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上位之路

时间:2009-10-09

无论李世民的政绩多么光彩艳丽,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逼父,始终是他人生中一段无法回避、无法略过也难以言说的尴尬历史

提示:本文共有 17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自古以来,宫廷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唐太宗称得上是罕有其匹。无论李世民的政绩多么光彩艳丽,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逼父,始终是他人生中一段无法回避、无法略过也难以言说的尴尬历史。

01

功高盖主的李世民

李渊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三个儿子都非常的优秀,特别是李世民,在李世民的管理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李渊在位时,李世民出过很多主意,他的功劳功不可没。但是李渊的三个儿子关系并不融洽,经常暗斗。

李渊推翻隋朝时,建立唐朝,定都与长安时(今西安),斗争开始,李渊建国称帝,立太子是必须的,自古以来,都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太子一般都是留在宫内,因而领兵出战的任务,大部分落到世民的头上。

从武德元年到武德四年,李世民相继指挥了消灭了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刘黑闼等势力。就这样,李世民的威望不断的增大,当时无能可比,可以说他的威望已经超过了李渊。

因为世民的爵位已经到了极点,再往上就是太子了,李渊就特别想出一个点子,册封世民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诸王公之上。

李世民还广招贤才,著名的“十八学士”都投入其麾下。

十八学士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薛收、禇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xù)。

02

太子与李世民的明争暗斗

太子集团认为,李世民之所以威望很大,都是因为带兵打仗的缘故,才逐步积累起人望。他们建议李建成不能总是安居于东宫,要寻找机会领兵建功。

正巧武德五年十一月,河北刘黑闼第二次起兵反唐。

魏征立即建议李建成出征,建立军功,稳定地位。李渊也认为,应当趁此机会平衡一下两个儿子的力量,于是同意李建成带兵出征河北。刘黑闼第二次起兵远远不如第一次强悍,李建成并非等闲之辈,率唐军顺利地消灭刘氏,为唐朝立一大功。而且借着出征的机会,高祖还把陕东道大行台的职务转给了建成。这极大地削夺了世民的实权。

李渊这次削弱李世民世民而增强太子实力,实际上公开了太子和秦王的矛盾。就这样,矛盾不断增大,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由于建成长居东宫,与高祖近臣接触较多,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李渊头号谋臣裴寂就公开支持建成。大臣封德彝则是一个墙头草,时而倒向太子,时而倒向李世民。萧瑀、陈叔达则坚决支持世民,屡次向高祖陈述秦王的大功,决不能起废黜之意。

李渊召三子在城南射猎,李建成有一匹胡马,高大健壮且性子暴烈,人骑时经常被掀下马来。

李建成借口世民骑术精良让他骑乘,世民上马追赶鹿,结果被马甩下来。世民又上,如此再三,才终于骑稳。他对宇文士及说,太子此意,不过是想借马杀我,我死生有命,他何必来陷害我。

李建成听到后,让后宫嫔妃添油加醋地向高祖诬告,说世民自称有天子之命,等闲人伤他不得。高祖闻言大怒,当面斥责世民。

又有一次,李建成与元吉请世民夜饮,在酒中下毒。

李世民饮完后腹中暴痛,吐血数升。李渊亲临探视,悲不自胜,一度想让世民远离京师,重回洛阳当大行台。两个人的争斗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可悲,“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人明明是兄弟,却会走到这种地步。

李建成以利害关系拉上了齐王李元吉一同对付世民。

元吉性格粗犷,才能和谋略都次于两个哥哥。

他看到了两位兄长在争夺皇位,自己也产生了想法,李元吉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不如两位兄长,他就联合大哥李建成一起对付李世民。

03

决战玄武门

斗争已经到了非常激烈,还尝试收买对方的人

李建成企图用财财收买秦王府中的尉迟恭等人,但他错打了算盘,遭到这些人的拒绝。

收买不成,李建成便借李渊之手,将房玄龄、杜如晦、大将程咬金等人调出秦王府,慢慢削弱世民的左右手。

李建成手下的将领常何、太子府丞王晊等人则没有尉迟恭他们那样有着坚定的立场,轻易的被李世民收买,并且成为李世民的眼线。

到了武德九年,太子和秦王的竞争已经不可调和,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到了分上下、决生死的时候了。

李世民向李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并且告诉他李建成要谋杀自己,李渊实在没有想到他们会走到这种地步,最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射杀,李渊非常的痛心,没多久,李渊自己退位了,李世民继位,这就是李世民的上位之路。

从某种角度看,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对事实的研究和探讨在今天才更有意义。

参考资料:刘昫《旧唐书》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上位之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

李世民,李建成,李渊,李元吉,太子,玄武门,尉迟恭,武德,李建,杨文干,成和,公元,玄武门之变,地位,射向,射中,府上,民和,民为,消息,皇位,秦王,集团,威胁,两个月后,割据势力,李渊便,世充,向东,唐高宗

2016-01-30 #经典故事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浅析(四)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浅析(四)

元吉,敬德,世民,高祖,齐府,秦王,首级,太子,将军,公谨,秦府,长孙无忌,裴寂,东宫,情势,玄武门,陛下,李世民,玄龄,太白星,天空,天下,命令,密秘,皇上,齐王,杜二人,世充,傅奕,代明

2011-04-22 #小故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华丽转身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华丽转身

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武则天,事件,手足,电视剧,李建,太子,历史,皇宫,禁军,皇权,野心,唐高祖,代贤,唐太宗李世民,吕世衡,唐高祖李渊,敬君,李元吉,步险棋,王李元,成和,公元,举世,世民,事变,兄弟

2018-03-23 #故事阅读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李世民,元吉,玄武门之变,太子,集团,唐高祖李渊,唐高祖,大王,玄武门,唐太宗,李渊,李建成,王世充,齐王李,兄弟,国家,局面,武德,皇帝,皇太子,秦王,侯君集,唐王,四子,子世民,房玄龄,李靖,李建,李渊立,杜如晦

2020-05-28 #故事阅读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野史秘闻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野史秘闻

李世民,李元吉,杨氏,玄武门之变,弟弟,儿子,皇后,唐太宗,李建,李渊,李建成,隋炀帝,太子,成和,公元,世家,周边,大族,大臣,妃子,嫔妃,容貌,方面,更让人,生下,史料记载,将自己,弘农杨氏,贞观盛世,不可思议

2020-05-28 #故事阅读

李世民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李世民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李世民,李渊,唐太宗,大唐,公元,元吉,刘武周,炀帝,高二,太原,贞观之治,称谓,长安,统一,从玄武,柴燎,王威,玄武门之变,高君,新天,东宫,世民,廉政,代英,仪式,历史,庙号,故事,弟弟,文章

2020-09-07 #小故事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否“相煎太急”?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否“相煎太急”?

李世民,太子,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程咬金,宠妃,玄武门,唐高祖,儿子,大哥,手下,部下,玄武门之变,历史,战功,秦王,金银,齐王,原来是,找机会,这三个,中威,咬人,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子都,怀野,房玄龄,李建

2008-09-23 #短篇故事

如何客观地看待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如何客观地看待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元吉,敬德,李建成,人们,世民,历史,为帝,李建,列传,客观,玄武门,公谨,李渊,太子,成和,武德殿,人数,坠马,太宗,小朝廷,情况,旧唐书,皇帝,皇位,贞观之治,跃马,道德,问题

2015-03-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