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道不同 不相为谋”:划清界限 你做管宁 我做华歆 完美之道

时间:2009-10-13

但是,划清界限,更多人选择彼此有好说好散,有分道扬镳,有老死不相往来

提示:本文共有 20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语汇

01

前言

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甚至夫妻之间,大都有“道不同,不相为谋”断交事件发生,然后是,你的鼻子我的眼睛大闹一场断绝来往,有的相互不服气从友人变成仇敌。但是,划清界限,更多人选择彼此有好说好散,有分道扬镳,有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两种没得对与错的做法,只是道不同而语,大家选择哪一种只要在道德、法制内,都是您的自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向不同,就不可能在一起共事。后世引申把“道”到了观念,看法,道德,学术主张,政治态度,境界等许多方面,如“人各有志,不要勉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文人论书,屠夫屠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是具体体现了“道”的不同。

东汉的管宁,华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各自安好,互不伤害,互不诋毁。从朋友变成陌路,一个做了名臣,一个做了隐士,其间还有故事。看后不胜感慨,划清界限,你做管宁,我做华歆,不失为一种完美之道。至少,他们要比庞涓,孙膑的结局要完美。

02

先看看管宁,华歆的简单介绍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县人。汉末至三国初期隐士。汉末天下大乱,管宁与华歆等人到辽东避乱。他们在当地只谈经典不问世事,引来了大量的避乱的同道中人,在此间发生管宁割席。后来,返回中原,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入仕。一心隐居,著书立说,《氏姓论》是其大作。直到去世,终生未官,享年八十四岁。

华歆,字子鱼,平原郡唐县人。汉末至三国初名仕,重臣。华歆早年和管宁都是太尉陈球门徒,天下大乱时都到了辽东避乱,讲学读经不问世事,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后被朝廷发现这一龙的人才,被征召入朝入仕。一直为官,曹魏时,任太尉,晋封博平候,直到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两人,都为,高寿,善终。

03

再看看管宁,华歆的分手,管宁割席,道不同在哪里

第一次,锄地见金,管宁无视,华歆喜捡。按现在来看,这倒没什么大不了。放在那个时代,管宁认为这是大事,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不相同。讲经传学期间,大家一起劳动,种种菜,劳逸结合也是一种快乐。管宁在前边锄地,锄起了一块金子,管宁就当作没看见,继续锄地,他认为这金子和地上的石块一样,锄起丢在地边。华歆见到,这是金子啊,怎么能丢呢?得赶紧收起来才是。华歆就过去想捡起来收好,哪知道管宁不同意了,逼迫华歆拿起金子,扔得远远的。看来,两人的金钱观的确不一样,种下了分手的火苗。

第二次,扔金子的事情过去几天了,两人在书斋一起读书,聚精会神,突然,外面锣鼓喧天,高轿大马,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事,也很自然,外边热热闹闹地,里面的人哪能静下心。管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华歆倒好,不停地东张西望,站起身来往外瞅,还不过瘾,就直接放下书,跑到书斋外边去看热闹。管宁严厉地喊华歆回来读书,华歆装着没听见。

上次一块金子就让你忘记锄地,这次外边的热闹又让你弃书,管宁觉得这样不和自己的观念和志向,意志,总之,心里已经反感透顶华歆了。看完热闹,华歆进了书斋,继续读书。管宁倒好,把两人坐的席子用刀割开了,你坐你的,我坐我的,以此表示两人不在做朋友,“子非吾友也”。见到管宁如此决绝,华歆只好照办。

事情都是小事,如此割席,是否太过分?史书没有详细的原因记载。不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人物思想认识的情况下,也许,“道”显得非常重要,何况管宁是齐国名相管仲之后,儒气较多。

04

分手之后,各自安好。华歆倒是念念不忘举荐管宁。

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无奈,管宁以身体健康为由,婉言拒绝了入朝为官。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叡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

