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时间:2009-10-09

民间故事后妈让小孩子中花生

提示:本文共有 1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本文为《民间故事》之第254期,如果您喜欢看不妨给个关注。

今天给大伙讲一篇关于“蛇蝎心肠的继母”的民间小故事。故事题材的灵感来自于《聊斋志异》中的“张城”。在原题材基础之上,笔者进行改编,较之原著,有很大的不同,写得不好的地方,您还得多担待着点。

文白咱就不多唠了,这就开讲这则民间小故事:

明朝时候,有一个叫李正的老汉。老汉为人老实、厚道,与其妻育有一子,名叫李纳。妻子在李纳12岁那年得了场大病殁了。

李正对于妻子的离世是痛哭不已。

在妻子死后的第三年,村子里的王媒婆便将邻村的一个寡妇郑氏介绍给了李正。

李正独自拉扯儿子很是辛苦,便应过了此门亲事。而那郑氏的丈夫死于非命,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成。

郑氏便带着儿子李成嫁到了李正家。

可婚后不久,李正便有些后悔。因为郑氏偏爱李成,虐待李纳,这让李正懊恼不已。

但郑氏为人泼辣,李正性情温和,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又吞到了肚子里。

看着儿子李纳受尽继母的虐待,李正常常夜晚独自哭泣。

郑氏经常藏些鱼肉,只给李成。却让李正父子俩吃些清淡饭菜。而且还对李纳定下规矩:每天必须要砍两担柴,否则不给饭吃。

而对自己的儿子李成,则早早地送到了私塾读书。

如此不平等的待遇,真是让人心寒不已啊!

话说有一日,李纳去山中砍柴,却突遇降雨。李纳只得进了一处破屋避雨,待到雨停,已是傍晚。

夜晚山中多虎狼,李纳只得挑着半担柴回了家。

郑氏见柴没砍够两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让你出去砍柴,你却偷懒,晚饭休想吃了!”李纳委屈不已,跑回屋里。

俄而,李成放学归来,见兄长独自躺在床上,便问其原因。李纳微微一笑,说出实情。李成闻言后说道:“我兄莫急,待我寻些食物给你!”说完,一溜烟跑掉了。

不多时,李成拿来两个干饼,递给兄长。“兄长不必多虑,我托隔壁王阿婆做的,母亲并不知晓。”李纳感动不已,将此饼食下。

翌日清晨,李纳又去了山中砍柴,却突觉身后有一人。其转身一看,竟是弟弟李成。其手握斧头,欲要砍树。

李纳忙上前阻拦,“此等力气活,我来便可,你好生去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报答爹娘!”

李成却不以为然,他挥动大斧,与兄长砍足了两担柴。

第二日,李成又尾随李成到了山上,正欲砍柴时,一头猛虎突然出现。那虎张开大口,将李成叼走了。

李纳边喊边追,却未曾追上。

李纳无奈,只得回家,将李成被虎叼走之事告诉了父母亲。

郑氏闻言,举起鞭子就打!李纳嚎嚎大哭,委屈至极。晚上父亲李正边给儿子涂药,边小声哭泣

自打李成被虎叼走,郑氏就认为是李纳害死了儿子。她李纳更加狠毒,动不动就扬手狠打李纳。

李纳只觉心里有愧,从不吭声。

就这样过了6年。突然有一天,门外来了一群车马。华丽的轿子和高头大马围在李正家门口。

突然,从轿子里走下一人。李正不敢抬头看,欲要跪倒在地,他生怕冲撞了这位官员。

“父亲大人莫要行此礼,小儿承受不起!”说着那官人便上前一把扶住李正。

李正定睛一看,心中大惊!这官人不是别人,正是儿子李成!

李正见状流下热泪,忙将儿子迎进院中。李纳看柴归来,见门庭外车马悉数,便快步走进院中。

李纳一看来人,正是那日被猛虎叼走的弟弟李成。兄弟俩搂在一起,随即哭了起来。

正在此时,郑氏拄着拐杖走了出来。郑氏因为终日思念李成患了重病,已经卧床三年。村民们却说,她这是虐待李纳遭了报应,老天故意惩罚了她!

