还是决定发表了他的作品。因为在那之中,他已经融入进去了自己的东西。

他还说到:“包括鲁迅,其早期的作品也都有模仿的痕迹——像《狂人日记》就是模仿的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

但是模仿写作的前提,还需要我们的阅读积累到一定阶段,再来进行输出。

01 阅读的方式有2种,精读和泛读

阅读是写作之前,必不可少的准备。

莫言认为:“如果文学创作和小说创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就是阅读,它是创作最好的老师。”

但很多人觉得读书,一定要读那种经典,要仔仔细细地去阅读,给自己创造了比较大的阻碍。这在莫言看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要掌握好两种阅读的模式。

精读 这种模式,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语文课文一样,对一个内容翻来覆去地去读,甚至读到其中的主要内容,能够背下来。对于一些经典的书,我们确实要这么认真地读。泛读 但世界上的书本读物,浩如烟海,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将每本书都仔仔细细地去读,所以对于大多数一般的读物,尤其是网络上的一些东西,我们一目十行地大概地了解一下,也就可以了。有了精读和广泛的浏览的基础,莫言认为,这之后就可以开始模仿了。

02 模仿是培养写作语感的重要手段

莫言谈及自己早期的创作经历,坦言自己的初期作品,比如:

《春夜雨霏霏》就是模仿的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篇叫《售棉大道》的小说,其实是模仿了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作品,叫《南方高速公路》。

但是很快,他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风,走出了模仿的阶段。他认为一个作家成熟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自己的文风,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我们看鲁迅的文章,即便把鲁迅的名字盖住,我们也能够读得出来是他写的文字。

在莫言看来,写作其实有时候有点像书法。在经历过大量的“浏览”后,你的模仿甚至会是不自知的;但同时,你自己的东西也在慢慢的出来,模仿也总还会与“原版”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慢慢的,一个人的真正的写作风格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这种风格跟准确的说,是你得到了一种写作的语感,也叫语言的感受力。

03 初中阶段前,培养语言的感受力至关重要

演讲中,莫言还谈到自己与当时,还在担任山东省高密县第一中学校长的李希贵讨论过一个问题,他们共同认为——初中阶段对于培养一个人一生的语感,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如果孩子在初中之前,还没有培养出好的语言感受能力,那么后来的努力,很容易会事倍功半。这就像一个从事音乐工作的人,需要很小就要通过多聆听,来培养起良好的乐感,而不是等到长大了,需要从事工作时,再来培养。

其实,而且小孩子往往能够留给阅读的时间是最充沛的,往往许多大人都会没有功夫读书——或者即便是有功夫,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小时候让孩子多阅读、思考,这是对孩子学习、创造,都是很有帮助的一件事。

莫言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培养出了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那么它不管是对你从事文字工作也好,不从事文字工作也好,都会非常有用。

这会运用到你的人际沟通、交往上面,影响你的表达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语文、多阅读的意义。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 ,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看

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同学,背后区别在哪?我的回答:首先在于会听课

如果你是家长,应该问问孩子是否有成套学习方法,没有要马上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莫言谈阅读和写作:你可能想不到 鲁迅《狂人日记》是模仿的作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去鲁迅化”兴起 是文学界的进步还是损失?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去鲁迅化”兴起 是文学界的进步还是损失?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鲁迅,鲁迅先生,作品,文章,余华,去鲁迅化,莫言,时期,正传,经典,孔乙己,文笔,他的作品,中国,写作文,作品集,内心,文学界,妈妈,总能,文言,狂人日记,现实,贝贝,语文,分析,影响,三怕,他没有,因为他

2018-06-22 #故事阅读

读鲁迅《狂人日记》极致的反讽作品范本 整体结构反讽的艺术赏析

读鲁迅《狂人日记》极致的反讽作品范本 整体结构反讽的艺术赏析

狂人,作者,文言文,内容,悖论,结构,意义,正常人,白话文,代表,作品,双方,小说,文本,是非,特征,狂人日记,作品中,内涵,文学作品,文学,文章,月光,现实,类人,艺术,文白,鲁迅,当我们,和意

2011-12-18 #故事会

读这篇文章 方知鲁迅为何伟大 《狂人日记》里“狂人”不再冤枉

读这篇文章 方知鲁迅为何伟大 《狂人日记》里“狂人”不再冤枉

鲁迅,华老栓,人血馒头,夏家,夏瑜,一家,故事,馒头,对社会,这篇文章,这个故事,这正是,人性,作者,功底,文学,文字游戏,文字,木群,人和,家和,章里,两条线,一家人,主人,个人,中国,代表,任何事物,偏方

2012-01-08 #经典故事

第一部现代白话文:鲁迅《狂人日记》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部现代白话文:鲁迅《狂人日记》对中国的影响

小说,鲁迅,中国,白话文,作者,文化,狂人日记,语言,文体,思想,狂人,创作,胡适,钱玄同,白话文运动,表现了,典型,封建礼教,形象,意义,文言,标准,白话,知识分子,精华,问题,发展,教育,新青年,余泽

2010-01-20 #故事会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为收录《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辑所有篇目的鲁迅小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为收录《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辑所有篇目的鲁迅小

当当,麦家,重磅,唐诗,全集,新作,漫画,预售,鲁迅小说,伯德,冯唐,孔刘,张甜,杨洋,汪曾祺,王家卫,董卿,郑裕,贾平凹,赫敏,高晓松,金智英,年度,个人,万事,人间,修订版,小卖部,全网,全译本

2020-08-16 #短篇故事

《狂人日记》是白话文小说 为什么开头用文言文?鲁迅这招太高!

《狂人日记》是白话文小说 为什么开头用文言文?鲁迅这招太高!

小说,狂人日记,文言文,狂人,鲁迅,开头,白话文,时候,鲁迅先生,封建礼教,日记,本质,社会,背景,反映出,中国文学史,用白话,白话文运动,巴拉巴拉,在这篇,原因,先进性,地位,啰嗦,常人,弊端,思想,文言,文章,昆仲

2011-08-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鲁迅作品经典句子

鲁迅作品经典句子

鲁迅,朝花夕拾,野草,时候,正传,伤逝,中国,狂人日记,国民,文童,生路,精神,胜利,于明,富贵,不干净,我自己,暗夜,不幸,凡事,位置,体格,刀伤,动物,城里人,居民,忠臣,恶人,旗子,枣树

2010-08-15 #故事大全

记忆鲁迅主要作品的思维导图记忆力训练网

记忆鲁迅主要作品的思维导图记忆力训练网

孔乙己,来记,故乡,社戏,祝福,鲁迅先生,藤野先生,鲁迅,中一,三味书屋,个人,中药,书屋,作品,元素,大榕树,小事,正传,方法,效果,日记,狂人日记,百草园,能力,试一下,长衫,酒壶,表演,主要作品,一件小事

2020-08-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