史书记载有这两次,华歆真心实意举荐管宁入仕,但均未入愿。也许,仍然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许的确管宁志不在朝而在隐,也许不得而知。总之,分手后,两人各奔前程,各自安好,道不同但仍各自挂念,互挂情谊。当初,管宁的妻子先死去了,知心故友劝他再娶,管宁说:“每次阅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呢?”。可见一斑。让他从仕,可也是违反本意吧。

05

结束语

人各有志,人各有念。道不同,不相为谋,指出的是不可以共同谋事,但是并未指出不得做朋友。庞涓,孙膑相爱相杀,同学情谊演变敌我矛盾,真是可悲可叹。历史及现实中,像管宁,华歆这般,割席断交,不往来但是相互挂记,不认同各自的坚守但给予理解,大家各奔前程各自安好,还是少啊。但愿,坚定自己的志向,梦想的同时,亦可学习管宁,华歆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实践,人生岂不更完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俗语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不同 不相为谋”:划清界限 你做管宁 我做华歆 完美之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管宁 华歆的故事 提炼出一个写议论文的角度.最好能给几个写作的例子.原文:管宁华歆

管宁 华歆的故事 提炼出一个写议论文的角度.最好能给几个写作的例子.原文:管宁华歆

华歆,管宁,朱者,瓦石,例子,八卦,原文,才能,故事,贪慕,议论文,角度,见地,道不同,一心只读圣贤书,做朋友,两耳不闻窗外事,中国人,最好能,管挥锄,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提炼出

2014-09-24 #小故事

管宁与华歆

管宁与华歆

管宁,华歆,富贵,不一样,好的,管宁割席,成语故事,人性,交情,出处,割席,席子,末年,是非,朋友,读书人,贪慕,一起读,成两半,渐渐地,荣华富贵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管宁与华歆

管宁与华歆

管宁,华歆,富贵,不一样,好的,管宁割席,成语故事,人性,交情,出处,割席,席子,末年,是非,朋友,读书人,贪慕,一起读,成两半,渐渐地,荣华富贵

2007-07-16 #短篇故事

这个故事写了管宁与华歆在一起时发生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管宁 华歆共园

这个故事写了管宁与华歆在一起时发生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管宁 华歆共园

管宁,华歆,瓦石,两件事,见地,这个故事,简洁的语言,管挥锄,作业

2009-07-11 #故事阅读

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管宁,华歆,席子,金子,曹操,则同,瓦石,司徒,封华歆,曹丕,尚书令,相国,一把刀,割席分坐,关系,体力活,世俗,中原,举动,割席,割开,同学,古人,同志,山东人,学者,安乐乡,时候,日子,成语

2016-12-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管宁割席》中管宁和华歆是怎么样的人?根据故事说

《管宁割席》中管宁和华歆是怎么样的人?根据故事说

华歆,曹操,曹丕,许都,士人,尚书令,众人,袁术,人才,管宁,董卓,举动,名教,才华,百姓,魏国,三国演义,品行,建安,老者,能力,何进,南阳,郑泰,陈群,相国,再一次,在此之前,三国志,代表

2009-08-08 #长篇故事

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管宁,刘义庆,华歆,朋友,刘宋,世说新语,时期,任江州,简素,左仆射,一职,爱好文学,临川,刺史,席子,嗜欲,宗室,彭城,政绩,文人,管宁割席,荆州,南朝宋,州刺史,荆州刺史,志同道合,于京师,元嘉,刘道怜,刘裕首开

2008-05-24 #故事阅读

华歆推举管宁 上书陈述停止战争的原因 为人敬佩

华歆推举管宁 上书陈述停止战争的原因 为人敬佩

皇帝,时候,朝廷,百姓,管宁,大臣,宴席,曹丕,华歆,曹真,事情,原因,天下,赏赐,身体,华新,华鑫,向东,平侯,太尉,外不,官员,习惯,主张,人们,凳子,做法,后代,君主,品德高尚

2011-06-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