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典故日课|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 你知道多少?

时间:2009-10-13

文 杜豆豆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这是龙文鞭影的第三和第四句。字面意思是说,要坚持每天诵读传统的儒家典籍,子书和史书也一定要精通。这句话很简单

提示:本文共有 18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 / 杜豆豆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这是《龙文鞭影》的第三和第四句。字面意思是说,要坚持每天诵读传统的儒家典籍,子书和史书也一定要精通。

这句话很简单吧,可如果我问你:“经书是指什么?子书和史书又有哪些呢?”

恐怕很多人就说不清楚了。

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先扩展思路,说说另一个问题:“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你知道多少?”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开始重新倡导国学。而且,这几年小学生课本里,也开始增加国学文化内容。一说国学,必谈博大精深。可国学到底指什么呢?

有的人说,儒家经典应该算是国学吧。

还有人说,那还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呢,比如《史记》,算不算国学?还有《庄子》《老子》、唐诗宋词......

若照此思路,怕是接下来就变成了一场接书单的比赛。中国古代的书目要这么往下列,那可真是掉书海去了。

不慌,这个答案咱老祖宗早就给安排好了,就等你去发现呢!

对中国来说,国学就是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独特的学问。国学典籍,被分成了四类:经、史、子、集。这一分法,被称为“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把全国的文献编成了《六经》,也就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将不同的书都归类到了这六大目录下。

到了西汉,刘向父子基于“六经”分法,将其调整成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但随着文献种类的增多,这种六分法不够用了,晋武帝时的荀勖和张华干脆直接按“甲乙丙丁”分成了四类,称为四部分类法。

直到唐朝,官方才终于有了个更好的分类命名:经史子集,这一分类目录见于《隋书·经籍志》。这一分法清晰易辨,一直沿用到近代。清代编辑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就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

所以,《龙文鞭影》这句“经书暇日,子史须通”中的“经书”和“子史”,就指的是“经史子集”中的“经史子”。

对中国人来说,“集”你可以有余力才读,但“经书”你是一定要通的,而“子”和“史”你也是要了解的。

“经书”泛指儒家经典。

为什么称为“经”呢?“经”,是丝线中的“经线”。古代织布时,丝线有“经纬”的区分,“经线”是始终不变的,而“纬线”则是交织其中的。所以“经”,也就意味着经常、恒久不变的意思。

不管朝代如何变化,“经”都是国学的根本,是不能偏离的,不然,你就会找不到方向。所以,这里就说了:“ 经书暇日”,经书是要每天都读的。

具体来说,儒家经典中,“四书五经”是必读书,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础教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又有“九经”、“十三经”的说法,总而言之,都指的是儒家的“经书”。

子史,指诸子百家著作和各种历史著作。

“子”泛指历史上有思想、有成就的个人作品或专辑,包括了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籍,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不过,这里所说的“子”,主要还是指诸子百家,比如《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史”,就是史书,包括《史记》、《汉书》等历代正史,以及地理志、地方志书等。这里主要还是指正史。在现存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的历史是持续相传的,这主要得益于对史书的重视。其他的文明古国,几乎都中断了,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传说和考古来重新验证历史。

对中国人来说,“经”是最根本的人生大道理,“史”是现实的验证,“子”则是集思广益的参考。

因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就要以“经”书为本,结合“史”书一起学习和思考,通过“子”扩展视野。那些儒家的经典一定要日日读,烂熟在心,诸子百家和各种历史著作也都要搞明白。

除此之外,现实点儿说,当时是科举取士,这些都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再一个,本书中的典故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了许多故事,所以也是要把这些书搞懂搞通的。

所以,在记诵这本《龙文鞭影》的典故时,也别忘了:每天读点四书五经,搞懂诸子百家和中国历代正史。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 今天这一东韵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你记住了吗?

好了,这节的讲解就到这里。下节接着讲“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本文结束)

参考书:《龙文鞭影》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典故日课|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 你知道多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点心化学日课:工业化学中的电池制造你知道吗?

点心化学日课:工业化学中的电池制造你知道吗?

电池,基体,负极,正极,电解液,步骤,工业,隔膜,碱性电池,锂电,混合,圆筒状,炭素,电流,石墨,活性物质,产品,化学,工艺,科技,时候,材料,铝箔,循环,都会,五金件,代表,作用,含量,固体

2017-11-22 #经典故事

典故日课|自古忠孝难两全吗?你可能误解了

典故日课|自古忠孝难两全吗?你可能误解了

岳飞,武穆,故事,精忠,德行,谥号,金人,豆豆,个人,典故,兄弟,四岳,天下,好书,母亲,父亲,汴京,美德,东韵,宋钦宗,秦桧,虞舜,金军,孝顺父母,指的是,龙文鞭影,代表,修养,危难,品行

2019-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诗中的国学常识:唐诗锦瑟 李商隐笔下不可不知的古代典故故事

古诗中的国学常识:唐诗锦瑟 李商隐笔下不可不知的古代典故故事

李商隐,锦瑟,作者,典故,时候,人们,唐诗,故事,愿望,蝴蝶,小李杜,庄子,杜牧,李杜,杜宇,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古诗,华年,国学常识,国学,小李,意思,无题诗,断弦,笔下,杜鹃鸟,浪漫主义,眼泪,蜀王

2016-01-17 #小故事

小学生必备国学常识50题

小学生必备国学常识50题

指的是什么,名家,我国,成语,孔子,孟子,王先生,李白,指的是,三十六计,京剧,典故,动物,妻子,地方,成年人,把头,文章,方式,父子,百家姓,诗句,道理,道家,有关,我国古代,是哪个,最接近,井上,中提

2020-09-24 #故事阅读

典故故事:鸡蛋里挑骨头

典故故事:鸡蛋里挑骨头

回复,资源,步骤,音频,鸡蛋里挑骨头,故事,大学,国学经典,可立,小礼,新来,检验员,责任编辑,典故,事情,事事,借口,例句,信誉,关键字,反义词,厂里,得饶人处且饶人,名牌产品,好事,含答案,国学,国学常识,宝贝,姐姐

2014-06-14 #经典故事

国学大师曾仕强与老子《道德经》

国学大师曾仕强与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老虎,讲真话,孔子,东西,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说真话,真话,中国人,易经,坏事,月亮,了真,代表,太阳,常识,时候,科学,观念,曾仕强,玉璜,莫知其,一个字,就知道,很多人,我不知道,真的是,都知道

2020-10-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人应知的18个传统道德故事你都知道吗?组图

中国人应知的18个传统道德故事你都知道吗?组图

故事,典故,孟母三迁,张良,王恭,赵柔,孔融让梨,张劭,曾子,许衡,千里送鹅毛,传统道德,程门立雪,同学,市民,小学生,经典,道德,课本,习近平,古诗文,程颐,管仲,荀巨伯,鲍叔牙,齐桓公,三顾茅庐,车胤囊萤,东西,典范

2020-04-26 #故事会

典故故事: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典故故事: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回复,资源,步骤,音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故事,大学,国学经典,可立,小礼,胡婷婷,责任编辑,家有,典故,例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关键字,好处,反义词,含答案,国学,国学常识,小张,孩子,姐姐,宝贝,家长,满江红

2020-05-27 #故事会