李成见到母亲郑氏,欣喜不已!忙上前搀扶。

“儿子是来接你们进城享福去的!”李成说道。

原来李成那日被猛虎叼走后,正遇一贵人相救。那贵人便将李成带到了府上,请了名医,将其救活。

李正年少不识得回家的路,便在贵人家住下了。适逢科考,李成在贵人相助下得了官职,后又在贵人相助下,做了知县。

但李正念及父母和兄长,几经打听,这才寻了过来。

虽说李成没有死,但如今郑氏依然看他不上。晚上,她对李正言道:“李纳险些害了你的命,幸亏你命大,才得贵人相救。依我看,就把李纳丢在这里吧!”

李成极力劝说,但郑氏就是不依,李成只得作罢!

翌日清晨,李正唤郑氏起床,郑氏却一动不动。再探其口鼻时,郑氏早已没了呼吸

村里人皆说:“蛇蝎心肠的继母郑氏,常常虐待李纳得罪了老天,遭了报应。这恶毒之人,哪里有清福可享!”

——END——

好了本期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个爱听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来源于《聊斋志异》,目的是借故事来明事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新编民间故事每日陆续更新、上线,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烦请动动您的小手帮忙点个赞,您要能给个评论那就更好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李纳,李成,李正,郑氏,儿子,兄长,故事,砍柴,民间故事,妻子,继母,猛虎,贵人,闻言,蛇蝎心,图片,民间,平台,弟弟,报应,母亲,聊斋志异,老汉,老天,题材,车马,轿子,院中,贵人相助,子李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李纳,李成,李正,郑氏,儿子,兄长,故事,砍柴,民间故事,妻子,继母,猛虎,贵人,闻言,蛇蝎心,图片,民间,平台,弟弟,报应,母亲,聊斋志异,老汉,老天,题材,车马,轿子,院中,贵人相助,子李

2015-01-12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民间故事:蛇蝎心肠的后娘

李纳,李成,李正,郑氏,儿子,兄长,砍柴,民间故事,妻子,故事,继母,猛虎,贵人,闻言,蛇蝎心,民间,官人,弟弟,报应,母亲,聊斋志异,老汉,老天,题材,车马,轿子,院中,小故事,贵人相助,子李

2020-06-18 #故事会

饥火烧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饥火烧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饥火烧肠,成语,饥饿,李邦直,苏轼,中性,作者,定语,沂山,祈雨,谓语,饥焰中烧,宁戚,萧然,都会,反义,例句,及第成名,原作者,名称,名公巨人,大嚼,士饱马腾,小学,平台,小孩子,愁云惨雾,感觉,晴云秋月,桌子

2007-02-11 #长篇故事

食不充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食不充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成语,元稹,蒙师训,乞丐,作者,刺史,母兄,定语,谓语,贬义,生活,谢上表,宁戚,都会,名称,及第成名,原作者,名公巨人,士饱马腾,小学,平台,小孩子,愁云惨雾,晴云秋月,染苍染黄,来源,流风回雪,版权,烦请,用法

2008-09-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鼠腹蜗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鼠腹蜗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鼠腹蜗肠,成语,气量,庄子,肚子,比喻,所求,偃鼠饮河,作者,定语,宾语,蜗牛,肠子,逍遥游,贬义,谓语,鼹鼠,鼠腹鸡肠,不过一枝,不过满腹,鹪鹩巢于深林,宽宏大量,宁戚,都会,反义,及第成名,原作者,名称,名公巨人,士饱马腾

2015-01-14 #长篇故事

酒有别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酒有别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酒有别肠,成语,酒量,大小,身材,司马光,侍臣,中性,作者,资治通鉴,天福,宾语,高矮,后晋高祖,宁戚,都会,例句,及第成名,原作者,名称,名公巨人,士饱马腾,小学,平台,小孩子,愁云惨雾,用法,晴云秋月,流风回雪,染苍染黄

2017-06-13 #故事阅读

混在古代当后娘狠心的后娘古代民间故事

混在古代当后娘狠心的后娘古代民间故事

后娘,父亲,孩子,棉衣,给自己,新棉,柴草,芦花,新衣服,新布,回来了,亲娘,一个男孩,丈夫,儿子,哆哆嗦嗦,天正,大雪,屋子,干点,来源,生气,片片,爹爹,皮鞭,鞭子,了一件,包饺子,他出去,你不是

2020-06-1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